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是王阳明心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王阳明全集》之“知行录”对陶行知先生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知行合一”哲学学说对其影响深远。
◎渊源
陶行知出生在皖南歙县,这里也是王阳明的故乡,陶行知十分崇拜王阳明。早在1910年就读金陵大学时,他就开始研究并信奉王阳明的心学理论。
陶行知在情感上认同王阳明心学后,将“知行合一”视为其的精髓,1912年,他在继续使用原名“陶文浚”的同时,另又取名为“陶知行”足见陶行知对王阳明心学的崇拜。
通过对王阳明心学的深入剖析,陶行知认为,中国传统理念讲究三思而行,往往考虑理论,忽视实质,关起门来做学问,造成中国的书呆子多,清谈者多于实干者。而王阳明心学,知轻行重,“知行合一”。教导人们遇事先有计划、先立刻做起来,遇到困难,就地解决,再深入。这能提升整个中国社会的效率,现实意义非常大。陶行知说,中国发展在找加速器,学习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有助于中华民族的快速复兴。
陶行知1914年秋赴美留学。留学期间,他树立了教育救国的崇高理想。他师从美国伟大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约翰·杜威。杜威教育思想的基础是实用主义哲学。实用主义本质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但含有辩证唯物主义成分。实用主义哲学又属于“行动的哲学”,重视“行”。陶行知发现,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与王阳明的哲学同中有异。杜威论述了知与行的关系,提出了“从做中学”的观点。这一观点表明“做学合一”,也即“知行合一”;但“从做中学”强调“做”是“学”的起点,即先“行”后“知”,与王阳明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不同,但总体来讲,他们的思想还是“知行合一”的统一体。
◎发展
作为一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必须把“知行合一”的思想科学地运用到中国的教育方面。他对中国的传统教育进行了深刻思考,不断总结和反省自己的教育实践,总结出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理论,突破性地写了文章《行是知之始》。在文章中,陶行知仍然充分肯定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但又指出了王阳明“知行合一”中“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观点存在缺陷,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主张。并正式将自己的大名改为“陶行知”。根据“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理论,陶行知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提出了“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和“教学做合一”论点,使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得到改善。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人人都可以是学生,人人都可以是教师。
在教学中,陶行知把知识分为“亲知”“ 闻知”和“说知”三种。而且特别重视“亲知”,认为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更可靠。陶行知批评中国传统教育把“闻知”当作唯一的知识,忽略了“亲知”,也忽略了“说知”。他认为:“我们拿‘行是知之始’来说明知识之来源,并不是否认‘闻知’和‘说知’,乃是承认‘亲知’为一切知识之根本。‘闻知’与‘说知’必须安根于‘亲知’里才能发生效力。”这一点对当今中国教育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心学中有句名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其实,陶行知从“知行”到“行知”再到“行知行”的过程,实质上是他哲学思想一次又一次质的飞跃过程。他对王阳明的心学的继承和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他不断追求真理、实践真理的“破心中贼”过程。他的名字与他的哲学思想如影随形,他的人生品格表里一致,名副其实。
◎渊源
陶行知出生在皖南歙县,这里也是王阳明的故乡,陶行知十分崇拜王阳明。早在1910年就读金陵大学时,他就开始研究并信奉王阳明的心学理论。
陶行知在情感上认同王阳明心学后,将“知行合一”视为其的精髓,1912年,他在继续使用原名“陶文浚”的同时,另又取名为“陶知行”足见陶行知对王阳明心学的崇拜。
通过对王阳明心学的深入剖析,陶行知认为,中国传统理念讲究三思而行,往往考虑理论,忽视实质,关起门来做学问,造成中国的书呆子多,清谈者多于实干者。而王阳明心学,知轻行重,“知行合一”。教导人们遇事先有计划、先立刻做起来,遇到困难,就地解决,再深入。这能提升整个中国社会的效率,现实意义非常大。陶行知说,中国发展在找加速器,学习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有助于中华民族的快速复兴。
陶行知1914年秋赴美留学。留学期间,他树立了教育救国的崇高理想。他师从美国伟大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约翰·杜威。杜威教育思想的基础是实用主义哲学。实用主义本质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但含有辩证唯物主义成分。实用主义哲学又属于“行动的哲学”,重视“行”。陶行知发现,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与王阳明的哲学同中有异。杜威论述了知与行的关系,提出了“从做中学”的观点。这一观点表明“做学合一”,也即“知行合一”;但“从做中学”强调“做”是“学”的起点,即先“行”后“知”,与王阳明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不同,但总体来讲,他们的思想还是“知行合一”的统一体。
◎发展
作为一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必须把“知行合一”的思想科学地运用到中国的教育方面。他对中国的传统教育进行了深刻思考,不断总结和反省自己的教育实践,总结出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理论,突破性地写了文章《行是知之始》。在文章中,陶行知仍然充分肯定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但又指出了王阳明“知行合一”中“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观点存在缺陷,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主张。并正式将自己的大名改为“陶行知”。根据“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理论,陶行知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提出了“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和“教学做合一”论点,使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得到改善。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人人都可以是学生,人人都可以是教师。
在教学中,陶行知把知识分为“亲知”“ 闻知”和“说知”三种。而且特别重视“亲知”,认为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更可靠。陶行知批评中国传统教育把“闻知”当作唯一的知识,忽略了“亲知”,也忽略了“说知”。他认为:“我们拿‘行是知之始’来说明知识之来源,并不是否认‘闻知’和‘说知’,乃是承认‘亲知’为一切知识之根本。‘闻知’与‘说知’必须安根于‘亲知’里才能发生效力。”这一点对当今中国教育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心学中有句名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其实,陶行知从“知行”到“行知”再到“行知行”的过程,实质上是他哲学思想一次又一次质的飞跃过程。他对王阳明的心学的继承和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他不断追求真理、实践真理的“破心中贼”过程。他的名字与他的哲学思想如影随形,他的人生品格表里一致,名副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