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不仅仅表现在数学考试中能解题,还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都能表现出是个学过数学的人,它是在长期的数学学习中逐步内化而成的;而应用意识则是贯穿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一种数学素养。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教学中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经验,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有很大的作用。
一、 利用生活素材进行教学,使学生认清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认清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例如:在教“三角形的认识”一课时,我就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红领巾,自行车车架,电线杆架,桥架等引出三角形,再让学生通过推拉三角形认识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并运用它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修补摇晃的椅子,学生会马上想到应用刚学过的“三角形稳定性”,给椅子加上木档子形成三角形,从而使椅子稳当起来。这样使学生学得容易且印象深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为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条件和机会,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的最有效办法应该是让学生有机会亲身实践。教师应该努力发掘有价值的专题活动、练习作业,让学生在现实中寻求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例如:在学习《百分率》时,我告诉学生,我们对班级考试的积分就是按照全班学生的平均分、及格率再加上优秀(也就是上80分的学生)率的和来排名的,我们班27名同学,每人要占有多少分呢?我要求学生算一算,由于牵涉到本班荣誉,学生积极性非常高,很快就算出了结果,而且有一部分学生还发现及格率和优秀率最容易拉分,只要不细心,哪怕考了79.9分,也要在优秀率上拉下将近4分,及格率也一样,这样下来,我们就要落后了。看到学生的表情,我因势利导问学生,那我们该怎么办呢?学生们一个一个出主意,学习好的自愿带学习差的,学习一般的表示一定要认真努力,不给班级拉分……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对百分率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然后,我又让学生收集有关百分率的用途,学生很快就想到电视上说的有关绿化、生产总值等等,同样学生也很快发现绿化面积在扩大,我们要保护地球,不要搞破坏,我国也越来越发达……这样学生既充分的理解了知识,又有了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样对学生也进行了思想教育。
三、重视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很好的载体。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上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如在学完折线统计图后,我让学生小组合作,观察蒜叶的生长。让学生选择同样的蒜瓣,一部分种在水中,,从第二天开始,测量并记录一个星期根须的生长情况,并完成书上的统计图。另外的分成两部分,种在盆中,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房间里,从第六天开始,分别测量两盆蒜瓣长出的最长叶片,记录数据,完成统计图。通过学生两个星期的观察记录,学生的收获很多:知道了种在水中的蒜瓣第几天开始长出根须,每天根须的生长速度;阳光下和房间里,蒜叶的生长变化情况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测量和记录的过程中,学生也养成了坚持按时观察、认真测量、准确记录的好习惯,同时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當然,小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提高和发展,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较长的时间,教师应在适当的时机有意识地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情境,立足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经历渗透、反复、交叉、逐级递进、不断深化的过程,使学生的应用意识逐步由不自觉或无目的状态,进而发展成为有意识有目的的应用。通过各种载体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有效地激发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利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教学中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经验,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有很大的作用。
一、 利用生活素材进行教学,使学生认清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认清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例如:在教“三角形的认识”一课时,我就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红领巾,自行车车架,电线杆架,桥架等引出三角形,再让学生通过推拉三角形认识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并运用它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修补摇晃的椅子,学生会马上想到应用刚学过的“三角形稳定性”,给椅子加上木档子形成三角形,从而使椅子稳当起来。这样使学生学得容易且印象深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为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条件和机会,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的最有效办法应该是让学生有机会亲身实践。教师应该努力发掘有价值的专题活动、练习作业,让学生在现实中寻求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例如:在学习《百分率》时,我告诉学生,我们对班级考试的积分就是按照全班学生的平均分、及格率再加上优秀(也就是上80分的学生)率的和来排名的,我们班27名同学,每人要占有多少分呢?我要求学生算一算,由于牵涉到本班荣誉,学生积极性非常高,很快就算出了结果,而且有一部分学生还发现及格率和优秀率最容易拉分,只要不细心,哪怕考了79.9分,也要在优秀率上拉下将近4分,及格率也一样,这样下来,我们就要落后了。看到学生的表情,我因势利导问学生,那我们该怎么办呢?学生们一个一个出主意,学习好的自愿带学习差的,学习一般的表示一定要认真努力,不给班级拉分……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对百分率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然后,我又让学生收集有关百分率的用途,学生很快就想到电视上说的有关绿化、生产总值等等,同样学生也很快发现绿化面积在扩大,我们要保护地球,不要搞破坏,我国也越来越发达……这样学生既充分的理解了知识,又有了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样对学生也进行了思想教育。
三、重视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很好的载体。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上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如在学完折线统计图后,我让学生小组合作,观察蒜叶的生长。让学生选择同样的蒜瓣,一部分种在水中,,从第二天开始,测量并记录一个星期根须的生长情况,并完成书上的统计图。另外的分成两部分,种在盆中,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房间里,从第六天开始,分别测量两盆蒜瓣长出的最长叶片,记录数据,完成统计图。通过学生两个星期的观察记录,学生的收获很多:知道了种在水中的蒜瓣第几天开始长出根须,每天根须的生长速度;阳光下和房间里,蒜叶的生长变化情况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测量和记录的过程中,学生也养成了坚持按时观察、认真测量、准确记录的好习惯,同时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當然,小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提高和发展,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较长的时间,教师应在适当的时机有意识地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情境,立足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经历渗透、反复、交叉、逐级递进、不断深化的过程,使学生的应用意识逐步由不自觉或无目的状态,进而发展成为有意识有目的的应用。通过各种载体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有效地激发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利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