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综述对近年来国内红藍草的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的研究成果和开发应用进行了总结和展望。红蓝草主要含有红色素、紫色素、多糖、黄酮、香豆素等有效成分,在天然食用色素、壮民族药、保健品、食品等方面具有较为广阔的开发前景。
关键词:红蓝草;天然食用色素;开发展望
红蓝(Peristrophe roxburghiana)又称红丝线、紫蓝等。红蓝草广泛分布于华南地区,资源以广西相对较为丰富。广西壮族群众每年旧历“三月三”制作“五色糯米饭”时,有用红蓝草染制红色、紫色糯米饭的传统,其作为天然食用色素的安全性已久经考验。红蓝草具有清肺止咳,凉血止血的功效[1]。广西产“红蓝酒”主治跌打肿痛,内伤咳血,远销海内外[2]。近年来,国内围绕从红蓝草中提取红色素、紫色素、黄酮、多糖等有效成分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有利于红蓝草的进一步综合开发利用。
1.化学成分
红蓝草中主要含有色素、多糖、黄酮、香豆素等有效成分[3-4]。葛利等[5]利用红外、质谱、核磁共振技术进行结构鉴定,鉴别出β-胡萝卜苷、二十八醇等15个化合物。徐玉琳[6]等用气质联用技术研究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鉴定了29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六氢假紫罗兰酮。
2.有效成分提取
2.1色素提取和稳定性
红蓝草富含红色素、紫色素,色素的热稳定性较好。壮族群众利用其天然色素时,一般直接用热水浸泡,并直接给糯米染色后进行蒸煮。所得红色或紫色糯米饭色泽鲜亮,并伴有淡淡的植物香气,深深人们喜爱。隆金桥等[7]发现紫色素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稳定,温度、光照和还原剂对其稳定性没有影响;蒋红芝等[8]等发现蔗糖、柠檬酸、山梨酸钾等对红色素性能影响不大。红蓝草红色素和紫色素作为壮民族从自然界中遴选的天然色素,不仅在天然食用色素方向上有开发潜质,因其色泽鲜艳、安全可食用,在化妆品领域也有作为口红染料的应用前景。
2.2多糖提取
因为植物多糖具有生物活性,能调节人体免疫力,黄芪多糖、枸杞多糖等许多植物多糖已被研发成保健品。徐玉琳等[11]测定红丝线草多糖含量为9.85%。韦正[12]等优化了提取工艺,多糖得率为8.018%。红蓝草多糖是否具有良好的抗肿瘤、降血糖血脂、抗菌抗病毒等特性,需要进一步开展体内和体外研究进行明确。目前关于红蓝草多糖的研究大多还停留在基础研究层面,应用研究还较少,多糖产品开发上暂未见相关产品。
2.3黄酮类化合物提取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降低血脂的功效。近年来,研究人员针对红蓝草多糖开展了相关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总黄酮的提取及工艺优化方面。蒋红芝等[9]优化了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总黄酮的得率为6.018 mg/g。翁艳英[10]采用减压内部沸腾提取工艺,黄酮提取率达1.76%。
3.开发展望
红蓝草虽然在天然食用色素、壮药、保健品、食品、化妆品等领域有较大的开发应用价值和前景,但相关应用研究并不多,文献也并不丰富,需要进一步加强化学组成、色素和黄酮类物质提取、药用功效的机理等方面的研究,为产品开发提供理论支撑。
由于民间已有提取和食用红蓝草色素的悠久历史,食用天然色素方向的产品将易于被公众接受。研究人员对红蓝草色素稳定性的研究展示了其对酸、光、热有较好的稳定性,对常见食品添加剂也较为耐受,色素产业化的技术障碍将比较低,且市场前景较为广阔。天然色素的生产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植物资源。如果要工业化开发利用红蓝草色素,首先需要保护植物药的野生资源,并广泛开展红蓝草品种的甄选工作。对优势品种进行广泛栽培,并对色素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提高效益。对于红蓝草色素提取工艺的优化,一是需要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寻找比传统的水或乙醇更高效的提取剂;二是可以尝试采用超声波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等技术,探索效率和效益更高的色素提取工艺。
虽然红蓝草是壮族民间传统的药食两用植物,也经常出现在广西靖西市传统端阳节药市上交易,但大多是原材料交易,缺乏深加工的产品。对于药品和保健品方向的进一步开发应用,需要进一步加强几个方向的工作。一是缺乏红蓝草中药材生产的标准。目前民间种植和采摘随意性较大,缺乏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及病虫害方面的检测,还谈不上质量控制,亟待出台相关标准;二是需要加大壮族药理论的传承和发展,为开发相关医药和保健产品提供理论支撑。三是按照全提物、有效部位、有效组分、有效成分等四个层次,加快开发抗衰老、降血脂等方向的中成药产品或保健品。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2002.中国植物志(第70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
[2] 刘同方,于华忠,刘建兰,等.红丝线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13,(19):116-119.
[3] 韦正,黄秀香,赖红芳.红蓝草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开发应用[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6,28(12):2035-2043.
[4] 谢运昌,蒋小华,张冕.红丝线挥发油的化学成分[J].广西植物,2008(01):136-138.
[5] 葛利,蓝柳凤,暴惠宾,等.山蓝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J].广西植物,2014,34(02):155-159.
[6] 徐玉琳,王俊华,陈佃.红丝线草挥发油化学成分气相—质谱联用技术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03(04):206-207.
[7] 隆金桥,谢宇奇.紫蓝草紫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4,35(10):70-72.
[8] 蒋红芝,义崇宽,严壮苗,等.红蓝草红色素稳定性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993-14995.
[9] 蒋红芝,陆春何.分光光度法测定红蓝草中总黄酮的含量[J].广西轻工业,2009(09):18-20.
[10] 翁艳英,苏秀芳.红蓝草总黄酮的减压内部沸腾提取工艺优化[J].食品科技,2016,41(04):200-204.
[11] 徐玉琳,林颖,周诚,黄恩,何茵茵.UV法测定狗肝菜与红丝线草的多糖含量[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8(05):387-389.
[12] 韦正,洪海梅,潘立卫,蒋利荣.正交实验优选红蓝草多糖提取工艺研究[J].大众科技,2015,17(03):68-70+138.
作者简介:谢宇奇(1979-),男,壮族,广西靖西人,硕士,高级实验师。
基金项目: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项目编号:KY2016YB419)。
关键词:红蓝草;天然食用色素;开发展望
红蓝(Peristrophe roxburghiana)又称红丝线、紫蓝等。红蓝草广泛分布于华南地区,资源以广西相对较为丰富。广西壮族群众每年旧历“三月三”制作“五色糯米饭”时,有用红蓝草染制红色、紫色糯米饭的传统,其作为天然食用色素的安全性已久经考验。红蓝草具有清肺止咳,凉血止血的功效[1]。广西产“红蓝酒”主治跌打肿痛,内伤咳血,远销海内外[2]。近年来,国内围绕从红蓝草中提取红色素、紫色素、黄酮、多糖等有效成分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有利于红蓝草的进一步综合开发利用。
1.化学成分
红蓝草中主要含有色素、多糖、黄酮、香豆素等有效成分[3-4]。葛利等[5]利用红外、质谱、核磁共振技术进行结构鉴定,鉴别出β-胡萝卜苷、二十八醇等15个化合物。徐玉琳[6]等用气质联用技术研究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鉴定了29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六氢假紫罗兰酮。
2.有效成分提取
2.1色素提取和稳定性
红蓝草富含红色素、紫色素,色素的热稳定性较好。壮族群众利用其天然色素时,一般直接用热水浸泡,并直接给糯米染色后进行蒸煮。所得红色或紫色糯米饭色泽鲜亮,并伴有淡淡的植物香气,深深人们喜爱。隆金桥等[7]发现紫色素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稳定,温度、光照和还原剂对其稳定性没有影响;蒋红芝等[8]等发现蔗糖、柠檬酸、山梨酸钾等对红色素性能影响不大。红蓝草红色素和紫色素作为壮民族从自然界中遴选的天然色素,不仅在天然食用色素方向上有开发潜质,因其色泽鲜艳、安全可食用,在化妆品领域也有作为口红染料的应用前景。
2.2多糖提取
因为植物多糖具有生物活性,能调节人体免疫力,黄芪多糖、枸杞多糖等许多植物多糖已被研发成保健品。徐玉琳等[11]测定红丝线草多糖含量为9.85%。韦正[12]等优化了提取工艺,多糖得率为8.018%。红蓝草多糖是否具有良好的抗肿瘤、降血糖血脂、抗菌抗病毒等特性,需要进一步开展体内和体外研究进行明确。目前关于红蓝草多糖的研究大多还停留在基础研究层面,应用研究还较少,多糖产品开发上暂未见相关产品。
2.3黄酮类化合物提取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降低血脂的功效。近年来,研究人员针对红蓝草多糖开展了相关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总黄酮的提取及工艺优化方面。蒋红芝等[9]优化了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总黄酮的得率为6.018 mg/g。翁艳英[10]采用减压内部沸腾提取工艺,黄酮提取率达1.76%。
3.开发展望
红蓝草虽然在天然食用色素、壮药、保健品、食品、化妆品等领域有较大的开发应用价值和前景,但相关应用研究并不多,文献也并不丰富,需要进一步加强化学组成、色素和黄酮类物质提取、药用功效的机理等方面的研究,为产品开发提供理论支撑。
由于民间已有提取和食用红蓝草色素的悠久历史,食用天然色素方向的产品将易于被公众接受。研究人员对红蓝草色素稳定性的研究展示了其对酸、光、热有较好的稳定性,对常见食品添加剂也较为耐受,色素产业化的技术障碍将比较低,且市场前景较为广阔。天然色素的生产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植物资源。如果要工业化开发利用红蓝草色素,首先需要保护植物药的野生资源,并广泛开展红蓝草品种的甄选工作。对优势品种进行广泛栽培,并对色素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提高效益。对于红蓝草色素提取工艺的优化,一是需要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寻找比传统的水或乙醇更高效的提取剂;二是可以尝试采用超声波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等技术,探索效率和效益更高的色素提取工艺。
虽然红蓝草是壮族民间传统的药食两用植物,也经常出现在广西靖西市传统端阳节药市上交易,但大多是原材料交易,缺乏深加工的产品。对于药品和保健品方向的进一步开发应用,需要进一步加强几个方向的工作。一是缺乏红蓝草中药材生产的标准。目前民间种植和采摘随意性较大,缺乏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及病虫害方面的检测,还谈不上质量控制,亟待出台相关标准;二是需要加大壮族药理论的传承和发展,为开发相关医药和保健产品提供理论支撑。三是按照全提物、有效部位、有效组分、有效成分等四个层次,加快开发抗衰老、降血脂等方向的中成药产品或保健品。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2002.中国植物志(第70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
[2] 刘同方,于华忠,刘建兰,等.红丝线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13,(19):116-119.
[3] 韦正,黄秀香,赖红芳.红蓝草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开发应用[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6,28(12):2035-2043.
[4] 谢运昌,蒋小华,张冕.红丝线挥发油的化学成分[J].广西植物,2008(01):136-138.
[5] 葛利,蓝柳凤,暴惠宾,等.山蓝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J].广西植物,2014,34(02):155-159.
[6] 徐玉琳,王俊华,陈佃.红丝线草挥发油化学成分气相—质谱联用技术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03(04):206-207.
[7] 隆金桥,谢宇奇.紫蓝草紫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4,35(10):70-72.
[8] 蒋红芝,义崇宽,严壮苗,等.红蓝草红色素稳定性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993-14995.
[9] 蒋红芝,陆春何.分光光度法测定红蓝草中总黄酮的含量[J].广西轻工业,2009(09):18-20.
[10] 翁艳英,苏秀芳.红蓝草总黄酮的减压内部沸腾提取工艺优化[J].食品科技,2016,41(04):200-204.
[11] 徐玉琳,林颖,周诚,黄恩,何茵茵.UV法测定狗肝菜与红丝线草的多糖含量[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8(05):387-389.
[12] 韦正,洪海梅,潘立卫,蒋利荣.正交实验优选红蓝草多糖提取工艺研究[J].大众科技,2015,17(03):68-70+138.
作者简介:谢宇奇(1979-),男,壮族,广西靖西人,硕士,高级实验师。
基金项目: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项目编号:KY2016YB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