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是谁

来源 :新生代·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ived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儿童是谁?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儿童有不同理解,也有着不同的儿童观,“童年”作为一种文化的概念,它的发展历程受整个社会的观念、文化传统的影响。在普遍催促儿童成长的当下,我们急切想要知道童年是否存在,以及人们当下对儿童的看法、态度。通过对童年概念的追寻,笔者认为儿童是不同于成人的人,是未成熟的人,是存在一股内在力量的人,儿童是成人之父。
  【关键词】:儿童 童年 儿童观
  一、童年概念的发展历程
  (一)没有童年概念阶段
  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例如,在波兹曼,吴燕莛(2004)《童年的消逝》中,“希腊人把童年当做一个特别的年龄分类,却很少给它关注。有个谚语说希腊人对天底下一切事物都有对应的词汇,但这个谚语并不适用于“儿童”这个概念。在希腊文中,“儿童”和“青少年”这两个词至少可以说是含混不清的,几乎能包括从婴儿期到老年的任何人” 。由此可以看出,在古希腊时期,“儿童”的概念是含糊不清的,“儿童”的概念是否存在也是模糊不清的。
  在波兹曼,吴燕莛(2004)《童年的消逝》中,“罗马人借用了希腊的教育思想,但他们发展出了超越希腊思想的童年意识,罗马人开始把成长中的孩子同羞耻的观念联系起来,这在童年概念的演化过程中,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古罗马修辞学家昆体良提出了童年定义的部分含义,即宣称童年需要回避成人的秘密,尤其是性秘密” 。但是依然没有明确提出,是否存在了“童年”的概念。
  波兹曼认为,在中世纪,童年的概念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中世纪的孩子身处在一个以口语沟通的世界里,生活在一个跟成人一样的社会范围,没有分离机构加以限制” 。波兹曼指出,“在口语世界里,成人的概念并不存在,因此,儿童的概念就更不用提了” 。由此可以看出,在中世纪“儿童”的概念是不存在的。
  (二)童年概念的发明
  波兹曼指出,“童年并不是一夜之间产生的,它经历了将近200年的时间,才成为西方文明中看上去不可逆转的特征。”“在15世纪中期,欧洲的知识状况使得印刷术成为必需。” “印刷机发明后的50年里,欧洲文明的传播环境明显地在逐渐瓦解,在有读书能力的人和没有读书能力的人之间产生了明确的界线。”波兹曼指出,“儿科学和礼儀书籍的出版强烈显示,在印刷机发明后不到100年的时间里,童年这个概念已经开始形成” 。印刷术的发明与普及使得童年的概念变成社会必需的了。
  波兹曼认为,童年的理念可能是文艺复兴以来的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
  (三)童年概念的消逝
  波兹曼认为,童年始终不曾消逝,尽管有时濒于消逝的边缘 。波兹曼说明,儿童是一个不知道成人所了解到的信息的群体,中世纪是以口语来交流的,印刷术的发明与普及使得传播环境发生了改变,使得出现了新的“成人”的概念,使得“童年”概念从“成人”中分离了出来,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文化的发展,电视媒介又使得童年消失了。
  童年真的消逝了吗?真的是电视媒介使得童年消逝的吗,还是操纵电视的人呢?较为明显,电视媒介作为文化的一个方面,自然会对儿童的观念有一定的影响,但真正导致童年消逝的恐怕是操纵电视的人了 ,他们的文化观念、儿童观念决定了他们是否鼓励儿童成人化。
  综上发现:童年概念的出现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随着科技的发展,随着社会、历史即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着,是一个从无到有,又正在走向消逝的过程,我们需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捍卫以及发展童年的概念。
  二、“儿童是谁”的观点
  儿童是谁,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回答,笔者认为儿童是不同于成人的人,是未成熟的人,是存在一股内在力量的人,儿童是成人之父。
  (一)儿童是不同于成人的人
  自古以来,我们的儿童是不当做儿童来看待的,儿童被当做小大人,作为成人的缩小版而存在。中世纪以前,儿童观是被扭曲的。自从洛克提出了“白板说”、卢梭发现了儿童,儿童的观念发生了哥白尼式的变革。人们开始认识到,儿童是不同于成人的,他们不是小大人,儿童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自然规律,我们要尊重儿童的天性,要尊重儿童发展的这种自然性。何为“自然性”?即儿童的发展是自发的、自动的,是不需要外在强制力量的,这就告诫了我们,在儿童的教育中,我们成人只能充当支持者的角色,只能是儿童发展所需环境的积极创设者,而不能是儿童成长的催促者,甚至是控制者。
  “儿童之于成人,犹如蝌蚪之于青蛙”,真的很形象,儿童与成人无论是外在还是本质上都是不同的。
  (二)儿童是未成熟的人
  无论从生物学的角度、心理学的角度,还是社会学角度,儿童都是未成熟的人。从生物学的角度,儿童身体各大系统的发育是不成熟的,发展的速度也是不同的,神经系统发展最快,生殖系统发展最慢;从心理学的角度,儿童是指上小学以前的这个年龄阶段,这个阶段无论是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的发展,还是个性倾向性、自我意识、个性心理特征的发展,都是未成熟的、不完善、未定型的;从社会学角度,儿童是未成熟的,儿童需要不断地社会化以达到成熟。
  总之,儿童是未成熟的,是一个独特存在的完整个体,有其独特的个性,有其应有的权利,他们敢言常人不能言,他们敢做并且有权利做常人不能做的事情,而且我们还需要给予尊重与支持。蒙台梭利曾经说过,儿童的发育有一个双重胚胎期,生理的胚胎期和心理的胚胎期,心理的胚胎如同生理的胚胎一样需要我们有一个有准备的环境。儿童是未成熟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为幼儿积极创设有准备的环境,这个环境是幼儿发展所需的,教师、家长是作为支持者、引导者,而不能去催促儿童成熟,催促儿童成长。
  (三)儿童是成人之父
  玛利亚.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中提出,“儿童是成人之父,是儿童创造了成人”,其中这样说道:“父亲只提供了一个看不见的细胞,母亲除了一个胚胎细胞外,还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环境,为提供保护和生育创造了必要条件,使胚胎细胞可以自己分裂繁殖,孕育尚无行为能力和还不能说话的新生儿。父母创造了他们的孩子的说法是不正确的表述,应该说人是由儿童创造的,儿童是成人之父”。我们可以看出儿童是自己发展的主人,是儿童创造了成人,儿童是成人之父。   (四)儿童是存在一股内在力量的人
  儿童存在一股内在的力量,这是一种内在发展的力量,这种力量促使儿童有一种自主生长的需求与愿望,如同有吸收力的心智一般,他们需要自主去学习,自主去吸收,从而丰富他们的认知图式,从而改变他们的认知结构。我们成人能做的只能是一种类似于“消极的教育”,作为儿童的支持者,作为儿童学习环境的创设者,而不能干扰儿童试图获得自主的发展。儿童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自发的,由内向外的过程,我们不要对儿童强制的灌输知识,进行填鴨式的教育,这样可能会让儿童以牺牲很多东西为代价。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对儿童的自主发展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儿童存在一股内在的力量,这种力量也可以解释为正义的力量以及儿童的清纯质朴对成人心灵和文化反哺功能的力量。
  儿童是不同于成人的人,是未成熟的人,是存在一股内在力量的人,儿童是成人之父,这就要求我们对儿童的教育,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不要进入“揠苗助长”、“及早教育”的误区,我们要尊重儿童,尊重儿童的天性,遵循儿童发展的内在规律,不要催促儿童去成熟,也不要催促儿童去成长。
  注释:
  1.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
  2.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13.
  3.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7-22.
  4.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9.
  5.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1,36.
  6.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2,43.
  7.侯莉敏.儿童的生活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7.
  8.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6.
  9.侯莉敏.儿童的生活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23.
  【参考文献】:
  【1】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侯莉敏.儿童的生活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陈园园(1992年—),女,汉族,湖北十堰,学生,硕士研究生,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基本理论。
其他文献
学校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学校创设良好的艺术氛围,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更快更高的发展,我认为这是目前学校教育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它不仅推动了学校美育的发展,也促进了学校各个学科教育教学的良性发展,为学校取得优异的成绩奠定基础。  一、重视领导艺术,加强学校行政的监督和师德教育。  建章立制,依规治校。学校要根据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教育规章制定学校章程、学校发展规划,建立健
期刊
【摘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的角色,是关系到教学过程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在中学物理采用拓展性教学,这不仅关系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前提,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而且对学生创新能力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都有促进作用,培养学生合作与发展意识,提高学生提出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拓展性教学 教学新理念 教学新方式 教师角色转变  随着时代的发展,初中物理研究性教学方式
期刊
【摘要】:《化学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明确科学探究即时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又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科学探究包括多个步骤,但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教学中是否善于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与能力以及培养得怎样,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是否会科学探究,这值得我們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重视。  【关键词】:培养 学生 质疑 习
期刊
【摘要】: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伴随着城乡居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慢性病成为了当今社会威胁居民健康的一大病类。为了系统的梳理由慢性病带来的负担和影响,本文在梳理分析大量相关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整理并总结了慢性病对个人、家庭与社会等几个方面产生的冲击,发现慢性病损害了个人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加重了居民经济负担与照护者的身心压力,降低了社会生产力,加剧了社会经济负担和健康不平等,因此
期刊
【摘要】:在初中英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在初中英语阅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紧密结合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采取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掌握英语阅读技巧,为提升初中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初中 英语 阅读技巧  在初中英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技巧对增强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提升初中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只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充分发掘学生潜能、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在小学这个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和教师应当将尊重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调动学生积极性视为重要的教育任务,在这种任务的倡导下,生本课堂受到愈加广泛的关注,其不仅可以突显学生的自主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获得全面发展。本文主要就当前生本课堂的理论基础进行了简单阐述,并在分析小学数学教学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本课堂在数学教学中的正确
期刊
【摘要】:教育信息化是信息社会教育发展的趋势和必然选择,随着教育教学场所的相关设备设施的健全和完善,在基础教育阶段由此展开了一系列信息化发展建设尝试性举措。而对于不同地区基础性教育活动的发展现状不同,其在展开教育信息化的创建发展所采用的手段和方式不同。因此笔者主要以桂西北(边境)地区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状,探究该地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内容方向,提出了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必然性和重要性。旨
期刊
【摘要】: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基本修养,初中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道德发展的关键期,只有进行正确的引导,才能确保他们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本文重点阐述了精细化管理对于提升中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意义,和具体渗透精细化管理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 德育培养 校园文化  引言:  精细化管理本是经营企业的模式,主要是化繁为简,再把事务具体明确化,是一種高效的管理模式。把精细化管
期刊
【摘要】:本文对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多媒体技术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兴趣方面的有效性,并提出了多媒体技术在教学方面的具体应用,希望为关注此话题的人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小学语文 古诗词教学  引言:多媒体技术是指运用计算机技术对文字、声音、图片、视频、动画等进行综合性的处理、整合与展示,在视觉、听觉等层面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信息交互,多媒体技
期刊
【摘要】:小学教育是学生的启蒙教育,因为在这个阶段,小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没有形成,其道德品质还有待培养。所以,小学班主任在对班级进行管理时,要运用一些有效的管理技巧来对小学生进行管理。班主任对于小学生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好的影响可以使小学生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发展的更好。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技巧。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班级管理 技巧  1 前言  如今,随着时代的日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