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內容,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学探究既作为学习的方式,又作为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它的实现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丰富的探究活动,从而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那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实施探究性学习呢?
一、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心理
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当认知结构与外界刺激发生不平衡时才能引起学习的需要。要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多疑、多奇的境界,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创设情境,如讲故事、设置认知冲突、展示奇妙的实验现象等方式。在上“二氧化碳”这一节课之前,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在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一个叫格罗多德根的地方,有一个奇怪的山洞,当人们牵着爱犬漫步山洞时,爱犬会莫名其妙地倒地,昏迷不醒,当人们弯腰去抱爱犬时,自己也会莫名其妙地昏迷。无独有偶,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也发现了这样奇怪的山洞。请同学们想想,这是为什么呢?还有,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进入一些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或深洞底部时,都是先把灯火吊进井底,灯火不灭才能进去,否则不能进去!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们发自内心地想探知其中的奥秘,探究心理被激发出来了。接着,我告诉学生:你们每组同学的桌面上都有几瓶一样的气体、平衡悬挂着的两个小塑料袋、一盒火柴、小蜡烛、紫色石蕊试剂、澄清的石灰水,另外,我这儿还有一只小麻雀。猜猜看,集气瓶里是什么气体?想一想,所给的这些用品干什么用?谁能根据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利用以上药品或材料确定这是什么气体?这种气体具有怎样的性质?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依据教材内容的不同特点,巧用各种媒体、手段,创设探究的情境。当然,创设教学情境不仅要在课的开始,还要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心境,思维持续处于活跃的状态,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设置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探究学习
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前提,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活动。但在通常状况下,初中学生的问题意识不强,很难独立地从生活、自然现象中发现问题。所以教师要营造积极的问题环境,让学生直面新、奇、趣事,感受矛盾,发现疑问,提出问题。
问题情境案例:当走进鲜花盛开的花园时,我们会闻到花的香味;当打酒瓶时,我们会嗅到酒精的气味;当蔗糖溶解到一杯水中时,杯中的每一滴水都甜。
疑问:为什么会产生上述现象呢?
问题:物质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吗?构成物质的微粒在不停地运动吗?
上述例子就为学生的探究营造了积极的问题环境,能够很好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会在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上做出假设。知识的矛盾牵引他们通过各种方法论证假设,寻找结果,获得新知识。由此可见,求知欲是学生进行探究的动力,所以教师要为学生的探究学习创造积极的问题环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当然,问题的难度必须要适当,这正如美国国家科学院院长布鲁斯阿尔伯兹说:“学生必须面对困难但又不是高不可攀的问题,能享受经过艰苦努力终于摘到果子的乐趣[3]。这样,学生们就意识到他们能够解决越来越困难的问题。当他们获得了探究工具、养成了探究的习惯,他们就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三、设计合理方案是有效探究的核心
科学探究活动方案设计遵循一般的学习活动设计原则,如理性与操作性的统一、施教主体与学习主体的协调、规范性与创造性的统一、静态设计与动态设计的统一等。但科学探究活动本身具有的特点,又使探究活动方案设计时必须遵循其特有的原则。如自主性原则:自主学习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特征;合作性原则:合作与交流是学生在探究学习中的重要行为,也是未来所需人才的基本能力之一。整个探究方案的设计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与探究主题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受到科学方法与科学思维的训练,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品德,发展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养成自主探究、求真、创新的意识和习惯。
四、运用化学规律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化学实验教学中使学生了解知识是有规律的,从演示氧气实验室制法开始,我就向学生指出学习“气体实验室制法”要明确四点要求:1.掌握制取气体的实验原理;2.了解实验仪器、装置;3.学会正确操作方法;4.掌握气体的检验方法。这样学生在观察演示实验时学习目的明确,任务清楚,知道“学什么,为什么学”。使学生既学习了知识,又掌握了学习知识的科学方法及应用。实验教学法不仅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知道“是什么”,提出“为什么”,进而解决“做什么”及探索“怎么做”。使知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理论上升到实践,达到质的飞跃。 在实际教学中,根据需要适当补充一些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提高实验的探索性。例如,在“碱溶液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教学中,我补充了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使小气球变大和产生红色喷泉的两个演示实验,实验现象趣味浓厚,富有思考性。还补充了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的实验,先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按要求闻气味,然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再闻气味。这些实验不但得出碱溶液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系统化深刻化;又加强了环保教育,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要提高化学课堂探究学习的有效性,就应该注意以上问题。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
为学生营造积极的问题环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问题,通过探究学习,达到培养学生科学价值观,科学精神,创新能力以及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有效性。
一、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心理
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当认知结构与外界刺激发生不平衡时才能引起学习的需要。要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多疑、多奇的境界,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创设情境,如讲故事、设置认知冲突、展示奇妙的实验现象等方式。在上“二氧化碳”这一节课之前,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在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一个叫格罗多德根的地方,有一个奇怪的山洞,当人们牵着爱犬漫步山洞时,爱犬会莫名其妙地倒地,昏迷不醒,当人们弯腰去抱爱犬时,自己也会莫名其妙地昏迷。无独有偶,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也发现了这样奇怪的山洞。请同学们想想,这是为什么呢?还有,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进入一些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或深洞底部时,都是先把灯火吊进井底,灯火不灭才能进去,否则不能进去!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们发自内心地想探知其中的奥秘,探究心理被激发出来了。接着,我告诉学生:你们每组同学的桌面上都有几瓶一样的气体、平衡悬挂着的两个小塑料袋、一盒火柴、小蜡烛、紫色石蕊试剂、澄清的石灰水,另外,我这儿还有一只小麻雀。猜猜看,集气瓶里是什么气体?想一想,所给的这些用品干什么用?谁能根据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利用以上药品或材料确定这是什么气体?这种气体具有怎样的性质?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依据教材内容的不同特点,巧用各种媒体、手段,创设探究的情境。当然,创设教学情境不仅要在课的开始,还要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心境,思维持续处于活跃的状态,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设置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探究学习
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前提,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活动。但在通常状况下,初中学生的问题意识不强,很难独立地从生活、自然现象中发现问题。所以教师要营造积极的问题环境,让学生直面新、奇、趣事,感受矛盾,发现疑问,提出问题。
问题情境案例:当走进鲜花盛开的花园时,我们会闻到花的香味;当打酒瓶时,我们会嗅到酒精的气味;当蔗糖溶解到一杯水中时,杯中的每一滴水都甜。
疑问:为什么会产生上述现象呢?
问题:物质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吗?构成物质的微粒在不停地运动吗?
上述例子就为学生的探究营造了积极的问题环境,能够很好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会在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上做出假设。知识的矛盾牵引他们通过各种方法论证假设,寻找结果,获得新知识。由此可见,求知欲是学生进行探究的动力,所以教师要为学生的探究学习创造积极的问题环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当然,问题的难度必须要适当,这正如美国国家科学院院长布鲁斯阿尔伯兹说:“学生必须面对困难但又不是高不可攀的问题,能享受经过艰苦努力终于摘到果子的乐趣[3]。这样,学生们就意识到他们能够解决越来越困难的问题。当他们获得了探究工具、养成了探究的习惯,他们就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三、设计合理方案是有效探究的核心
科学探究活动方案设计遵循一般的学习活动设计原则,如理性与操作性的统一、施教主体与学习主体的协调、规范性与创造性的统一、静态设计与动态设计的统一等。但科学探究活动本身具有的特点,又使探究活动方案设计时必须遵循其特有的原则。如自主性原则:自主学习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特征;合作性原则:合作与交流是学生在探究学习中的重要行为,也是未来所需人才的基本能力之一。整个探究方案的设计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与探究主题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受到科学方法与科学思维的训练,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品德,发展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养成自主探究、求真、创新的意识和习惯。
四、运用化学规律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化学实验教学中使学生了解知识是有规律的,从演示氧气实验室制法开始,我就向学生指出学习“气体实验室制法”要明确四点要求:1.掌握制取气体的实验原理;2.了解实验仪器、装置;3.学会正确操作方法;4.掌握气体的检验方法。这样学生在观察演示实验时学习目的明确,任务清楚,知道“学什么,为什么学”。使学生既学习了知识,又掌握了学习知识的科学方法及应用。实验教学法不仅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知道“是什么”,提出“为什么”,进而解决“做什么”及探索“怎么做”。使知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理论上升到实践,达到质的飞跃。 在实际教学中,根据需要适当补充一些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提高实验的探索性。例如,在“碱溶液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教学中,我补充了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使小气球变大和产生红色喷泉的两个演示实验,实验现象趣味浓厚,富有思考性。还补充了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的实验,先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按要求闻气味,然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再闻气味。这些实验不但得出碱溶液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系统化深刻化;又加强了环保教育,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要提高化学课堂探究学习的有效性,就应该注意以上问题。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
为学生营造积极的问题环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问题,通过探究学习,达到培养学生科学价值观,科学精神,创新能力以及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