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受家庭熏陶,自小喜爱藏传佛教艺术品,尤其对藏传佛教罗汉唐卡格外看重,因而有缘看到一些精品唐卡。在此,特别推荐两幅家藏的罗汉唐卡,与大家共赏。
罗汉堂卡金线白描红唐,棉布胶彩,朱砂底,纯金白描。唐卡上绘一英俊青年僧人,身着袈裟,仪态端庄,背负书夹,手持经书,缓步而行。背景山峦起伏,远景空日广,给人以清净优美,行者艱辛的感觉。面向罗汉一侧,自上而下,依次绘有双鹿、牛和小鸟,皆恭敬之状,更添了无限深情。整幅唐卡,用料考究,绘制精细,深得白描罗汉画之精髓,是难得的精品。
藏传佛教罗汉画,在十八罗汉中,有的宗派认为十六罗汉外增加的两位罗汉是《法住记》作者庆友尊者和大唐高僧玄奘二人。经与藏友辨析,此幅唐卡画的正是唐僧玄奘。
说到唐僧,在中国妇孺皆知,不过《西游记》小说里的唐僧与真实的玄奘相比,有天壤之别。
玄奘,俗称唐僧,通称三藏法师,本姓陈,名祎,公元602年生于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他自幼聪明,气度不凡。十三岁那年,到洛阳净土寺跟着出家的二兄长捷学习经典,经严格考试,以优异成绩破格获出家资格。那时,年满十五岁,经考试选拔,才能人寺为僧。
玄奘出家后,在国内遍访名师,精研佛理,在饱餐法味之后,感到众说纷纭,难得定论,便决心到天竺求法取经。公元629年,玄奘西出阳关,历经艰险,终到天竺(印度)。
玄奘在印度求学十七年,取到佛教三藏520夹,657部,并取得了印度佛学的最高成就。在印度曲女城的辩论大会上,玄奘与到会的18位国王、4000余佛教大小乘僧众和2000多外教徒辩论,十八天后大会结束,无人能对他的教判提出异议,名震全印度。
玄奘回国后,在皇室资助下,他兴办译场,组织译经75部,1335卷,卷帙之浩瀚,空前绝后。他组织译经的程序,奠定了我国后代译经体例的基石。他同时将《老子》等书译成梵文,促进了中印文化的交流。
玄奘在译经的同时,传播新知,宣传破除“我执”和“法执”才能成佛的观念,奠定了唯识宗的理论基础,成为该宗的创始人之一。
玄奘还将他孤身出塞,往返五万里,游历138国的所见所闻,撰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载了各国山川、城邑、物产、习俗,成为后代研究印度、中亚和西域古代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
玄奘是伟大的旅行家、翻译家和宗教学者,也是当之无愧的罗汉。
另一幅是彩绘唐卡,棉布胶彩。此幅唐卡中间的主尊是有梵相胡貌的罗汉,手持麈尾,神态安详,镇定自若,气度非凡,身边有一侍从,下方绘有两个胡人,一人抱物,一人牵兽,背景远眺有雪山,近观有鹿、猴、飞鸟和水禽,生气盎然,一派异域风光,再现了古印度罗汉传道的生动场景。这幅唐卡从整体上看,布局远近有致,人物主次分明,笔法娴熟,着色艳丽,华而不俗,动而不乱,深受汉地罗汉画的影响,又有藏区人物画的特色,颇具嘎玛嘎智风格,是一幅少见的珍品。
在藏传佛教十六罗汉中,手持麈尾的有三位,但从整个画面分析,此幅罗汉画画的应该是伐 罗弗多罗尊者。
伐闍罗弗多罗尊者,手执麈尾,神态自若,目光炯炯有神,身体魁梧健壮,仪容庄严凛然。据说,由于他往生从不曾杀生,广积善缘,故此一生无病无痛,且有五种不死的福力。即:1、不会因自然界变化的山崩地裂而死亡;2、不会被大火焚烧,不会被水淹死;3、不会遇到盗贼的伤害;4、不会受王法的制裁;5、不会在刀兵战火中失命,正因为他有如此福力,故又被誉为“金刚子”,深受人们的赞美和崇敬。
伐闍罗弗多罗尊者虽有此神通,却勤勉修行如故,常常趺坐终日,端然不动,即使坐在树下,也从不倚树而坐。他能言善辩,博学强记,通晓经书,能畅说妙法。但他经常难得说法,往往终日缄口不语。
有一天,伐闍罗弗多罗尊者的师兄弟阿难诧异地问他:“尊者,你为什么不为大众开一个方便,畅说妙法呢?”他答道:“话说多了,不一定受人欢迎。尽管你句句值千金,却往往会令人反感。我在寂静中可得法乐,希望大家也能如此。”
这幅唐卡上,描绘的正是这样一个情趣无限、妙法自传的神奇景象呀!
罗汉堂卡金线白描红唐,棉布胶彩,朱砂底,纯金白描。唐卡上绘一英俊青年僧人,身着袈裟,仪态端庄,背负书夹,手持经书,缓步而行。背景山峦起伏,远景空日广,给人以清净优美,行者艱辛的感觉。面向罗汉一侧,自上而下,依次绘有双鹿、牛和小鸟,皆恭敬之状,更添了无限深情。整幅唐卡,用料考究,绘制精细,深得白描罗汉画之精髓,是难得的精品。
藏传佛教罗汉画,在十八罗汉中,有的宗派认为十六罗汉外增加的两位罗汉是《法住记》作者庆友尊者和大唐高僧玄奘二人。经与藏友辨析,此幅唐卡画的正是唐僧玄奘。
说到唐僧,在中国妇孺皆知,不过《西游记》小说里的唐僧与真实的玄奘相比,有天壤之别。
玄奘,俗称唐僧,通称三藏法师,本姓陈,名祎,公元602年生于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他自幼聪明,气度不凡。十三岁那年,到洛阳净土寺跟着出家的二兄长捷学习经典,经严格考试,以优异成绩破格获出家资格。那时,年满十五岁,经考试选拔,才能人寺为僧。
玄奘出家后,在国内遍访名师,精研佛理,在饱餐法味之后,感到众说纷纭,难得定论,便决心到天竺求法取经。公元629年,玄奘西出阳关,历经艰险,终到天竺(印度)。
玄奘在印度求学十七年,取到佛教三藏520夹,657部,并取得了印度佛学的最高成就。在印度曲女城的辩论大会上,玄奘与到会的18位国王、4000余佛教大小乘僧众和2000多外教徒辩论,十八天后大会结束,无人能对他的教判提出异议,名震全印度。
玄奘回国后,在皇室资助下,他兴办译场,组织译经75部,1335卷,卷帙之浩瀚,空前绝后。他组织译经的程序,奠定了我国后代译经体例的基石。他同时将《老子》等书译成梵文,促进了中印文化的交流。
玄奘在译经的同时,传播新知,宣传破除“我执”和“法执”才能成佛的观念,奠定了唯识宗的理论基础,成为该宗的创始人之一。
玄奘还将他孤身出塞,往返五万里,游历138国的所见所闻,撰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载了各国山川、城邑、物产、习俗,成为后代研究印度、中亚和西域古代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
玄奘是伟大的旅行家、翻译家和宗教学者,也是当之无愧的罗汉。
另一幅是彩绘唐卡,棉布胶彩。此幅唐卡中间的主尊是有梵相胡貌的罗汉,手持麈尾,神态安详,镇定自若,气度非凡,身边有一侍从,下方绘有两个胡人,一人抱物,一人牵兽,背景远眺有雪山,近观有鹿、猴、飞鸟和水禽,生气盎然,一派异域风光,再现了古印度罗汉传道的生动场景。这幅唐卡从整体上看,布局远近有致,人物主次分明,笔法娴熟,着色艳丽,华而不俗,动而不乱,深受汉地罗汉画的影响,又有藏区人物画的特色,颇具嘎玛嘎智风格,是一幅少见的珍品。
在藏传佛教十六罗汉中,手持麈尾的有三位,但从整个画面分析,此幅罗汉画画的应该是伐 罗弗多罗尊者。
伐闍罗弗多罗尊者,手执麈尾,神态自若,目光炯炯有神,身体魁梧健壮,仪容庄严凛然。据说,由于他往生从不曾杀生,广积善缘,故此一生无病无痛,且有五种不死的福力。即:1、不会因自然界变化的山崩地裂而死亡;2、不会被大火焚烧,不会被水淹死;3、不会遇到盗贼的伤害;4、不会受王法的制裁;5、不会在刀兵战火中失命,正因为他有如此福力,故又被誉为“金刚子”,深受人们的赞美和崇敬。
伐闍罗弗多罗尊者虽有此神通,却勤勉修行如故,常常趺坐终日,端然不动,即使坐在树下,也从不倚树而坐。他能言善辩,博学强记,通晓经书,能畅说妙法。但他经常难得说法,往往终日缄口不语。
有一天,伐闍罗弗多罗尊者的师兄弟阿难诧异地问他:“尊者,你为什么不为大众开一个方便,畅说妙法呢?”他答道:“话说多了,不一定受人欢迎。尽管你句句值千金,却往往会令人反感。我在寂静中可得法乐,希望大家也能如此。”
这幅唐卡上,描绘的正是这样一个情趣无限、妙法自传的神奇景象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