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基于西藏发展的需要和教育公平问题的考虑,提出了在内地创办西藏班的教育改革措施。但,内地西藏班(校)应如何体现其合理性,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内地西藏班;藏族中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139-02
1994年10月15日,昆明陆军学院附属藏族中学经过中央军委批准正式宣告成立,成为我军第一所藏族中学。其创办西藏班的时间长,并取得了一定成就,是内地西藏班办学的典型之一。
一、学校西藏班的办学情况
(一)学校采取的学生管理方法
该校采取封闭式的管理形式。在该校就读的藏族学生只能在周末的时间才能轮流着出校门,并在外出的时间和人数上都有严格的限定。这个学校对学生实施的管理方法可谓是严格按照军事学校的管理规定进行的。此外,为做好学生的工作,针对大多生源来自西藏偏远牧区而且平时用书信与家人联络这一现实。学校把书信当成情感纽带,采取写汇报信、报喜信、慰问信等形式,来获取学生家长对学校的支持和理解,以求实现共同培育管理学生的目的。
(二)学校取得的教学成果
截至2008年,据不完全统计,这个学校先后有72名学生被全国民族教育协会评为“三好学生”,891人次获得全国、省市级各种科目比赛奖项,97人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所有毕业都要求回藏区工作。该校还涌现出了一批优秀模范学员。此外,还为藏区经济社会建设培养出很多优秀学员。这些教学成果为学校获得了藏区民众的赞誉,不少家长以孩子能考入该校为荣。
二、内地西藏班的办学经验介绍
(一)改善学生基础的教学经验
据《解放军报》报道,“1994年10月,数学老师与大家一样在兴奋中迎来了首批藏族高中生,可数学复试成绩着实让她吃惊:65名学生只有18人及格,平均分不到40分。”该校的英语教师胡艳也提到:“学生英语基础太差,有的连26个英文字母都认不全,原来的教学方法和经验根本用不上。”此外,笔者还了解到,这所学校的学生入学前文化程度都是初中,一些同学还不会说汉话,入学后要同时进行“三语”即,汉语、藏语、英语的教学显得十分困难。鉴于此,该校采取狠抓“三基”即,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实现“三优”即,优化整体素质、优化教学环节、优化教学管理。此外,还倡导“快乐学习”,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开展每日说一句汉语和记五个单词、每周读一篇课外文章、饭前三分钟演讲等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
(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经验
在藏族中学除了数理化,英语,汉语等课程外,还安排了藏文以及藏族历史文化等重要课程。学校还开设了《西藏发展史》、《西藏风情》等专题讲座,请民族宗教问题专家作报告,通过教育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了科学的世界观,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学校针对学生大多来自贫苦农牧区,存在生活、学习习惯不严谨和身体素质较差的问题。学校专门制定了“严字当头、爱在其中、耐心细致”的管理规定,从每次的集合站队、内务整理方面着手,从堂课和班会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据以上内地西藏班的办学情况来看,近年十多年的时间里内地为藏族孩子提供了更多的入学机会,改善了他们的教育环境,为发展西藏培养了很多的人才,办学成果丰硕。笔者却认为在看到办学成果的同时,还应该关注办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内地创办西藏班存在的相关问题及思考
(一)由学生特殊性和管理方式引发的思考
据笔者了解到,该校生源大部分是藏族学生。从学生的年龄结构来看,他们入学年龄大都在15-22岁左右。他们远赴内地求学,有着许多与内地学生不同的特殊性,表现为:1、处于特殊成长时期价值观人生观尚未形成,需要成人的引导;2、西藏班的孩子年龄还比较小对父母有着依赖性,渴望关爱;3、自身基础薄弱,来到学校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容易失去信心。此外,封闭式的管理方式,减少了学生与外界接触的机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他们的发展。《教育大辭典》对教育过程的看法,它认为教育过程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人的社会化过程;即受教育者出生后接受各方面的影响,从生物实体实现向社会实体、从低水平社会实体实现向高水平社会实体转化的过程。二是指学校的教育过程,即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影响,引导或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向教育预期目标转化的过程。”可见,教育过程包括学校的教育过程和人的社会社会化过程。封闭式的军事化管理,虽保证了就读学生的安全,却人为的阻断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这将会阻碍人的社会化发展。
(二)由传统文化的引发的思考
张诗亚教授曾在《祭坛与讲坛》一书中论及文化生态系统时提出,文化生态系统通常由三部分构成:“第一,自然环境,即群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条件(包括非生物)的总和;第二,社会环境,即与群体生活相关联的各种社会条件的总和。它包括该群体所构成的社会内部结构诸方面和该群体与其他群体的交往、关系等外部环境诸方面的关系;第三,精神环境,即该群体所共有的道德观念、价值体系。风俗习惯、宗教形态等诸方面的总和。”这就要求,对藏族学生进行教学活动时需要考虑,如何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此外,吴晓蓉教授在她的博士论文《仪式中的教育——摩梭人成年礼的教育人类学分析》中也谈到,“教育概念只有在每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中才能到恰当而充分的诠释。离开了民族的语言文化背景,对教育的理解顶多也只能停留在技术的逻辑层面上,难以把握其精髓。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教育概念,有自己表达教育主张的教育语言,有自己施行教育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文化传承和人的社会化据此而得以体现。”藏族学生所接受的教育本应该在他们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中进行。因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实施内地办西藏班的策略。这促进了藏区的发展,却破坏了藏族学生的生态文化系统给学生造成各种不适应。学校教育应该思考,如何采取补救措施来传承其民族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教育大辞典编撰委员会.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19.
\[2\]张诗亚.祭坛与讲坛——西南民族宗教教育比较研究\[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213.
\[3\]吴晓蓉.仪式中的教育——摩梭人成年礼的教育人类学分析\[M\].重庆:西南大学出版社,2003:2.
\[4\]明世法.办好让人民满意的西藏班(校)(二)[J].中国民族教育,2004,(2).
\[5\]刘鹏.解放军报\[N\].2009-03-17.
关键词:内地西藏班;藏族中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139-02
1994年10月15日,昆明陆军学院附属藏族中学经过中央军委批准正式宣告成立,成为我军第一所藏族中学。其创办西藏班的时间长,并取得了一定成就,是内地西藏班办学的典型之一。
一、学校西藏班的办学情况
(一)学校采取的学生管理方法
该校采取封闭式的管理形式。在该校就读的藏族学生只能在周末的时间才能轮流着出校门,并在外出的时间和人数上都有严格的限定。这个学校对学生实施的管理方法可谓是严格按照军事学校的管理规定进行的。此外,为做好学生的工作,针对大多生源来自西藏偏远牧区而且平时用书信与家人联络这一现实。学校把书信当成情感纽带,采取写汇报信、报喜信、慰问信等形式,来获取学生家长对学校的支持和理解,以求实现共同培育管理学生的目的。
(二)学校取得的教学成果
截至2008年,据不完全统计,这个学校先后有72名学生被全国民族教育协会评为“三好学生”,891人次获得全国、省市级各种科目比赛奖项,97人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所有毕业都要求回藏区工作。该校还涌现出了一批优秀模范学员。此外,还为藏区经济社会建设培养出很多优秀学员。这些教学成果为学校获得了藏区民众的赞誉,不少家长以孩子能考入该校为荣。
二、内地西藏班的办学经验介绍
(一)改善学生基础的教学经验
据《解放军报》报道,“1994年10月,数学老师与大家一样在兴奋中迎来了首批藏族高中生,可数学复试成绩着实让她吃惊:65名学生只有18人及格,平均分不到40分。”该校的英语教师胡艳也提到:“学生英语基础太差,有的连26个英文字母都认不全,原来的教学方法和经验根本用不上。”此外,笔者还了解到,这所学校的学生入学前文化程度都是初中,一些同学还不会说汉话,入学后要同时进行“三语”即,汉语、藏语、英语的教学显得十分困难。鉴于此,该校采取狠抓“三基”即,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实现“三优”即,优化整体素质、优化教学环节、优化教学管理。此外,还倡导“快乐学习”,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开展每日说一句汉语和记五个单词、每周读一篇课外文章、饭前三分钟演讲等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
(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经验
在藏族中学除了数理化,英语,汉语等课程外,还安排了藏文以及藏族历史文化等重要课程。学校还开设了《西藏发展史》、《西藏风情》等专题讲座,请民族宗教问题专家作报告,通过教育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了科学的世界观,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学校针对学生大多来自贫苦农牧区,存在生活、学习习惯不严谨和身体素质较差的问题。学校专门制定了“严字当头、爱在其中、耐心细致”的管理规定,从每次的集合站队、内务整理方面着手,从堂课和班会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据以上内地西藏班的办学情况来看,近年十多年的时间里内地为藏族孩子提供了更多的入学机会,改善了他们的教育环境,为发展西藏培养了很多的人才,办学成果丰硕。笔者却认为在看到办学成果的同时,还应该关注办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内地创办西藏班存在的相关问题及思考
(一)由学生特殊性和管理方式引发的思考
据笔者了解到,该校生源大部分是藏族学生。从学生的年龄结构来看,他们入学年龄大都在15-22岁左右。他们远赴内地求学,有着许多与内地学生不同的特殊性,表现为:1、处于特殊成长时期价值观人生观尚未形成,需要成人的引导;2、西藏班的孩子年龄还比较小对父母有着依赖性,渴望关爱;3、自身基础薄弱,来到学校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容易失去信心。此外,封闭式的管理方式,减少了学生与外界接触的机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他们的发展。《教育大辭典》对教育过程的看法,它认为教育过程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人的社会化过程;即受教育者出生后接受各方面的影响,从生物实体实现向社会实体、从低水平社会实体实现向高水平社会实体转化的过程。二是指学校的教育过程,即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影响,引导或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向教育预期目标转化的过程。”可见,教育过程包括学校的教育过程和人的社会社会化过程。封闭式的军事化管理,虽保证了就读学生的安全,却人为的阻断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这将会阻碍人的社会化发展。
(二)由传统文化的引发的思考
张诗亚教授曾在《祭坛与讲坛》一书中论及文化生态系统时提出,文化生态系统通常由三部分构成:“第一,自然环境,即群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条件(包括非生物)的总和;第二,社会环境,即与群体生活相关联的各种社会条件的总和。它包括该群体所构成的社会内部结构诸方面和该群体与其他群体的交往、关系等外部环境诸方面的关系;第三,精神环境,即该群体所共有的道德观念、价值体系。风俗习惯、宗教形态等诸方面的总和。”这就要求,对藏族学生进行教学活动时需要考虑,如何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此外,吴晓蓉教授在她的博士论文《仪式中的教育——摩梭人成年礼的教育人类学分析》中也谈到,“教育概念只有在每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中才能到恰当而充分的诠释。离开了民族的语言文化背景,对教育的理解顶多也只能停留在技术的逻辑层面上,难以把握其精髓。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教育概念,有自己表达教育主张的教育语言,有自己施行教育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文化传承和人的社会化据此而得以体现。”藏族学生所接受的教育本应该在他们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中进行。因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实施内地办西藏班的策略。这促进了藏区的发展,却破坏了藏族学生的生态文化系统给学生造成各种不适应。学校教育应该思考,如何采取补救措施来传承其民族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教育大辞典编撰委员会.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19.
\[2\]张诗亚.祭坛与讲坛——西南民族宗教教育比较研究\[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213.
\[3\]吴晓蓉.仪式中的教育——摩梭人成年礼的教育人类学分析\[M\].重庆:西南大学出版社,2003:2.
\[4\]明世法.办好让人民满意的西藏班(校)(二)[J].中国民族教育,2004,(2).
\[5\]刘鹏.解放军报\[N\].2009-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