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mao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南朝时期的山水小品文,以书信形式描绘了富春江山水的美。作者以隽永洗练,文辞兼美的语言和清新明快的文风创作此文,全文篇幅不长,但字里行间作者遣词用句之功底,是当时不可多得的经典写景抒怀之作。所以,在教授此文时要教学生很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掌握写景散文的写作技巧,激发对文言文的语言感受能力,积累文言词汇,以便能运用到写作当中。教学中还要贯彻新课标阅读教学精神,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古文的感悟与欣赏水平,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九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的能力,让他们在全面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更好地加以鉴赏,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有相当的文言基础,可以放手大胆让学生自主阅读,合作研讨,由教师解决疑难,辅助学习。学生在积极发言时,教师要注意引导他们,认真指出其不足,以求能够准确理解,创新性复述。对富春江山水的陌生,可能会减弱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致。然而文章优美的语言会第一时间打动学生,我们不妨从朗读、品味语言下手。对于文章的难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两句的理解,以学生现有的生活阅历恐怕是勉为其难。我们不必刻意求深,求透,有所感悟即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切实掌握文言基础知识,夯实文言基础;
  充分利用朗读和想象,培养文言语感,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品味写景的妙语佳句,掌握写景的方法与技巧,提高鉴赏与写作能力。
  2.方法与过程目标
  掌握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方法。教会学生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善于通过辨析、归纳等方法掌握文言字词;通过交流、合作、探究等进行品读赏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深厚底蕴,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背诵课文;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
  教学难点:
  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义。
  教学方法:
  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学法指导:
  预习时利用注释和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能读准字音;
  调动已有文言词语储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分析写法方面的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讲述“焚画殉葬”的故事,引出《富春山居图》以及图中所画富春江之景。
  展示《富春山居图》与富春江风光照,激发学生对富春江的向往。
  富春江的景色真美啊。南朝著名的文学家吴均在游览完富春江的风光后,就情不自禁写了一篇描绘富春江风光的文章《与朱元思书》。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预习反馈
  字词积累(多媒体显示)
  请学生解释课题(多媒体显示)
  题目中“与”是“给”的意思。“书”是“书信”。朱元思,一作宋元思,字玉山,生平不详。
  《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写给好友朱元思的书信节选,全文已散佚,是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结合书下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全文大意。然后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多媒体顯示)
  四、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课文所写景色的特征?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点拨: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本文所写景色的总体特征,全文都围绕着“奇”和“异”这两个字在做文章。
  2.找出课文中描写水的句子,分析写出了水的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点拨:“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写出了水的清澈、湍急。
  3.找出课文中描写山的句子,分析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山。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点拨:“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视觉——山的形态)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听觉——山中的声音)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视觉——山中的日光明暗)
  4.文中哪一句话直接抒发了作者的感情呢?有什么作用?从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点拨:“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物者,窥谷忘反。”
  衬托富春山险峰幽谷夺人心魄的魅力。
  插入作者简介,理解写作意图。
  ——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透露出作者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以及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5.文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从各个角度精细地刻画富春江的山水。你能列举几个吗?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点拨:
  (1)动静结合
  第二段写水,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突出水静态时的清澈和动态时的湍急的特点,水之异尽现。
  第三段写山,以鸟禽的声音,来反衬山林之寂静,以动写静,动静互现。
  (2)采用多种修辞手法(夸张、比喻、对偶、拟人)使描写对象形象鲜明,富于生机。
  (3)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视听结合,使景物声情并茂,生动形象,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4)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5)按地点转移,由近及远的顺序写:从流飘荡,俯视碧水,仰观青山。
  (6)骈散结合:文章虽用骈体,但有散行句穿插其中,别具一番参差错落的韵致。
  (7)记叙、写景、抒情相结合。
  五、拓展延伸,比较阅读
  阅读《三峡》和《与朱元思书》,从内容、写法、情感三方面进行比较,试分析两文的异同点。
  六、课堂总结
  本文从行船游江的实感出发,着力刻画自富阳至桐庐一带富春江的山山水水,以鲜明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这里秀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了对世俗官场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流露出爱慕美好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七、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全文。
  2.把课文改写成现代文,介绍富春江“自富阳至桐庐”的景色。
其他文献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应贯穿整个数学课程之中。“综合与实践”是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和有效的载体。“综合与实践”的教学,重在实践、重在综合。重在实践是指在活动中注重学生自主参与,全过程参与,重视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重在综合是指在活动中注重数学与生活实际、数学与其他学科、数学内部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  北京版小学数学第八册教材第四单元是图形变换,主要
期刊
如何开展学生喜欢的活动?如何将一次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到极致?如何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落在实处?这是一直困扰我的问题。  学生对于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期待之情不言而喻,在活动中急于参与,疲于总结也是情理之中。当新鲜感退去,学生还可以乐此不疲的分享感悟、捕捉收获吗?其实可以。“爱”活动——有一种最深的热爱叫“理解”。如果学生经历活动的全过程,从选择到筹备,像欣赏自己的作品一样参与
期刊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本课结合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和我校学生身体条件,在深入学习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深挖教材及思想品德教育内涵,对教材进行加工和再处理,把技能学习、思想品德教育、情感交流、个性发展、成功喜悦、美的享受融为一体。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背景分析  本节课内容选自人教版水平三五年级教材。支撑跳跃是小学生喜欢的体操项目。它能促进身体
期刊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我国针对幼儿园教育颁布的教学指导文件,幼儿园领导及其老师要深入研究该指南,重视幼儿园语言环境的创设。幼儿园主要为幼儿提供启蒙教育,这个阶段也是幼儿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但是从目前幼儿园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幼儿园语言环境的创设还存在一些问题。笔者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相关教育要求,就幼儿园语言环境的科学创设策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创建科学的语言环境,
期刊
一、教学目标  本节课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是“描述几种消费心理;比较消费行为的差异;辨析消费观念的变化,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知识目标  ①学生能说出从众消费心理、求异消费心理、攀比消费心理及求实消费心理的基本特征;知道如何正确评价四种消费心理;  ②能阐明做理智的消费者应坚持的原则。  2.能力目标  ①通过分析和评价不同的消费心理,提高学生比较、鉴别及理论总结能力;  ②通过结合自身实际,
期刊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2)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名称。  (3)了解计算机软件的分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上展示图片、播放教学课件、学生观察实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及练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利用情景教学,让学生尽快融入课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的兴趣。  (
期刊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发现作文教学中最大问题则是多数学生感到厌烦,归根结底就是没有兴趣,缺乏自信。著名教育家美纽斯曾经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时没有食欲,勉强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最少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在饥饿的驱使下,把食物吃到胃里,那它就会乐于接受,并很好地消化它。”可见,作文教学中着力于学生兴趣的培养,使学生“有饥饿感”“有食欲”,就会拨动学生乐于写作的心弦,促
期刊
教材简析:  唐诗《春晓》是长春版一年级下册第十板块的一篇课文,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晨即兴之作。诗的字里行间流荡着春晨的浓浓气息,流露着作者喜春、爱春、念春、惜春的春恋之情。  教学设想:  根据低年段识字、写字是重中之重的特点以及《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阅读要求“要引导儿童诵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我对本课的教学设想如下:与学生共同观察总结形声字识记、写字
期刊
古往今来,无数中外名人都在强调着读书的重要意义。尤其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素质教育给了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语文课程,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成了学生的必修课。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积淀学生人文底蕴,逐步养成良好的
期刊
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就是让学生多向交往,除了师生讨论外,允许学生互相学习,能形成积极的课堂氛围,也能更好地沟通各类信息;也有利于学生间的互帮互学、相互启发。同时教学由师生的双向交流变为师生、生生的多向交流,形成网状立体的交流,使教学成为1+1+1>3。这样的学习能加强教学个别化,“困难户”在课堂才不会再有被冷落或遗忘的角落,效率才能全面提高。下面就是我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的几点做法。  一、情感转化  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