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满足素质教育改革要求,提高高中生物教育培育具备较高科学素养与探究意识的优秀人才的效率,任课教师应重新设置教学目标,放弃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教学方式,主动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在课堂教学中重点培育高中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与钻研精神,使学生掌握自主设计探究性实验 、组织课外研究活动的关键性技巧与可行策略。本文主要分析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总结指出了高效率地培育学生科研探究素养的有效路径与方法。
关键词:生物教育;科学素养;探究能力
前言:
为促进基础教育发展与人才培育体系的优化革新,培养出能够满足社会用人标准的高素质科研人才,我国高中生物教育应当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重点训练培育高中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与知识运用能力。任课教师必须在教学活动中创设问题研究情境,鼓励学生发挥自身创造力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课题与方向,深入理解不同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
一、在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重点培育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新课改的逐步推广,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模式已经无法达成全新的探究型人才培养目标。任课教师必须调整教学重点与课上指导方式,主动进行延伸性的课外科学知识扩展讲解,注意知識的整体性和结构性,不仅要让学生记住基本的生物学科知识点,还要让高中学生群体明了如何解决和为何如此解决生物学相关问题,使学生在理解、领会问题的前提下产生顿悟,并在学有所得的前提下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积极探索并学习和生物学理论有关的背景知识与科研方法,不断提升自身的问题解答能力与科学探究能力[1]。任课教师必须意识到只有创新教学理念、主动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进行自主科学探究才能高效率培育学生的科学思维,必须使高中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点产生更为具体化与个人化的认识,让学生为学习更高层次的生物学知识做好准备,为学生本身的认知结构的形成打下坚实牢固的知识基础[2]。
二、培育高中学生科学探究意识的可行策略与具体途径研究
(一)重新设计教学活动,赋予学生自主探究空间
为有效培育高中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任课教师应重新规划教学目标与课上探究活动的进行形式,为学生提供进行科学探究所必需的有关信息,并根据学生的实际状态灵活调节课程主题与知识讲解方向,为学生创造进行科学探究的机会,在讲解完低层次知识之后,可督促学生从更高的视角出发进行主动探索和思考,任课教师可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设计开放性学习目标等方式引发适度的信息不确定性,帮助学生形成深入挖掘生物学知识内在结构与基本原理的内部动机,鼓励学生在所得信息不完整不全面的特殊条件下进行大胆联想与猜测,提出新颖的创造性意见与观点,并经过一系列严密的逻辑推理来验证自身的设想是否正确,使得高中学生群体发挥直觉思维与想象力重构知识结构。例如任课教师在讲解遗传与人类健康这一课的生物学知识时,应当鼓励学生主动研究个别真实的致病基因遗传案例所患疾病的类型以及造成生物体内遗传物质变化的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并深入分析探究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遗传致病的判断方法,通过不断向学生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使得高中学生能够频繁运用课上所学生物知识进行思考探究[3]。
(二)鼓励学生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思考
任课教师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活动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础性的学科知识,还应当适当在知识讲解过程中引入具备一定概括性与说服力的真实案例,使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现实应用途径与基本性质有更为深入的了解。为了强化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提高高中学生科学素养,任课教师必须在讲解抽象性的生物学知识概念时将其与具体的生活情景联系在一起,使得高中学生群体认识到背景性的知识而非去情境化的知识,学生只有在认识到生物学知识应用途径的多样性之后才能养成按照正确方向研究未知科学问题的良好习惯,因此任何教师必须将教学内容建立在有借鉴意义与参考价值的真实事件和问题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课堂学习能在与现实情况较为一致比较类似的情景中发生。例如任课教师在讲解生态工程这一部分的生物学知识时,不仅应该在理论层面为学生论证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及衍生的伦理问题,还应当为学生列举现实生活中各类转基因抗性作物的培育案例,如黑农5号、京花1号等经过基因改造培育出的新品种农作物,使学生能够基于客观科学研究进行自主探究。
结论:
为贯彻落实新课改教学要求,高效率培育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与理性思维,任课教师应当调整授课模式,采用新的知识讲解方法,用直观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做出良好的示范,为学生设计有探究价值的课堂学习主题。
参考文献:
[1]张先琴. 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3):96.
[2]易玲,江华明,胡杰,李艳红.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为例[J]. 西部素质教育,2018,4(10):215+217.
[3]靳桂红,朱梅,朱伟华,孙海明,王博. 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生物科学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6,35(04):146-149.
关键词:生物教育;科学素养;探究能力
前言:
为促进基础教育发展与人才培育体系的优化革新,培养出能够满足社会用人标准的高素质科研人才,我国高中生物教育应当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重点训练培育高中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与知识运用能力。任课教师必须在教学活动中创设问题研究情境,鼓励学生发挥自身创造力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课题与方向,深入理解不同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
一、在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重点培育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新课改的逐步推广,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模式已经无法达成全新的探究型人才培养目标。任课教师必须调整教学重点与课上指导方式,主动进行延伸性的课外科学知识扩展讲解,注意知識的整体性和结构性,不仅要让学生记住基本的生物学科知识点,还要让高中学生群体明了如何解决和为何如此解决生物学相关问题,使学生在理解、领会问题的前提下产生顿悟,并在学有所得的前提下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积极探索并学习和生物学理论有关的背景知识与科研方法,不断提升自身的问题解答能力与科学探究能力[1]。任课教师必须意识到只有创新教学理念、主动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进行自主科学探究才能高效率培育学生的科学思维,必须使高中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点产生更为具体化与个人化的认识,让学生为学习更高层次的生物学知识做好准备,为学生本身的认知结构的形成打下坚实牢固的知识基础[2]。
二、培育高中学生科学探究意识的可行策略与具体途径研究
(一)重新设计教学活动,赋予学生自主探究空间
为有效培育高中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任课教师应重新规划教学目标与课上探究活动的进行形式,为学生提供进行科学探究所必需的有关信息,并根据学生的实际状态灵活调节课程主题与知识讲解方向,为学生创造进行科学探究的机会,在讲解完低层次知识之后,可督促学生从更高的视角出发进行主动探索和思考,任课教师可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设计开放性学习目标等方式引发适度的信息不确定性,帮助学生形成深入挖掘生物学知识内在结构与基本原理的内部动机,鼓励学生在所得信息不完整不全面的特殊条件下进行大胆联想与猜测,提出新颖的创造性意见与观点,并经过一系列严密的逻辑推理来验证自身的设想是否正确,使得高中学生群体发挥直觉思维与想象力重构知识结构。例如任课教师在讲解遗传与人类健康这一课的生物学知识时,应当鼓励学生主动研究个别真实的致病基因遗传案例所患疾病的类型以及造成生物体内遗传物质变化的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并深入分析探究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遗传致病的判断方法,通过不断向学生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使得高中学生能够频繁运用课上所学生物知识进行思考探究[3]。
(二)鼓励学生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思考
任课教师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活动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础性的学科知识,还应当适当在知识讲解过程中引入具备一定概括性与说服力的真实案例,使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现实应用途径与基本性质有更为深入的了解。为了强化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提高高中学生科学素养,任课教师必须在讲解抽象性的生物学知识概念时将其与具体的生活情景联系在一起,使得高中学生群体认识到背景性的知识而非去情境化的知识,学生只有在认识到生物学知识应用途径的多样性之后才能养成按照正确方向研究未知科学问题的良好习惯,因此任何教师必须将教学内容建立在有借鉴意义与参考价值的真实事件和问题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课堂学习能在与现实情况较为一致比较类似的情景中发生。例如任课教师在讲解生态工程这一部分的生物学知识时,不仅应该在理论层面为学生论证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及衍生的伦理问题,还应当为学生列举现实生活中各类转基因抗性作物的培育案例,如黑农5号、京花1号等经过基因改造培育出的新品种农作物,使学生能够基于客观科学研究进行自主探究。
结论:
为贯彻落实新课改教学要求,高效率培育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与理性思维,任课教师应当调整授课模式,采用新的知识讲解方法,用直观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做出良好的示范,为学生设计有探究价值的课堂学习主题。
参考文献:
[1]张先琴. 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3):96.
[2]易玲,江华明,胡杰,李艳红.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为例[J]. 西部素质教育,2018,4(10):215+217.
[3]靳桂红,朱梅,朱伟华,孙海明,王博. 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生物科学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6,35(04):146-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