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hui123zj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教学法专家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可见课堂提问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却大多存在着课堂提问模糊不清、过于概括、提问缺乏针对性以及提问一点即过、流于形式等问题。如何正确地进行课堂提问,发散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语文老师应该认真思考和努力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初中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的一些探索。
  一、设疑新颖,激发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兴趣是提问的第一要素。如果一个问题,教师平淡无奇地提出就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就要力求新颖,讲求新意,这样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如在讲解《死海不死》这一课时,在让学生自主预习时就给学生提问:为什么说死海不死?“死”与“不死”矛盾吗?各有什么含义?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番提问,激发了学生对课文的兴趣,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迫切地研读课文寻找答案。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学生在愉悦中学到了知识。
  二、提问要有针对性
  所谓提问要有针对性,就是教师设计的问题要精而准,紧扣教学目标,抓住重难点,这样就抓住了课文教学的主方向。方向对学生引导对了,内容的探讨与讲解就相对容易多了。如在讲解《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中提问:罗布泊是何时消逝的,消逝的原因是什么?消逝前和消逝后各是什么样子?它的消逝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这些问题直奔主题,当学生把这些问题弄明白时,课文也基本掌握了。
  三、提问要有启发性
  启发性的提问有利于发散学生思维。教学实践证明,教师提问后出现冷场,有时候并不是学生启而不发,而是由于所提问题缺少启发性所致。启发性问题的提出,可引导学生认清问题的实质,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
  四、提问要有层次性
  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要有难易之分,使各个水平的学生都能有机会参与答问:对学困生提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体验成功;对中等生提问一些稍难的问题,让他们尝试成功;对中等以上水平的学生提一些难度大的问题,激励他们上进, 鼓励他们创新。这样,因人而异地提问,可以培养各水平线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提问要有发散性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此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善于捕捉学生探究中生成的问题,引发学生思维纵向的延伸,让学生再次深入探究、思考,让课堂从一个高潮走向另一个高潮。而且,在学生掌握了课本知识后,我们如果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如在学习了《马说》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从今天的视角来看,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除了食马者不知马外,是否还有其他原因?在当今社会,怎么让别人发现你是千里马?又如学习了“会当凌绝,一览众山小”这一诗句后,可以问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它还包含着什么耐人寻味的哲理?这几个问题的提问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把提问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既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又加强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认真思考“问什么”和“怎么问”,努力优化课堂提问,有效地发挥课堂提问所特有的“导向”作用,让课堂提问成为课堂教学中师生交流的桥梁,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和人文的魅力,使教学获得成功。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实践向纵深发展,“教书”这一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师的“教”已不再是单纯传授、讲析,而是引导、组织、参与、讨论等的综合;“书”也不再是单纯的教科书,而是所有的书,包括电视、电影、网络、报纸杂志,特别是生活这部大书。那么新课程背景下的备课也必然发生巨变,如何在新的背景下创新备课方式,深化课程改革,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一大课题。下面我就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创新备课方式,发表一下粗浅的看法。  新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何谓体验?在心理学中,体验作为重要概念,通常表示人们在经验获得及行为变化过程中的心理感受、认知顿悟、反省内化等心理活动。阅读体验,是在阅读的瞬间在心灵上引起的各种快感,它
期刊
苏格拉底有言:“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如果说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在头脑中点燃燎原之火,那么评价首先帮助学生引燃了一根思维的火捻。教师在教学中用好评价介质,不仅能帮助学生很好地掌握知识,而且对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各方面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评价主体的多元、评价内容的全面、评价渠道的创新都会给评价注入鲜活的能量。今天,单就课堂上的评价说说自己的看法:  一、“评
期刊
近年来,作文创新轰轰烈烈,创新作文层出不穷,但有些所谓创新华而不实,虽然形式灵活,令人耳目一新,但内容空洞,缺乏生活气息,缺乏真挚的情感,缺乏鲜明的个性,创新似乎走向了某种极端。我以为学生作文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只要与别人不一样,有独到之处,就是创新,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回归写作的本体,引导学生多角度审题、多角度立意、多角度构思,激活学生思维,让作文百花齐放,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  途径一:
期刊
所谓人文精神,从感性的层次来讲,是对人的理解,对人的宽容,对人的接纳,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爱护和关怀;从理性的层面来讲,是对人终极价值的追寻,对人类命运的忧患,对人生命的珍惜。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没有“人文精神”?似乎是有的。占传统文化主流地位的儒家学说不就是“人”的学说吗?但是,这里的“人”更多的时候是作为民族、国家的“类”人,而不是“个”人。而且,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作为个体的人,
期刊
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主阵地、主渠道。“预设”,本指语句中所包含的使其有真值或有意义的估计,站在教育学的角度来解释,即是指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预先设制教学方案。教学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教学有可能并需要进行有目的的预先设计。“生成”,是课堂对话情景中师生对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即时性的获得与发展,是教学的本质内涵,是课堂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僵化走向灵动,由重复走向创造
期刊
语文是什么?有过见仁见智的形象化的诠释。有人说,她是明媚的春天,其色姹紫嫣红,风光无限;有人说,她是迷人的花园,其香沁人心脾,良久不散;有人说,她是窖藏的美酒,其味绵长醇厚,百品不厌。为何有这样的说法?究其原因,它和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地位有一定的关系。语文是生活与情感的复合体,是人类对生活的追求和情感的抒发,是人类思想的载体,闪烁着人文的光芒。所以,我们在教学时就要用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净化学生的心灵
期刊
“颠倒的教室” 起源于Salman Khan在TED的演讲,是指教育者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教室外,让大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识;而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教室内,以便同学之间、同学和老师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  同传统的中国教育相比,“颠倒的教室”是从学生角度出发、由教师驱动的模式。在新模式下,教师的职责越来越像一个导师、指导者,课堂的互动更多。为了更好的去激发学生的学习
期刊
众所周知,在当前课改的大环境下,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如何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当中,是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必须认真探讨的问题,而学生参与课堂的表现无疑是通过举手的形式展示出来的。但是,现在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是很多初中学生知识都掌握了,但是就是不肯举手。那么如何去提高初中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举手率呢?我认为我们首先应该调查学生不举手的原因,再去对症下药地找寻提高学生举手率的方法。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我通过
期刊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现状与重新定位  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初中生(7—9年级)应“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表明,传统的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目标已经慢慢转向以语文素养为核心的教学目标。在强调提高语文素养的中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因此,我们应该把强化课外阅读作为中学语文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