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语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委婉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因为它以间接、含蓄、愉悦的说法代替直截了当、令人不悦的说法,从而使交际顺畅。死亡作为人们普遍忌讳的话题,则更需要委婉语来表达。人们表达死亡有很多种方式,其中绝大部分的表达是通过隐喻的方式实现的。本文通过从隐喻的角度分析现代汉语中死亡委婉语,揭示隐喻视角下死亡委婉语的效果。
【关键词】死亡委婉语 死亡隐喻 认知
一、委婉、委婉语、死亡委婉语
委婉,是语言使用中人们协调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陈望道先生在他《修辞学发凡》一书中把它定义为“说话时遇有伤感惹厌的地方,就不直白本意,只用委曲含蓄的话来烘托暗示的,名叫婉转辞。”运用了委婉辞格的语言就是委婉语。作为人类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委婉语是一种用不冒犯人、令人愉快的词语去替代直截了当的、易触怒人的词语,即用好听的话来掩饰事实的修辞手法。它使得人们之间的交谈尽量免去粗俗失礼,避免难堪尴尬,最终达到美化措辞和遮掩真相的效果。从古至今,人们普遍避讳死亡这一自然现象。提及死亡,人们都会表现出焦虑和恐惧的情绪,这是人类的正常心态。一般来说,人们既害怕死亡,也不愿提 “死”这个可怕的字眼,生怕它会带来不幸。然而在现实的言语交际中又不得不提及它,这样就衍生了“死亡”的委婉说法。
二、隐喻
隐喻是一种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的比喻,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语言和文化行为。隐喻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日常语言中,是人们思维和语言行为的基本认知能力。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到现在,对隐喻的探索与研究已经从修辞学扩展到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又进一步延伸到语义学和语用学。尤其引人注目的隐喻研究热点是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来研究隐喻。Lakoff和Johnson著的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对隐喻研究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Lakoff和Johnson的隐喻理论认为隐喻在本质上是概念性的,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形式,更重要的是,它也是人类思维和行为的方式。
三、现代汉语中死亡委婉语的隐喻表达
(一)死亡是旅途的结束,现世的离开
在日常生活中,人类最主要的活动都体现在衣、食、住、行上。这个“行”指离开家踏上旅途和结束旅途返回家中。根据这个经验,就形成了“人生是旅途”的隐喻。因此,生命的终结是人生旅途的结束,用“离开”来表示“死亡”这一隐喻。例如 “离开人世,谢世,与世长辞,过世,走了,归西,归天,见老祖宗,见马克思,升天,疾终”等都表示死亡的意思。在此隐喻中,死亡便被映射为从现世的离开到另一更加美好的世界,人并没因死亡而灰飞烟灭,而是在另一世界继续生活。这是对人生的美好愿望,由此达到对死亡的恐惧以及生者悲痛的减少。
(二)死亡是睡眠或休息
中国有句谚语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休息是人类必不可少的状态,休息时人处于静止无意识状态。人们常用这种状态来映射人死时的情形。因此,就出现用休息来隐喻死亡的说法,体现人们对死亡最真实最直观的理解。现代汉语中用“长眠,永眠,安息,沉睡,永远睡着了等”来隐喻死亡。在此隐喻中,将睡眠投射到死亡是因为睡眠和死亡有相似点,都处于无意识静止状态。在此意义上,死亡确实是睡眠是休息,不过不是普通的睡眠,而是永恒的睡眠。通过这种投射,死亡与睡眠的相似点得以突显,而死亡带给人的悲伤恐惧则被隐藏掩盖起来,对人们起到了心理安慰的作用。
(三) 死亡如草木凋零
人类的死亡是植物的死亡。在农耕时代,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依据植物生长周而复始的循环周期来表达。一棵植物从种子开始,就要经历春生、夏茂、秋实、冬枯的过程;人类要经历幼年、青年、壮年、老年。人们把对植物和生命相似的认知感悟联系在一起,把人生的不同阶段与植物生长的不同阶段相对应。落叶对应死亡的来临或是老年,枯萎对应死亡,现代汉语中用“夭折,凋零,兰摧玉折,昙花一现,叶落归根”等来隐喻人类的死亡。
(四)死亡是谢幕
这一隐喻源于人生是场戏。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每个人在舞台上表演这自己的角色,每个人都有出场登台表演的时候,也有谢幕走到屏幕后的时候。最后一场戏一谢幕就与人在世上的最后阶段——死亡相对应。如:
<1>中新社北京2011年10月21日 电题:卡扎菲69年“疯狂人生”谢幕
<2>广州日报:乔布斯去世 传奇CEO谢幕(大洋网-广州日报,2011年10月07日)
结语
委婉语作为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成为汉语语言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代汉语中死亡委婉语的大量隐喻性语言一则说明人们利用具体思维描述死亡这个抽象概念的认知机制,二则说明人们出于对死亡的害怕利用婉转含蓄的表达方式来表达死亡,减少对死亡这个自然现象给人们带来的恐惧。
【参考文献】
[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林伟. 论英汉死亡委婉语中死亡隐喻的相似性[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4):11-13.
[3]王文斌. 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束定芳,徐金元. 委婉语研究:回顾与前瞻[J].外国语, 1995(5):17-22.
【关键词】死亡委婉语 死亡隐喻 认知
一、委婉、委婉语、死亡委婉语
委婉,是语言使用中人们协调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陈望道先生在他《修辞学发凡》一书中把它定义为“说话时遇有伤感惹厌的地方,就不直白本意,只用委曲含蓄的话来烘托暗示的,名叫婉转辞。”运用了委婉辞格的语言就是委婉语。作为人类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委婉语是一种用不冒犯人、令人愉快的词语去替代直截了当的、易触怒人的词语,即用好听的话来掩饰事实的修辞手法。它使得人们之间的交谈尽量免去粗俗失礼,避免难堪尴尬,最终达到美化措辞和遮掩真相的效果。从古至今,人们普遍避讳死亡这一自然现象。提及死亡,人们都会表现出焦虑和恐惧的情绪,这是人类的正常心态。一般来说,人们既害怕死亡,也不愿提 “死”这个可怕的字眼,生怕它会带来不幸。然而在现实的言语交际中又不得不提及它,这样就衍生了“死亡”的委婉说法。
二、隐喻
隐喻是一种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的比喻,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语言和文化行为。隐喻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日常语言中,是人们思维和语言行为的基本认知能力。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到现在,对隐喻的探索与研究已经从修辞学扩展到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又进一步延伸到语义学和语用学。尤其引人注目的隐喻研究热点是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来研究隐喻。Lakoff和Johnson著的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对隐喻研究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Lakoff和Johnson的隐喻理论认为隐喻在本质上是概念性的,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形式,更重要的是,它也是人类思维和行为的方式。
三、现代汉语中死亡委婉语的隐喻表达
(一)死亡是旅途的结束,现世的离开
在日常生活中,人类最主要的活动都体现在衣、食、住、行上。这个“行”指离开家踏上旅途和结束旅途返回家中。根据这个经验,就形成了“人生是旅途”的隐喻。因此,生命的终结是人生旅途的结束,用“离开”来表示“死亡”这一隐喻。例如 “离开人世,谢世,与世长辞,过世,走了,归西,归天,见老祖宗,见马克思,升天,疾终”等都表示死亡的意思。在此隐喻中,死亡便被映射为从现世的离开到另一更加美好的世界,人并没因死亡而灰飞烟灭,而是在另一世界继续生活。这是对人生的美好愿望,由此达到对死亡的恐惧以及生者悲痛的减少。
(二)死亡是睡眠或休息
中国有句谚语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休息是人类必不可少的状态,休息时人处于静止无意识状态。人们常用这种状态来映射人死时的情形。因此,就出现用休息来隐喻死亡的说法,体现人们对死亡最真实最直观的理解。现代汉语中用“长眠,永眠,安息,沉睡,永远睡着了等”来隐喻死亡。在此隐喻中,将睡眠投射到死亡是因为睡眠和死亡有相似点,都处于无意识静止状态。在此意义上,死亡确实是睡眠是休息,不过不是普通的睡眠,而是永恒的睡眠。通过这种投射,死亡与睡眠的相似点得以突显,而死亡带给人的悲伤恐惧则被隐藏掩盖起来,对人们起到了心理安慰的作用。
(三) 死亡如草木凋零
人类的死亡是植物的死亡。在农耕时代,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依据植物生长周而复始的循环周期来表达。一棵植物从种子开始,就要经历春生、夏茂、秋实、冬枯的过程;人类要经历幼年、青年、壮年、老年。人们把对植物和生命相似的认知感悟联系在一起,把人生的不同阶段与植物生长的不同阶段相对应。落叶对应死亡的来临或是老年,枯萎对应死亡,现代汉语中用“夭折,凋零,兰摧玉折,昙花一现,叶落归根”等来隐喻人类的死亡。
(四)死亡是谢幕
这一隐喻源于人生是场戏。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每个人在舞台上表演这自己的角色,每个人都有出场登台表演的时候,也有谢幕走到屏幕后的时候。最后一场戏一谢幕就与人在世上的最后阶段——死亡相对应。如:
<1>中新社北京2011年10月21日 电题:卡扎菲69年“疯狂人生”谢幕
<2>广州日报:乔布斯去世 传奇CEO谢幕(大洋网-广州日报,2011年10月07日)
结语
委婉语作为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成为汉语语言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代汉语中死亡委婉语的大量隐喻性语言一则说明人们利用具体思维描述死亡这个抽象概念的认知机制,二则说明人们出于对死亡的害怕利用婉转含蓄的表达方式来表达死亡,减少对死亡这个自然现象给人们带来的恐惧。
【参考文献】
[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林伟. 论英汉死亡委婉语中死亡隐喻的相似性[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4):11-13.
[3]王文斌. 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束定芳,徐金元. 委婉语研究:回顾与前瞻[J].外国语, 1995(5):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