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视域中的体育文学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ri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体育文学以文学的笔触宣传了体育活动,而其所反映的深层次的体育文化精神和有鲜明时代特征及文化内蕴的“和谐”价值观对增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我国当代体育文学创作的“双重贫困”现状的分析入手,对繁荣体育文学创作,增益其和谐价值观的功能、意义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思考。
  关键词:体育文学 和谐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I022 文献标识码:A
  
  从显层看,体育文学以文学的笔触更好地宣传了体育人及其活动,扩大了体育在全民中的影响。同时,体育文学所反映的深层次的体育文化精神,所体现的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文化内蕴的“和谐”精神价值对颂扬主体的美与力,协调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和谐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着重从体育文学的丰富内涵、功能分析入手,结合我国当代体育文学创作现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
  
  一 体育文学中的“和谐”价值观
  
  体育文学是从体育的基本精神及立足于此的体育的现实情况出发所进行的文学性的虚构。应当说,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和我国的《诗经》、两汉三国时期出现的《蹴鞠》二十五篇,以及明代的《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等小说中都有丰富的体育活动的描写。而随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蓬勃发展,世界各国各民族体育文化事业的发达进步,“体育文学”也发展起来了。如顾拜旦的《体育颂》和历届奥运会的《会歌》,以及用文学语言和技巧写作的体育赛事文章等都是典型的体育文学,而且,其中的很多作品都有着国际影响,如杰克·伦敦的《一块牛排》、苏联短篇小说《决定生命的投篮》和舒马赫《开场哨》等都有着很大的国际影响力和生命力。
  正如有研究者指出的,体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完整的人的形成,使人努力达到完善。体育运动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现代社会,社会越发达,人们强身健体的意识就越强烈;同时,社会越和谐,体育精神就越被人们所推崇。显然,奥林匹克的理念就是完美的人的哲学,目的在于使主体获得全面、协调的发展,使之成为完善的人。而体育精神中最为重要的奥林匹克精神就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所以,体育运动可以促使个体身心的健康和事业顺利成功;使人们彼此信任,平等相处,互帮互助,合作共事;同样,体育运动也可以作为一种改造社会的力量,创造一种以奋斗、教育和公德为基础的生活方式,增加社会的价值认同和凝聚力,促成社会的和谐。
  在笔者看来,体育文学的丰富内涵、功能表现为其所蕴含的体育精神以及“和谐”的价值取向。因为,体育文学中“和谐”价值观反映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和谐”的价值传统与伦理精神,它的道德体系所带来的价值取向就是追求和谐,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二 我国当代体育文学的贫困及其反思
  
  我们欣喜地看到,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为我国“体育文学”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一次展示其魅力的机会,更好地宣传了奥林匹克精神,营造了社会的和谐氛围。而盛大的开幕式和相当多的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文学底蕴更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为了文学史与体育史上的永恒。北京奥运会的成功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大意义。然而,我们同样看到,在东京奥运会上,奥运会组委会策略性地掀起了体育文学热,他们积极牵线,推动创作。例如,以诗歌表现竞技体操的自由体操,用小说来描写格斗项目和创纪录项目。因此,东京奥运会中出现了大量令人兴奋的文学作品。比如朴野四郎的《体操诗集》、副田带雄的柔道小说《姿三四郎》,特别是后者,它的首卷一出版,就为全体日本人争相阅读。此后,副田带雄发表的柔道小说共达15卷之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另外,还有《嘉纳治五郎》、《鬼之柔道》、《太阳的季节》等体育小说。而最值得一提的是川端康成的《雪国》,它把日本的体育文学推向了世界,最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应当承认,在我国当代的文学作品中鲜有以体育为素材、有显著社会与经济效益的作品,而在影视文学中更是空白。另外,在体育研究领域,体育文学还似一片处女地。体育文学与其它门类的文学以及文学研究的共同繁荣、并驾齐驱,应是我们努力追求的。所以,笔者认为,繁荣体育文学创作,发挥其“和谐”价值,应特别注意存在着的两种相互联系着“贫困”。一方面,是体育文学创作上的问题。我们看到,在相同的条件下,体育文学没有创作出与其它文学作品的门类,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工业文学、农民文学、军事文学、知青文学,以及历史文学、侦察文学等领域相当的成果。我国当代的体育文学既落后于体育,也落后于文学。面对现实,不能不看到,在我国以体育文学作品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几乎为零。显然,我们的影视作品中更多的是一些历史剧、清宫戏、偶像青春肥皂剧。这对于体育文学走向公众、走向市场是一个不小的障碍。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体育本身的竞技性特征,使作者的视野也仅仅集中在运动场的胜利者和冠军身上,表现出对结果的重视,对于细腻的情感、曲折的情节描写力所不足。这就突出反映了当代体育文学创作主题与手法的贫困。比如主题雷同,人物概念化,大同小异等问题,都存在于体育文学的创作中。显然,对于体育人物,体育文学还远远没有表现出他们的“复杂的心理结构史”。所以,体育文学难和其它文学比拟,也就不足为怪了。
  针对体育文学的贫困现状,只有增强创作的危机意识,才能使当代体育文学突出重围。这里,笔者提出两方面的对策。
  一方面,体育文学的繁荣需要政府和民间直接的推动。其实,日本体育文学的繁荣得益于政府与民间的直接推动。因此,为了撰写大量反映体育题材的优秀文学作品,有关部门应积极推动与鼓励相关的创作,比如,组织一些专业作家和体育文学爱好者形成创作群体,相互协作。同时,大力扶持、创造条件将好的体育文学作品改编成电视剧、电影等视觉、舞台艺术形式。还可以建立相关的制度来促进体育文学的创作。比如,建立政府体育机关、民间体育团体征奖以“体育”为题材的文学作品的征集活动的制度,使体育文学的创作活动规范化、常规化。
  另一方面,特别要注意加强“体育文学”作品出版发行以及版权保护工作。在市场经济社会,无疑,文化创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而正因为有了相关的对著作权人的法律权益的保障,才可能有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所以,通过采取创作活动的集成,在一些实力雄厚的机关、学校组建专门的体育文学创作室,创作出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版权”的作品,就可以推动体育文学走向繁荣;另外,还可以加强作品的翻译工作,使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文学作品走向世界,实现双赢。
  笔者以为,由于体育文学创作的“贫困”,使其对于“和谐”价值观在人以及社会的和谐建设中的功能的发挥大大受限。这就是体育文学价值的“贫困”。显然,“体育文学诚信友爱的价值取向是弘扬构建和谐社会道德基础的重要手段”。应该说,体育精神与和谐社会理念有着深刻而广泛的联系,体现了和谐社会的目标追求与价值导向。而在当前形势下,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生活变化迅速,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自由选择的机会明显增多,“和谐”的价值取向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对于发挥体育文学的“和谐”价值取向,笔者认为,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以体育文学为载体,倡导“和谐”的道德观念、社会公平价值观念,树立公平意识,为实现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第二,加强体育文学相关问题研究。比如加强体育文学的批评,引导其创作以追求真、善、美的崇高的价值理想及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体育文学,关注体育运动本身及其中的人的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关注社会的“和谐”,从而实现体育运动所蕴含的体育价值观。
  第三,探索体育文学教化功能的有效实现途径。体育文学“和谐”价值取向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是弘扬构建和谐社会道德的重要手段。探索文学教化作用的途径可以通过重视学校和社会体育德育环境的因素。比如,在学校,可以通过把丰富的体育课外活动与相应的学校体育文学创作室、体育文学课程相结合。在全社会可以加强公众的体育文学阅读兴趣。应当说,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运动员,但公众应该关心体育,如果体育文学能给公众以感动、希望和力量的活,那么,对于增强人们对体育的和谐价值的认同,树立与实践社会的体育和谐价值意识具有现实意义。另外,还需要注意教化途径的民族特色,有特色才能有生机,才可以更好地实现价值,发挥功能。
  
  参考文献:
  [1] 申相星:《论体育文学》,《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
  [2] 杨梅:《体育文学诚信友爱价值观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及传播途径》,《新闻界》,2009年第1期。
  
  作者简介:刘争义,男,1961—,陕西咸阳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文化,工作单位: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其他文献
摘要 从20世纪到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文明的进步,使人类相信自己已经临近于天堂的门前。然而当今世界,性别、种族、政治、文化等的差异带来的不同、敌对甚至是混乱,依然困扰着当代人。20世纪90年代以来,诺贝尔文学奖在文学界的选择和改变,反映出了时代的特征,展示了一个个或悲或喜,悲喜交织的故事,为人类深刻认识自我,以及如何跨越天堂之门作出了有益的引导。  关键词:文明 天堂 诺贝尔文学奖 悲喜
期刊
摘要 美国作家塔特的小说《秘史》以其古典文学背景、优美的文笔和引人入胜的情节而被誉为美国当代文学的经典。本文初步探讨了影响小说人物命运的两种思想及其对小说情节发展起到的关键作用,并从宏观角度对小说的艺术性作出评价。  关键词:神赐的疯狂 失去自我 美 恐怖 发现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秘史》是美国作家多娜·塔特用八年时间写成的一部反映大学生活的小说,在1992年出版时
期刊
摘要 《野棕榈》是美国现代主义作家福克纳的重要作品,是福克纳对现代派写作技巧的一次伟大尝试。本文从对位叙事结构、聚焦方式和叙事时间等三个角度分析《野棕榈》的叙事技巧,并探讨福克纳的叙事艺术在这部作品中所实现的叙事功能。  关键词:叙事结构 聚焦 叙事时间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现代派小说作家,他既是美国南方作家的杰出代表,又是各种现代派写作
期刊
摘要 不确定性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突出特征,而语言是表现这种不确定性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分析美国后现代主义作家威廉·加斯的小说《在中部地区的深处》的语言,从悖论式的矛盾、电脑语言的应用、词汇重复的使用、文字的堆砌、叙述的反常入手,验证了后现代主义文学语言不确定性的突出特征。  关键词:不确定性 语言 后现代主义  中图分类号:I05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对于什么是“后现代主义文学
期刊
摘要 从1923年起海亚姆和他的《鲁拜集》就在中国大陆掀起了一阵研究热潮。本文借助《鲁拜集》的诗篇,从诗歌与花和酒的关系探讨和追寻了海亚姆的精神世界,在醉生梦死的世界中来透视海亚姆的死亡观、人生观及宗教观。  关键词:海亚姆 鲁拜集 诗歌 酒 花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纵观中国诗歌发展史,中国的文学是酒与花的文学,中国的诗是酒与花的诗。1923年,中国文人从西方文化中发
期刊
摘要 在当代复杂的文化语境中,经典被多方位地进行了解构。图像的兴起对文学经典的权威性地位形成了挑战。而文学经典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上的文学形式,具有图像不可比拟的深层文学审美形象的价值。图像不可完全取代文字的深层作用,文学经典没有终结。当今文学经典的被解构、重读是经典被构建的另一种方式。我们的时代需要经典,未来的时代也需要经典。  关键词:经典 文学 图像 语言 终结  中图分类号:I209 文献
期刊
摘要 当代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社会转型,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文化生态的失衡,出现了文化生态的单一化、片面化和绝对化。只有建立生态思维,才能为中国文化生态奠定基石。中国文化生态建构的基本框架是:第一,必须实现民族性与国际性协调;第二,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第三,实现马克思主义文化与本土文化的融合共生。  关键词:生态 文化生态 中国文化 结构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一 当代
期刊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剧、大众传媒高度发达的今天,不同的语言群体频繁接触,一些使用人数较少、使用范围较窄的语言交际功能日渐衰退,这些语言被人们称为“濒危语言”。许多陷入濒危境地的语言蕴涵了其使用者在千万年人类文明发展史中逐步积累起来的丰硕的认识成果,还反映了这些人群在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上的特殊性。濒危语言还记录着一些语言群体的历史变迁,承载着这些族群的文化,表现了他们的社会结构关系和民族特征。濒
期刊
摘要 美无处不在,但又很难说清楚什么是美。从一般意义上讲,美就是好。美是客观存在的,可是对美的欣赏却带有主观色彩。对于美,不但过去、现在有人对它进行研究,而且将来还会有人对它进行研究。它将永远都是一个没有答案的命题。  关键词:美 艺术 审美 感受 命题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从物质到精神,从艺术品到非艺术品,美是无处不在的。但究竟什么是美?很难有人说得清
期刊
摘要 柳诒征先生在《中国文化史》中谈到:“西汉之人,多专一经;东汉则多兼通,所著解说,动辄数十万言。是亦学术进步之证也。”本文从学术的客观性、独立性等方面论证柳先生认为东汉学术比西汉进步的观点。然而对于“所著解说,动辄数十万言”是否为进步之证一点有所质疑,并从其形式和内容的不合理性加以论证。  关键词:今文经学 古文经学 客观性 独立性 章句  中图分类号:B234.99 文献标识码:A    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