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何要学习文言文,它的作用到底是什么?作家余秋雨说:“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连绵不绝的长廊。”文言文“具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记录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本身就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继承这份遗产是继续整个文化的前提”。毕竟,中国的文字来源于古代,中国文化建构思想道德的大厦,仍是建立在古文字的基础上的。文言文作为古汉语的书面语,与当时的口语一起传承悠久的文化,现代的白话文,即使是白话文的书面语,在很大程度上仍继承的是前代的口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前代的文化、思想道德和情感,却在很大程度上无法使人理解、欣赏古文化的经典美,了解前代的主流意识。文言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宝藏。学习文言文,能使我们真切触摸到中国的气质。读不懂文言文,也就读不懂古代文献,所谓继承、吸收和发展也就无从谈起。任何国家的文化都是有根基的,而中国文化的底蕴始于古代,文言文记载了我国古代文化遗产。如《周易》《论语》《孟子》《老子》《庄子》,以及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等,它们的价值,并没有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暗淡,而是愈来愈发出其夺目的光辉,泽被后人。文言文作为古汉语的一种书面语,它有许多基本的词汇及基本的语法特点,至今仍支撑着现代汉语的大厦,它有许多有生命的东西,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之中,它并不是不合时代的“僵死的语言”,只不过是以另一种形态隐藏于现代汉语之中。我们要继承传统文化,首先要认识它,要去研究它、学习它。文言文的学习不难,外国人学习三年,就能读中国古书,他就没有障碍;中国人要是学的话,顶多两年。下两年工夫,专在这里学文言文,就能认识中国的字,了解它的形、音、义。中国文字是智慧的符号,在掌握了一些相关知识后,有的字即使你没有学过,看到这个字的样子,你就晓得它里头什么意思。这是外国文字上没有的,只有中国文字你能看到,自然会体会到它的意思。
然而,现在的中学生大部分是不喜欢文言文的,这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时下中学校园里广为流传着 “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顺口溜,以“三怕周树人”来表达学生对鲁迅作品的恐惧毫不为过,当然“周树人”也只是“现代文”的“代替符号”。沉重的书包压得学生们脱离了“名著”,只能以“快餐读物”“动漫”来消解“郁闷”,所有的经典读物和优秀作品都被学生看成试卷上面目可憎的“阅读材料”,弄得他们香臭不辨、心生敌意。在我们问卷调查中发现,学生们都明白文言文是中华民族悠久、优秀文化的传承,不能够放弃,都在尽可能地去喜欢。但是,现实问题非常的严重,社会的发展趋势使得人们都不再追求是否具有对古典美的审美能力,是否具有阅读、鉴赏、感悟悠久古文化的能力。社会的竞争需要去培养更能适应社会的人,在此,摘录几句学生的观点,毕竟学生的话最能说明问题:“我想学,可用不上。”“不是我不想学文言文,一是有点难,二是没用。”“我其实很喜欢文言文,也知道对自己有好处,可是我不会花时间去专门研究,老师教一点就学一点,碰到就学,碰不到就算了。”“学了没用,我不想学,但是考试要考。”从许多的学生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现在的中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文言文的作用,可是社会发展趋势让这些似乎都变得无用,对于今后走入社会,这并不是一种必要的能力,可学生仍然在学,试想,假如在中考、高考中去掉文言文这一块,还有学生会自愿、自觉地去学习文言文吗?加上多少年来,我们的教学方法呆板,始终是一种基本模式:先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再读课文读准字音,然后开始逐词逐句地串讲,讲完后再做点所谓的“内容分析”,或者来个“中心归纳”。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忙着记笔记,课后再死记硬背,应对考試。即使到今天,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在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广大语文教师从宏观到微观,几乎是对语文教育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都作了广泛而积极的改革,但文言文教学基本上还是“波澜不惊”,“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句诗几乎所有的初中生都能信手拈来,可其中有几个知道这个“坐”的意思呢?在笔者所教的学生中无一人知晓这个“坐”是“因为”的意思。同样还是这个“坐”,在《晏子使楚》中“坐盗”一语中“坐”是“犯……罪”的意思,同样只有几位同学知道。显而易见,这些意义不是通过学生的朗读就能理解掌握的。所以,一篇古文,学生要完全理解离不开教者的讲解,特别是一些疑难字词的意思,更应是教师讲解的重点。
那么,应该如何改变这种不利的局面呢?笔者认为:
一、 营造文言文学习良好的氛围
学习文言文的效率不高的原因在何处?笔者分析如下:
1.学生离开了理解文言文的情境。文言文确实不像现代文那样,让学生一下读来就流畅上口,通晓其意。学生难以接受翻译字斟句酌的繁琐,难以懂得文言诘屈聱牙的表达,难以体会古人情感真实丰富的抒发。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问妻、妾、客同样一个问题,“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他们的回答,语意相同但句式不同,文字略有变化,却表达了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和不同心理。学生理解上文,往往一上来就与文字、句式较劲,然后急着回答老师“语气为何不同的原因”的问题,而不在具体故事情境中体会。这样,文言文理解肤浅呆板、不深刻形象,掌握急促草草、不稳当牢固。
2.学生离开了文言文运用的情境。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说明了学以致用的重要。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交流不会刻意用文言表达,觉得那是比较迂腐的表现,孔乙己“多乎哉,不多也”就是一证。在教学课堂中,我们老师也可能会忽视经典语句在不同情境下活用的特殊性。例如:“醉翁之意不在酒”,老师经常把它形容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的表现,并把它理解为别有用心。但是,此时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醉翁亭记》中就不宜这样理解。其实,文言文的运用,也需要学生一定的文化品位。由于学生文化素质的限制,学生倒是对新兴的网络语言情有独钟,而对文言文的运用置之不理。 3.学生离开了文言文人文的情境。文言文包涵着丰富的诗画意蕴,散发着独特的文化魅力,凝聚着深厚的民族情感。然而,学生似乎不能领略到文言文中的精妙处。例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学生理解了文章的“忧患意识”,“逆境出人才”的重要知识,但是,问其忧患意识的现代意义,如何让自己成为人才等问题时,学生一筹莫展、一片茫然。这关键在于人文情境的缺失。文言文的人文情境的创设,就是要求学生关注当代社会文化生活、关注自身素质涵养,努力在文言文学习中受到良好熏陶,提高生活品位,培育健康人格。例如“忧患意识”的人文情境的创设即让学生忧患于和平年代中的战争、发展社会中的环境、美好生活中的绝症……让学生学习到古人博大的胸襟,肩负起传承优秀文明的责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 激发学生兴趣,爱上文言文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文言文感兴趣,他们就会一直关注文言文,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们都能迎难而上,开动自己的脑筋,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目的。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创设情境,精心设计导入语
导入新课,是教师在讲授新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一个好的导入,可以一下子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迅速消除学生对文言文的惧怕情绪。因此,在讲授文言文时,教师可以根据文体、内容的不同,巧设情境,精心设计不同的导入语。如可以介绍作者写作背景,引用名人名言、诗词,播放片段、图片等等。例如,在讲授《岳飞》时,可以先在网站找几个关于岳飞的小故事,放入多媒体中投影出来,让学生初步了解岳飞,再让学生各抒己见,谈谈自己心目中的岳飞,这样,不仅自然而然地引出课文,还激发了学生阅读这篇文章的兴趣,为新课的讲授奠定了成功的基础。
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享受学习过程的乐趣。在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中,往往是老师带着学生阅读,然后把文章一句句地翻译出来给学生听,学生从头到尾都奋笔疾书,抄好笔记。实际上,这样的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他们的主动性得不到体现,无法展示自己的才能,也就对文言文渐渐失去了乐趣。因此,教师要改变这种满堂讲的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行借助工具书、课文注释理解课文,然后让学生提问,适当地引导他们寻找答案。又或者可以采用分组竞赛的方式,让学生当老师讲述课文,让其余学生点评打分。
总之,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要达到教学的最大效果,首先必须采取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对文章的兴趣,努力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指导学法,授之以渔
教学贵在揭示规律,教给方法,让学生学有所得,能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成为会学习的人。叶圣陶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法的指导。文言文阅读,作为一种能力,它的养成需要主体“多读”的实践,在感性经验不断积累、丰厚的基础上,经独立思考后自己“悟”出来。语文教材强调文言文的朗读、背诵,通过多读多背来掌握文言知识,理解文意,可培养语言感悟能力。文言文和现代文在语言形式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文言文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书面语言,和后来历代作家仿古语言而写成的作品,属古汉语体系,这类文章跟现代文的主要区别在于语言上的差异。因此文言文学习的难点和重点,也在语言上。文言文中的“之乎者也”,诘屈聱牙;词的通假、活用、古今异义,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特殊句式,跟现代汉语中的表达习惯更有所不同。所以只有多诵读,才能培养古汉语语感,只有多诵读,才能了解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才能领悟文言文的至善至美。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更是一个“泱泱文章大国”,文言文中有许多有关为政、为人、为学的好文章,还有大量的有生命力的词语和句子,至今仍在延用。只有通过读,尤其是诵读,才能体味其特有的韵味和意蘊。诵读可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借助注释,粗读课文。预习时完成粗读任务。粗读的首要任务是疏通文字,然后在此基础上感知课文,从整体上初步把握课文结构。结合注释,根据上下文读两三遍,对课文内容应该能了解六七成了。粗读中要画出疑难词句,以备在课堂上提交讨论。
第二步,质疑、解难、细读课文。通过课内细读,要能准确地正音、正形、断句,要解决粗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要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要增进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第三步,深入领会,精读课文。精读时要力求读出语气、语调和节奏。通过精读,更深入地感悟、理解作品,体会文章的情感,把握文章的特色。
朱熹说:“学者观书,务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读一字,不可少读一字,不可多读一字,不可倒读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永远不忘。”这不仅强调诵读的重要,且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对词汇、语法进行深入而灵活的分析,从而提高文言文知识在学生认知结构中的稳定性、可利用性以及可辨别性,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然而,现在的中学生大部分是不喜欢文言文的,这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时下中学校园里广为流传着 “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顺口溜,以“三怕周树人”来表达学生对鲁迅作品的恐惧毫不为过,当然“周树人”也只是“现代文”的“代替符号”。沉重的书包压得学生们脱离了“名著”,只能以“快餐读物”“动漫”来消解“郁闷”,所有的经典读物和优秀作品都被学生看成试卷上面目可憎的“阅读材料”,弄得他们香臭不辨、心生敌意。在我们问卷调查中发现,学生们都明白文言文是中华民族悠久、优秀文化的传承,不能够放弃,都在尽可能地去喜欢。但是,现实问题非常的严重,社会的发展趋势使得人们都不再追求是否具有对古典美的审美能力,是否具有阅读、鉴赏、感悟悠久古文化的能力。社会的竞争需要去培养更能适应社会的人,在此,摘录几句学生的观点,毕竟学生的话最能说明问题:“我想学,可用不上。”“不是我不想学文言文,一是有点难,二是没用。”“我其实很喜欢文言文,也知道对自己有好处,可是我不会花时间去专门研究,老师教一点就学一点,碰到就学,碰不到就算了。”“学了没用,我不想学,但是考试要考。”从许多的学生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现在的中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文言文的作用,可是社会发展趋势让这些似乎都变得无用,对于今后走入社会,这并不是一种必要的能力,可学生仍然在学,试想,假如在中考、高考中去掉文言文这一块,还有学生会自愿、自觉地去学习文言文吗?加上多少年来,我们的教学方法呆板,始终是一种基本模式:先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再读课文读准字音,然后开始逐词逐句地串讲,讲完后再做点所谓的“内容分析”,或者来个“中心归纳”。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忙着记笔记,课后再死记硬背,应对考試。即使到今天,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在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广大语文教师从宏观到微观,几乎是对语文教育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都作了广泛而积极的改革,但文言文教学基本上还是“波澜不惊”,“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句诗几乎所有的初中生都能信手拈来,可其中有几个知道这个“坐”的意思呢?在笔者所教的学生中无一人知晓这个“坐”是“因为”的意思。同样还是这个“坐”,在《晏子使楚》中“坐盗”一语中“坐”是“犯……罪”的意思,同样只有几位同学知道。显而易见,这些意义不是通过学生的朗读就能理解掌握的。所以,一篇古文,学生要完全理解离不开教者的讲解,特别是一些疑难字词的意思,更应是教师讲解的重点。
那么,应该如何改变这种不利的局面呢?笔者认为:
一、 营造文言文学习良好的氛围
学习文言文的效率不高的原因在何处?笔者分析如下:
1.学生离开了理解文言文的情境。文言文确实不像现代文那样,让学生一下读来就流畅上口,通晓其意。学生难以接受翻译字斟句酌的繁琐,难以懂得文言诘屈聱牙的表达,难以体会古人情感真实丰富的抒发。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问妻、妾、客同样一个问题,“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他们的回答,语意相同但句式不同,文字略有变化,却表达了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和不同心理。学生理解上文,往往一上来就与文字、句式较劲,然后急着回答老师“语气为何不同的原因”的问题,而不在具体故事情境中体会。这样,文言文理解肤浅呆板、不深刻形象,掌握急促草草、不稳当牢固。
2.学生离开了文言文运用的情境。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说明了学以致用的重要。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交流不会刻意用文言表达,觉得那是比较迂腐的表现,孔乙己“多乎哉,不多也”就是一证。在教学课堂中,我们老师也可能会忽视经典语句在不同情境下活用的特殊性。例如:“醉翁之意不在酒”,老师经常把它形容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的表现,并把它理解为别有用心。但是,此时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醉翁亭记》中就不宜这样理解。其实,文言文的运用,也需要学生一定的文化品位。由于学生文化素质的限制,学生倒是对新兴的网络语言情有独钟,而对文言文的运用置之不理。 3.学生离开了文言文人文的情境。文言文包涵着丰富的诗画意蕴,散发着独特的文化魅力,凝聚着深厚的民族情感。然而,学生似乎不能领略到文言文中的精妙处。例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学生理解了文章的“忧患意识”,“逆境出人才”的重要知识,但是,问其忧患意识的现代意义,如何让自己成为人才等问题时,学生一筹莫展、一片茫然。这关键在于人文情境的缺失。文言文的人文情境的创设,就是要求学生关注当代社会文化生活、关注自身素质涵养,努力在文言文学习中受到良好熏陶,提高生活品位,培育健康人格。例如“忧患意识”的人文情境的创设即让学生忧患于和平年代中的战争、发展社会中的环境、美好生活中的绝症……让学生学习到古人博大的胸襟,肩负起传承优秀文明的责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 激发学生兴趣,爱上文言文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文言文感兴趣,他们就会一直关注文言文,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们都能迎难而上,开动自己的脑筋,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目的。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创设情境,精心设计导入语
导入新课,是教师在讲授新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一个好的导入,可以一下子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迅速消除学生对文言文的惧怕情绪。因此,在讲授文言文时,教师可以根据文体、内容的不同,巧设情境,精心设计不同的导入语。如可以介绍作者写作背景,引用名人名言、诗词,播放片段、图片等等。例如,在讲授《岳飞》时,可以先在网站找几个关于岳飞的小故事,放入多媒体中投影出来,让学生初步了解岳飞,再让学生各抒己见,谈谈自己心目中的岳飞,这样,不仅自然而然地引出课文,还激发了学生阅读这篇文章的兴趣,为新课的讲授奠定了成功的基础。
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享受学习过程的乐趣。在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中,往往是老师带着学生阅读,然后把文章一句句地翻译出来给学生听,学生从头到尾都奋笔疾书,抄好笔记。实际上,这样的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他们的主动性得不到体现,无法展示自己的才能,也就对文言文渐渐失去了乐趣。因此,教师要改变这种满堂讲的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行借助工具书、课文注释理解课文,然后让学生提问,适当地引导他们寻找答案。又或者可以采用分组竞赛的方式,让学生当老师讲述课文,让其余学生点评打分。
总之,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要达到教学的最大效果,首先必须采取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对文章的兴趣,努力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指导学法,授之以渔
教学贵在揭示规律,教给方法,让学生学有所得,能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成为会学习的人。叶圣陶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法的指导。文言文阅读,作为一种能力,它的养成需要主体“多读”的实践,在感性经验不断积累、丰厚的基础上,经独立思考后自己“悟”出来。语文教材强调文言文的朗读、背诵,通过多读多背来掌握文言知识,理解文意,可培养语言感悟能力。文言文和现代文在语言形式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文言文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书面语言,和后来历代作家仿古语言而写成的作品,属古汉语体系,这类文章跟现代文的主要区别在于语言上的差异。因此文言文学习的难点和重点,也在语言上。文言文中的“之乎者也”,诘屈聱牙;词的通假、活用、古今异义,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特殊句式,跟现代汉语中的表达习惯更有所不同。所以只有多诵读,才能培养古汉语语感,只有多诵读,才能了解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才能领悟文言文的至善至美。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更是一个“泱泱文章大国”,文言文中有许多有关为政、为人、为学的好文章,还有大量的有生命力的词语和句子,至今仍在延用。只有通过读,尤其是诵读,才能体味其特有的韵味和意蘊。诵读可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借助注释,粗读课文。预习时完成粗读任务。粗读的首要任务是疏通文字,然后在此基础上感知课文,从整体上初步把握课文结构。结合注释,根据上下文读两三遍,对课文内容应该能了解六七成了。粗读中要画出疑难词句,以备在课堂上提交讨论。
第二步,质疑、解难、细读课文。通过课内细读,要能准确地正音、正形、断句,要解决粗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要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要增进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第三步,深入领会,精读课文。精读时要力求读出语气、语调和节奏。通过精读,更深入地感悟、理解作品,体会文章的情感,把握文章的特色。
朱熹说:“学者观书,务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读一字,不可少读一字,不可多读一字,不可倒读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永远不忘。”这不仅强调诵读的重要,且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对词汇、语法进行深入而灵活的分析,从而提高文言文知识在学生认知结构中的稳定性、可利用性以及可辨别性,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