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新课标人教版第一册巴金先生的《小狗包弟》的思路及过程。
[关键词]文革人性忏悔自责以小见大高尚情操
『导入』
伴随着低沉的音乐,让我们回到文革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
(出示一组文革的相关图片)
1.开国元勋彭德怀,被批斗;
2.共和国元帅、首任外交部部长的陈毅,被批斗;
3.国家主席刘少奇,被拉去批斗、游街;
4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被说成是走资派;
这些德高望重的领导人,生命安全尚且得不到保护,何况是那些普通的百姓?(出示文革武斗的场面图片:刀具器械、尸体)
作家秦牧曾这样记述“文革”期间在广州街头的所见:“人们咬着匕首,抬着尸体游行。”“一天早上,当我走回报社的时候,一路看到在树上吊尸的景象。那些尸体,大多是被打破头颅、鲜血迸流的。在一德路到人民中路短短一段路程中,我竟见到八具这样的尸体。”
人的生命尚且如此不堪,何况是文化成果?
5.纪念“至圣”孔子而建的山东曲阜的孔庙,文物被砸毁,永难修复;
6.工程师的摇篮,大家心目中的象牙塔--清华园,门牌被砸毁;
7.知识的海洋--图书馆,也是满地狼藉。
这就是那黑白颠倒、是非混淆的年代,这就是那人性泯灭、理性丧失的年代。
作家冯骥才在《一百个人的十年》里这样写到:“如果说法西斯暴行留下的是难以数计的血淋淋的尸体,那么‘文革’浩劫留下的是难以数计的看不见的创伤累累的灵魂。”
这段历史被人们称为“十年浩劫”。“浩劫”者,即“巨大的灾难”,那是一个非人的疯狂的年代,那是一个荒唐的动乱的年代 。在十年文革的动乱中,巴金看到许多同志、战友、亲人相继遭到迫害,却有恨不敢说,有泪不能流。直到粉碎“四人帮”后,他被压抑的感情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了,他说:“我吃够了谎言的苦了,现在到了讲真话的时候了。”
很多人不愿回顾这段历史,可是,在1980年的1月4日,年近80高龄的作家巴金勇敢地回眸,用平淡的文字为我们叙述了这样一个引人深思的故事。
让我们一起走进叙事散文《小狗包弟》。
一.初步感知:
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概括:本文叙述了几个故事?
(学法指导:注意抓住叙事主体)
教师提供参考思路:
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我和包弟的故事
读完故事一、二,你感受到什么?(学生自己谈)
狗对人的忠诚
人对狗的抛弃
二、精读品味:
1、从文中勾画出触动你内心的句子,品读文段,谈谈你的体会和感受。
(学法指导:注重情感体验,重读表达心情的词汇。)整体低沉舒缓。
(先小组内部交流,互相评价。再班级公开交流,教师指点并示范诵读。)
2.把这些表达感情的词语组合起来,就是作者的感情线索,一起来梳理。
三、重点研析:
1、在那闹剧迭出的荒谬年代,小狗包弟的遭遇可以说是一件微乎其微的小事。在人都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时候,一条小狗的逝去又能算得了什么呢?
作者借小狗包弟的命运故事究竟要表达什么呢?(小组讨论)
大家谈得很充分,我的的感受是:通过小狗包弟遭遇的叙述,作者批判了整个荒谬的年代,作者借此呼唤人性和文明,揭露邪恶和愚昧。
(小结手法)写小狗的命运反衬人的命运,用狗性反衬人性,以小事件反衬大社会。(反衬。以小见大)
2.如何看待作家为了自保而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小组讨论)
教师提供参考思路:(学生发言,教师评价)
认为作家的行为可以理解。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同情,我们没有亲历“文革”,对“文革”所知甚少,但是在文章的片断当中,我们仍能够看到社会的动乱,人性扭曲,人的生命贱如草芥,毫无保障。所以我们对于生存在那样的社会当中的身份特殊的作家,也应当给予一定的理解。(教师谈感受,认同学生的感受。)(出示幻灯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当时的巴金):
66年8月,受到上海市文联“造反派”批判,开始了靠边、检查、被批斗和强迫劳动的生活。被关在上海文联资料室的“牛棚”里。
66年9月,上海作协“造反派”抄家。这期间,萧珊也频遭批斗。
67年,到70年,上海“一月革命”后,外地来沪的造反派增多,挨斗更频。关在一处不满五平方米的煤气灶间,称为“小牛棚”。《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点名批判巴金。《文汇报》《解放日报》先后发表长篇文章《彻底揭露巴金的反革命真面目》、《斗倒批臭文艺界反动“权威”巴金》和《彻底斗倒批臭无产阶级专政的死敌巴金》批臭巴金,批臭无政府主义》、《彻底批判大毒草〈家〉〈春〉〈秋〉》多篇批判文章。
期间从事搬运稻草、抬粪水、种菜、喂猪、搓绳等劳动。经常被押到工厂、学校游斗。
四、走近巴金:
20世纪中国的良心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1928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引起强烈反响。作品还有“爱情三部曲” 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寒夜》、《憩园》等。他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
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2003年,入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五、课外延伸:
200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委员会给予巴金先生这样的评价:“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学生配乐齐读)
六、课堂总结:
巴金的这篇《小狗包弟》深刻的揭露了“文革”的罪恶,让我们看到“文革”风云之一角,连狗都难以幸免,也表现了作家严于解剖自己的可贵精神。请同学们在课后认真品读,仔细体会,学习巴金先生的正义感 和“以小见大”的行文技巧。
七、课后作业:
以坦诚的心在纸上写下自己的忏悔,直接交给或寄给曾经伤害过的同学、老师、父母、亲戚或朋友等
(作者单位:河南省三门峡市第一中学)
[关键词]文革人性忏悔自责以小见大高尚情操
『导入』
伴随着低沉的音乐,让我们回到文革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
(出示一组文革的相关图片)
1.开国元勋彭德怀,被批斗;
2.共和国元帅、首任外交部部长的陈毅,被批斗;
3.国家主席刘少奇,被拉去批斗、游街;
4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被说成是走资派;
这些德高望重的领导人,生命安全尚且得不到保护,何况是那些普通的百姓?(出示文革武斗的场面图片:刀具器械、尸体)
作家秦牧曾这样记述“文革”期间在广州街头的所见:“人们咬着匕首,抬着尸体游行。”“一天早上,当我走回报社的时候,一路看到在树上吊尸的景象。那些尸体,大多是被打破头颅、鲜血迸流的。在一德路到人民中路短短一段路程中,我竟见到八具这样的尸体。”
人的生命尚且如此不堪,何况是文化成果?
5.纪念“至圣”孔子而建的山东曲阜的孔庙,文物被砸毁,永难修复;
6.工程师的摇篮,大家心目中的象牙塔--清华园,门牌被砸毁;
7.知识的海洋--图书馆,也是满地狼藉。
这就是那黑白颠倒、是非混淆的年代,这就是那人性泯灭、理性丧失的年代。
作家冯骥才在《一百个人的十年》里这样写到:“如果说法西斯暴行留下的是难以数计的血淋淋的尸体,那么‘文革’浩劫留下的是难以数计的看不见的创伤累累的灵魂。”
这段历史被人们称为“十年浩劫”。“浩劫”者,即“巨大的灾难”,那是一个非人的疯狂的年代,那是一个荒唐的动乱的年代 。在十年文革的动乱中,巴金看到许多同志、战友、亲人相继遭到迫害,却有恨不敢说,有泪不能流。直到粉碎“四人帮”后,他被压抑的感情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了,他说:“我吃够了谎言的苦了,现在到了讲真话的时候了。”
很多人不愿回顾这段历史,可是,在1980年的1月4日,年近80高龄的作家巴金勇敢地回眸,用平淡的文字为我们叙述了这样一个引人深思的故事。
让我们一起走进叙事散文《小狗包弟》。
一.初步感知:
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概括:本文叙述了几个故事?
(学法指导:注意抓住叙事主体)
教师提供参考思路:
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我和包弟的故事
读完故事一、二,你感受到什么?(学生自己谈)
狗对人的忠诚
人对狗的抛弃
二、精读品味:
1、从文中勾画出触动你内心的句子,品读文段,谈谈你的体会和感受。
(学法指导:注重情感体验,重读表达心情的词汇。)整体低沉舒缓。
(先小组内部交流,互相评价。再班级公开交流,教师指点并示范诵读。)
2.把这些表达感情的词语组合起来,就是作者的感情线索,一起来梳理。
三、重点研析:
1、在那闹剧迭出的荒谬年代,小狗包弟的遭遇可以说是一件微乎其微的小事。在人都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时候,一条小狗的逝去又能算得了什么呢?
作者借小狗包弟的命运故事究竟要表达什么呢?(小组讨论)
大家谈得很充分,我的的感受是:通过小狗包弟遭遇的叙述,作者批判了整个荒谬的年代,作者借此呼唤人性和文明,揭露邪恶和愚昧。
(小结手法)写小狗的命运反衬人的命运,用狗性反衬人性,以小事件反衬大社会。(反衬。以小见大)
2.如何看待作家为了自保而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小组讨论)
教师提供参考思路:(学生发言,教师评价)
认为作家的行为可以理解。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同情,我们没有亲历“文革”,对“文革”所知甚少,但是在文章的片断当中,我们仍能够看到社会的动乱,人性扭曲,人的生命贱如草芥,毫无保障。所以我们对于生存在那样的社会当中的身份特殊的作家,也应当给予一定的理解。(教师谈感受,认同学生的感受。)(出示幻灯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当时的巴金):
66年8月,受到上海市文联“造反派”批判,开始了靠边、检查、被批斗和强迫劳动的生活。被关在上海文联资料室的“牛棚”里。
66年9月,上海作协“造反派”抄家。这期间,萧珊也频遭批斗。
67年,到70年,上海“一月革命”后,外地来沪的造反派增多,挨斗更频。关在一处不满五平方米的煤气灶间,称为“小牛棚”。《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点名批判巴金。《文汇报》《解放日报》先后发表长篇文章《彻底揭露巴金的反革命真面目》、《斗倒批臭文艺界反动“权威”巴金》和《彻底斗倒批臭无产阶级专政的死敌巴金》批臭巴金,批臭无政府主义》、《彻底批判大毒草〈家〉〈春〉〈秋〉》多篇批判文章。
期间从事搬运稻草、抬粪水、种菜、喂猪、搓绳等劳动。经常被押到工厂、学校游斗。
四、走近巴金:
20世纪中国的良心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1928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引起强烈反响。作品还有“爱情三部曲” 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寒夜》、《憩园》等。他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
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2003年,入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五、课外延伸:
200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委员会给予巴金先生这样的评价:“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学生配乐齐读)
六、课堂总结:
巴金的这篇《小狗包弟》深刻的揭露了“文革”的罪恶,让我们看到“文革”风云之一角,连狗都难以幸免,也表现了作家严于解剖自己的可贵精神。请同学们在课后认真品读,仔细体会,学习巴金先生的正义感 和“以小见大”的行文技巧。
七、课后作业:
以坦诚的心在纸上写下自己的忏悔,直接交给或寄给曾经伤害过的同学、老师、父母、亲戚或朋友等
(作者单位:河南省三门峡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