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课外阅读与写作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l_root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现状与重新定位
  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初中生(7—9年级)应“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表明,传统的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目标已经慢慢转向以语文素养为核心的教学目标。在强调提高语文素养的中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因此,我们应该把强化课外阅读作为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
  但是,在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我根据自己多年来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实践,认为对于课外阅读的重新定位能够较好地解决目前中学生课外阅读缺乏的问题,那就是将课外阅读和写作结合在一起,以课外阅读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以写作为目的指导课外阅读。
  二、以写作为指导和目标,促进课外阅读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可见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读书多、阅读能力强的人,写作能力往往很强。相反,读书少的人则很难写出好文章。因此,我提倡以写作作为指导和目标来促进课外阅读。
  (一)扩大课外阅读,重视语言的积累
  语言积累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如果仅仅依靠课堂教学远远不够。所以中学生必须广泛阅读才能逐渐提高语言素养。教育部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各个学段的课外阅读量,它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做到丰富语言的积累。
  (二)区分精读与泛读,重视精读经典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中学生可选择的课外书籍非常多,对于所有课外书籍都进行精读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因此,区分精读与泛读,重视精读经典十分重要。在这一方面,教师应该发挥应有的引导作用。
  对于泛读的课外书籍,应指导学生将重点放在语言的积累、视野的开阔、情操的陶冶等方面。另外,在泛读课外书籍中也应该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在快读阅读中搜索有用信息在现代社会中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能力。对于精读的课外书籍,教师必须做好挑选甄别的工作。教师应推荐学生阅读一些适宜的经典书籍。总之,课外阅读应区分精读与泛读。
  三、以课外阅读为基础进行写作
  如果说把阅读看作是信息的输入的话,那么写作就是信息的输出。信息的输出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先前的信息输入。由此可见,以课外阅读为基础进行写作是可行的。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我认为以课外阅读为基础进行写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锤炼语言文字,注重语词与文采
  语言文字是写作的基础,恰当地使用语言文字是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但语言文字的正确使用并不是通过有关语法教学就可以完全实现的,而是需要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在语言的使用中掌握用法。语言的生命在于运用,只有理解了语言在运用中的含义,才能明晰其用法。文章好不好的一个重要体现是看文章是否有文采,文采依靠的是积累。
  通过课外阅读,尤其是大量地泛读,学生可以积累大量的辞藻和词语搭配,也可以对语句的表达方式有更深刻的认识。具体来说,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两个方面:首先,使用怎样的词语;其次,怎样将这些词语以何种方式组织出来。前者涉及用词,后者指向成句。大量的泛读可以使学生在这两个方面有潜移默化的提升。
  (二)精构篇章框架,展现文章脉络
  相对于上面的语言要求来说,这里涉及的是写作更高层次的要求。好的文章不仅仅在于遣词与造句,更核心的在于文章要表达的思想和思想表达的线索与层次。在写作中,这就体现在怎样设计篇章结构的问题上。所谓写作之前要“胸有成竹”就是强调在写作具体材料之前要有对文章篇章框架的设计和规划。
  掌握这种篇章规划能力对于中学生来说是非常难的,依据我的教学经验,中学生写作中最缺乏的就是这种能力。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通过课外阅读的精读来解决。之所以推荐学生课外阅读中要精读名家散文,就是想让学生通过对名家散文的认真分析与研读来逐渐领悟文章篇章结构的框架方法与技巧。在精读了一些名家散文后,学生模仿其行文方式多加练习,便可以大大提高这方面的写作能力。
  因此,面对中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不被重视的尴尬现状,我们可以将课外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高相结合,以写作为指导和目标促进课外阅读,以课外阅读为基础提高写作能力。
其他文献
鲁迅曾说过:“写完至少看两遍,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他修改文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修改标题  中学语文课本上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藤野先生》均选自《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迅于1926年2月至11月间追怀往事而写下的十篇“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散文。这些散文曾在《莽原》半月刊上陆续发表,总题为《旧事重提》,1927年5月编订成书时定名为《朝花夕拾》。这样一改使标
期刊
随着新课程实践向纵深发展,“教书”这一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师的“教”已不再是单纯传授、讲析,而是引导、组织、参与、讨论等的综合;“书”也不再是单纯的教科书,而是所有的书,包括电视、电影、网络、报纸杂志,特别是生活这部大书。那么新课程背景下的备课也必然发生巨变,如何在新的背景下创新备课方式,深化课程改革,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一大课题。下面我就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创新备课方式,发表一下粗浅的看法。  新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何谓体验?在心理学中,体验作为重要概念,通常表示人们在经验获得及行为变化过程中的心理感受、认知顿悟、反省内化等心理活动。阅读体验,是在阅读的瞬间在心灵上引起的各种快感,它
期刊
苏格拉底有言:“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如果说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在头脑中点燃燎原之火,那么评价首先帮助学生引燃了一根思维的火捻。教师在教学中用好评价介质,不仅能帮助学生很好地掌握知识,而且对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各方面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评价主体的多元、评价内容的全面、评价渠道的创新都会给评价注入鲜活的能量。今天,单就课堂上的评价说说自己的看法:  一、“评
期刊
近年来,作文创新轰轰烈烈,创新作文层出不穷,但有些所谓创新华而不实,虽然形式灵活,令人耳目一新,但内容空洞,缺乏生活气息,缺乏真挚的情感,缺乏鲜明的个性,创新似乎走向了某种极端。我以为学生作文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只要与别人不一样,有独到之处,就是创新,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回归写作的本体,引导学生多角度审题、多角度立意、多角度构思,激活学生思维,让作文百花齐放,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  途径一:
期刊
所谓人文精神,从感性的层次来讲,是对人的理解,对人的宽容,对人的接纳,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爱护和关怀;从理性的层面来讲,是对人终极价值的追寻,对人类命运的忧患,对人生命的珍惜。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没有“人文精神”?似乎是有的。占传统文化主流地位的儒家学说不就是“人”的学说吗?但是,这里的“人”更多的时候是作为民族、国家的“类”人,而不是“个”人。而且,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作为个体的人,
期刊
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主阵地、主渠道。“预设”,本指语句中所包含的使其有真值或有意义的估计,站在教育学的角度来解释,即是指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预先设制教学方案。教学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教学有可能并需要进行有目的的预先设计。“生成”,是课堂对话情景中师生对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即时性的获得与发展,是教学的本质内涵,是课堂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僵化走向灵动,由重复走向创造
期刊
语文是什么?有过见仁见智的形象化的诠释。有人说,她是明媚的春天,其色姹紫嫣红,风光无限;有人说,她是迷人的花园,其香沁人心脾,良久不散;有人说,她是窖藏的美酒,其味绵长醇厚,百品不厌。为何有这样的说法?究其原因,它和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地位有一定的关系。语文是生活与情感的复合体,是人类对生活的追求和情感的抒发,是人类思想的载体,闪烁着人文的光芒。所以,我们在教学时就要用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净化学生的心灵
期刊
“颠倒的教室” 起源于Salman Khan在TED的演讲,是指教育者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教室外,让大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识;而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教室内,以便同学之间、同学和老师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  同传统的中国教育相比,“颠倒的教室”是从学生角度出发、由教师驱动的模式。在新模式下,教师的职责越来越像一个导师、指导者,课堂的互动更多。为了更好的去激发学生的学习
期刊
众所周知,在当前课改的大环境下,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如何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当中,是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必须认真探讨的问题,而学生参与课堂的表现无疑是通过举手的形式展示出来的。但是,现在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是很多初中学生知识都掌握了,但是就是不肯举手。那么如何去提高初中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举手率呢?我认为我们首先应该调查学生不举手的原因,再去对症下药地找寻提高学生举手率的方法。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我通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