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作为基础性学科,它承载着我们传承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责任,而了解并传承我们优秀的传统的文化同样也是如今的青年人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的应有选择与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所以说,对于大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我们要以教材中的佳作为基础,引导他们在获得文学作品赏析审美体验的同时,也感受到文化的熏染,自觉成为优秀文化的传承者。
关键词:大学语文;文化传承;文化资源;交流;实践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又历久弥新的灿烂文化向来向世界震惊,同时也是国人的骄傲,但对于有较高的认识水平与思维能力并即将走向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学生来说,只对我们的传统文化有粗略的了解是不够的,他们还需要借助语文学习中对文学作品的深入了解,感知到更多的文化精神,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一、预先“取”之,必先“予”之
就社会的发展而言,我们需要的是有着较高文化素养与责任担当意識的青年群体,因为我们希望他们可以为优秀文化的传承以及社会其他的方面的发展尽自己的一分力量,但一个人所具有的能量是好是坏、是多是少毕竟不是天授的,所以通过作为文化精神载体的文学作品来给予他们思想导向就是首先要做的事。
以爱国情怀的培育为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之一,同时爱国、爱中华民族也是中华民族流传至今的民族精神之一,我们希望培养出拥有爱国情怀的学生,那如《哀郢》这样的文章的学习就是对学生思想上最大的感召。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的爱国主义的诗人,这首《哀郢》作于眼见楚国的郢都沦亡自身却被放逐而无法为自己的国家效力之时,其中的悲痛之情、对故国的眷恋之感自然抒发的淋淋尽致,所以在带领学生赏析这样的作品时,就要让学生对因为《离骚》而熟悉的屈原有更深的了解,知道他是在什么样的心情下写出“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这样的句子,从而让他们对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那心有苍生、忠君爱国的情怀有更为深刻体会,与作品中表露出的情感产生共鸣。
二、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虽说学习最直接作用的就是个人的成长与进步,但毕竟人是生活在整个社会环境中的,文化的发展需要的也是所有人的共同努力,所以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也不能只有自己的探究而没有交流,多方的交流与探讨才会更有利于他们知识与能力的进步。
以老舍的短篇小说《断魂枪》为例,结合这篇作品的创作背景我们可以知道,这不算复杂的故事中其实所反映出的正是在新旧交替时代国人对传统文化态度上的迷茫,其实这个问题在现代一样是有价值的,对传统文化中所包含思想适不适合这个时代的辨析,还有如今文化大交融背景下一些西方文化的渗透等等都是学生可以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而有的思考,而这种有着探究意义的问题只靠学生自己思索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在恰当的条件下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相关主题的探讨与思考,在每位学生的心里,都有基于自身的生活学习环境以及喜好而产生的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多方的交流有利于他们拓宽自己的思路,包容更多的思想文化,从而对他们文化综合素养的提高有所助益。
三、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
正如哲学上认为实践才是认识的来源、目的与动力一样,在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获得前人留下的间接经验之时,我们同样不能忽略实践在学生成长进步中的作用,只有有过亲身实践的经历,学生才能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也才能更具创造性,所以说,我们也需要尽可能为学生创造“行万里路”的机会。
在《樊迟、仲弓问仁》中,透过孔子与其弟子仲弓、樊迟的对话以及最后子夏的解释谈论了仁与智这两个问题,“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同时也是受儒家文化影响甚深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智”则不管从统治者也就是如今社会管理者的角度看还是从个人的为人处事角度看也都是理应重视的重点问题,可以说,对“仁”与“智”的看法不仅能影响到个人的成长还能影响到社会整体文化氛围。就文章的内容而言,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困难,也对其有高度的心理认同,但思想上的认同并非是学习的最终目的,“仁”与“智”更需要每个人在生活中能得以践行,所以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不但身为教师的我们要以身作则,同时也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在为人处事中规范自身的行为,对人尊重、处事公正、乐于助人、满怀爱心,这才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学生也才能更好地成为优秀文化的传承者。
综上所述,对于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承载着文学艺术与思想魅力的作品是重要的载体,我们需要从教材出发,让学生对作品有深入的了解从而感知到作品的魅力,但与此同时,思想的交流与实践的进行同样不可忽视,学习、交流、实践三者的相互配合才应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与文化传承责任的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1]郭海军,张旭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语文课程建设[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2):181-184.
[2]焦凤华,吉毛太,应成荣. 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J]. 文学教育(下),2017(12):50-51.
关键词:大学语文;文化传承;文化资源;交流;实践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又历久弥新的灿烂文化向来向世界震惊,同时也是国人的骄傲,但对于有较高的认识水平与思维能力并即将走向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学生来说,只对我们的传统文化有粗略的了解是不够的,他们还需要借助语文学习中对文学作品的深入了解,感知到更多的文化精神,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一、预先“取”之,必先“予”之
就社会的发展而言,我们需要的是有着较高文化素养与责任担当意識的青年群体,因为我们希望他们可以为优秀文化的传承以及社会其他的方面的发展尽自己的一分力量,但一个人所具有的能量是好是坏、是多是少毕竟不是天授的,所以通过作为文化精神载体的文学作品来给予他们思想导向就是首先要做的事。
以爱国情怀的培育为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之一,同时爱国、爱中华民族也是中华民族流传至今的民族精神之一,我们希望培养出拥有爱国情怀的学生,那如《哀郢》这样的文章的学习就是对学生思想上最大的感召。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的爱国主义的诗人,这首《哀郢》作于眼见楚国的郢都沦亡自身却被放逐而无法为自己的国家效力之时,其中的悲痛之情、对故国的眷恋之感自然抒发的淋淋尽致,所以在带领学生赏析这样的作品时,就要让学生对因为《离骚》而熟悉的屈原有更深的了解,知道他是在什么样的心情下写出“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这样的句子,从而让他们对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那心有苍生、忠君爱国的情怀有更为深刻体会,与作品中表露出的情感产生共鸣。
二、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虽说学习最直接作用的就是个人的成长与进步,但毕竟人是生活在整个社会环境中的,文化的发展需要的也是所有人的共同努力,所以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也不能只有自己的探究而没有交流,多方的交流与探讨才会更有利于他们知识与能力的进步。
以老舍的短篇小说《断魂枪》为例,结合这篇作品的创作背景我们可以知道,这不算复杂的故事中其实所反映出的正是在新旧交替时代国人对传统文化态度上的迷茫,其实这个问题在现代一样是有价值的,对传统文化中所包含思想适不适合这个时代的辨析,还有如今文化大交融背景下一些西方文化的渗透等等都是学生可以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而有的思考,而这种有着探究意义的问题只靠学生自己思索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在恰当的条件下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相关主题的探讨与思考,在每位学生的心里,都有基于自身的生活学习环境以及喜好而产生的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多方的交流有利于他们拓宽自己的思路,包容更多的思想文化,从而对他们文化综合素养的提高有所助益。
三、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
正如哲学上认为实践才是认识的来源、目的与动力一样,在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获得前人留下的间接经验之时,我们同样不能忽略实践在学生成长进步中的作用,只有有过亲身实践的经历,学生才能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也才能更具创造性,所以说,我们也需要尽可能为学生创造“行万里路”的机会。
在《樊迟、仲弓问仁》中,透过孔子与其弟子仲弓、樊迟的对话以及最后子夏的解释谈论了仁与智这两个问题,“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同时也是受儒家文化影响甚深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智”则不管从统治者也就是如今社会管理者的角度看还是从个人的为人处事角度看也都是理应重视的重点问题,可以说,对“仁”与“智”的看法不仅能影响到个人的成长还能影响到社会整体文化氛围。就文章的内容而言,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困难,也对其有高度的心理认同,但思想上的认同并非是学习的最终目的,“仁”与“智”更需要每个人在生活中能得以践行,所以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不但身为教师的我们要以身作则,同时也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在为人处事中规范自身的行为,对人尊重、处事公正、乐于助人、满怀爱心,这才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学生也才能更好地成为优秀文化的传承者。
综上所述,对于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承载着文学艺术与思想魅力的作品是重要的载体,我们需要从教材出发,让学生对作品有深入的了解从而感知到作品的魅力,但与此同时,思想的交流与实践的进行同样不可忽视,学习、交流、实践三者的相互配合才应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与文化传承责任的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1]郭海军,张旭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语文课程建设[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2):181-184.
[2]焦凤华,吉毛太,应成荣. 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J]. 文学教育(下),2017(12):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