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高中生阅读的现状与背景、整本书阅读的准备、整本书阅读的过程和方法、阅读的效果反馈等几个方面入手,以期能够完成“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讀习惯,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目标。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高中语文
引言
2020年7月20号——7月21号,安徽合肥举行了整本书阅读研讨,以应对即将使用的新教材当中的整本书阅读的任务群学习。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这样说:“互联网环境下,阅读容易走向实用主义甚至功利主义,浅尝辄止、断章取义地截取片段信息。”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主要结合自己的实践和思考,提出对整本书阅读的一点建议和思考。
一、高中生阅读现状与背景
目前的在高考压力下,高中生阅读的几大困境:首先是课业繁重,阅读时间少,语文又被放到一个不太重视的位置,整本书阅读更是无从谈起。电子图书的兴起,让学生的阅读变得碎片化、快餐式、浅显化,阅读很难体系化、系统化。其次是阅读经验的缺乏,并且缺乏精确的指导,都处在阅读随意性、兴趣化的盲目阅读阶段,抓不住阅读的本质和意义,找不到阅读的重点,效果大打折扣。再次,整个社会缺乏阅读的氛围,带动不了学生积极主动的阅读,甚至家长和一部分老师认为除教科书以外的书都是闲书。浮躁的社会风气很难让孩子们静下心来专心阅读。
二、整本书阅读的准备
1.保证整本书阅读的时间
保证阅读的时间很重要,课程标准指出: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用18课时。应完成一部长篇小说和一部学术著作的阅读,重在引导学生建构整本书的阅读经验与方法。很显然,这样的课时数很难完成这样的阅读任务。课外阅读应该常态化,每周可以固定课外阅读时间,保证完成阅读任务。这需要语文老师重视,更需要全社会的重视,阅读才能走向正规。
2.精选整本书阅读的内容
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传统文化经典著作,如先秦诸子百家的文章、二十四史等经典著作中的一本或几本;也可以让学生阅读中外经典古代和现当代诗歌:如唐诗、宋词、元曲中名家的经典作品;现当代中外诗歌,如毛泽东诗词,徐志摩、艾青、等的作品;普希金、惠特曼、泰戈尔等的作品。也可以读一些或优美或富有哲理的散文,朱自清散文、季羡林散文、余秋雨散文等。也可以适当读一些哲学、美学著作,虽然枯燥,但是这些作品可以让孩子的思想变得深刻。
三、整本书阅读的方法指引
1.圈点批注,见微知著
古人云:“读文无批注,即偶能窥其微妙,日后终至茫然,故评注不可已也。”古有脂砚斋批注《石头记》,金圣叹批注《水浒传》,毛宗岗批注《三国演义》等,这些批注都具有很高思想价值及其独到的见解。评点法也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文本研习的一种学习方法。
2.勤于思考,学以致用
经典著作的每个章节都是一个个经典智慧的火花,理解起来可能有难度,所以我们要把那一个个或优美或哲理的文句,联系现实生活,变成一个个贴近生活的实例或故事,学以致用加深理解。
3.精读和略读相结合
精读重理解、分析、思考和学习,在语言、思想、写作方法、创作理论等方面深入探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技巧。略读重速度,重在对文章的总体把握,对结构安排、剪裁技巧、写作技巧等的学习掌握。两者结合,才能把书读懂读透。理论性较强的也可以系统的读一本到两本辅助性的注解,了解后人对原作不同的见解。
4.知人论世,洞悉背景
文学及人学,知人论世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了解时代才能找到作者创作的缘由和创作动机,更利于客观的评价文学作品。
四、整本书阅读实施方案
1.整本书阅读的导读
师生一起讨论、商定一段时期内阅读内容,然后老师做一个阅读前指导,主要是阅读兴趣的激发,不涉及主要内容,做好阅读方法的渗透,做好阅读进度规划。阅读要求及阅读后的展示形式或分享方式。让学生的阅读有目的性和方向性,减少盲目阅读。
2.整本书阅读交流和展示
交流和展示的方法有很多,如读书笔记、札记展示,优秀的笔记、札记会引导学生们对文章细节的讨论交流,文章字词句的生动精彩,人物塑造方法的精妙,文章素材的裁剪等等,更能促进精读的进行,还能让孩子们有满满的收获满满的自豪。也可以进行朗诵比赛,将文中的精彩片段作为朗诵材料,既能加深理解又能在写作中灵活运用,通过朗诵的感染,让更多的同伴都喜欢这样优秀的作品。
讨论整本书阅读,我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整本书阅读工程浩大,难度之大,只能窥其冰山之一小角。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借用《论语》中的一句话表达: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饶杰腾.语文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文涛.比“精神底子”更重要的……[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4,3:04-06.
[3]《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高中语文
引言
2020年7月20号——7月21号,安徽合肥举行了整本书阅读研讨,以应对即将使用的新教材当中的整本书阅读的任务群学习。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这样说:“互联网环境下,阅读容易走向实用主义甚至功利主义,浅尝辄止、断章取义地截取片段信息。”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主要结合自己的实践和思考,提出对整本书阅读的一点建议和思考。
一、高中生阅读现状与背景
目前的在高考压力下,高中生阅读的几大困境:首先是课业繁重,阅读时间少,语文又被放到一个不太重视的位置,整本书阅读更是无从谈起。电子图书的兴起,让学生的阅读变得碎片化、快餐式、浅显化,阅读很难体系化、系统化。其次是阅读经验的缺乏,并且缺乏精确的指导,都处在阅读随意性、兴趣化的盲目阅读阶段,抓不住阅读的本质和意义,找不到阅读的重点,效果大打折扣。再次,整个社会缺乏阅读的氛围,带动不了学生积极主动的阅读,甚至家长和一部分老师认为除教科书以外的书都是闲书。浮躁的社会风气很难让孩子们静下心来专心阅读。
二、整本书阅读的准备
1.保证整本书阅读的时间
保证阅读的时间很重要,课程标准指出: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用18课时。应完成一部长篇小说和一部学术著作的阅读,重在引导学生建构整本书的阅读经验与方法。很显然,这样的课时数很难完成这样的阅读任务。课外阅读应该常态化,每周可以固定课外阅读时间,保证完成阅读任务。这需要语文老师重视,更需要全社会的重视,阅读才能走向正规。
2.精选整本书阅读的内容
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传统文化经典著作,如先秦诸子百家的文章、二十四史等经典著作中的一本或几本;也可以让学生阅读中外经典古代和现当代诗歌:如唐诗、宋词、元曲中名家的经典作品;现当代中外诗歌,如毛泽东诗词,徐志摩、艾青、等的作品;普希金、惠特曼、泰戈尔等的作品。也可以读一些或优美或富有哲理的散文,朱自清散文、季羡林散文、余秋雨散文等。也可以适当读一些哲学、美学著作,虽然枯燥,但是这些作品可以让孩子的思想变得深刻。
三、整本书阅读的方法指引
1.圈点批注,见微知著
古人云:“读文无批注,即偶能窥其微妙,日后终至茫然,故评注不可已也。”古有脂砚斋批注《石头记》,金圣叹批注《水浒传》,毛宗岗批注《三国演义》等,这些批注都具有很高思想价值及其独到的见解。评点法也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文本研习的一种学习方法。
2.勤于思考,学以致用
经典著作的每个章节都是一个个经典智慧的火花,理解起来可能有难度,所以我们要把那一个个或优美或哲理的文句,联系现实生活,变成一个个贴近生活的实例或故事,学以致用加深理解。
3.精读和略读相结合
精读重理解、分析、思考和学习,在语言、思想、写作方法、创作理论等方面深入探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技巧。略读重速度,重在对文章的总体把握,对结构安排、剪裁技巧、写作技巧等的学习掌握。两者结合,才能把书读懂读透。理论性较强的也可以系统的读一本到两本辅助性的注解,了解后人对原作不同的见解。
4.知人论世,洞悉背景
文学及人学,知人论世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了解时代才能找到作者创作的缘由和创作动机,更利于客观的评价文学作品。
四、整本书阅读实施方案
1.整本书阅读的导读
师生一起讨论、商定一段时期内阅读内容,然后老师做一个阅读前指导,主要是阅读兴趣的激发,不涉及主要内容,做好阅读方法的渗透,做好阅读进度规划。阅读要求及阅读后的展示形式或分享方式。让学生的阅读有目的性和方向性,减少盲目阅读。
2.整本书阅读交流和展示
交流和展示的方法有很多,如读书笔记、札记展示,优秀的笔记、札记会引导学生们对文章细节的讨论交流,文章字词句的生动精彩,人物塑造方法的精妙,文章素材的裁剪等等,更能促进精读的进行,还能让孩子们有满满的收获满满的自豪。也可以进行朗诵比赛,将文中的精彩片段作为朗诵材料,既能加深理解又能在写作中灵活运用,通过朗诵的感染,让更多的同伴都喜欢这样优秀的作品。
讨论整本书阅读,我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整本书阅读工程浩大,难度之大,只能窥其冰山之一小角。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借用《论语》中的一句话表达: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饶杰腾.语文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文涛.比“精神底子”更重要的……[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4,3:04-06.
[3]《高中语文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