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当代复杂的文化语境中,经典被多方位地进行了解构。图像的兴起对文学经典的权威性地位形成了挑战。而文学经典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上的文学形式,具有图像不可比拟的深层文学审美形象的价值。图像不可完全取代文字的深层作用,文学经典没有终结。当今文学经典的被解构、重读是经典被构建的另一种方式。我们的时代需要经典,未来的时代也需要经典。
关键词:经典 文学 图像 语言 终结
中图分类号:I209 文献标识码:A
一 经典与危机
经典是以超越历史的姿态呈现出来的文学文本,即经典有种历史的永恒性。在经典的建构与阐述过程中,人们试图去定义经典,却最终没有一个定论。经典作品应具有怎样的品质,人们也只能从具体的作品中抽离提取一些特征进行表达,而这些抽象的理念化的特质又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金科玉律”。经典在这种看似无范畴,实则有其自律性的状态下存在与发展着,它是历史的产物。“在文学的历史秩序中,经典的存在显示出了文学秩序的来源和整一,也显示出了现时代的文学在由经典主导的文学史秩序的地位、传承关系及文化合法性”。经典的潜在权威性使经典作品成为了普通文本的典范。经典处于文学的中心位置,呈现着文学的发展状态。由经典可以透视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文学的整体状况。经典处在不断的构建、解读和重构之中,是文学永恒的话题。
进入21世纪,在“现代”与“后现代”语境中,似乎一切传统的、固有的东西都被解构与重读着,文学的存在与未来也被质疑,“文学的终结”被无数次地宣告着。信奉文学经典的人在经典被无情地戏谑、改编的浪潮中展开了讨论,试图为经典找寻到能继承其往日辉煌的出路。在传统的理念中,经典是“内容上经得住时间的考验,艺术上有更长久的生命力,接受上要经得起一代又一代读者的阅读和阐释”的文本。而当下,经典被其他的文化符号所挤压着,逐渐失去自己的权威地位。
二 形象与图像
图像的兴起对经典的权威性地位形成了挑战。在大众消费的文化语境中,以新兴的网络为主要媒介对经典作品进行着改写,以图像呈现经典。在以图像为主角的潮流中,文字被边缘化,其深层内涵被逐渐消解。经典的重读、阐释和构建,不以精神内涵和价值为标准,而转向了以最佳的视听效果、引起最广泛的消费关注为目的。传统的“阅读”方式在图像面前失去了价值,在“读图”时代,图像以无所不可颠覆的姿态预示着文字的逐渐边缘化和现代电子媒介、图像的主导地位。
德里达把文学的“终结”原因归结为“距离”的消失。深入思考可以发现这种“距离”不单指空间的距离,更指向一种人与被感知对象之间的距离。“建立在电信基础上的图像网络文化,正改变着人们感知事物的方式,使人与对象之间的距离消失了。”经典有永恒性就是因为其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感。经典是现实的理想化状态,尤其是经典中的形象,是现实中多个普通人的特征与精神的集合。这样的文学形象是阅读主体根据自己的审美理念通过阅读想象建立起来的审美形象。而在读图的时代,文学形象被固定地外化为图像,在某种意义上就缩短了人与文学深层的形象间的距离,甚至使这种距离趋于零。
在中国把文学经典改变成影视作品,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盛行,尤以四大名著的电视剧的改编为典范。在当时,文学经典的改编极力遵循原著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力求影视中的人物与原著相一致,尤其是人物的精神、气质、内涵更符合大众对原著的解读。这些影视作品至今仍影响着人们对原著的阅读和理解,人们会不自觉地把“林妹妹”定格在由陈晓旭扮演的那个多愁善感、纤纤的弱女子形象上,孙悟空就是那个屏幕上六小龄童演绎出来的“美猴王”。
但这也是图像占领文字空间的现象。与当年的影视制作相比,当下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的原则不是力求遵循原著中文字所描述的形象,而是使文字屈尊于图像,以迎合消费大众的娱乐口味。新世纪之始,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大话西游》掀起了一种别样的“经典”飓风。在《大话西游》中,中国经典小说《西游记》中的人物皆遭到了游戏式地篡改:唐僧不再是虔诚的佛教徒,孙悟空则成了伟大的“情圣”。该影片应和着米勒文学“终结”的言论——“文学的时代将不复存在”,引导着图像对经典地任意展现,使戏谑经典之风盛行。图像呈现与文学原有形象的无限的差距使人忘却了原著,甚至抛弃了原著。文字怎样描述无关紧要,展现吸引眼球的图像才是最重要的。
图像的呈现以视觉为根本感觉,省略了由文字引起的对内在形象的想象与构建的过程。如影片《画皮》虽然标注着改编自《聊斋志异》中的《画皮》,实则是只借文学经典之名。王生由书生形象改头换面成了文武双全的衙门公干人员,电影中人物的装束也是力求符合当前消费的审美理念,人与妖打斗的场面更是热门看点。当谈及《画皮》,闪现在人们脑海的不再是由文字抽象出的形象,而更多的是电影图像。“本来在文学文本中,语言和形象是统一的,语言蕴含着图像;而在影视之中,则以图像立身,文学若想进入影视,就须臣服于图像,接受图像对语言的傲视、挤压、收编、霸权”。语言与形象的分离使真正意义上的经典被完全颠覆。消费语境中的接受者也更乐于直接求助于影像来满足感官的需要,忽视了经典原著。
三 语言与载体
有人称“21世纪是一个没有文学经典的世纪。不是因为别的,只因为这是文学的宿命”。语言文字所展现的空间受到了图像的挤压,作为文学中心的经典在这种复杂的语境中也难免失去典范作用,成为其他文化符号所戏谑的对象。但决定文学命运的终极原因在于文学的内部,而不能单纯地因外部文化环境的改变就断言文学的终结。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图像并不能改变文学存在的根基。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中认为艺术作品在原则上是可以被复制的,但不论复制品怎样完美,都失去了原作的光晕与“原真性”。“语言本身所具有的间接性、音乐性、含蓄性、具象性与抽象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字,见有空间艺术和时间艺术、再现艺术和表现艺术的优点”。经典本身的语言载体不会消失,经典也就没有消失的充分理由。“文学的文本进入信息数码图像,找到了新的更现代化的位置载体和传播媒体,固然有它与手抄本、印刷本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它却不能完全取代手抄本、印刷本的永久性阅读、研究和保存价值”,事实也是如此。“消费经典也可以视为人们接受经典、承认经典存在,我们依然需要经典的一个事实。消费经典,消解经典文本的深度意义,艺术灵韵以及权威性光环”,但在这个消解的过程中,经典也是在重构着的。
人们通过对经典的异质化展现,思考经典原著的存在状态。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对《雷雨》的模仿,《夜宴》对《哈姆雷特》的复制,都引起了人们对经典原著的关注。图像再现经典是一种局限性的复制。在图像面前思维的广阔性相对缩小。而通过阅读文字可产生图像无法比拟的审美效果,更广泛地从中体味到精神内涵和人文本性。人的精神需求是不断提高的,图像无法满足人们多元的精神需求。
我们在信息时代没有充分的理由拒绝图像盛宴,但也不能因信息时代的到来就宣告经典的终结。人们可以通过对经典的异质化展现,思考经典原著的存在状态。正因为是经典,当今以制造图像为生的人大量借用经典之名,去满足消费者的感官需求。图像制造者需要经典,接受者需要经典,我们的时代更需要经典。
四 小结
从文字阅读转向视频读图,这是电子信息时代出现的一个重要结果,文字的“减值”也是时代的显著特征。我们并不否认这样的事实:关注文学经典的人被分流于影视、图像那里,阅读文学文本的人确实少了。但不论电子媒介怎么冲击文字,图像怎样冲击文学的内在形象,文学经典依然有不可泯灭的人文本性和审美价值。文学的“宿命”就是不论社会怎样发展,它都将存在于人的世界里。经典也是如此,在未来仍将继续存在。
参考文献:
[1] 冯宪光、付其林:《文学经典的寻在和认定》,童庆炳、陶东风主编:《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和重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2] 童庆炳、陶东风主编:《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和重构(导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3] 赖大仁:《文学‘终结论’与‘距离说’——兼谈当前文学的危机》,《学术期刊》,2005年第5期。
[4] 杜书瀛:《文学会消亡吗:学术前沿沉思录》,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
[5] 孟繁华:《新世纪:文学经典的终结》,《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和重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6] 李衍柱:《文学理论:面对信息时代的幽灵——兼与J.希利斯·米勒先生商榷》,《文学评论》,2002年第1期。
[7] 孟繁华:《新世纪:文学经典的终结》,《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和重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作者简介:邢意增,女,1984—,山东菏泽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文艺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美学。
关键词:经典 文学 图像 语言 终结
中图分类号:I209 文献标识码:A
一 经典与危机
经典是以超越历史的姿态呈现出来的文学文本,即经典有种历史的永恒性。在经典的建构与阐述过程中,人们试图去定义经典,却最终没有一个定论。经典作品应具有怎样的品质,人们也只能从具体的作品中抽离提取一些特征进行表达,而这些抽象的理念化的特质又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金科玉律”。经典在这种看似无范畴,实则有其自律性的状态下存在与发展着,它是历史的产物。“在文学的历史秩序中,经典的存在显示出了文学秩序的来源和整一,也显示出了现时代的文学在由经典主导的文学史秩序的地位、传承关系及文化合法性”。经典的潜在权威性使经典作品成为了普通文本的典范。经典处于文学的中心位置,呈现着文学的发展状态。由经典可以透视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文学的整体状况。经典处在不断的构建、解读和重构之中,是文学永恒的话题。
进入21世纪,在“现代”与“后现代”语境中,似乎一切传统的、固有的东西都被解构与重读着,文学的存在与未来也被质疑,“文学的终结”被无数次地宣告着。信奉文学经典的人在经典被无情地戏谑、改编的浪潮中展开了讨论,试图为经典找寻到能继承其往日辉煌的出路。在传统的理念中,经典是“内容上经得住时间的考验,艺术上有更长久的生命力,接受上要经得起一代又一代读者的阅读和阐释”的文本。而当下,经典被其他的文化符号所挤压着,逐渐失去自己的权威地位。
二 形象与图像
图像的兴起对经典的权威性地位形成了挑战。在大众消费的文化语境中,以新兴的网络为主要媒介对经典作品进行着改写,以图像呈现经典。在以图像为主角的潮流中,文字被边缘化,其深层内涵被逐渐消解。经典的重读、阐释和构建,不以精神内涵和价值为标准,而转向了以最佳的视听效果、引起最广泛的消费关注为目的。传统的“阅读”方式在图像面前失去了价值,在“读图”时代,图像以无所不可颠覆的姿态预示着文字的逐渐边缘化和现代电子媒介、图像的主导地位。
德里达把文学的“终结”原因归结为“距离”的消失。深入思考可以发现这种“距离”不单指空间的距离,更指向一种人与被感知对象之间的距离。“建立在电信基础上的图像网络文化,正改变着人们感知事物的方式,使人与对象之间的距离消失了。”经典有永恒性就是因为其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感。经典是现实的理想化状态,尤其是经典中的形象,是现实中多个普通人的特征与精神的集合。这样的文学形象是阅读主体根据自己的审美理念通过阅读想象建立起来的审美形象。而在读图的时代,文学形象被固定地外化为图像,在某种意义上就缩短了人与文学深层的形象间的距离,甚至使这种距离趋于零。
在中国把文学经典改变成影视作品,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盛行,尤以四大名著的电视剧的改编为典范。在当时,文学经典的改编极力遵循原著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力求影视中的人物与原著相一致,尤其是人物的精神、气质、内涵更符合大众对原著的解读。这些影视作品至今仍影响着人们对原著的阅读和理解,人们会不自觉地把“林妹妹”定格在由陈晓旭扮演的那个多愁善感、纤纤的弱女子形象上,孙悟空就是那个屏幕上六小龄童演绎出来的“美猴王”。
但这也是图像占领文字空间的现象。与当年的影视制作相比,当下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的原则不是力求遵循原著中文字所描述的形象,而是使文字屈尊于图像,以迎合消费大众的娱乐口味。新世纪之始,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大话西游》掀起了一种别样的“经典”飓风。在《大话西游》中,中国经典小说《西游记》中的人物皆遭到了游戏式地篡改:唐僧不再是虔诚的佛教徒,孙悟空则成了伟大的“情圣”。该影片应和着米勒文学“终结”的言论——“文学的时代将不复存在”,引导着图像对经典地任意展现,使戏谑经典之风盛行。图像呈现与文学原有形象的无限的差距使人忘却了原著,甚至抛弃了原著。文字怎样描述无关紧要,展现吸引眼球的图像才是最重要的。
图像的呈现以视觉为根本感觉,省略了由文字引起的对内在形象的想象与构建的过程。如影片《画皮》虽然标注着改编自《聊斋志异》中的《画皮》,实则是只借文学经典之名。王生由书生形象改头换面成了文武双全的衙门公干人员,电影中人物的装束也是力求符合当前消费的审美理念,人与妖打斗的场面更是热门看点。当谈及《画皮》,闪现在人们脑海的不再是由文字抽象出的形象,而更多的是电影图像。“本来在文学文本中,语言和形象是统一的,语言蕴含着图像;而在影视之中,则以图像立身,文学若想进入影视,就须臣服于图像,接受图像对语言的傲视、挤压、收编、霸权”。语言与形象的分离使真正意义上的经典被完全颠覆。消费语境中的接受者也更乐于直接求助于影像来满足感官的需要,忽视了经典原著。
三 语言与载体
有人称“21世纪是一个没有文学经典的世纪。不是因为别的,只因为这是文学的宿命”。语言文字所展现的空间受到了图像的挤压,作为文学中心的经典在这种复杂的语境中也难免失去典范作用,成为其他文化符号所戏谑的对象。但决定文学命运的终极原因在于文学的内部,而不能单纯地因外部文化环境的改变就断言文学的终结。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图像并不能改变文学存在的根基。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中认为艺术作品在原则上是可以被复制的,但不论复制品怎样完美,都失去了原作的光晕与“原真性”。“语言本身所具有的间接性、音乐性、含蓄性、具象性与抽象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字,见有空间艺术和时间艺术、再现艺术和表现艺术的优点”。经典本身的语言载体不会消失,经典也就没有消失的充分理由。“文学的文本进入信息数码图像,找到了新的更现代化的位置载体和传播媒体,固然有它与手抄本、印刷本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它却不能完全取代手抄本、印刷本的永久性阅读、研究和保存价值”,事实也是如此。“消费经典也可以视为人们接受经典、承认经典存在,我们依然需要经典的一个事实。消费经典,消解经典文本的深度意义,艺术灵韵以及权威性光环”,但在这个消解的过程中,经典也是在重构着的。
人们通过对经典的异质化展现,思考经典原著的存在状态。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对《雷雨》的模仿,《夜宴》对《哈姆雷特》的复制,都引起了人们对经典原著的关注。图像再现经典是一种局限性的复制。在图像面前思维的广阔性相对缩小。而通过阅读文字可产生图像无法比拟的审美效果,更广泛地从中体味到精神内涵和人文本性。人的精神需求是不断提高的,图像无法满足人们多元的精神需求。
我们在信息时代没有充分的理由拒绝图像盛宴,但也不能因信息时代的到来就宣告经典的终结。人们可以通过对经典的异质化展现,思考经典原著的存在状态。正因为是经典,当今以制造图像为生的人大量借用经典之名,去满足消费者的感官需求。图像制造者需要经典,接受者需要经典,我们的时代更需要经典。
四 小结
从文字阅读转向视频读图,这是电子信息时代出现的一个重要结果,文字的“减值”也是时代的显著特征。我们并不否认这样的事实:关注文学经典的人被分流于影视、图像那里,阅读文学文本的人确实少了。但不论电子媒介怎么冲击文字,图像怎样冲击文学的内在形象,文学经典依然有不可泯灭的人文本性和审美价值。文学的“宿命”就是不论社会怎样发展,它都将存在于人的世界里。经典也是如此,在未来仍将继续存在。
参考文献:
[1] 冯宪光、付其林:《文学经典的寻在和认定》,童庆炳、陶东风主编:《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和重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2] 童庆炳、陶东风主编:《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和重构(导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3] 赖大仁:《文学‘终结论’与‘距离说’——兼谈当前文学的危机》,《学术期刊》,2005年第5期。
[4] 杜书瀛:《文学会消亡吗:学术前沿沉思录》,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
[5] 孟繁华:《新世纪:文学经典的终结》,《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和重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6] 李衍柱:《文学理论:面对信息时代的幽灵——兼与J.希利斯·米勒先生商榷》,《文学评论》,2002年第1期。
[7] 孟繁华:《新世纪:文学经典的终结》,《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和重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作者简介:邢意增,女,1984—,山东菏泽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文艺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