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准备活动对考试能力的影响

来源 :教育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oxin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02-029-01
  
  准备活动不是训练水平的构成因素,但它与在考试中训练水平的发挥和考试能力的表现都有直接的关系。有效的准备活动是使考生在考试中取得理想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不少考生都因为准备活动失误而导致考试的失败。可以说,准备活动是影响考试能力的主要因素,是考前准备的最后一环。
  一、考试时准备活动的一般方式
  有关研究证明,考前准备活动由两个部分组成的复合式准备活动效果最好。第一部分的准备活动比较从容,活动强度中等或接近最大;第二部分时间较短,准备活动的节奏相当高。第一部分准备活动在正常条件下不超过30分钟,由全身性活动过渡到专项活动。专项活动要达到较高强度。第一部分结束后,到达检录处等待点名和休息,此时要注意穿好衣服保暖。进场后快节奏地进行第二部分的准备活动。考前准备活动应根据考生临考时的身体、心理、环境等客观和主观条件,采取适合个人特点的方法,不能千篇一律。
  二、考试时准备活动与最高机能能力发挥的及时性
  考试时的准备活动与训练时的准备活动有显著的不同。训练时,准备活动结束进入基本训练后,其专项强度是逐渐提高的,并不要求一开始就达到极限强度,一般要求在训练课的中间达到最大的强度。但考试时准备活动后,一进入工作,机体各系统就要发挥最高机能能力。因此,考试时的准备活动时间长强度大,机体的各个系统都要适应即将开始的紧张激烈的最大强度的运动竞赛活动。有的考生没有深刻认识到考试时的准备活动对提高机能能力的需要和发挥的紧迫性和及时性,而是怕消耗体力,不愿进行较大强度的充分的准备活动,这样在考试中机体个系统就不能及时进入工作状态,启动和发挥最高机能能力,导致考试中不能很好地表现出训练水平,不能达到应该达到的运动成绩。
  当然了,准备活动的时间长短和强度大小与考生的运动训练水平有关,并不是说准备活动时间长、强度大就一定好。准备活动的强度、密度、运动量、内容和方法等都要因人而异,在辅导考生时要考虑考生的个人特点和运动习惯。对于兴奋性高的考生,准备活动应平稳些,强度不宜过大;而兴奋性较低的考生则强度可大些、时间可长些。
  三、考试时准备活动的专一性、自主性和客观性
   考试时考生在做准备活动的过程中,要专心认真、注意力集中,尽量不交谈,不看别人活动,不要打听别人考得怎样,更不要与其他人接触。注意力分散会影响运动激素的分泌与机能各系统进入临战状态的速度和效果,影响机能能力的动员和储备能量的动用。考试时的准备活动不仅是身体机能的准备也是临战心理的准备。通过准备活动调动和激发竞赛情绪,创造有利的考前状态。
  准备活动的时间、强度、数量和内容等,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置身考试环境中的考生的自我感觉。换言之即要考生本人做出决定。所以,准备活动是考前模拟训练的重要内容,要让考生准确掌握不同条件下有效准备活动的方法和正确的自我感觉。
  准备活动中,考生完成身体练习的专注认真程度、准确的自我经验评定与客观检查指标相结合起来,是提高考试能力、完成准备活动任务的重要因素。
  四、制定准备活动计划,做好临考最后准备
  严密细致的准备活动计划,是准备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为此,考前必须详细调查做准备活动的场地和条件,要充分估计控制准备活动的难度。因此,考前要调查考试场地、检录地点、准备活动场地的准确位置,以及环境、交通等客观条件,做到心中有数并有相应的对策和准备,这样才能保证运动员专心顺利地投入考试,为考试成功扫除障碍。
  
  参考文献:
  [1]刘俊庭、陈萶铭.高考方法与训练[M].江西高校出版社,1993.
  [2]袁作生、南仲喜等.现代田径运动科学训练法[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3]过家兴、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M].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3.
其他文献
摘 要: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历了三个时期,即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思考不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 方式也不同,通过引述不同时代的中西方思想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认识,分 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新时期构建人类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新设想。  关键词:人类 自然界 关系 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识码
摘 要:我国目前对知名商品的认定尚无统一的操作程序,而自2007 年以来,以快速模仿和复制为主要特征的“山寨文化”在国内迅速升温并传播开来,导致司法实践上出现各类问题。本文在探讨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知名商品保护意义等法理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在知名商品保护方面存在的不足,并试图为我国构建合理的知名商品认定程序提供框架性建议,以期能对知名商品保护的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关键词:知名商品 认
利用PubMed和SCI数据库对F1000推荐的文献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被PubMed收录的F1000推荐文献的来源期刊比较集中,其中18种期刊占据了全部F1000推荐文献的44.72%,来源期刊98%以
摘 要:“课程开发”到“课程理解”的课程范式转向引发了人们对课程理解的关注,进而提出教师课程理解的概念。幼儿教师课程理解是关系到学前教育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从后现代课程观的视角来阐释幼儿教师课程理解的内涵以及幼儿教师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理解。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后现代课程观;幼儿教师;课程理解  中图分类号:G640
从1988年参加工作至今,在我的印象中,一直引领着湖南教育改革的方向,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的阐释总能在寻到根,溯到源……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 要:任何一所学校都拥有丰富多彩的校本资源。开发和利用校本资源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实效。校本资源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不可或缺的活力元素。在开发和利用校本资源时要着力于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一要开发和利用校史资源,增加教学的历史厚度;二要开发和利用教师资源,增加教学的内涵深度;三、开发和利用学生资源,增加教学的情感力度;四、开发和利用家长资源,增加教学的内容广度。政治教师
一、教材分析  《小渔篓》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第四册第六课内容。《小渔篓》是一首民歌风的创作歌曲,采用2/4拍,五声宫调式。这是一首抒情优美的歌曲。歌曲的节奏舒展而有规律。歌曲较好地表现了生活在海边的孩子在赶海劳动中与形影不离的小渔篓建立了感情,他喜爱小渔篓,歌唱小渔篓,在歌唱中抒发了他热爱劳动、热爱大自然的愉快心情,也反映了他对劳动的乐观态度。歌曲最后采用哼鸣的结束句,好像小朋友背着他装满
摘 要:迪克—凯瑞的教学设计系统模式,是基于教育背景和长期研究才形成的。微格教学作为培训新教师的基本途径,对于我国的微格实训教学来说,可以充分了解教学设计系统模式,方能更好的合理借鉴此模式。此文在简要介绍教学设计系统模式和微格实训教学流程的基础上,探讨该模式对于研究我国微格实训教学设计的启示。  关键词:教学设计系统模式 微格实训教学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52
摘 要:本文就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该如何在知识、技能、态度及其相应的语言水平和应用能力上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如何对课程的变化和英语课堂教学做出快速的反应,提出了一些见解。  关键词:新课程 教育理念 课堂教学 终身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02-02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