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堂有效的课首先应关注学生的发展,学生要有兴趣,要积极参与。评价学生的参与状态,我们可以看学生是否全程参与学习;也可以看学生是否踊跃举手发言,是否兴致勃勃地阅读、讨论;也可以看学生是否积极投入思考或自觉进行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活动。还可以看有没有一些学生,在小组学习讨论时给予别人指点帮助,或大胆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等。其次,最主要的一点,有效的语文课应体现语文的价值,要注重语言实践,要在语文课中让学生有语言的积累。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
关键词:语文课;有效;教材
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要吃透教材
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自身对文本没有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教学目标不明,教学重点不详,甚至南辕北辙,便很难做到以文本为凭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课文也很少朗读,上课时对教材内容都不甚了了,“以其昏昏,使其昭昭”,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是不可能取得高效的。每上一篇新课文之前,我们都要认真地把课文读上几遍。第一遍,以普通读者的身份去赏读,对文章有自己初步的感悟。在此基础上,再从学生的视角去思考,想想可以从中习得什么,哪些可能是学生的疑点、难点和兴奋点;最后,才从教学的角度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一般这样读过之后,我们再翻开手边的《教师教学用书》,读一读、想一想,看看还有哪些东西要补充,或者自己的哪些理解与教参有偏差。我觉得,准确理解和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是非常重要的,理解和把握不准,就会造成教学引导、指向发生偏差和失误的现象,更无“有效”可言。
二、三维目标协调统一
三维目标看似各有侧重,互不关联,实际上则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协调统一的。在一堂課中,三维目标往往需要以“一维”作为突破口,以此来实现三维的联动,而并不是面面俱到,机械地体现。要求教师在设计时做到目标简明,内容简约,从而中心明确,重点突出,留下较深的印象。
三、注重语言实践积累
体现语文的价值,要注重语言实践,要在语文课中让学生有语言的积累。《秋天的雨》有很多写得优美而形象的句段,如“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啊飘啊,邮来了秋天的凉爽。”文质兼美,可以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把课文中的精彩片断背下来,并从背诵中进一步领悟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精妙,悟出表达方法的精巧,这将使学生受益终身。在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上,我认为,教师首先要仔细揣摩文本的内容,关注作者是运用怎样的语言、方法和形式来表达情感的。其次要找到训练的点,有经验的老师教学之所以有效,是因为他们能找到典型的字词、典型的句段,让学生举一反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节课中,学生该记住的东西就要让他记住,会认的字,会写的字词,要求背诵的篇章都尽量在课堂内完成,让学生在课堂内就感受到成就感。不要把这些任务留到课外,使语文教学走到高耗低效的老路上来。力求把课外的时间用在广泛阅读课外书上,让学生在博览群书中提高语文能力。
四、点拨巧用评价语
听特级教师上课,总觉得他们的课是那么的自然流畅,课堂气氛始终是活跃和谐的。究其原因,我想除了他们精妙的教学设计、深厚的教学功底、高超的课堂调控能力外,还有他们善于适时评价,寓评价于师生交流之中。特级教师上课时,对于学生的发言,总会与之交流。一两句简洁的话总能激发学生无穷的学习兴趣,其作用或激励,或赏识,或尊重,或期待,如“听了同学们的读书,非常好。我想起古人的话: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动笔墨不读书。拿起笔,不理解的做个记号,打个问号。看谁提的问题大,看谁提的问题响,看谁提的问题多?”类似这样的经典名句,在特级教师的课上是屡见不鲜,不胜枚举的,正因为特级教师们能巧用这些评价语,才有了课堂上的精彩,这些课堂用语才是有效的课堂语言。
五、关注发展,让每一次教学指导都卓有成效
一堂课离开不了教师的指导,但不少老师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光注重指导的过程,而忽视了指导的结果,指导了半天,看不见学生有什么进步,这类现象多发生在朗读指导上。朗读教学的有效程度如何,就是要看你指导的学生的朗读水平有没有提高。我们承认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不是一、两课就能看出效果的,学生的朗读水平的提高有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大量的朗读实践。就一篇课文的朗读指导来说,教师安排了若干次的朗读训练,教师对一遍又一遍朗读的要求是不是逐渐提高了呢?学生的朗读质量应一遍比一遍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金丽敏. 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有效策略[J]. 西部素质教育,2020,6(12):79-80.
[2]李泽芳. 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如何进行才会更有效[J]. 文学教育(上),2019,(04):68-69.
[3]骆欢欢,应钰捷. 激发学习兴趣 促进有效教学[N]. 发展导报,2019-01-08(017).
关键词:语文课;有效;教材
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要吃透教材
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自身对文本没有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教学目标不明,教学重点不详,甚至南辕北辙,便很难做到以文本为凭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课文也很少朗读,上课时对教材内容都不甚了了,“以其昏昏,使其昭昭”,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是不可能取得高效的。每上一篇新课文之前,我们都要认真地把课文读上几遍。第一遍,以普通读者的身份去赏读,对文章有自己初步的感悟。在此基础上,再从学生的视角去思考,想想可以从中习得什么,哪些可能是学生的疑点、难点和兴奋点;最后,才从教学的角度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一般这样读过之后,我们再翻开手边的《教师教学用书》,读一读、想一想,看看还有哪些东西要补充,或者自己的哪些理解与教参有偏差。我觉得,准确理解和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是非常重要的,理解和把握不准,就会造成教学引导、指向发生偏差和失误的现象,更无“有效”可言。
二、三维目标协调统一
三维目标看似各有侧重,互不关联,实际上则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协调统一的。在一堂課中,三维目标往往需要以“一维”作为突破口,以此来实现三维的联动,而并不是面面俱到,机械地体现。要求教师在设计时做到目标简明,内容简约,从而中心明确,重点突出,留下较深的印象。
三、注重语言实践积累
体现语文的价值,要注重语言实践,要在语文课中让学生有语言的积累。《秋天的雨》有很多写得优美而形象的句段,如“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啊飘啊,邮来了秋天的凉爽。”文质兼美,可以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把课文中的精彩片断背下来,并从背诵中进一步领悟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精妙,悟出表达方法的精巧,这将使学生受益终身。在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上,我认为,教师首先要仔细揣摩文本的内容,关注作者是运用怎样的语言、方法和形式来表达情感的。其次要找到训练的点,有经验的老师教学之所以有效,是因为他们能找到典型的字词、典型的句段,让学生举一反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节课中,学生该记住的东西就要让他记住,会认的字,会写的字词,要求背诵的篇章都尽量在课堂内完成,让学生在课堂内就感受到成就感。不要把这些任务留到课外,使语文教学走到高耗低效的老路上来。力求把课外的时间用在广泛阅读课外书上,让学生在博览群书中提高语文能力。
四、点拨巧用评价语
听特级教师上课,总觉得他们的课是那么的自然流畅,课堂气氛始终是活跃和谐的。究其原因,我想除了他们精妙的教学设计、深厚的教学功底、高超的课堂调控能力外,还有他们善于适时评价,寓评价于师生交流之中。特级教师上课时,对于学生的发言,总会与之交流。一两句简洁的话总能激发学生无穷的学习兴趣,其作用或激励,或赏识,或尊重,或期待,如“听了同学们的读书,非常好。我想起古人的话: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动笔墨不读书。拿起笔,不理解的做个记号,打个问号。看谁提的问题大,看谁提的问题响,看谁提的问题多?”类似这样的经典名句,在特级教师的课上是屡见不鲜,不胜枚举的,正因为特级教师们能巧用这些评价语,才有了课堂上的精彩,这些课堂用语才是有效的课堂语言。
五、关注发展,让每一次教学指导都卓有成效
一堂课离开不了教师的指导,但不少老师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光注重指导的过程,而忽视了指导的结果,指导了半天,看不见学生有什么进步,这类现象多发生在朗读指导上。朗读教学的有效程度如何,就是要看你指导的学生的朗读水平有没有提高。我们承认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不是一、两课就能看出效果的,学生的朗读水平的提高有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大量的朗读实践。就一篇课文的朗读指导来说,教师安排了若干次的朗读训练,教师对一遍又一遍朗读的要求是不是逐渐提高了呢?学生的朗读质量应一遍比一遍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金丽敏. 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有效策略[J]. 西部素质教育,2020,6(12):79-80.
[2]李泽芳. 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如何进行才会更有效[J]. 文学教育(上),2019,(04):68-69.
[3]骆欢欢,应钰捷. 激发学习兴趣 促进有效教学[N]. 发展导报,2019-01-08(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