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技术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尤其在近现代文明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20世纪初熊彼特提出并阐述了“创新”的概念后,国内外学者对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便趋之若鹜,在技术创新内涵、创新周期理论,尤其是具体地区和产业技术创新模式、路径的探索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理论成果。通过对国内外关于技术创新模式理论的梳理既可掌握该领域的理论研究的发展脉络和趋势,又可从中借鉴经验并探寻其理论研究的相对薄弱之处,以对技术创新理论的深入探索奠定基础。
关键词:技术创新 模式选择 理论综述
“技术创新”的概念是由美籍奥地利人熊彼特(J.A.Schumpter)提出来的。熊彼特首先反映在其1911年德文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对经济增长非均衡变化的思想进行阐述中运用了“创新”一词,此书在1934年译成英文时,被译为(innovation)。熊彼特在其《商业周期》一书中较为系统的阐述了创新理论,他指出创新为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体系注入新的因子,原有的成本曲线会在该因子的影响下不断发生改变;它比对生产成本、经济均衡,以及产品竞争的越来越普遍和深远。二十世纪中叶,科学技术迅猛变革对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人们深刻认识到技术创新对生产力发展、经济进步乃至社会的系统变革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术界也开始更加关注和研究技术创新理论。
1 国外技术创新模式研究现状
国外对技术创新组织的研究相对较早,其成果也较为丰硕。由于技术创新组织形式是与地域、主体、技术创新要素、发展目标密切相关。因此,研究结论也必然存在着各自的特殊性。
1.1 各国技术发展实践的技术创新组织变迁的经验
美国技术创新组织变迁——由自主创新转化为官产学协调型的国家创新体系。美国产业创新组织模式在泰勒的科学管理方法的指导下实行了规模生产方式,十八世纪末时任财长汉密尔顿主张通过税务和财政政策鼓励本国企业创新,并以此建立能够与欧洲抗衡的产业体系。十九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鼓励创新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阻碍了技术扩散和进步(Jaffe & Lerner,2004)。为打破这一局限,二十世纪下半叶美国在政府主导下逐步形成由政府、高校和企业组成的政、学、产一体的三级技术创新体系。政府是科技政策的制定者和科技法规的制定者;企业是创新活动的主体,是技术创新投资、决策和开发的主体,也是创新利益的分配主体;大学是新技术的源泉,特别是高技术企业所需要的技术和人才都可以在这里得到。
日本的技术引进在政府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小岛清,1987)。为了提高日本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日本十九世纪中叶颁布了外资法,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外资审议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并要求企业所引进的技术在五年内要实现90%的国产化。在这一法律刺激下所引进的技术被迅速消化和吸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身的核心技术转而出口,逐步在国际市场上形成自身强劲的竞争实力。罗伯特·怀特对比日本的技术转化模式曾感叹美国是世界上技术创新能力最强的国家之一,却没能从中获得相应的收益。
韩国由技术引进转化为自主创新的模式。韩国战后在生产技术极为落后的情况下,制定了《科学技术开发长期综合计划》,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陆续推出了《技术引进促进法》、《外资引进法》和《科学技术振兴法》。作为技术落后国家其技术创新的主要路径是学习国外先进技术,消化吸收后逐渐过渡为自主技术创新。
新加坡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制定了国家科技发展计划。计划从1991~1995年投入 20 亿元建立健全科研院所、科技园区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以财政资助的方式积极鼓励企业技术研发投入。计划1996~2000年投入40亿元建立良好的科研环境,引进大量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人才,大力推进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国家的工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努力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国家对技术研发和转化的投入力度几乎是每五年提高一倍。2001~2005年计划投入70亿元,其中大部分资金用于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资助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立项;还有一部分资金用于技术创新风险投资,以及创新创业的扶持。
(Dos Santos,1999)指出,发展中国家对先进国家的依附有三个阶段,分别为:进口依附阶段、金融-工业依附阶段和技术-工业依附阶段。依附的主要原因是国际分工,在国际分工中一些发展中国家通过对发达国家的依附获得发展,同时也有一些受到了限制,归结原因均是由发达国家对其经济增长的制约。
1.2 企业边界对于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
上世纪九十年代一些学者开始关注企业边界之外的技术创新投入(Henderson,Cockburn 1994)。企业边界之外的创新主要有三种形式:
一是通过建立社会创新系统形成创新分工,购买科研院校和政府的科技创新服务(cohen,Nelson,Walsh 2002)。
二是与行业内竞争对手建立创新联盟(Powell,Koput,Smith-Doerr 1996)。
三是技术创新风险投资(Dushnitsky,Lenox 2002)。如(Rothaermal 2001)认为创新联盟合作可以为企业提供有益的知识, (Himmelberg,Petersen 1994)认为在关注企业内部技术研发投入的同时也应对外部创新进行相应的关注,(JAylen 2010)也对比分析了企业不同竞争战略导向的创新模式对企业发展产生的影响,(Philipp Herzog,Jens Leker 2010)从创新文化视角研究了开放式创新和封闭式创新模式对企业发展的影响,(E Almirall,R Casadesus 2010)通过仿真模型研究表明,合作创新带来的收益与成员间冲突处理的损失权衡是选择创新模式的最好标准。
1.3 技术创新风险投资 按照边际理论当外部技术创新边际产出高于内部技术创新边际产出时必将引导企业选择外部技术创新的概率提高。(Yost,Devlin1993)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在其调查的样本中有93%的风投家将CVC作为其主要的投资策略。(Kortum和Lerner,2000)认为创业企业家可能有更多可利用的创新思想。(Kortum,Lerner 2000)观察到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在创新中更倾向于通过外部投资获取高水平技术专利。通过上述研究结论可以看出许多企业在创新路径选择上把CVC投资作为重要技术窗口,以此为企业快速提升技术水平和长期发展提供动力。
2 国内技术创新模式研究现状
国内对技术创新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很快,在短短的二十几年内就掀起了一股研究热潮,涌现出一大批专家,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
(许庆瑞2001)对技术创新模式的演进和组合创新模式的内涵,进而详细阐述了组合创新的五个主要方面的关系,即功能创新与工艺创新的协调、重大创新与渐进创新的协调、创新的显性效益和隐形效益的协调、创新活动与创新文化的协调、自主创新与合作创新的协调。这五个方面的组合创新对于企业培育核心能力、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具有重要作用。(林毅夫2007)指出,让我国经济更具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合理利用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以技术引进为主,自主创新迅速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资本积累效率,快速改善要素禀赋结构,以最短的研发时间成本快速赶上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万君康2003)基于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的收益函数,分析了企业创新模式的选择机制,认为我国企业目前的情况选择模仿创新与自主创新结合型创新模式更为适合。(李必强2005)以集成管理理论为视角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集成管理的功能模块,及对模块之间的系统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集成创新模式;(施培公1999)对技术创新的扩散效应和模仿创新成本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并阐述了利用后发优势选择模仿创新模式优势。(吴晓波2009)认为全球化条件下跨国并购加剧使得我国制造企业面临更为强大的竞争对手,为了实现技术赶超我国制造企业应加强联合,加大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以加快二次创新的技术追赶进程。(柳卸林2004)认为国外发达国家虽然有先进的技术,而国内企业并未掌握所有的技术,但中国的企业和科研院所也存在着相应的优势,即后发优势。因此,中国要积极采取开放的创新战略,更加开放地加强与国内外各种机构的合作和学习。(陈劲2012)认为知识增值是社会系统的协同创新的核心目标,并提出政、产、学、研,以及中介机构大跨度分工合作的创新组织模式。文章从整合维度与互动强度两个维度分析了构建社会协同创新的理论框架和内涵。
3 国内外技术创新模式研究现状评述
综合以上国内外对技术创新模式的研究可以看出,虽然不同的学者各有其观点,但总体来说呈现为以下发展趋势:
第一,国家创新体系逐渐受到更多的关注。其主要观点是以政府为核心,以产、学、研单位为创新主体,对技术创新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形成高效运作的国家创新体系。其研究成果对本项目研究区域性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二,技术创新模式的提出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以上国内外的研究中大多数是针对于具体国家(或地区)的具体创新条件和情况而定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这对本项目研究黑龙江省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也提供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研究思路。
第三,技术创新模式向着多样化和综合化趋势发展。上述国内外研究中有相当一部分研究在分析技术创新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并且结合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提出综合型技术创新模式,这也为本项目对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开拓了视野。
综合分析各种技术创新模式可将其划分为两大类:
第一,自主创新模式,是创新主体为了通过技术垄断获取超额利润所采取的内部创新模式。
第二,外部创新模式。是主体有创新的要求,但由于自身创新条件不足,或是创新预期的不确定性而使其选择与其他主体合作创新或委托其他机构进行技术创新的外部技术创新组织模式。
但是,在上述国内外技术创新模式研究中基本都是从技术创新的动力、技术创新的主体的特点出发研究和提出创新模式,而罕有从创新主体选择内部创新或外部创新模式的内在机制着手进行研究的。这样难以彻底揭示创新主体对不同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内在原因和演进规律,也难以针对企业或地区特殊性形成长期有效的技术创新模式和相应的政策保障。因此,针对具体地区或产业进行技术创新模式选择分析时并不存在普适的最优模式,还应具体深入考察所具备的创新要素,以及近期、中期和长期创新目标加以具体的、系统的分析和选择。
参考文献:
[1]Schumpeter JA. Business Cycies, A Theoretical, Historical and Statitical Analysis of the Capitalistic Press[M], Mograw-Hi11,1939.
[2]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5.
[3]Jaffe, Adam B. and Josh Lerner.Innov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 How our Broken Patent System is Endangering Innovation and Progress, and What to do About it[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4.
[4]小岛清.对外贸易论[M].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
[5]韩国的技术创新模式[0L]. [6]多斯桑托斯.帝国主义与依附[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1.
[7]Henderson R,Cockburn I.Measuring competence? Exploring firm effects in pharmaceutical research[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nal.1994,15:63-84.
[8]江时学.21世纪拉美经济面临的挑战[J].拉丁美洲研究,2000(6):8.
[9]Cohen,WM,Nelson,RR,and Walsh,J. Links and impacts: The influence of public research on industrial R&D[J].Management Science,2002,48(1):1-23.
[10]Gulati,R. Social structure and alliance formation patterns:A longitudinal analysis[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5,40: 619-652.
[11]Dushnitsky, G.&Lenox,M.J. 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 and incumbent firm innovation rates[J].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Meetings,2002,Denver,Colorado.
[12]Rothacrmal F. Incumbent’s advantage through exploiting complementary assets via interfirm coopcration[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1,22(6-7):687-699.
[13]Himmelberg CP,Petersen BC . R&D and internal finance: a panel study of small firms in high-tech industries[J]. Rev Econ Stat ,1994,76:38–51.
[14]Yost M,Devlin K.The state of corporate venturing[J].Venture Capital: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ial Finance,1993,(6):37-40.
[15]J Aylen,Open versus closed innovation: development of thewide strip mill for steel in the United States during the 1920s[J].R&D Management,2010,40( 1) :67 -80.
[16]P Herzog. Open and closed innovation different innovation cultures for different strateg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Technology Management,2010,52(3):322-343.
[17]Esteve Almirall,Open Versus Closed Innovation:A Model ofDiscovery and Divergenc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AMR) ,2010,35(1) : 27-47.
[18]Samuel Kortum & Josh Lerner,Assessing the contribution of venture capital to innovation[J], Rand Joumal of Economics,2000,31:674-692.
[19]Kortum S,Lerner J. Assessing the contribution of venture capital to innovation [J].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0,31(4):674-692
[20]许庆瑞,郑刚.组合创新:基于协调观的技术创新新模式[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2):61-65.
[21]林毅夫.引进与研发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N].中国信息报,2007.5.24
[22]万君康,梅志敏,彭华涛.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博弈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3(4):39-40.
[23]李序南,李必强.企业技术创新集成管理与集成功能模块[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97-99.
[24]施培公.后发优势——模仿创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5]吴晓波,毛茜敏,马如飞.二次创新的加速进化过程[A],第五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暨研究会理事会论文集[C],2009年10月.
[26]柳卸林.中国创新管理前沿[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5.
[27]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 2012(2):161-164.
基金项目: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E098)。
作者简介:
刘君(1964-),女,哈尔滨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哈尔滨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
崔本强(1980-),哈尔滨商业大学学生工作处副处长,讲师。
关键词:技术创新 模式选择 理论综述
“技术创新”的概念是由美籍奥地利人熊彼特(J.A.Schumpter)提出来的。熊彼特首先反映在其1911年德文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对经济增长非均衡变化的思想进行阐述中运用了“创新”一词,此书在1934年译成英文时,被译为(innovation)。熊彼特在其《商业周期》一书中较为系统的阐述了创新理论,他指出创新为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体系注入新的因子,原有的成本曲线会在该因子的影响下不断发生改变;它比对生产成本、经济均衡,以及产品竞争的越来越普遍和深远。二十世纪中叶,科学技术迅猛变革对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人们深刻认识到技术创新对生产力发展、经济进步乃至社会的系统变革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术界也开始更加关注和研究技术创新理论。
1 国外技术创新模式研究现状
国外对技术创新组织的研究相对较早,其成果也较为丰硕。由于技术创新组织形式是与地域、主体、技术创新要素、发展目标密切相关。因此,研究结论也必然存在着各自的特殊性。
1.1 各国技术发展实践的技术创新组织变迁的经验
美国技术创新组织变迁——由自主创新转化为官产学协调型的国家创新体系。美国产业创新组织模式在泰勒的科学管理方法的指导下实行了规模生产方式,十八世纪末时任财长汉密尔顿主张通过税务和财政政策鼓励本国企业创新,并以此建立能够与欧洲抗衡的产业体系。十九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鼓励创新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阻碍了技术扩散和进步(Jaffe & Lerner,2004)。为打破这一局限,二十世纪下半叶美国在政府主导下逐步形成由政府、高校和企业组成的政、学、产一体的三级技术创新体系。政府是科技政策的制定者和科技法规的制定者;企业是创新活动的主体,是技术创新投资、决策和开发的主体,也是创新利益的分配主体;大学是新技术的源泉,特别是高技术企业所需要的技术和人才都可以在这里得到。
日本的技术引进在政府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小岛清,1987)。为了提高日本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日本十九世纪中叶颁布了外资法,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外资审议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并要求企业所引进的技术在五年内要实现90%的国产化。在这一法律刺激下所引进的技术被迅速消化和吸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身的核心技术转而出口,逐步在国际市场上形成自身强劲的竞争实力。罗伯特·怀特对比日本的技术转化模式曾感叹美国是世界上技术创新能力最强的国家之一,却没能从中获得相应的收益。
韩国由技术引进转化为自主创新的模式。韩国战后在生产技术极为落后的情况下,制定了《科学技术开发长期综合计划》,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陆续推出了《技术引进促进法》、《外资引进法》和《科学技术振兴法》。作为技术落后国家其技术创新的主要路径是学习国外先进技术,消化吸收后逐渐过渡为自主技术创新。
新加坡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制定了国家科技发展计划。计划从1991~1995年投入 20 亿元建立健全科研院所、科技园区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以财政资助的方式积极鼓励企业技术研发投入。计划1996~2000年投入40亿元建立良好的科研环境,引进大量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人才,大力推进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国家的工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努力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国家对技术研发和转化的投入力度几乎是每五年提高一倍。2001~2005年计划投入70亿元,其中大部分资金用于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资助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立项;还有一部分资金用于技术创新风险投资,以及创新创业的扶持。
(Dos Santos,1999)指出,发展中国家对先进国家的依附有三个阶段,分别为:进口依附阶段、金融-工业依附阶段和技术-工业依附阶段。依附的主要原因是国际分工,在国际分工中一些发展中国家通过对发达国家的依附获得发展,同时也有一些受到了限制,归结原因均是由发达国家对其经济增长的制约。
1.2 企业边界对于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
上世纪九十年代一些学者开始关注企业边界之外的技术创新投入(Henderson,Cockburn 1994)。企业边界之外的创新主要有三种形式:
一是通过建立社会创新系统形成创新分工,购买科研院校和政府的科技创新服务(cohen,Nelson,Walsh 2002)。
二是与行业内竞争对手建立创新联盟(Powell,Koput,Smith-Doerr 1996)。
三是技术创新风险投资(Dushnitsky,Lenox 2002)。如(Rothaermal 2001)认为创新联盟合作可以为企业提供有益的知识, (Himmelberg,Petersen 1994)认为在关注企业内部技术研发投入的同时也应对外部创新进行相应的关注,(JAylen 2010)也对比分析了企业不同竞争战略导向的创新模式对企业发展产生的影响,(Philipp Herzog,Jens Leker 2010)从创新文化视角研究了开放式创新和封闭式创新模式对企业发展的影响,(E Almirall,R Casadesus 2010)通过仿真模型研究表明,合作创新带来的收益与成员间冲突处理的损失权衡是选择创新模式的最好标准。
1.3 技术创新风险投资 按照边际理论当外部技术创新边际产出高于内部技术创新边际产出时必将引导企业选择外部技术创新的概率提高。(Yost,Devlin1993)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在其调查的样本中有93%的风投家将CVC作为其主要的投资策略。(Kortum和Lerner,2000)认为创业企业家可能有更多可利用的创新思想。(Kortum,Lerner 2000)观察到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在创新中更倾向于通过外部投资获取高水平技术专利。通过上述研究结论可以看出许多企业在创新路径选择上把CVC投资作为重要技术窗口,以此为企业快速提升技术水平和长期发展提供动力。
2 国内技术创新模式研究现状
国内对技术创新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很快,在短短的二十几年内就掀起了一股研究热潮,涌现出一大批专家,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
(许庆瑞2001)对技术创新模式的演进和组合创新模式的内涵,进而详细阐述了组合创新的五个主要方面的关系,即功能创新与工艺创新的协调、重大创新与渐进创新的协调、创新的显性效益和隐形效益的协调、创新活动与创新文化的协调、自主创新与合作创新的协调。这五个方面的组合创新对于企业培育核心能力、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具有重要作用。(林毅夫2007)指出,让我国经济更具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合理利用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以技术引进为主,自主创新迅速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资本积累效率,快速改善要素禀赋结构,以最短的研发时间成本快速赶上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万君康2003)基于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的收益函数,分析了企业创新模式的选择机制,认为我国企业目前的情况选择模仿创新与自主创新结合型创新模式更为适合。(李必强2005)以集成管理理论为视角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集成管理的功能模块,及对模块之间的系统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集成创新模式;(施培公1999)对技术创新的扩散效应和模仿创新成本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并阐述了利用后发优势选择模仿创新模式优势。(吴晓波2009)认为全球化条件下跨国并购加剧使得我国制造企业面临更为强大的竞争对手,为了实现技术赶超我国制造企业应加强联合,加大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以加快二次创新的技术追赶进程。(柳卸林2004)认为国外发达国家虽然有先进的技术,而国内企业并未掌握所有的技术,但中国的企业和科研院所也存在着相应的优势,即后发优势。因此,中国要积极采取开放的创新战略,更加开放地加强与国内外各种机构的合作和学习。(陈劲2012)认为知识增值是社会系统的协同创新的核心目标,并提出政、产、学、研,以及中介机构大跨度分工合作的创新组织模式。文章从整合维度与互动强度两个维度分析了构建社会协同创新的理论框架和内涵。
3 国内外技术创新模式研究现状评述
综合以上国内外对技术创新模式的研究可以看出,虽然不同的学者各有其观点,但总体来说呈现为以下发展趋势:
第一,国家创新体系逐渐受到更多的关注。其主要观点是以政府为核心,以产、学、研单位为创新主体,对技术创新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形成高效运作的国家创新体系。其研究成果对本项目研究区域性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二,技术创新模式的提出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以上国内外的研究中大多数是针对于具体国家(或地区)的具体创新条件和情况而定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这对本项目研究黑龙江省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也提供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研究思路。
第三,技术创新模式向着多样化和综合化趋势发展。上述国内外研究中有相当一部分研究在分析技术创新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并且结合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提出综合型技术创新模式,这也为本项目对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开拓了视野。
综合分析各种技术创新模式可将其划分为两大类:
第一,自主创新模式,是创新主体为了通过技术垄断获取超额利润所采取的内部创新模式。
第二,外部创新模式。是主体有创新的要求,但由于自身创新条件不足,或是创新预期的不确定性而使其选择与其他主体合作创新或委托其他机构进行技术创新的外部技术创新组织模式。
但是,在上述国内外技术创新模式研究中基本都是从技术创新的动力、技术创新的主体的特点出发研究和提出创新模式,而罕有从创新主体选择内部创新或外部创新模式的内在机制着手进行研究的。这样难以彻底揭示创新主体对不同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内在原因和演进规律,也难以针对企业或地区特殊性形成长期有效的技术创新模式和相应的政策保障。因此,针对具体地区或产业进行技术创新模式选择分析时并不存在普适的最优模式,还应具体深入考察所具备的创新要素,以及近期、中期和长期创新目标加以具体的、系统的分析和选择。
参考文献:
[1]Schumpeter JA. Business Cycies, A Theoretical, Historical and Statitical Analysis of the Capitalistic Press[M], Mograw-Hi11,1939.
[2]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5.
[3]Jaffe, Adam B. and Josh Lerner.Innov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 How our Broken Patent System is Endangering Innovation and Progress, and What to do About it[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4.
[4]小岛清.对外贸易论[M].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
[5]韩国的技术创新模式[0L]. [6]多斯桑托斯.帝国主义与依附[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1.
[7]Henderson R,Cockburn I.Measuring competence? Exploring firm effects in pharmaceutical research[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nal.1994,15:63-84.
[8]江时学.21世纪拉美经济面临的挑战[J].拉丁美洲研究,2000(6):8.
[9]Cohen,WM,Nelson,RR,and Walsh,J. Links and impacts: The influence of public research on industrial R&D[J].Management Science,2002,48(1):1-23.
[10]Gulati,R. Social structure and alliance formation patterns:A longitudinal analysis[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5,40: 619-652.
[11]Dushnitsky, G.&Lenox,M.J. 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 and incumbent firm innovation rates[J].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Meetings,2002,Denver,Colorado.
[12]Rothacrmal F. Incumbent’s advantage through exploiting complementary assets via interfirm coopcration[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1,22(6-7):687-699.
[13]Himmelberg CP,Petersen BC . R&D and internal finance: a panel study of small firms in high-tech industries[J]. Rev Econ Stat ,1994,76:38–51.
[14]Yost M,Devlin K.The state of corporate venturing[J].Venture Capital: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ial Finance,1993,(6):37-40.
[15]J Aylen,Open versus closed innovation: development of thewide strip mill for steel in the United States during the 1920s[J].R&D Management,2010,40( 1) :67 -80.
[16]P Herzog. Open and closed innovation different innovation cultures for different strateg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Technology Management,2010,52(3):322-343.
[17]Esteve Almirall,Open Versus Closed Innovation:A Model ofDiscovery and Divergenc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AMR) ,2010,35(1) : 27-47.
[18]Samuel Kortum & Josh Lerner,Assessing the contribution of venture capital to innovation[J], Rand Joumal of Economics,2000,31:674-692.
[19]Kortum S,Lerner J. Assessing the contribution of venture capital to innovation [J].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0,31(4):674-692
[20]许庆瑞,郑刚.组合创新:基于协调观的技术创新新模式[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2):61-65.
[21]林毅夫.引进与研发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N].中国信息报,2007.5.24
[22]万君康,梅志敏,彭华涛.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博弈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3(4):39-40.
[23]李序南,李必强.企业技术创新集成管理与集成功能模块[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97-99.
[24]施培公.后发优势——模仿创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5]吴晓波,毛茜敏,马如飞.二次创新的加速进化过程[A],第五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暨研究会理事会论文集[C],2009年10月.
[26]柳卸林.中国创新管理前沿[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5.
[27]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 2012(2):161-164.
基金项目: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E098)。
作者简介:
刘君(1964-),女,哈尔滨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哈尔滨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
崔本强(1980-),哈尔滨商业大学学生工作处副处长,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