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新课堂

来源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ly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和谐,即关系的协调,指一事物与它事物、或事物内部各因素配合得适当、匀称、融洽,培育和塑造全面发展的和谐人格,是教育的根本出发点,有效课堂教学应该是一曲和谐之歌。
  【关键词】和谐;教学活动;教育;课堂
  
  和谐美学认为,“美是和谐”。和谐,即关系的协调,指一事物与它事物、或事物内部各因素配合得适当、匀称、融洽。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和谐最终决定于社会历史过程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肉身的复杂关系,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又集中凝结在特定的历史阶段的新人身上。尤其在现代社会,又特别体现在完美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新人身上。现代社会里,人的发展与社会的需要决定了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人的道德品性,也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艺或强健体魄,而应是全面完整地培养健全的人格,塑造和谐理想的人性,使每个人都有一个趋向理想完美的生命,都能自由、全面、和谐地发展,达到德才兼备、情知交融、手脑结合、心身和谐、个体与社会相统一。培育和塑造全面发展的和谐人格,是教育的根本出发点,有效课堂应该是一曲和谐之歌。
  一、教师与学生心灵和谐共振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皮尔逊说过“为了得到教师的爱,学生可以去做各种教师所喜爱的事。”可见,师生之间建立友好的情感需要是新课堂教学的前提。当学生爱教师时,他们就会爱这门课,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能对学生产生极大的正面影响。“仁者,爱人。”(选自《论语.颜渊》)对学生动之以情既是形成教育效果的条件,又是一种催化。情从哪儿来?从爱心中来,从诚挚中来,从公正中来,从实事求是中来。爱学生要体现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之中,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爱护与引导,将以特殊的人格力量折服学生,使他们终生受用。教师不但是自己要对学生充满爱的情怀,对学生也应该进行积极的情感教育:营造团结友爱、锐意进取的环境,使学生始终生活在一种美好氛围中;鼓励学生树立乐观的生活态度,让他们体验成功,充满希望地对待每一件事;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能够很好地做自我心理调节,不断地排除心理障碍,建立互尊互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作为有主体、人格尊严的人,积极地参与教育活动,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长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的价值体验,并感受到人格的自主与尊严。
  二、教学活动与学生发展和谐共振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学生,是能思考、能活动的人。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为了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教学活动应该与学生的发展相适应。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发展状况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适当调控,这直接影响到教学效率的高低。
  1.调控教学速度:赞可夫主张“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其基本精神正是立足于充分展开学生的精神力量,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判定教学速度是否适当的标准是极难确定的,一般以学生的接受水平为依据。现代心理科学研究证明:人类接收信息量是以“组块”为单位,要想长期记忆一个组块,最低需要显示八秒钟的时间,但要真正理解掌握应用。教师提炼和浓缩教学语言,提高提问技巧都有助于提高教学速度。
  2.提高思维密度:如果一堂课松松垮垮,没有足够的思维密度,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学生思维肤浅,不善于动脑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的智能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提高思维密度就是要设法让学生在一堂课上有较长的有意注意时间,积极主动充分地开展思维活动。如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实验、问题讨论、表扬激励等方法,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笔动口进行学习,使各种感官受到刺激,从而改变大脑的兴奋点,促使大脑对各种感官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形成概念。
  3.把握教学难度: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内容的组织,都应该有利于切入学生的经验系统并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经验系统。过难,学生不理解,是浪费;过易,既降低了教学要求,又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更是浪费活动对个体所提出的要求与个体现有发展水平的相差度,因而教学要求掌握在“最近发展区”为宜。
  4.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学生学得好坏取决于他们的主观努力和能动作用。当学生认识到自己既是学习活动中的一员,更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时,他就会把自己的学习行为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联系起来,把课堂教学活动看成是自己应积极参与的活动。学生主人意识越强,他的学习参与意识也就越强,越能克服种种障碍和阻力,去实现确定的目标,变“要我这样学”为“我要这样学”,教育的可接受性也就越大。
  三、和谐共振的生生关系
  和谐的生生关系在课堂交往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一种合作性课堂教学情境。在这种课堂教学情境中,学生在既利于自己又利于他人的前提下进行学习,他们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只有在集体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获得成功。大家都学会如何与同学合作,为趣味和快乐而展开积极健康的竞争,自主地进行独立学习。
  但在突出合作的主导地位的同时,并没有否认竞争与个体活动的价值,而是将它们纳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之中,使它们兼容并存,融为一体,共同组成完整的课堂教学系统。当学生认识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生生课堂人际合作不仅不会牺牲个性,相反,还能满足个性发展及课堂交往需要,即利大于弊时,他们会积极参与生生课堂交往活动,并从中获益。
  四、教材内容与学生情感和谐共振
  1.练就幽默缔造和谐情境。情境的创设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由于教师个性的差异及教材内容的多异性,创设和谐情境的手段也是丰富多彩的,而幽默艺术不失为一种最常用的、最能获得课堂情趣的手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上课要有趣,课上得有趣,学生就可以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趣从事学习和思考。”诙谐幽默的教学可以缩短师生间的情感距离,为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助上一臂之力。
  2.情感激荡促成学生感悟。我们要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水平,必须以多向思维取代单向思维,以学生的感悟代替教师冷静的分析,将形象思维和情感体验与抽象思维有机结合。教师必是一个感情丰富并学会“煽情”的人。他能够准确抓住教材的情感点和学生的情感点,并在二者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使他们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从而产生和谐共振的“增力效应”,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和谐教育就是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统一实现出发,调控教育场中诸教育要素的关系,使教育的节奏符合学生发展的节律,进而使“教”与“学”产生谐振效应,促进学生基本素质获得全面和谐充分发展。我心中的新课堂就是这样一幅蓝图——始终奏响和谐的旋律,这是我的追求。
其他文献
【摘要】古老的中国从宗法社会、小农社会一路风尘仆仆的走来,她历来注重独立人格的培养、注重德育与自强不息的精神及历史上兼容并蓄的文化传统。无产阶级的理想是要把每个人的个性彻底解放,建立“自由的、民主的、平等的、福利的社会”,从而使得东方从属于西方,完成文明对于愚昧的超越。本文将从现实伦理的角度出发来论证与《宣言》的思想和风格的判若霄壤的通往自由的理想之路。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理想;现实  
期刊
【摘要】大学生就业是高校教育培养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声誉、生存和发展,是学校办学的生命线,已经成了社会舆论的热点和高校及相关部门工作的焦点。新疆是一个多民族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新疆大学生就业总体形势较全国更加严峻的格局下,关注解决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安全的重要途径,这对新疆的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稳定社会安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刊
【摘要】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暂不论故事本身的真实性。现在小学课本已不见踪影。但它仍然以民间传说和众多文艺作品等形式在社会流传,这种现象不利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培养,不利于我国通认识教育或者博雅教育所倡导的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的培养,不利于人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利于人民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因为秦帝国修长城的目的是为了秩序的维护;万喜良修长城的行为是作为百姓履行服劳役的义务;孟姜女
期刊
【摘要】终身雇佣制被看做是日本式经营的“三大法宝”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样的劳动者雇佣习惯的形成除了有它历史性、社会性的原因外,也受到了来自日本文化当中“内外有别”这一意识的极大影响。  【关键词】终身雇佣制;内外有别;日本文化;企业文化    终身雇佣制是促成日本战后经济腾飞的日本式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习惯于将终身雇佣制度与年功序列制度、企业内工会制度一起称作日本式经营的“三大法宝(三种神
期刊
【摘要】《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国》一书是法国著名学者昂耐尔·理查尔的力作,讲述了德国1918年到1933年间魏玛共和国的日常生活,意图向读者展现魏玛共和国产生的历史背景,并指出它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法西斯独裁政治的。本文拟对书中的部分观点进行探讨,提出笔者的见解。  【关键词】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国;书评    一  每次只要一提到一战史、二战史乃至冷战史,很大的篇幅都是要涉及到德国的内容。德意志是日耳
期刊
【摘要】近代中国,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真理,掀起了一轮又一轮向西方学习的浪潮。回顾和反思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对我们今天国家的发展仍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从近代我国小范围内的改革开放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性的改革开放,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30年来我国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正一步步走向富强,迎来中国历史上的空前盛世。  【关键词】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改革开放;发展;影响
期刊
【摘要】“雅典是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也是古代西方世界民主政治的典范。公元前8—6世纪的二三百年间,雅典人民的地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政治结构的改变而迅速提高,从而出现了让后世羡慕不已的“民主政治”。《雅典政制》一书是古希腊学者亚里斯多德所著,其根据自己记载下来的158个希腊城邦的历史和现状,以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为主线,记载了雅典民主发展的历程。笔者将根据该书重
期刊
【摘要】高校教学团队是围绕一定教学目标从事专门人才培养活动的耦合组织。站在社会网络理论的视角,高校教学团队的产生和演进都是基于高校层面施加的“强关系”与团队人缘关联的“弱关系”共同推动的;在借鉴间断平衡理论的基础上,研究认为高校教学团队具有自身独特的发展阶段,需采取不同的阶段策略;只有积极培养团队凝聚力,充分发挥高校教学团队中关键网络节点人物的作用,并遵循其阶段发展规律,保持团队的动态、可持续发展
期刊
【摘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深刻的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同时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面对新形势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新要求,使新媒体成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网络技术、电视媒体、手机通讯等以新技术的应用、网络信息处理及高效响应为特征的新媒体技术在我国得以迅速发展,并深刻地影响着我们
期刊
【摘要】大学德育的根本价值诉求就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开放的、交互式的、个性化的网络,使得传统的教育观念尤其是德育教育观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带来了多方面的机遇和挑战,为此,大学德育工作必须作出积极的回应。要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加强德育教育与引导,为学生网民指明正确的前进方向。更重要的是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将德育工作锲入互联网络,建立起德育教育的网络前沿阵地,使网络为我所用,助我所长。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