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来说,明亮干净的镜子,照到什么就自然而然地反射什么,而不会把在镜子反射范围外的事物(如镜子身后的事物)反射入镜子中去,而对这个正常现象,我们可以说成:无镜外之物。
同样地,当我们让本心如同镜子一样反映客观事物,而不存在反映客观之外的事物,我们可以说成“无心外之物”。反之,本心明明反映这个人丑,却因某种亲疏关系或是私欲,说这个人美,那就是不如实反映事物的特性,而反映了事物之外或者说是事物不存在的特性,我们可以说成“有心外之物”。
“无心外之物”正是由一位近乎是“神”一样的圣人提出来的圆融之说,这个人是被誉为2000年来,首次实现功、德、言三不朽的完人——王阳明。
◎知行合一的思考
“既然心即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那么我们为何没成为圣人?”王阳明多次反问。这实际上是王阳明对“如何去做”的思考。在这当中,“知行合一”作为王阳明心学的重要部分被提升了出来。
“知与行”是由来已久的问题。孔子认为“行更重于知”。佛教则用“定”(实践)和“慧”(知)来比作一车之两轮,缺一不可。朱熹强调了知、行相互促发的关系……诚然,任何一种思想在历史上都具创新性,但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谈创新。王阳明就是在此等思想上首次把“知”和“行”二者合成了一(即知就是行,行就是知),并提出了“知”是“良知”的说法:“知”有两个层次,一是知识,二是良知。譬如你知道很多孝敬父母的知识,而从来不做孝敬父母的事,能说你真正懂得孝敬吗?因此知与行不仅相互促进,并且是同一过程,无分先后。而作为良知,当你知道一个事物,并按本心呼唤去做这个事情,犹如镜子把事物反映一样自然,也是知行合一。
◎何以平定宁王?
王阳明戏剧性地平定了宁王蓄谋了十多年的叛乱,而这当中的不二法门便是“致良知”。
“良知”由孟子提出,却在阳明心学中收获了活生生的灵魂。王阳明认为“良知”即本心。日常生活中,我们对外界的了解是通过眼、耳、鼻、舌、身、意实现的,那么眼为何能看?耳为何能听?既然“心”不是一团血肉,而是主宰我们视听言动的本体,那么良知(本心)便是我们乃以生存(存在)的本质。
并且,良知是能知是知非的,我们判断一事物的正与否取决于自己的心正与否,眼睛看到的往往是假象,只有去私欲,开显本心,才能做到心正、行正、事正。这样之后,我们才能觉悟:做仁义之事,并非因为仁义才去做,而是它符合我本性的,是我本性所需要的一种内在、自觉的机要,此种机要恰恰揭示了——道德的存在境界,是它作为自我存在本质的自然而露。正是这种从实践总结出的醍醐灌顶之理推动王阳明成就一次次的传奇。王阳明的良知告诉他,叛乱的宁王是错的,昏庸的朝廷是错的,但江山无错,人民无辜,出于良知,一定要好好的守护。
◎“无心外之物”PK“主观唯心主义”
提问“山中花自开自落,分明在你的心外,怎么会在心内呢?”
王阳明回答“你没来看花时,山中花和你的心同归于寂(寂,不代表不存在,而是事物存在状态的一种),你来看花时,花在你心中便一时分明(显)起来。”
也就是说,心的本体的存在原本就是“寂”,静的,不动的,但并非绝对不动,只有在一种独特的关系情境(有客观物或对象物的参与)之中,才以它原本的样式展现给我们。譬如,我未认识你之前,你也是存在的,但对于我来说,你是一种“寂”的存在。而对于你父母而言,你就是一种“显”的存在。(并没有扼杀事物客观存在的规律)
回归开篇, 当你违背本心,不能让心如镜子般自然而然地反映所照之物时,即有心之外物,良心有不到之处,便是私欲。因此,“无心外之物”并非后人所斥责的“主观唯心主义”,反之是一种仁者以天下心为心的境界,上下与天地同流的境界。
同样地,当我们让本心如同镜子一样反映客观事物,而不存在反映客观之外的事物,我们可以说成“无心外之物”。反之,本心明明反映这个人丑,却因某种亲疏关系或是私欲,说这个人美,那就是不如实反映事物的特性,而反映了事物之外或者说是事物不存在的特性,我们可以说成“有心外之物”。
“无心外之物”正是由一位近乎是“神”一样的圣人提出来的圆融之说,这个人是被誉为2000年来,首次实现功、德、言三不朽的完人——王阳明。
◎知行合一的思考
“既然心即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那么我们为何没成为圣人?”王阳明多次反问。这实际上是王阳明对“如何去做”的思考。在这当中,“知行合一”作为王阳明心学的重要部分被提升了出来。
“知与行”是由来已久的问题。孔子认为“行更重于知”。佛教则用“定”(实践)和“慧”(知)来比作一车之两轮,缺一不可。朱熹强调了知、行相互促发的关系……诚然,任何一种思想在历史上都具创新性,但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谈创新。王阳明就是在此等思想上首次把“知”和“行”二者合成了一(即知就是行,行就是知),并提出了“知”是“良知”的说法:“知”有两个层次,一是知识,二是良知。譬如你知道很多孝敬父母的知识,而从来不做孝敬父母的事,能说你真正懂得孝敬吗?因此知与行不仅相互促进,并且是同一过程,无分先后。而作为良知,当你知道一个事物,并按本心呼唤去做这个事情,犹如镜子把事物反映一样自然,也是知行合一。
◎何以平定宁王?
王阳明戏剧性地平定了宁王蓄谋了十多年的叛乱,而这当中的不二法门便是“致良知”。
“良知”由孟子提出,却在阳明心学中收获了活生生的灵魂。王阳明认为“良知”即本心。日常生活中,我们对外界的了解是通过眼、耳、鼻、舌、身、意实现的,那么眼为何能看?耳为何能听?既然“心”不是一团血肉,而是主宰我们视听言动的本体,那么良知(本心)便是我们乃以生存(存在)的本质。
并且,良知是能知是知非的,我们判断一事物的正与否取决于自己的心正与否,眼睛看到的往往是假象,只有去私欲,开显本心,才能做到心正、行正、事正。这样之后,我们才能觉悟:做仁义之事,并非因为仁义才去做,而是它符合我本性的,是我本性所需要的一种内在、自觉的机要,此种机要恰恰揭示了——道德的存在境界,是它作为自我存在本质的自然而露。正是这种从实践总结出的醍醐灌顶之理推动王阳明成就一次次的传奇。王阳明的良知告诉他,叛乱的宁王是错的,昏庸的朝廷是错的,但江山无错,人民无辜,出于良知,一定要好好的守护。
◎“无心外之物”PK“主观唯心主义”
提问“山中花自开自落,分明在你的心外,怎么会在心内呢?”
王阳明回答“你没来看花时,山中花和你的心同归于寂(寂,不代表不存在,而是事物存在状态的一种),你来看花时,花在你心中便一时分明(显)起来。”
也就是说,心的本体的存在原本就是“寂”,静的,不动的,但并非绝对不动,只有在一种独特的关系情境(有客观物或对象物的参与)之中,才以它原本的样式展现给我们。譬如,我未认识你之前,你也是存在的,但对于我来说,你是一种“寂”的存在。而对于你父母而言,你就是一种“显”的存在。(并没有扼杀事物客观存在的规律)
回归开篇, 当你违背本心,不能让心如镜子般自然而然地反映所照之物时,即有心之外物,良心有不到之处,便是私欲。因此,“无心外之物”并非后人所斥责的“主观唯心主义”,反之是一种仁者以天下心为心的境界,上下与天地同流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