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中丰富评价语言的小策略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fo0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语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由此可见,真诚赞美的话犹如一股暖流,能给人带去全身心的鼓舞和舒畅。在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更是注重鼓励性的评价语言,让学生在温馨的语言环境中激发潜能,培养创造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的评价语言往往匮乏,甚至找不到评价的切入点。在此,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些小小的丰富评价语言的小策略。
  【关键词】评价;切入点;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5-0148-02
  一、预设成功,积极鼓励
  课堂上,那些不善于表达的学生几乎从不举手,甚至一堂课一语不发,时间长了,自然就造成了两极分化。怎样对待这些学生,让他们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呢?我想我们应该在平时与学生多接触,运用观察、谈话等方法发现他们的优点,进而为他们设计在课堂上“成功亮相”的机会,让他们在课堂上闪光,在老师积极的评价中获得成功,重拾自信!我班的“后进生”董坤是个很腼腆的男孩,但他喜欢看漫画书,也喜欢画漫画。在执教《我要的是葫芦》时,我发现董坤并没有在听我讲,而是在认真地模仿书上的两幅图画画。我随即灵机一动,将课文讲完后,我布置了一个小任务:谁能将这篇课文画成一幅小漫画?孩子们热情高涨,纷纷拿起了笔跃跃欲试。我发现董坤的画已经构思的相当精美了,第一副是主人在可爱的葫芦下看书,第二幅是主人与邻居对话的场景,第三幅是葫芦落地的惨景,第四幅是主人蹲地无奈的表情。“董坤用美丽的漫画告诉了我们这个小故事,原来他的手是如此的巧,他的头脑是如此的有智慧!”我一说完,随即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董坤的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在以后的课堂中他也越来越集中注意力了。
  学生的成功感与失败感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课堂中体验的,尤其是课堂评价更是牵动着学生敏锐的心。一些学生由于长期得不到肯定的评价选择了缄默,最后演变成了“后进”,如果我们能为他们预设成功,让他们在课堂上有“闪亮”的机会,无疑会给他们带来一份珍贵的“成功感”!
  二、幽默否定,善意启发
  课堂上学生的发言或理解出现错误应该是十分常见的现象。面对这种情况,老师直接的否定或者否定之后再补上一句“没关系,再想想”都不免过于直白和生硬。那么,怎样评价既能准确传达否定的信息又能了然无痕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呢?“幽默否定”是个好方法!“幽默否定”,即用幽默的方式传递否定的评价信息,让学生心领神会,在笑声中受到启示,在和谐的人文氛围中得到启迪。在执教《浅水洼里的小鱼》,我指名读下面这一段:“我发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小鱼。他们被困在水洼里,回不了大海…这些小鱼都会干死。”朗读的学生声音较大,底气十足,顯然他对课文情感基调把握得不够准确。我马上说:“这些小鱼不会干死的,他们还可以跳进大海呢!你看你声音洪亮、底气十足,赶紧跳回大海以保小命。”我的一番话引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此时课堂气氛轻松,该生也收到启发,接着便用低沉的声音读好了这一段。
  课堂上老师的任何一种评价都会给学生传递两方面的信息,一个是针对回答正确与否的判断,一个是附加在评价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情谊态度。否定的评价极易给学生带来消极的态度,而幽默的评价能给学生带来欢乐和智慧。将“负面”的信息用“幽默”去承载,容易使学生在轻松的笑声中受到启示,同时也会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存于心底的善意及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捕捉创造,放大亮点
  在课堂的对话交流中,学生的发言往往水平不同、形态各异。其中一些不乏一些从“大众化”的“公共性语言”中钻出来的、融入了个体的知识与经验、染上了鲜活的个性与情思的个性化语言。这样的语言具有“增值性”,因为它来自学生的智慧和创造,是学生言语生命发展的标志。我们要学会及时捕捉这些闪光点,增大表扬的深度,让它进一步成长。在听课《将相和》时,教师出示了一个语言运用题目:“如果赵王知道了‘负荆请罪’这件事,会怎么说?”董铭宇随即一边掳着胡子一边笑着说:“我们赵国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谁敢攻打我们?况且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背上可插荆,恐怕秦王有心也没胆吧。哈哈哈!”教师立刻问同学们:“刚刚这位同学的回答非常精彩,尤其有一句话令人震撼,不知道你们听出来没有?”生齐答:“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背上可插荆!”“是啊,正是这副“妙对”!对仗工整,似乎又信手拈来,这种融入自己知识与创作的语言让我们教室里充满了智慧的光芒!”该生通过对赵王言语的想象并将其内化转变为自己的语言,使自己原有的语言得到了增值和提升。教师能将焦点集中在学生“言语质量”的提升上,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灵感,让他们会更想去钻研如何说出自己有思想有文采的话。
  语文是国语。张志公先生说语文教学肩负的任务不是单一的,但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语言学习,是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学生的“言语”水平反映着他的“生命发展”水平。因此,在教学中,我们的课堂评价语言必须肩负起引领学生个体“言语生命”发展的重任!
  四、典型影射,无痕渗透
  典型,在某种意义上具有“榜样”的意义。“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老师对个别“典型”的指导或赞扬,极易引发其他同学的关注。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向师性,老师往往可投入较少的精力,激发全体同学自主发现、自主修正、自主完善的主体意识,让教育走向“隐性唤醒”与“无痕渗透”。在执教《小柳树和小枣树时》,我引导学生先自读课文:“默读课文,找找小柳树和小枣树分别说了什么?并把他们说的话标出来…”孩子们一边读书一边搜索答案,我发现不少同学都是用直线画。当我走到熊郁昕身边时,我发现了“新大陆”,便停下了脚步,指着她的书说:“你真会学习,你能用直线画小柳树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小枣树说的话,用不同的标线作区分,多清晰啊!这是一种非常好的读书批注方法!”我的话音虽轻,但足以让每个同学听到。此时,我暗自扫了一眼其他同学,只见不少学生不约而同地把头转向我这边,极力捕捉着我表扬熊郁昕同学的话语,然后若有所悟,拿起了橡皮开始修改…
  在课堂教学中,若能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一些典型错误或优点进行个别提示或表扬,往往能促使其他同学警觉反思进而自主修订相似的错误或自主追求优质的行为。这样“以点带面”。让“典型”发挥影射作用,或可激励个体,引领全体,或可提示个体,警示全班,收到“以逸待劳”的效果。
  五、借风使船,以思激思
  课堂上学生的发言常常有“亮点”闪现。针对这些及时生成的资源,老师应该如何评价反馈呢?我想我们要善于“借风使船”,借助学生精彩发言的“东风”,用敏锐的眼光去发现孩子们“亮点”背后的思维方法,用简单而独到的语言进行点拨,引导其他学生启动自己思维的航船。在执教《我是什么》时,在学习与云有关的句子时,我以“云有时候穿着白衣服,有时候穿着黑衣服”作为例子,出示太阳和下雨的图片,让孩子们补充句子,天爷爷有时候( ),有时候( )。董梓馨的回答是天爷爷有时候出太阳有时候下雨,我说董梓馨的回答非常正确,那云会穿衣服,天爷爷出太阳或者下雨是不是表达他的一种心情呢,这点拨,张嘉怡马上举手,“天爷爷有时候露出红红的脸蛋,有时候伤心的哭泣着!”多么机智的迁移,从孩子俏皮的话中可以看出他们已经领悟到拟人手法的雏形,这种以思激思的策略也让课堂热情高涨,进而出现了“天爷爷有时候哈哈大笑,有时候伤心欲绝”,“天爷爷有时候温文尔雅,有时候大发雷霆”这些充满想象力的句子。
  由此可见,我们的评价反馈不能只看中个体,只停留在表面,只看中结果。我们应从“联系”的视角出发,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课堂上每一个及时生成的宝贵资源,提取优秀背后支撑它的因素,由隐性变成显性,以思激思,从而对其他学生的学习和思考产生有效的启示作用,让课堂精彩纷呈!
  课堂评价的核心功能在于对学生进行“激励、唤醒和鼓舞”。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其意义不只是正误优劣的反馈,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智慧的唤醒和思维的启迪。如果把课堂比作一盏灯,那教师的评价语言就是控制灯的开关,充满智慧巧妙的语言能让课堂光芒四射;如果把课堂比作一艘船,那教师的评价语就是掌控船的舵手,充满启迪意义的语言能让课堂一路顺风。总之,丰富的评价语言能让课堂在鼓励中充满光明,在智慧中充满活力,在思考中充满潜力。语言的魅力是无穷的,我们应该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师素养,让优美智慧的评价言语在课堂中闪光!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标中强调,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践行让学引思模式,就是要落实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灌输为引导。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从而构建智慧型的初中数学课堂。  【关键词】初中数学;让学引思;教学;自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5-0138-02  
【摘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辅助教学工具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广泛应用。但就其使用对象和环境,效果不尽相同。结合农村小学一线英语课堂教学实践,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探讨思维导图在导入、词汇学习、写作教学、快速阅读、复习总结和板书设计等教学环节中的的具体操作方法,试图运用思维导图打开一条行之有效的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之路。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英语;教学工具;实践  【Abstract】 As t
【摘要】聚氨酯作为一种制作材料,具有十分广泛的使用范围,如制作橡胶、涂料等用途。从聚氨酯的使用功能方面又可以将其分为生物降解型、形状记忆型、阻燃型、导电型等几个大类,本文将根据聚氨酯的不同方面功能的研究状况进行简单的论述,并做一些总结。  【关键词】功能聚氨酯;研究现状  【中图分类号】TQ3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5-0141-01  功能高分子是指对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中职教育的教学模式,应该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势。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有效应用信息化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效率,是所有化学教学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文章就信息化技术在中职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的分析,希望可以提供一个有效的借鉴,从而更好的促进信息化技术在中职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中职化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
【摘要】在高效课堂改革中,“效”很重要。这个“效”,一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高效率,二是指学生课堂学习的高效益,三是指高效课堂改革带动教育改革所生发的高效能。只有在教师指导下的高效率的学生学习取得了高效益的回报,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锻造各方面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丰富的情感,满足终身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角色;互动;教学;高效 
【摘要】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较大转变,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文化中的很多优秀文化逐渐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甚至逐渐消失,这不得不说是我国文化的一大损失。而为了使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语文课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应当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尤其是学生进入到高中阶段之后,这段时期是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时期,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使高中语文与传统文
【摘要】词汇学习是英语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听、说、读、写的基础。就现阶段的高中英语词汇学习来说,对词汇的学习仍然是以记忆词汇表的形式開展,这就使得学生在记忆了大量的单词和语法之后仍无法灵活使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词块理论被应用,本文对词块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词块理论;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