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物理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对高中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与困扰。对此,高中物理老师需要调整教学策略,通过问题驱动课堂的教学模式,促进高中学生对高中物理问题不断进行思考,从而实现对高中物理知识的消化与吸收。本文即是从结合生活实际,设定教学问题;借助物理实验,展开问题研究;纠正作业问题,促进学生反思三个方面,对问题驱动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论述,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问题驱动;高中物理;教学应用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高中物理教学的方式与方法均在一定程度上发生较大的转变,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已不再满足当今教学发展的需要,一种问题驱动课堂式的教学模式逐渐应运而生。所谓问题驱动课堂,指的是高中物理老师在开展物理知识教学时,其不再直接性的进行物理知识的传输,而是将知识转化为问题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提问,进而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物理知识。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问题驱动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总结,认为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结合生活实际,设定教学问题
所谓结合生活实际,设定教学问题,指的是高中物理老师在开展问题驱动教学时,其不能直接性的将知识转化为问题,如此一来只会提升高中物理的教学难度,不利于学生对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与理解,高中物理老师应当将物理问题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以生活化的方式进行问题提问,以此开发学生的学习思路,降低学生们的学习难度。
例如,在教学“牛顿第一定律”一课时,高中物理老师可以咨询学生:“同学们,你们小时候应该都坐过滑梯吧?”学生:“坐过。”老师:“你们说一说,为什么坐在滑梯上,你们就能够非常顺畅地滑落下来呢?”学生:“因为滑梯非常的光滑。”老师:“滑梯面确实很光滑,但是如果是这个面粗糙一些的话,你们也能够滑下来,只是没有那么顺畅,对不对?”学生:“是的。”老师:“大家想一想,这其中究竟是什么发挥了作用呢?”学生:“摩擦力。”老师:“是的,滑梯的摩擦力小,所以光滑。那么大家再想一想,滑梯表面存在摩擦力吗?”学生:“存在。”老师:“滑梯那么光滑还存在摩擦力吗?”学生:“存在,只是摩擦力比较小而已。”老师:“你们是怎么判断得出的呢?”学生:“因为最终人在滑下来之后会停下来,而不是无限滑行下去。”
二、借助物理实验,展开问题研究
物理科目属于自然科学,其所有结论的得来均不是凭空想象,而是来源于实验验证。因此,高中物理老师在开展问题驱动教学时,其可以借助物理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展高中物理问题探究,以此促进学生对高中物理知识的认识与理解。
例如,在教学“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一课时,高中物理老师可以咨询学生:“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实验的方式来探究一下物理加速度的问题。老师已经为大家准备好了实验器具——打点计时器。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课本上面已有说明,同学们可以通过课本中的介绍说明学习使用。同时,老师还会为大家准备几个物理问题,这也是你们在实验过程中需要重点验证的问题。第一是如何根据纸带上的点迹计算运动的加速度;第二是怎样根据纸带上的点迹计算纸带的平均速度。你们有办法找到答案吗?”学生:“有。”老师:“很好,现在同学们按照前后桌的顺序进行小组讨论实验。”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物理老师可以巡场监督,针对于学生们实验操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不要直接指明,而是要记录下来,在学生实验结束之后,物理老师再对学生们的实验结果以及实验操作过程进行详细解说。
三、纠正作业问题,促进学生反思
作业错题不仅是检测学生对所学高中物理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是促进学生进行知识巩固的重要方法途径,因此,高中物理老师需要注重对学生错题的运用,借助物理错题了解学生对不同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促进学生对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具体而言,高中物理老师在审批学生作业时,不要直接性的进行“√”与“×”的评判,而是先让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我打分,观察学生能够通过重新审视发现自身的错误解答。如果学生能够发现该部分错题,则说明该名学生对于该部分物理知识掌握得比较透彻;如果学生未能发现自身的错题,物理老师则再将其错题进行标注,以引导学生重新进行自我反思。在学生重新作答之后,物理老师再对学生的二次作答情况进行评判。如果学生作答正确,物理老师则让学生根据两次作答情况进行对比,发掘自身在该部分知识掌握中所存在的不足;如果学生作答错误,物理老师则再根据两次作答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明确学生的问题所在,进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总而言之,高中物理问题驱动教學不是一件简单、轻松的工作,其既需要高中物理老师结合生活实际,设定教学问题,同时有需要其借助物理实验,展开问题研究,并且还需要通过学生们的作业错题促进学生反思,以此促进高中物理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徐建锋.高中物理实施“问题驱动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成才之路,2017(31):60.
[2]张小花.循循善诱,搭建学生认知上升的阶梯——谈高中物理“驱动性问题链”的设计策略[J].湖南中学物理,2017,32(02):55-56+59.
关键词:问题驱动;高中物理;教学应用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高中物理教学的方式与方法均在一定程度上发生较大的转变,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已不再满足当今教学发展的需要,一种问题驱动课堂式的教学模式逐渐应运而生。所谓问题驱动课堂,指的是高中物理老师在开展物理知识教学时,其不再直接性的进行物理知识的传输,而是将知识转化为问题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提问,进而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物理知识。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问题驱动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总结,认为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结合生活实际,设定教学问题
所谓结合生活实际,设定教学问题,指的是高中物理老师在开展问题驱动教学时,其不能直接性的将知识转化为问题,如此一来只会提升高中物理的教学难度,不利于学生对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与理解,高中物理老师应当将物理问题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以生活化的方式进行问题提问,以此开发学生的学习思路,降低学生们的学习难度。
例如,在教学“牛顿第一定律”一课时,高中物理老师可以咨询学生:“同学们,你们小时候应该都坐过滑梯吧?”学生:“坐过。”老师:“你们说一说,为什么坐在滑梯上,你们就能够非常顺畅地滑落下来呢?”学生:“因为滑梯非常的光滑。”老师:“滑梯面确实很光滑,但是如果是这个面粗糙一些的话,你们也能够滑下来,只是没有那么顺畅,对不对?”学生:“是的。”老师:“大家想一想,这其中究竟是什么发挥了作用呢?”学生:“摩擦力。”老师:“是的,滑梯的摩擦力小,所以光滑。那么大家再想一想,滑梯表面存在摩擦力吗?”学生:“存在。”老师:“滑梯那么光滑还存在摩擦力吗?”学生:“存在,只是摩擦力比较小而已。”老师:“你们是怎么判断得出的呢?”学生:“因为最终人在滑下来之后会停下来,而不是无限滑行下去。”
二、借助物理实验,展开问题研究
物理科目属于自然科学,其所有结论的得来均不是凭空想象,而是来源于实验验证。因此,高中物理老师在开展问题驱动教学时,其可以借助物理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展高中物理问题探究,以此促进学生对高中物理知识的认识与理解。
例如,在教学“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一课时,高中物理老师可以咨询学生:“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实验的方式来探究一下物理加速度的问题。老师已经为大家准备好了实验器具——打点计时器。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课本上面已有说明,同学们可以通过课本中的介绍说明学习使用。同时,老师还会为大家准备几个物理问题,这也是你们在实验过程中需要重点验证的问题。第一是如何根据纸带上的点迹计算运动的加速度;第二是怎样根据纸带上的点迹计算纸带的平均速度。你们有办法找到答案吗?”学生:“有。”老师:“很好,现在同学们按照前后桌的顺序进行小组讨论实验。”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物理老师可以巡场监督,针对于学生们实验操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不要直接指明,而是要记录下来,在学生实验结束之后,物理老师再对学生们的实验结果以及实验操作过程进行详细解说。
三、纠正作业问题,促进学生反思
作业错题不仅是检测学生对所学高中物理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是促进学生进行知识巩固的重要方法途径,因此,高中物理老师需要注重对学生错题的运用,借助物理错题了解学生对不同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促进学生对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具体而言,高中物理老师在审批学生作业时,不要直接性的进行“√”与“×”的评判,而是先让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我打分,观察学生能够通过重新审视发现自身的错误解答。如果学生能够发现该部分错题,则说明该名学生对于该部分物理知识掌握得比较透彻;如果学生未能发现自身的错题,物理老师则再将其错题进行标注,以引导学生重新进行自我反思。在学生重新作答之后,物理老师再对学生的二次作答情况进行评判。如果学生作答正确,物理老师则让学生根据两次作答情况进行对比,发掘自身在该部分知识掌握中所存在的不足;如果学生作答错误,物理老师则再根据两次作答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明确学生的问题所在,进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总而言之,高中物理问题驱动教學不是一件简单、轻松的工作,其既需要高中物理老师结合生活实际,设定教学问题,同时有需要其借助物理实验,展开问题研究,并且还需要通过学生们的作业错题促进学生反思,以此促进高中物理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徐建锋.高中物理实施“问题驱动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成才之路,2017(31):60.
[2]张小花.循循善诱,搭建学生认知上升的阶梯——谈高中物理“驱动性问题链”的设计策略[J].湖南中学物理,2017,32(02):55-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