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陆游有句诗:绝知此事要躬行。但是就是亲历躬行,我们有时也会得到错位的认知。比如,我们可能觉得今年北京的冬天特别寒冷,但是气象学家很可能会说,这是个暖冬。这样的错位认知,其实源于对于事物观察的不同角度。气象学家说话用的是平均温度,他们的数据残酷无情;而我们用的是我们的皮肤,在冬季我们比较易于感受到寒冷,正如在夏天我们比较易于感受到炎热一样。我们皮肤的感受带来的认知本身没有错,但是气象学家也没有错呀。
在社会生活中,作为个体,我们的认知和经济学家也常常错位。经济学家和气象学家一样,用他们的数据说话,而我们用局部区域里的生活感受说话。知道有这样认知的错位存在,我们就有可能理解为什么在我们认为一片繁荣的时候,某些经济学家会显得忧心忡忡。他们不是故意要和我们大众的认知作对,他们只是无法回避他们所面对的数据。他们作为学人的良心使他们经常说出甚至和他们个体的认知都相左的话来。在社会科学的其他领域这样的情况也并不鲜见。我们可能经常不同意他们的观点和看法,甚至在茶余饭后拿他们的观点和意见开涮,发表各种各样轻飘飘的议论和批评。但是我们千万不要以为那些发表和我们的看法不一样的人们是在没事找事。正是有他们的存在,我们的发展方向才有了校正器。他们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真正重心所在。在很多具体问题上,我可能也不同意他们的观点,但我要在这里对他们表示最大程度的敬意!
对于与自己不同的观点,我们的社会应该做的,不应该是指摘甚至是剥夺他们发言的权利。我们应该认真地看看他们的观点从何而来,他们所凭据的数据可靠与否。同样道理,在一些无法用统计数据说话的领域,有些人也会表达各种观点,对很多现实的东西表达他们的赞扬或不满。如果有人赞扬,我们应该看看他们赞扬的依据是否靠谱,而不应该一味地接受,把它们全部当补药吃进;如果他们有所不满,我们也不能一味排斥。我们应该看看他们的不满产生的基础是什么。如果我们要消除他们的不满,我们就应该改变那些使他们产生不满的基础。改变了这个基础,那么他们的不满就会烟消云散。骆耕野在二十年前曾经写过一首叫《我不满》(名字可能记错了),里面反复地说到我对这不满,对那不满。为什么要不满?因为不满是社会进步的车轮。没有不满,我们的很多东西可以几千年不变。
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海纳百川的社会。不同观点未必就是错误的观点,我们应该宽容和重视;就是错误的观点,我们所要做的也不是棒打棍喝,我们可以摆事实,讲道理,允许他们有一个得到正确的认识的过程。万古荒原有它的和谐,生命葱茏的地方也有它的和谐。自然界和谐的基础正是在于生物的多样性!造化允许有玫瑰存在,也允许狗尾巴花存在;允许牛羊鸡狗存在,也允许豺狼猛禽存在。所以自然界的和谐是一种动态的和谐,而不是呆板的一成不变的和谐。大道不言,而真意存焉。社会是对自然的一种模仿,社会形态也是一种自然状态的存在,我们师法自然,就应该从造化的精神中得到启发。如果我们要求高一些,加上我们足够聪明的话,也许我们能够比自然做得更好;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做到模仿自然吧,让我们的社会和自然界的状态保持相应的一致性应该是可以做到的吧?为什么有些人对某种生物的消失表示出如此大的忧虑,社会能够接受;而对某些学说和观点的湮灭,社会却能无动于衷?
其实,作为自然的产物。人类的精神领域也是自然界的一种模仿。简单构不成和谐,死板更谈不上和谐。和谐是一种相生相克的消长,是一种相融相化的历程;是一种守望相助,是一种提携共荣。所谓繁荣,首先得有“繁”,没有这个和“简”相对立的“繁”字,“荣”就无从谈起。也就是说,“繁”是“荣”的先决条件。正因为如此,我们今天说建设和谐社会,我们更应该加大我们改革开放的力度。两者之间没有任何矛盾。繁荣的局面不能由约束来制造,只能由自然来产生。人造的苗圃在春天也可以鲜花盛开,但是那是一种单调的景象,融不进自然的生态环境。在精神领域尤其如此。把人类的思想划定区域的做法本身就是反自然的。一种学说可以成为指导思想,但不能理解为是唯一的思想,正如自然界的植物里最瞩目的是高大的乔木,但是那些蔓生的低矮植物也有它们存在的理由。欧洲的中世纪的时候,排斥异端的做法有着神圣的名义,但是在我们今天看来,那只代表一种愚昧。这就是认识的进步,是人类的进步。我们应该看到,正是不同意见的不断出现,才换来了这些进步。如果我们不惧怕进步,我们为什么要惧怕不同意见呢?
对于不同意见,也可以有与之相对的另外的不同意见。在不同意见之间,可以批评,但是不要轻言抨击,更不要以消灭为目的的攻击。抨击和攻击只能带来对立,不能带来和谐。简单和粗暴的抨击也没有任何说服力。什么是发展?发展就是各种精神现象数量上的丰富什么是科学发展?科学发展是各种精神现象在数量上丰富的同时有质量上的提升。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学说要发展,而且要科学地发展:儒家学说、道家学说也可以继续发展,如果是以科学的精神发展,他们也应该获得自己的空间。其他学说也是如此。所以,我这里强调地说的是各种,而不是一种或数种。因为和生物界一样,多样性是精神世界唯一的法则。
在社会生活中,作为个体,我们的认知和经济学家也常常错位。经济学家和气象学家一样,用他们的数据说话,而我们用局部区域里的生活感受说话。知道有这样认知的错位存在,我们就有可能理解为什么在我们认为一片繁荣的时候,某些经济学家会显得忧心忡忡。他们不是故意要和我们大众的认知作对,他们只是无法回避他们所面对的数据。他们作为学人的良心使他们经常说出甚至和他们个体的认知都相左的话来。在社会科学的其他领域这样的情况也并不鲜见。我们可能经常不同意他们的观点和看法,甚至在茶余饭后拿他们的观点和意见开涮,发表各种各样轻飘飘的议论和批评。但是我们千万不要以为那些发表和我们的看法不一样的人们是在没事找事。正是有他们的存在,我们的发展方向才有了校正器。他们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真正重心所在。在很多具体问题上,我可能也不同意他们的观点,但我要在这里对他们表示最大程度的敬意!
对于与自己不同的观点,我们的社会应该做的,不应该是指摘甚至是剥夺他们发言的权利。我们应该认真地看看他们的观点从何而来,他们所凭据的数据可靠与否。同样道理,在一些无法用统计数据说话的领域,有些人也会表达各种观点,对很多现实的东西表达他们的赞扬或不满。如果有人赞扬,我们应该看看他们赞扬的依据是否靠谱,而不应该一味地接受,把它们全部当补药吃进;如果他们有所不满,我们也不能一味排斥。我们应该看看他们的不满产生的基础是什么。如果我们要消除他们的不满,我们就应该改变那些使他们产生不满的基础。改变了这个基础,那么他们的不满就会烟消云散。骆耕野在二十年前曾经写过一首叫《我不满》(名字可能记错了),里面反复地说到我对这不满,对那不满。为什么要不满?因为不满是社会进步的车轮。没有不满,我们的很多东西可以几千年不变。
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海纳百川的社会。不同观点未必就是错误的观点,我们应该宽容和重视;就是错误的观点,我们所要做的也不是棒打棍喝,我们可以摆事实,讲道理,允许他们有一个得到正确的认识的过程。万古荒原有它的和谐,生命葱茏的地方也有它的和谐。自然界和谐的基础正是在于生物的多样性!造化允许有玫瑰存在,也允许狗尾巴花存在;允许牛羊鸡狗存在,也允许豺狼猛禽存在。所以自然界的和谐是一种动态的和谐,而不是呆板的一成不变的和谐。大道不言,而真意存焉。社会是对自然的一种模仿,社会形态也是一种自然状态的存在,我们师法自然,就应该从造化的精神中得到启发。如果我们要求高一些,加上我们足够聪明的话,也许我们能够比自然做得更好;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做到模仿自然吧,让我们的社会和自然界的状态保持相应的一致性应该是可以做到的吧?为什么有些人对某种生物的消失表示出如此大的忧虑,社会能够接受;而对某些学说和观点的湮灭,社会却能无动于衷?
其实,作为自然的产物。人类的精神领域也是自然界的一种模仿。简单构不成和谐,死板更谈不上和谐。和谐是一种相生相克的消长,是一种相融相化的历程;是一种守望相助,是一种提携共荣。所谓繁荣,首先得有“繁”,没有这个和“简”相对立的“繁”字,“荣”就无从谈起。也就是说,“繁”是“荣”的先决条件。正因为如此,我们今天说建设和谐社会,我们更应该加大我们改革开放的力度。两者之间没有任何矛盾。繁荣的局面不能由约束来制造,只能由自然来产生。人造的苗圃在春天也可以鲜花盛开,但是那是一种单调的景象,融不进自然的生态环境。在精神领域尤其如此。把人类的思想划定区域的做法本身就是反自然的。一种学说可以成为指导思想,但不能理解为是唯一的思想,正如自然界的植物里最瞩目的是高大的乔木,但是那些蔓生的低矮植物也有它们存在的理由。欧洲的中世纪的时候,排斥异端的做法有着神圣的名义,但是在我们今天看来,那只代表一种愚昧。这就是认识的进步,是人类的进步。我们应该看到,正是不同意见的不断出现,才换来了这些进步。如果我们不惧怕进步,我们为什么要惧怕不同意见呢?
对于不同意见,也可以有与之相对的另外的不同意见。在不同意见之间,可以批评,但是不要轻言抨击,更不要以消灭为目的的攻击。抨击和攻击只能带来对立,不能带来和谐。简单和粗暴的抨击也没有任何说服力。什么是发展?发展就是各种精神现象数量上的丰富什么是科学发展?科学发展是各种精神现象在数量上丰富的同时有质量上的提升。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学说要发展,而且要科学地发展:儒家学说、道家学说也可以继续发展,如果是以科学的精神发展,他们也应该获得自己的空间。其他学说也是如此。所以,我这里强调地说的是各种,而不是一种或数种。因为和生物界一样,多样性是精神世界唯一的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