浅析舞剧演员阅历的沉淀于舞剧表演中的重要性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ADERG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认为并非所有舞蹈演员都能演绎好一部舞剧,一个优秀的舞蹈演员不一定能演好舞剧,一个舞剧演员如果没有更多的机会在舞台上锻炼,必然完成不了舞剧的表演。演员们在能够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的情况下,30岁以后站在舞剧舞台上刚刚好,这个“30”不是必须“30”,而是演员们若想将人物表现得更为深刻,则需建立在人生阅历的基础之上。本文主要以中国歌剧舞剧院当下对舞剧演员的培养及发展现状为着眼点,浅析舞剧演员其阅历的沉淀于舞剧表演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中国歌剧舞剧院;舞剧演员;阅历;培养;舞剧表演
  【中图分类号】J6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6-135-04
  【本文著录格式】王聪.以中国歌剧舞剧院舞剧演员为例——浅析舞剧演员阅历的沉淀于舞剧表演中的重要性[J].中国民族博览,2021,03(06):135-138.
  引言
  玛莎·格雷姆曾经说过:“不是我选择做一名舞者,而是舞蹈选择了我。”舞蹈用身体说话,从单一动作到复合连接,再到赋予身体情感的表达,舞蹈走到今天,是艺术发展的必然存在。舞蹈人从11岁踏入艺术院校的梦想到走进艺术院团对舞蹈的执着坚持,再到成为生命中最主要的部分,这个过程的变化成为舞蹈人心灵的净化。一名舞剧演员则需要更多的历练和阅历,才得以把握剧中人物独特的性格与气质,对角色进行深度的刻画,更好地表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与矛盾冲突,令角色“活”起来。
  一、中国歌剧舞剧院當下舞剧演员的培养及发展现状
  当下中国歌剧舞剧院在全国艺术院团中名列前茅,优秀的舞蹈演员非常多,从山翀、杨奕、唐诗逸、胡阳、孙富博、潘永超等圈内知名舞者,到舞台新星郝若琦、李祎然、窦率方、魏伸洋、王雪柔、杨峥,等等。
  中国歌剧舞剧院长久以来致力于舞剧演员的培养,与培养舞蹈演员不同,舞剧演员需要长期修炼的过程。笔者认为并非所有舞蹈演员都能演绎好一部舞剧,一个优秀的舞蹈演员不一定能演好舞剧,一个舞剧演员如果没有更多的机会在舞台上锻炼,亦必然完成不了舞剧的表演。演员们在能够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的情况下,30岁以后站在舞剧舞台上刚刚好,这个“30”不是必须“30”,而是演员们若想将人物表现得更为深刻,则需建立在人生阅历的基础之上。
  演绎舞剧非常锻炼演员,舞剧的排练需要演员付出大量的心血与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舞剧不是快餐产品,一部优秀的作品需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以当代舞剧《到那时》的为例,其创作自2019年10月开始,一直到2021年。当然这中间因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创作进程中断,但是正因如此,演员们得以有了大量的时间,对角色进行更精细的揣摩,以至每一次的复排都让演员对这部剧有了新的诠释。 图1
  此外,中国歌剧舞剧院在每一个新舞剧的排练中,会将主演分为A组、B组、C组、D组乃至更多,让更多的演员得到锻炼。老演员给新演员传授经验、讲述表演方法;新演员努力学习,积累经验,大家一起研读剧本、分析人物形象以及戏剧冲突。这个过程固然辛苦,会付出很多汗水和泪水,演员沉下心做这一件事,全身心投入,不断的打磨,不断的重复,不断的尝试,不断的进步……艺术的学习永无止境,就像陈爱莲老师说的生命不息,舞蹈不止。不同的角色适合不同的演员,并非所有的演员一上台就有驾驭舞台的能力,中国歌剧舞剧院舞剧团有很好的艺术氛围和“老带新”的传统。
  二、中国歌剧舞剧院舞剧演员的阅历在作品中的展现
  年轻演员刚接触舞剧之时,惯于将所学的东西全部施展出来,着重舞蹈炫技的外在展现,从而却忽视了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演绎。但舞剧中的形象是丰满立体的,挖掘人物内心世界,也就是表象下深层次的情感是更为重要的。舞剧并不是靠闪转腾挪的跳转翻高超“杂技”来表现的,精妙绝伦的舞蹈编排和直击心灵的情感表达才能称之为舞蹈艺术。下面笔者以中国歌剧舞剧院舞蹈家的舞剧表演为例,来分析舞剧演员阅历在作品中的展现。从这些舞蹈家来看,舞剧演员并非大众所说的“吃青春饭”的行业。
  (一)山翀——舞剧《英雄儿女》
  舞剧《英雄儿女》中山翀老师饰演王芳,山翀老师把20岁左右的王芳表现的活灵活现、游刃有余,丝毫看不出她52岁的真实年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举手投足间她将少女灵动、娇羞等各种的状态演绎的惟妙惟肖。山翀曾主演过舞剧如《原野》《红楼梦》《洛神》《铁道游击队》等,有舞剧皇后之称,这个名号是跳了无数部舞剧才得以拥有的。在舞剧《英雄儿女》的筹备排练阶段,山翀为了更好地饰演王芳一角,除了阅读大量的关于抗美援朝的书籍资料,了解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她还学习分析了电影《英雄儿女》中王芳这一角色是如何进行演绎的,并且研究了真实历史事件中的人物原型,仔细分析每一个人物的关系,以便在舞台上诠释出复杂的情感线,与王成的兄妹情,与生父王文清、养父王富标的父女情以及人物间的戏剧冲突。在排练时,山翀每次都完全表演出来,一遍遍精准的练习,才使得她对人物性格拿捏的如此准确。她抓住了20岁女孩的神态,对人物内心情感不断的进行揣摩,对着镜子不断寻找巴金笔下20世纪50年代年代王芳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人物性格,也正因她有足够的舞剧表演经验和丰富的演出阅历,才能将王芳所拥有跨越时代的英雄基因的不朽力量呈现于舞台之上。
  此外,2010年笔者观看了由山翀老师主演的舞剧《铁道游击队》。在剧中她饰演芳林嫂,是游击队长刘洪的妻子。这一角色机智、勇敢、豪爽泼辣,是一个具有坚定的战斗信念、却又不乏温柔的山东女性形象。令笔者印象最为深刻、亦对山翀老师的表演赞叹不已的一幕是在舞剧的最后,她盘坐在舞台前区纳鞋底,舞台上铁道游击队浴血奋战,与敌人殊死搏斗,这一坐就是六分钟。山翀老师这六分钟眼睛看着前方身体几乎没有舞蹈动作,但透过她微乎其微的举动和眼神间的情感流露,观众却能感受到她内心层层递进的情感,她的表演让观众潸然泪下。在这短短六分钟的背后,能看出她对这部剧人物挖掘和理解至为深厚。为什么一个眼神就能打动观众?这在下面需要下多大功夫研读剧本和揣摩人物内心,即便动作非常少,也能看出演员脑海中的想法以及身体语汇传达出来的正确信息。年轻演员最怕没动作,没动作了内心就撑不住了,舞剧人物“不是做动作,而是做人。”   从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文艺晚会中的《卢沟烽火·南京——永不忘却》,再到建军90周年晚会中的《八女投江》《再见吧,妈妈》,山翀老师饰演的每一个角色都能把观众一下带入那段历史情境之中。经验丰富的舞剧演员来表现人物,尤其是历史题材舞剧中的人物,他们的阅历在演绎人物时显得尤为重要。舞剧演员所表演的每一个角色都是经过了千锤百炼的排练过程,他们对剧本的了解和对人物故事的投入,以及对时代背景的深度挖掘都是能否掌握一个角色的关键所在。俗话常说“经历过了就懂了”,只有演员们自己去浸入深度的理解和用心地揣摩,沉浸于人物、情景之中,让自己成为剧中人,才能够成功驾驭角色本身。从一個舞蹈演员到一位舞剧演员,这中间需要经历千万的磨砺。在中国艺术报的一次采访中,山翀老师这样说道:“让我总结自己的艺术生涯,我觉得还没到总结的时候,可是非要对目前为止的工作做一个总结的话,那就是接着跳。”
  (三)胡阳——舞剧《李白》
  胡阳在大学参加全国桃李杯舞蹈比赛时表演的舞蹈《狂歌行》让人印象深刻,在那之后他也饰演了很多舞剧人物,或是因为出演了众多舞剧而获得的了积累和经验,才得以成功塑造出洒脱放荡的“李白”。
  在舞剧《李白》中由胡阳饰演李白,众所周知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我们都知道他的诗歌,他有横绝千古的艺术才华,有潇洒放达的绝代风流,有啸傲天地的撼人气魄。2017年舞剧《李白》首演,2020年舞剧《李白》修改成交响乐合唱版再次登上舞台,经过三年的不断沉淀胡阳在舞台上把李白表达得更为准确,他亦愈加成熟,在舞台上把这个人物“玩”起来,将自己融入其中,他就是李白。胡阳就像一个“文人浪子”,爱看书,爱喝茶,爱旅行,在他的艺术世界里舞蹈是纯粹的,对于中国古典舞他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历史题材的舞剧不好演,观众或在古籍中了解过李白这一人物,但却没见过鲜活的李白在你面前,因而人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关于李白的形象,因此胡阳演绎的李白,只有触及到观众的内心才有真正的意义,胡阳成功地做到了。他的一举一动都透着李白的洒脱不羁,他的眉眼间都显露着李白起起伏伏的心绪,他就是李白。
  笔者作为一个给演员排练的排练指导,每次演出都作为旁观者在侧台看演员们的精彩演绎。无论是排练还是演出,笔者喜欢用相机记录下演员专注的表演状态,透过镜头会看到演员表达人物的细节。有一次胡阳表现舞剧《赵氏孤儿》里的程婴,有一段是屠岸贾逼迫孤儿拿起剑杀死一个刺客,程婴夺下孤儿手上的剑指向屠岸贾,从侧幕里,他正对着镜头。笔者突然看到了胡阳的处理发生了变化,那一刹那,他不是演程婴,而真的是程婴,眼睛里传达出了一个父亲的无奈、对孤儿的疼爱和对屠岸贾的恨,眼泪在眼圈里含着。笔者看了冯远征写的一本书叫《冯远征的表演课》,里面这样写道:随着年龄的增长,演员对人生的感悟不一样了,当他觉得这个人物活在他身上的时候,他身上的表演就变得越来越少,成了一种更高级的表达。
  三、舞剧演员阅历沉淀于舞剧表演中的重要性
  近几年舞剧创作犹如井喷,这对有追求的舞剧演员来讲属实是一个历练自己的大好机会。有的人物角色在导演心中有适合的人选,在不断的排练中演员走进了这个角色,成为这个角色;有的是演员自己觉得自己适合,不断尝试、琢磨,在不断努力下,把这个人物演得征服了导演和观众,成为这个角色。每一个角色都是全新的,都是自我的突破。这是一个继承和发展并存的时代,年轻的演员表现人物,就要先把人物吃透,然后将自己的阅历和理解融入到表演之中,完成演员的二次创作,这需要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最出色的演出,不是你演得有多好,这不是表演出来的,而是将自己放到如同穿越剧里一般,那样身临其境的真实境遇。演员经历的事情越多,对生活的感悟也就越深,塑造角色的层次感也就越强。舞剧演员拼的是文化、阅历和感受,并非高超的技巧,需要靠阅历和悟性来理解角色,靠时间积淀,靠体验来诠释角色。
  舞剧演员30岁以后,身体机能还处于好的状态,编导一说就会懂,进而在二度创作之时表现的人物就恰到好处。此时,他们除了能够精准地完成舞蹈动作,也会为人物设计合理的细节,甚至是情感的细节,这将使得人物角色更加丰满。成熟的舞剧演员懂得情感表达是舞剧表达中的一部分及其重要性,他们依靠肢体动作反应和感觉的反应,在舞剧表演中利用身体做出符合语境的动作语汇,同时借助表情为辅助表演手段。也许,30岁对于舞剧演员而言,只是职业生涯走向成熟的第一步,往后才是收获的黄金时代。
  舞蹈很残酷,不像影视演员,可以厚积薄发,真正能走过40岁还站在舞台上的少之又少,体能和身体状态的保持成为最难的问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舞蹈作为文化的一个门类,舞剧的创作也随着政策而层出不穷,舞剧演员们未来可期。
  四、结语
  你能否成为优秀的舞剧演员,这种感觉是天生的,就像老天爷赏饭吃,是天分,加上发挥天分所付出的努力,也就是勤奋。舞蹈演员就是“苦行僧”,痛并快乐着是一种状态,“苦行僧”是舞剧演员的真实写照。俗话说三十而立,笔者认为这是另一个起点,经历的越多,体会就越多,慢慢开始懂得内寻。人生阅历,才应该是艺术家的艺术血液,活到老学到老还不够,而是要活到老奋斗到老,艺术是精神上的支撑。这个时代,热爱这两个字在舞者身上变得更加纯粹,未来会有更多“老艺术家”活跃在舞台上,尝试着新的舞剧作品。
  参考文献:
  [1]冯远征.冯远征的表演课[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9(11).
  [2][美]托尼·巴尔著.刘亚译.如何在镜头前表演[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8(11).
  [3][美]乌塔·哈根.哈斯克尔·弗拉克尔著.胡因梦译.尊重表演艺术[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2019(8).
  作者简介:王聪(1986-),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MFA艺术硕士,中国歌剧舞剧院,国家二级指导,研究方向为舞蹈表演。
其他文献
田筱晗  田筱晗(1995—),女,湖南龙山,土家族,学历:研究生 所在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张丽明  张丽明(1996—),女,山西省原平市,漢族,硕士,所在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各国经贸交往的增加,广告翻译日益重要。广告翻译不仅是语言的翻译,还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它要求译者必须具备很强的跨文化意识。因此,在翻译广告的时候,译者必须理解和把握不同民族的文化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维模式和审美习惯,并通过转化这些文化,用准确恰当的方式传递原语广告的文化信息,同时使广告译文顺应译入语文化传统、表达习惯及审美标准,发挥广告的经济价值。本文从广告语的语
【摘要】本文结合自己多年对敦煌壁画临摹、研究、学习的体验,浅谈敦煌研究院80多年以来,几代美术工作者总结出的三种敦煌壁画临摹方法与特色。并以榆林窟第29窟《水月观音》整理临摹为例,详细解读整理临摹的过程方法及其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敦煌艺术;视界;传统壁画;整理临摹;壁画再现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9-192-03  【本文著录格
【摘要】中国传统元素积淀着民族智慧,以独特的形式美感被广泛应用在设计领域,带给大众视觉和情感上的认同。在我国大力提倡文化创意化发展的背景下,众多高校进行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的建设,并通过在基地中的实践推出众多文创作品,展示校园文化的特色。本文在校内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建设的背景下,探讨传统元素在文创产品中的再创造,提出合理的开发和应用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产教融合;创新基地;传统元素;文创产品  
【摘要】民歌改编成混声无伴奏合唱作品无疑是民歌传承的一种有效方法,能最大限度地保持民歌原有的风格,易于传播,易被接受,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本文主要从符合时代的改编与保持歌曲的本质以及紧抓民歌特点等方面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马桥民歌;改编与传承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民歌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区各民族的民歌各具风格和地方色彩,是我国民族民
【摘要】石屏彝族海菜腔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其独具特色的原生态音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但在传承中依然面临着严重失传危机,亟待保护。本文从旅游开发的角度,提出海菜腔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规划、协调各利益相关者、构建海菜腔旅游文化生态系统、建立保障机制等对策,以加强海菜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关键词】海菜腔;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教育空间不断得到拓展,教育手段也在不断更新,从传统的一块黑板几支粉笔,到投影仪展示、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教学,现代教育技术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很多的便利。特别是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围绕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素质教育的核心,借助网络教学这一崭新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探索的勇气,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提供广阔的舞台。    一、利用多媒
李小可先生是当代中国著名山水画家,对中国画艺术尤其是山水画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产生深远影响。小可先生自幼受父亲李可染艺术思想的熏染,坚守文化使命,深研传统画学,坚持深入生活,致力艺术创新,为山水画表现形式和水墨语言的现代创变作出了可贵的探索。  他勤于耕耘,奋力探索,身体力行到全世界各地采风写生,尤其对西藏和黄山两处格外钟爱,分别踏访三十余次之多,创作出以西藏为主题的“雪域藏迹”、以黄山为主题的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历史上创造的瑰宝,在经济大环境及文化全球化的冲击下,传统的非遗开始面临着人才缺失、经费缺少、市场缺乏等困境。在社会导向视角下,以陕西西路皮影弦板腔为例,通过探究其线性发展路径及态势,从经济、文化、社会、政治等多维角度探讨其创新传承的方式方法,得出非遗传承在原生内核、建设路径、发展理念三个方面创造性、创新性、凝聚性的特点,继而推动国内非遗的传承发展,有助于为人类文化遗产
【摘要】民族舞蹈是我国以汉族为主体和55个少数民族的人们在数千年的生产劳动和实践中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这些民族舞蹈本身具有极强的艺术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至今仍深受广大舞蹈爱好者喜爱。同时,伴随着民族文化在中国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艺术工作者开始将工作重心放在了民族舞蹈的编排和创新工作之上。然而,由于民族舞蹈与现代舞蹈有较大的区别,在编排过程中必须遵守民族舞蹈的基本原则的同时掌握更多民族舞蹈编排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