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语言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flower3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是近些年来的一些公开课,课堂上虽也是书声朗朗,气氛热烈,孩子们的情感也很投入。可一节课终了,细细品味,却不知学生到底收获了什么语文知识。这样的课堂突出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却让工具性倍受冷落。崔峦曾说过:“语文学习应该是掌握交际工具和吸收民族文化同步进行的过程。”而我们教学生的载体是一篇篇的课文,因此,就应该先让学生浸润于语文所描绘的美好情景中,充分地把语言文字感悟透彻。再重点学习语言怎样准确的反映生活,刻画生活,引导学生切实学会作者是怎样写的。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应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呢?笔者认为有如下方法可以借鉴:
  1 比较法
  语言的准确、鲜明、生动、传神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在炼词炼句中品味语言,学习语言。例如《爬山虎的脚》一课中,叶圣陶老先生的语言准确、生动,堪称是语言学习的典范,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去好好的学习、品味。例如:叶老在文中写道“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一句中一个“巴”字就把爬山虎的脚抓住墙壁时的牢固而有力表达得很准确。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语言的点,教师就应该让学生体会到叶老此处用词的准确与精当并加以学习。课堂中,教师可以先问问学生:“在这句话中可不可以把‘巴’字换成其他的词呢?”学生有的说可以换成“贴”字,教师让学生进一步想一想在这句话中用“巴”字好还是“帖”字好呢?为什么?可以让学生边读边用自己的手当爬山虎的脚,把书立起来当墙,做一做“巴”和“贴”的动作。学生通过进一步品读讨论体会到:这两个词虽然都有挨着墙的意思,但还是用“巴”字好,因为“贴”字不能体现出爬山虎的脚抓住墙壁时的牢固与有力;还有的同学说可以用“抓”字,通过比较,学生便可以体会用“抓”字也不合适,因为墙壁是光滑的,没有抓手。比来比去,最终体会到一个简单的“巴”字原来用得真是准、巧、妙。教师再就势提醒学生以后在写文章时也应像叶老这样认真推敲,力求每一个词语、句子的准确、精当。
  另外,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的具体、生动时,我们也可以通过附加成分取舍的方法进行比较。如《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一文中这样写道:“这种黄绿色的地衣长得极慢,有的品种长一厘米需要一千年!”这一句的理解就可以先把后半句话去掉读,让学生想象一下这种地衣长得到底有多慢呢?学生想象不出来,再让学生加上后半个分句读读,体会一下有什么不一样,学生通过比较体会到后半个分句作者列出了具体的数字,一下子就具体了。教师总结提示学生:我们以后写作文时,要想把事物写具体,也可以学习作者这种列数字的方法。另外,小学阶段拟人、比喻、排比、对比、夸张等一些常见的修辞,对表达情感所起的重要作用,也可以通过对修辞部分取舍的方法进行比较,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写法的妙处。
  2 问题引导法
  作者表达事物的顺序和方法是中高年级尤其是高年级应该好好体会和学习的。比如:《桂林山水》中总分总的写作顺序,《碧螺春》、《珍珠鸟》一课细节描写的方法,《鸟的天堂》中点面结合的方法等。教师就可以在充分感悟的基础上,通过恰当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语言,发现规律,进行整理归纳。
  其实,我们的课文之所以能够入选,无论是在用词的准确生动上还是布局谋篇上等等都是有着自身的特点的,学完课文后,我们就可以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有层次有条理叙述的方法,培养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
  3 品读法
  读是引导学生走近文本,感悟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一种好方法。同时,也是让学生再次回归文本,深度品味语言,感受作者语言精妙所在的一种好方法。它可以用在前两种方法任意一种之后。如:《登山》一课中列宁与巴果茨基战胜困难登上山顶后,有一段的景色描写,即:“他们登上山顶,一道柔和的阳光,突然射穿黎明前的薄雾。远处蔚蓝色的湖水开始发出耀眼的亮光。山顶上的雪刹那间变成了玫瑰色,矮树丛和草地上的露水珠儿也开始闪烁着光芒。这时,好像是在谁的指挥下,鸟儿们放开歌喉欢快地唱了起来。”在这里我们首先可以通过对这段话进行取舍的方法让学生比较,体会出环境渲染对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的重要作用,当学生充分感受到后,教师再提出让学生再次品读这段话,感受列宁愉快心情的同时重点体会在此加入环境描写对于烘托人物情感的妙处。这样的读就把学生的关注点从思想内容转向语言文字本身了,同时也是把作者的语言精华从欣赏到吸收再内化的一个过程。这种方法还可用于一些散文、诗歌等读起来朗朗上口的作品。如:郭沫若的《鹭鸶》、金波的《下雪的声音》等等。这类作品作者的语言本身就已经很美了,教师如果讲得过多,问得过细,不但学生嚼得无味,破坏了文本所描绘的美好意境,更是冲淡了语言文字本身的美妙所在。
  以上是笔者在阅读课上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探讨和进一步思考。但愿抛砖引玉,以求共勉。最后让我们始终铭记叶老曾说过的一句话:“语文这一门课是学习运用语言本领的。”
其他文献
【摘 要】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向。要研究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的是要明确相关理论,减少盲目性,本文阐述了作者的理性思考。  【关键词】 小学生 心理健康 理性思考    1 要充分认识和全面领会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是党和政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对教育提出的一项战略性任务。对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加强社会主义建设步伐等具有重要意义。  2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的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叶圣陶先生也说:“学生今天的某一篇作文,其实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积累。”但是,许多农村学生平时缺少对写作素材的观察、积累,写作时就觉得无话可说,因此写出的作文也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了。为了使小学生习作教学走上素质教育轨道,争取大面积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质量,我认为:应该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
期刊
中华民族汉字的形体结构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民族智慧,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创造力。通过汉字的书写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我们的教学应该与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同步,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巧妙渗透书法教学呢?我谨就初中语文教学中书法艺术教学的作用及方法,谈谈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1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写字的要求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
期刊
现代戏剧大师曹禺的代表作《雷雨》以其激烈尖锐的矛盾冲突、精彩纷呈的戏剧语言和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享誉文坛。剧中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和感情历来是读者感兴趣的话题,而主要人物周朴园和侍萍之间的复杂而微妙的情感关系更是众说纷纭。周朴园作为一个“人”对鲁侍萍到底有没有真感情呢?就这一问题,我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感悟热烈讨论,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也受到了很多启发。  周朴园对鲁
期刊
以下内容,经验谈不上,只是将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几点想法与做法与各位同仁交流一下,不到之处还望海涵。我从三个方面谈一下:  1 育人方式方面  我认为成功的育人方式是执教取胜的关键。  1.1 爱生如子。可能是个人性格原因,我喜欢跟孩子们一起,自然也就很爱我的学生了,我的爱同时也唤醒了学生对我的爱。因为有爱,所以才有信任。因为信任,他们开始跟我说他们的心里话,甚至他们认为最应保密的早恋问题,都会找我诉
期刊
语文课堂应坚持“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的现代教学理念。比较教学为学生展开个性化的阅读活动创造了有效的时空,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理解文本。语文阅读教学素材大多是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而选入的作品,它们没有绝对的是非判断,只是提供一种价值取向或暗示一种人文培养目标。这需要语文老师创造性的解读文本,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比较”教学能挖掘文本更多内涵,体现文本
期刊
汉字是表义文字,有独立的意义。依汉字的形引领学生意义识字能增强阅读的有效性。“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形成了汉字的以形示意的突出特点。以形辩音,以形辩义,灵活识字解字有规律。  1 字族文,有新法  汉字中形声字是多数,字族归类,对音相近,形相似,义相连,在诗文中来识记,既形象又有趣。如教学“包字族”出示诗文:学生爱书包,战士爱枪炮,小儿最爱吹泡跑。食同饱,衣同袍,相亲相爱是同胞。柳抽芽,花含苞,
期刊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一个关键。一个好的情境设计,有利于学生走进文本,感悟文本,事半功倍。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有些煞费苦心创设的情境,与学生实际不合,与文本内涵不符。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1 无效情境,本末倒置  语文课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常有些预料不到的情况发生,课堂教学的过程也是千变万化的,需要教师灵活地把持驾驭。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者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完
期刊
“对话”理念变革着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对话意味着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的重视,但是教育教学实践中有教师对此认识存在着一些偏差。如将“对话”仅仅看成是一种形式,忽视了对“对话”本质的思考,缺乏对学生思想情感的真正重视,缩小了“对话”构成者的范围,将对话仅仅理解为“师生”之间的互动,忽视了“生生对话”、“人机对话”、“生文对话”等其他的对话因素。将对话理解为外在的“对答”,而不考虑学生内在
期刊
1 教材分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鄂教版教材第七册第5单元中的第一篇阅读课文。本单元围绕“读书故事”这个话题安排课文,让学生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检讨自己读书的态度和同学交流自己读书的方法与读书的乐趣。这篇课文是一篇人物传记,记叙了少年时代的周恩来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故事。课文共9个自然段,可按时间为线索将课文分为3部分。1~7自然段是第1部分,写周恩来在沈阳读小学时就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