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改革是素质教育的心脏工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有效教学问题。新课程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有效学习,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进行有效备课。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教师而言,要想上好课,必须要备好课,而有效备课自然而然成了有效上课的前提。
那么,什么是备课?顾名思义,备课就是为上课做准备。而在语文备课中,集中体现教学设计的文本形式被称为教案。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把备课曲解成了备教案。在我们许多的老师看来,写教案就是备课的全部。在理论上,备课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备课是指终生备课,它以学科为核心,摄取生活的方方面面,将先进的教育理念,深厚的文化底蕴,灵活的教育机智,丰富的语言表达集于一体,并以潜在的方式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之中,随时为每节课服务。狭义的备课则是为课堂设置预案,设定程序,以完成教学任务。对我们语文教师而言,有形教案固然有用,但更重要的是进行广义备课,把课备进自己的心灵深处。
我想首先谈一谈如何备教材。苏联杰出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想到所教的学科,而且要注意到学生;注意到学生的感知、思维、注意力和脑力劳动的积极性。教师在自己的关于教材的思考上使用的精力越少,则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越高。如果教师把全部注意力都用在自己的关于教材的思考上,那么学生感知所教的东西就很费力,甚至听不懂教师的讲述。”“教师知道的东西应当比他要讲给学生的东西多10倍、20倍……那样一来,他在上课时的语言就会运用自如,学生感知这些信息就不太费力;这时,处于教师注意中心的就不是自己的讲述,而是学生的思维情况。这时,教师从学生的眼光里就能看出他们懂了还是没懂。如果有必要,他就迅速地变换讲法。驾驭学生思维的艺术,绝不在于事先把自己的每一条思路都规定好,并且只讲事先准备了的东西,而在于根据具体情况来讲当时需要讲的东西。”
苏翁的这一论述,充分说明了教师对教材的熟谙程度直接决定了课堂是否高效。因此,钻研教材是备课的首要环节。在我平时的备课中,特别注重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在理解教材时,我总是按照这样的步骤来进行。
第一步:反复朗读教材,凭借自己的能力去独立理解教材。拿到手一篇课文,我总是先高声朗读几遍,一边读一边思考,搞清课文大致写什么,看有没有难以理解的词语和句子,或借助工具书查查或联系上下文反复想想,实在拿不准的做上记号。接着,再逐段细读,搞清每段写了什么,理出文章叙述的顺序,分辨出文章的主次。然后,再抓住重点内容,细细研读,揣摩文章的中心和写法。最后,独立思考解决文后的思考练习。这样做,看似很麻烦,有些老师或许认为没有这个必要,太浪费时间了。但是,我却觉得从这个过程中受益匪浅。我觉得作为语文教师,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概括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些能力只能在语文阅读的实践中逐渐形成。对教材的精心研读恰恰能促使我们逐步地形成这些能力。另一方面,我们独立理解教材的过程,也会给我们一些启示,能让我们更容易把握学生理解课文时的难点所在,这样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能有的放矢。
当然,我们自身的能力毕竟有限。在独立理解教材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困惑,有些内容有时并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也就是说,仅凭个人力量,很难正确而全面地把握和理解教材。这就需要我们带着困惑和问题进行钻研教材的第二步。
第二步:反复阅读教参书,帮助自己进一步理解教材。教参书可以说是我们正确理解教材的拐棍,所以,在自己独立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我会反复阅读教参书。从教学要求到教材说明,再到教学建议,到参考资料,我都会细细阅读。在阅读教参的过程中,原来存在的疑惑和问题,一般都能得到解决。我觉得,阅读教参书对于我们来说,既可以完善我们对教材的理解,又能够让我们了解编者的意图,同时,还可以提醒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有时对于我们进行教学设计具有提示作用。重要的一点是,对照教参,可以调整我们独立阅读中的一些偏差,进一步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在这一步骤里,我们对于教材的理解应该比较正确和全面,对于课文的重难点也有了更充分地认识。但是,要想得心应手地处理教材,在课堂上灵活地驾驭教材,还远远不够。
第三步:上网查询相关资料,深化对教材的理解。在没有接触电脑之前,这一步骤的实施显得困难得多。而我们对教材的理解就浅显的多,上课时遇到预设问题以外的问题就感觉棘手得多,不知道该怎样处理。那时候,对于教材进一步的理解,靠的仅仅是一些相关的书籍,比如,《山东教育》或《小学教师》上刊登的教学实录或者是教学设计等。真正利用网络深化对教材的理解是近几年的事情,但感觉对我的帮助是非常大的。我首先在网上搜索学习的是别人对教材的解析。有的解析要比教参上的详细得多,特别是对文中的一些重点或关键词句的点评分析很是精彩,值得我们吸纳。其次,我会搜索教材的写作背景以及关于作者的简介,尽量让自己对文本的感知和作者的情感找到共鸣点。再次,我会查找教材中出现的而自己又不熟悉、了解的一些事物,丰富自己的感性经验。比如,教材中一些写景的文章,如《黄果树瀑布》、《九寨沟》、《田园诗情》等,借助文本我们脑海里可能会出现作者所描写的画面,但是毕竟我们对此了解的较少,所以课堂上引导学生想象时,显得有些困难。这种情况下,我会查阅相关的音像资料或是文字资料,来丰富自己的感性认识。教材中还有一些说明性的文章,也需要我们查阅一些相关的知识,以备我们上课时举一反三。第四,我会借助网络搜集与教材内容相关的事例,以丰富对教材的理解,比如,《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可以先搜集关于谈迁写《国榷》相关史料,再搜集正反两方面的事例,通过比较,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最后,我会广泛阅读网上的教学设计或教学实录,不是仿照或抄袭他们的教学设计,而是在阅读中注意学习老师们对教材的理解,对教材的处理。
以上三个步骤是我钻研教材的三部曲,长期坚持下来,我觉得我进步还是比较大的,我的阅读理解能力在逐步提高,知识积累也越来越丰富,对教材的内容理解比较全面,价值的取向也把握正确,并且有时还能有一些独到的看法。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上关注和引导学生能够游刃有余。 当然,备课时不能只注重备教材。在备课中更重要的是“眼中有学生”。备教材体现对文本的尊重,备学生则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备教材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目的性,备学生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和效率,又要注重生命体验的过程和质量。为此,要认真处理备教材与备学生的关系,使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那就要求我们备课时不止要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更要对学生的学科认知特点和规律、知识现状、生活背景、情感因素和身心特征、习惯养成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地了解和把握。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志趣的基础上,在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设计教案,才能备好课,确保课堂教学的高质量。
这样说起来好像很容易,但真正深入地了解每一个学生,正确把握每个学生的特点,然后因材施教,确实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这需要我们具有敏锐的观察力,需要我们尽可能多地和学生交流交往,需要细致和耐心。
另外,课堂上老师的驾驭和调控能力,对于整堂课的效果更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所以,下面我想谈谈我认为备课中的又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备教师自己。在我们备课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这样一项很易被人忽视的工作,那就是教师的“备自己”。何谓“备自己”?笼统地说,备自己就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断研究自己、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反思自己的过程。
我觉得教师首先要正确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长处和闪光点,认清自己的不足,扬长而避短。我们不妨学学孔子“每日三省吾身”。从广义备课的角度看,教师应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精通学科知识并密切关注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另外还要用科学的教育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师的自我提高又必须立足于当下的教学实践。“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从每一次“备课”做起,围绕教学内容,完善整合自己的知识储备。所以,我们每天都问问自己:“我的知识够丰富了吗?优秀的教师应该具有高超的教学技能,能够运用教育机智不露声色地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并将其转化成教育资源。”所以,我们每天都问问自己:“我的教学技能够完善了吗?”新课程要求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培养。我们必须每天问问自己:“我的情感丰富吗?我的态度积极吗?我的价值观正确吗?”另外,我们还要经常问问自己:“教学中,我最擅长什么?有哪些独特之处?”总之,教师备课“备自己”必须了解自己,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展现内在的个人魅力,以使学生在课堂自始至终精神饱满、有安全感,进而由衷地敬佩教师,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
其次,教师备课“备自己”,应注意酝酿和保持良好的教学情绪,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过程理应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而教师本人的情绪、情感则对学生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所以,教师要注意调试自己的情绪、情感,用“心”施教,把微笑、乐观等积极的情绪、情感融进课堂,于举手投足之间都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教师的乐观、真诚、信任、关爱和期待,以达到师生间高度的心理相容,使学生“乐学”。同时,良好的心理素养是教师必备的能力,其心理素质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学生心理健康。所以,教师要吃透教材、超越教材,以便在讲台上有沉着、自信的心态,在课堂上保持镇静,随机应变,从容应对。
另外,教师备课“备自己”,还应包括备语言。教师的课堂语言要求准确、简洁、生动。无论是课前的沟通语、课始的导入语、课中的过渡语,还是评价语和结束语,都需要用心揣摩,精心设计。这里我特别想强调的一点是,关于教师的评价语言。对于学生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时,无论批评还是表扬,我们都要慎重,尽可能地只谈学生当下的表现,不要品论学生的性格和人品。批评时,要竭力避免对学生进行讽刺挖苦,品评学生是什么样的人,教师可以适度地表达自己对当下发生事情的愤怒或是不满。表扬时,要极力避免评价式的赞扬,多进行感激式的赞扬,当我们感激而现实地描述学生值得赞扬的具体行为时,学生会觉得高兴而变得更积极,不会产生负面影响。
除了备有声的语言之外,我觉得备语言还包括无声的语言——教师的体态语。任何教师在讲课时都不会、也不可能使用绝对单一的语言方式表述思想、传授信息。相反,教师在讲课的同时,常常伴随着相应的手势、表情、动作、眼色等等,借以加强表达的效果,加深学生的印象,或者弥补口头语言的某些不足。这种教学中的手势、表情、动作、眼色,就是体态语,也是信息传递不可忽视的方式和手段。体态语言是课堂有声语言的重要补充。有科学家通过测试,得出结论:“人的记忆,80%是靠视觉来确立的。”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充分发挥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两个渠道的作用,使学生的听觉器官、视觉器官同时获取信息,必然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在备课时,也要注重这种无声语言运用。一方面,我们要避免使用不良的体态语,如背手、双臂交叉至胸前,双手撑在讲桌上等。另一方面,我们要用心揣摩,正确、适时地运用眼神、手势等体态语言和学生进行无声地交流。这样,更能贴近学生的心灵,与学生达成默契,活跃课堂气氛。
那么,什么是备课?顾名思义,备课就是为上课做准备。而在语文备课中,集中体现教学设计的文本形式被称为教案。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把备课曲解成了备教案。在我们许多的老师看来,写教案就是备课的全部。在理论上,备课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备课是指终生备课,它以学科为核心,摄取生活的方方面面,将先进的教育理念,深厚的文化底蕴,灵活的教育机智,丰富的语言表达集于一体,并以潜在的方式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之中,随时为每节课服务。狭义的备课则是为课堂设置预案,设定程序,以完成教学任务。对我们语文教师而言,有形教案固然有用,但更重要的是进行广义备课,把课备进自己的心灵深处。
我想首先谈一谈如何备教材。苏联杰出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想到所教的学科,而且要注意到学生;注意到学生的感知、思维、注意力和脑力劳动的积极性。教师在自己的关于教材的思考上使用的精力越少,则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越高。如果教师把全部注意力都用在自己的关于教材的思考上,那么学生感知所教的东西就很费力,甚至听不懂教师的讲述。”“教师知道的东西应当比他要讲给学生的东西多10倍、20倍……那样一来,他在上课时的语言就会运用自如,学生感知这些信息就不太费力;这时,处于教师注意中心的就不是自己的讲述,而是学生的思维情况。这时,教师从学生的眼光里就能看出他们懂了还是没懂。如果有必要,他就迅速地变换讲法。驾驭学生思维的艺术,绝不在于事先把自己的每一条思路都规定好,并且只讲事先准备了的东西,而在于根据具体情况来讲当时需要讲的东西。”
苏翁的这一论述,充分说明了教师对教材的熟谙程度直接决定了课堂是否高效。因此,钻研教材是备课的首要环节。在我平时的备课中,特别注重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在理解教材时,我总是按照这样的步骤来进行。
第一步:反复朗读教材,凭借自己的能力去独立理解教材。拿到手一篇课文,我总是先高声朗读几遍,一边读一边思考,搞清课文大致写什么,看有没有难以理解的词语和句子,或借助工具书查查或联系上下文反复想想,实在拿不准的做上记号。接着,再逐段细读,搞清每段写了什么,理出文章叙述的顺序,分辨出文章的主次。然后,再抓住重点内容,细细研读,揣摩文章的中心和写法。最后,独立思考解决文后的思考练习。这样做,看似很麻烦,有些老师或许认为没有这个必要,太浪费时间了。但是,我却觉得从这个过程中受益匪浅。我觉得作为语文教师,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概括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些能力只能在语文阅读的实践中逐渐形成。对教材的精心研读恰恰能促使我们逐步地形成这些能力。另一方面,我们独立理解教材的过程,也会给我们一些启示,能让我们更容易把握学生理解课文时的难点所在,这样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能有的放矢。
当然,我们自身的能力毕竟有限。在独立理解教材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困惑,有些内容有时并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也就是说,仅凭个人力量,很难正确而全面地把握和理解教材。这就需要我们带着困惑和问题进行钻研教材的第二步。
第二步:反复阅读教参书,帮助自己进一步理解教材。教参书可以说是我们正确理解教材的拐棍,所以,在自己独立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我会反复阅读教参书。从教学要求到教材说明,再到教学建议,到参考资料,我都会细细阅读。在阅读教参的过程中,原来存在的疑惑和问题,一般都能得到解决。我觉得,阅读教参书对于我们来说,既可以完善我们对教材的理解,又能够让我们了解编者的意图,同时,还可以提醒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有时对于我们进行教学设计具有提示作用。重要的一点是,对照教参,可以调整我们独立阅读中的一些偏差,进一步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在这一步骤里,我们对于教材的理解应该比较正确和全面,对于课文的重难点也有了更充分地认识。但是,要想得心应手地处理教材,在课堂上灵活地驾驭教材,还远远不够。
第三步:上网查询相关资料,深化对教材的理解。在没有接触电脑之前,这一步骤的实施显得困难得多。而我们对教材的理解就浅显的多,上课时遇到预设问题以外的问题就感觉棘手得多,不知道该怎样处理。那时候,对于教材进一步的理解,靠的仅仅是一些相关的书籍,比如,《山东教育》或《小学教师》上刊登的教学实录或者是教学设计等。真正利用网络深化对教材的理解是近几年的事情,但感觉对我的帮助是非常大的。我首先在网上搜索学习的是别人对教材的解析。有的解析要比教参上的详细得多,特别是对文中的一些重点或关键词句的点评分析很是精彩,值得我们吸纳。其次,我会搜索教材的写作背景以及关于作者的简介,尽量让自己对文本的感知和作者的情感找到共鸣点。再次,我会查找教材中出现的而自己又不熟悉、了解的一些事物,丰富自己的感性经验。比如,教材中一些写景的文章,如《黄果树瀑布》、《九寨沟》、《田园诗情》等,借助文本我们脑海里可能会出现作者所描写的画面,但是毕竟我们对此了解的较少,所以课堂上引导学生想象时,显得有些困难。这种情况下,我会查阅相关的音像资料或是文字资料,来丰富自己的感性认识。教材中还有一些说明性的文章,也需要我们查阅一些相关的知识,以备我们上课时举一反三。第四,我会借助网络搜集与教材内容相关的事例,以丰富对教材的理解,比如,《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可以先搜集关于谈迁写《国榷》相关史料,再搜集正反两方面的事例,通过比较,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最后,我会广泛阅读网上的教学设计或教学实录,不是仿照或抄袭他们的教学设计,而是在阅读中注意学习老师们对教材的理解,对教材的处理。
以上三个步骤是我钻研教材的三部曲,长期坚持下来,我觉得我进步还是比较大的,我的阅读理解能力在逐步提高,知识积累也越来越丰富,对教材的内容理解比较全面,价值的取向也把握正确,并且有时还能有一些独到的看法。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上关注和引导学生能够游刃有余。 当然,备课时不能只注重备教材。在备课中更重要的是“眼中有学生”。备教材体现对文本的尊重,备学生则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备教材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目的性,备学生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和效率,又要注重生命体验的过程和质量。为此,要认真处理备教材与备学生的关系,使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那就要求我们备课时不止要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更要对学生的学科认知特点和规律、知识现状、生活背景、情感因素和身心特征、习惯养成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地了解和把握。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志趣的基础上,在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设计教案,才能备好课,确保课堂教学的高质量。
这样说起来好像很容易,但真正深入地了解每一个学生,正确把握每个学生的特点,然后因材施教,确实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这需要我们具有敏锐的观察力,需要我们尽可能多地和学生交流交往,需要细致和耐心。
另外,课堂上老师的驾驭和调控能力,对于整堂课的效果更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所以,下面我想谈谈我认为备课中的又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备教师自己。在我们备课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这样一项很易被人忽视的工作,那就是教师的“备自己”。何谓“备自己”?笼统地说,备自己就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断研究自己、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反思自己的过程。
我觉得教师首先要正确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长处和闪光点,认清自己的不足,扬长而避短。我们不妨学学孔子“每日三省吾身”。从广义备课的角度看,教师应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精通学科知识并密切关注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另外还要用科学的教育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师的自我提高又必须立足于当下的教学实践。“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从每一次“备课”做起,围绕教学内容,完善整合自己的知识储备。所以,我们每天都问问自己:“我的知识够丰富了吗?优秀的教师应该具有高超的教学技能,能够运用教育机智不露声色地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并将其转化成教育资源。”所以,我们每天都问问自己:“我的教学技能够完善了吗?”新课程要求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培养。我们必须每天问问自己:“我的情感丰富吗?我的态度积极吗?我的价值观正确吗?”另外,我们还要经常问问自己:“教学中,我最擅长什么?有哪些独特之处?”总之,教师备课“备自己”必须了解自己,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展现内在的个人魅力,以使学生在课堂自始至终精神饱满、有安全感,进而由衷地敬佩教师,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
其次,教师备课“备自己”,应注意酝酿和保持良好的教学情绪,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过程理应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而教师本人的情绪、情感则对学生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所以,教师要注意调试自己的情绪、情感,用“心”施教,把微笑、乐观等积极的情绪、情感融进课堂,于举手投足之间都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教师的乐观、真诚、信任、关爱和期待,以达到师生间高度的心理相容,使学生“乐学”。同时,良好的心理素养是教师必备的能力,其心理素质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学生心理健康。所以,教师要吃透教材、超越教材,以便在讲台上有沉着、自信的心态,在课堂上保持镇静,随机应变,从容应对。
另外,教师备课“备自己”,还应包括备语言。教师的课堂语言要求准确、简洁、生动。无论是课前的沟通语、课始的导入语、课中的过渡语,还是评价语和结束语,都需要用心揣摩,精心设计。这里我特别想强调的一点是,关于教师的评价语言。对于学生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时,无论批评还是表扬,我们都要慎重,尽可能地只谈学生当下的表现,不要品论学生的性格和人品。批评时,要竭力避免对学生进行讽刺挖苦,品评学生是什么样的人,教师可以适度地表达自己对当下发生事情的愤怒或是不满。表扬时,要极力避免评价式的赞扬,多进行感激式的赞扬,当我们感激而现实地描述学生值得赞扬的具体行为时,学生会觉得高兴而变得更积极,不会产生负面影响。
除了备有声的语言之外,我觉得备语言还包括无声的语言——教师的体态语。任何教师在讲课时都不会、也不可能使用绝对单一的语言方式表述思想、传授信息。相反,教师在讲课的同时,常常伴随着相应的手势、表情、动作、眼色等等,借以加强表达的效果,加深学生的印象,或者弥补口头语言的某些不足。这种教学中的手势、表情、动作、眼色,就是体态语,也是信息传递不可忽视的方式和手段。体态语言是课堂有声语言的重要补充。有科学家通过测试,得出结论:“人的记忆,80%是靠视觉来确立的。”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充分发挥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两个渠道的作用,使学生的听觉器官、视觉器官同时获取信息,必然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在备课时,也要注重这种无声语言运用。一方面,我们要避免使用不良的体态语,如背手、双臂交叉至胸前,双手撑在讲桌上等。另一方面,我们要用心揣摩,正确、适时地运用眼神、手势等体态语言和学生进行无声地交流。这样,更能贴近学生的心灵,与学生达成默契,活跃课堂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