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徐甜(1986.11-),女,汉族,河南辉县人,助教,硕士研究生,新乡学院文学院,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
摘要: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均属于我国的文学形态,充满着人性关怀的同时还蕴藏了诸多历史意义,我国现、当代文学的内在灵魂则以人文精神为主,可以说,我国目前所有高校大学生的现、当代文学教学均需要对人文精神进行渗透与弘扬。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好高校人文教学的渗透工作,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已经成为各大高校文学教学的重点。本文首先进行了人文精神概述,同时提出其意义,然后根据当代高校文学教学,对大学生提出相关培育人文精神的措施,以期为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人文精神;培育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1-0129-01
一、前言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中现、当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面临最大的困境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其一为难以实施人文精神教学,其二为当代大学生对我国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等作品的阅读积极性普遍较低。如果高校文学教学工作者想要解决这两个困境,关键在于如何对实际课程教学中的重点科目进行探究,通过培育学生具备人文精神,增加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兴趣,进而才能有效避免大学生三观出现偏差,影响其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人文精神概述及其意义分析
人们常说的人文精神也被叫做人文主义,这一说法最早起于西方,该词语的本意指的是通过多年哲学探索而培育形成的一种崇高精神。人文精神包含的主要元素共有三个,即理性、人性以及超越性。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理性说明了人具备思考的能力,因此会思考,可以不断追求事物的真理。从人的本质角度出发,人性说明了凡事皆可以以人为重,尤其是对他人的尊重,这是一种崇高的人性精神。而超越性则是根据宗教意义来进行说明的,指的是人们对生命意义会不断追求。现代的人文精神指的是一种人文的、自由的精神,此类精神被人们当做万物生存最具价值之处,并且认为在大自然中人的存在不但属于自然规律,而且也属于一种精神意义,应当尊重并且肯定他人存在的价值与意义[1]。
总之,现代的人文精神指出了人的生存不但只是为了追求外在的物质,而且还要追求生命及本身内在的含义。在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中,可以说人文精神起到了精神支柱的作用,也为人们长久生活的环境、社会发展等提供人道、正义以及理想等支撑,引导人们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所以,在高校文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大学生具备崇高的人文精神已经逐步成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点。
三、在我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培育人文精神的措施
(一)培育大学生文学修养并激发其追求文学体验的动力
我国的现代及当代文学仅有百年之久的历史,所以在高校文学教育过程中可以应用的知识资源、审美资源相对有效。在实际教学的时候,教育重点并非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将文学知识交给学生即可,而是通过文学教育的手段激发出大学生探究文学中蕴藏的现代精神及历史秘密,进而提高大学生学习文学知识的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激发出大学生对于文学知识的热情和兴趣,才能提高其学习文学的原动力,这样学生才能根据自身文学审美探究与学习。比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将文学课本所涉及到的一些文学现象、文学思潮、文学作家、作品等详细为学生介绍,同时在备课之时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在教学的时候让学生能够明白,文学形态是随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增加学生对文学的了解和掌握,进而增加其学习动力[2]。
(二)鼓励学生鉴赏半政治化的文学美,同时树立公民意识
要培育大学生对我国现、当代文学学习兴趣,老师应该在教学中有意识地鼓励学生鉴赏半政治化的文学美。很多大学生缺乏专业的中文训练,因此常常只关注到文学中强烈的政治色彩与革命意味,并没有真正体会到其中的艺术性与审美内涵。比如:很多学生在鉴赏与政治有关的文学类作品之时,往往会与作家当时生活的背景联系起来,进而联系到当时的政治背景等,由于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学生往往只注重作家的生存境遇而并没有关注这类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又或者无法体会这些文学作品中所蕴藏的人性关怀、艺术形式以及革命性等等,所以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务必对此给予正确指引,鼓励学生站在人文角度及历史语境中对我国的现代文学、当代文学作品进行鉴赏,感受作者追求生命的感受。当学生对这些文学追求与自我选择达成相互尊重的意识,其勇于承担的人文精神就会不断得到增强。
(三)鼓励学生追求真善美,帮助其树立正确三观
在我国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中,对真善美的精神追求始终贯穿于文学作品中,老师在实际教学时,可以根据作者对生命的选择并以此为榜样,培育学生具有正确的思想观念以及道德观念、价值观等。我国的现、当代文学发展时间并不长,甚至很多还带有历史光环,因此老师在教学时可以积极采用历史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文学产生理解与认可。比如很多学生往往只关注到历史的一面,容易因历史事迹而忽略文学作品本身的价值,老师需要通过讲解历史知识,让学生明白这类文学作品中蕴藏的真善美,使学生明白作家在极危险的政治背景下与艰苦条件中,依旧追求真善美的精神,促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并积极探寻该种精神,从而对文学作品有更深层次的了解。这种真善美也是当下最值得追求的一种人文精神,通过培育这种人文精神,使学生明白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和吸引力[3]。
四、结束语
在当今社会发展当中,人文精神始终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与议论,因此高校也承担了培育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的责任。高校在进行中国现代、当代文学教学时通过渗透人文精神,可以帮助学生寻求适合自己学习的方式,通过自身对文学作品的独特见解,提升自己的艺术魅力和艺术见识。久而久之,为社会、为国家培育出大批高素质、能力强的专业型人才。
(作者单位:新乡学院文学院)
参考文献:
[1]郭涛.浅析现当代文学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5(11):101-102.
[2]张亚丽.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谈高职生的人文精神培育[J].现代企业教育,2013,16(16):179.
[3]李丹宇.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改革探析——《百合花》教学案例的启示[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28(05):80-83,131.
摘要: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均属于我国的文学形态,充满着人性关怀的同时还蕴藏了诸多历史意义,我国现、当代文学的内在灵魂则以人文精神为主,可以说,我国目前所有高校大学生的现、当代文学教学均需要对人文精神进行渗透与弘扬。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好高校人文教学的渗透工作,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已经成为各大高校文学教学的重点。本文首先进行了人文精神概述,同时提出其意义,然后根据当代高校文学教学,对大学生提出相关培育人文精神的措施,以期为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人文精神;培育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1-0129-01
一、前言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中现、当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面临最大的困境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其一为难以实施人文精神教学,其二为当代大学生对我国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等作品的阅读积极性普遍较低。如果高校文学教学工作者想要解决这两个困境,关键在于如何对实际课程教学中的重点科目进行探究,通过培育学生具备人文精神,增加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兴趣,进而才能有效避免大学生三观出现偏差,影响其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人文精神概述及其意义分析
人们常说的人文精神也被叫做人文主义,这一说法最早起于西方,该词语的本意指的是通过多年哲学探索而培育形成的一种崇高精神。人文精神包含的主要元素共有三个,即理性、人性以及超越性。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理性说明了人具备思考的能力,因此会思考,可以不断追求事物的真理。从人的本质角度出发,人性说明了凡事皆可以以人为重,尤其是对他人的尊重,这是一种崇高的人性精神。而超越性则是根据宗教意义来进行说明的,指的是人们对生命意义会不断追求。现代的人文精神指的是一种人文的、自由的精神,此类精神被人们当做万物生存最具价值之处,并且认为在大自然中人的存在不但属于自然规律,而且也属于一种精神意义,应当尊重并且肯定他人存在的价值与意义[1]。
总之,现代的人文精神指出了人的生存不但只是为了追求外在的物质,而且还要追求生命及本身内在的含义。在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中,可以说人文精神起到了精神支柱的作用,也为人们长久生活的环境、社会发展等提供人道、正义以及理想等支撑,引导人们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所以,在高校文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大学生具备崇高的人文精神已经逐步成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点。
三、在我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培育人文精神的措施
(一)培育大学生文学修养并激发其追求文学体验的动力
我国的现代及当代文学仅有百年之久的历史,所以在高校文学教育过程中可以应用的知识资源、审美资源相对有效。在实际教学的时候,教育重点并非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将文学知识交给学生即可,而是通过文学教育的手段激发出大学生探究文学中蕴藏的现代精神及历史秘密,进而提高大学生学习文学知识的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激发出大学生对于文学知识的热情和兴趣,才能提高其学习文学的原动力,这样学生才能根据自身文学审美探究与学习。比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将文学课本所涉及到的一些文学现象、文学思潮、文学作家、作品等详细为学生介绍,同时在备课之时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在教学的时候让学生能够明白,文学形态是随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增加学生对文学的了解和掌握,进而增加其学习动力[2]。
(二)鼓励学生鉴赏半政治化的文学美,同时树立公民意识
要培育大学生对我国现、当代文学学习兴趣,老师应该在教学中有意识地鼓励学生鉴赏半政治化的文学美。很多大学生缺乏专业的中文训练,因此常常只关注到文学中强烈的政治色彩与革命意味,并没有真正体会到其中的艺术性与审美内涵。比如:很多学生在鉴赏与政治有关的文学类作品之时,往往会与作家当时生活的背景联系起来,进而联系到当时的政治背景等,由于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学生往往只注重作家的生存境遇而并没有关注这类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又或者无法体会这些文学作品中所蕴藏的人性关怀、艺术形式以及革命性等等,所以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务必对此给予正确指引,鼓励学生站在人文角度及历史语境中对我国的现代文学、当代文学作品进行鉴赏,感受作者追求生命的感受。当学生对这些文学追求与自我选择达成相互尊重的意识,其勇于承担的人文精神就会不断得到增强。
(三)鼓励学生追求真善美,帮助其树立正确三观
在我国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中,对真善美的精神追求始终贯穿于文学作品中,老师在实际教学时,可以根据作者对生命的选择并以此为榜样,培育学生具有正确的思想观念以及道德观念、价值观等。我国的现、当代文学发展时间并不长,甚至很多还带有历史光环,因此老师在教学时可以积极采用历史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文学产生理解与认可。比如很多学生往往只关注到历史的一面,容易因历史事迹而忽略文学作品本身的价值,老师需要通过讲解历史知识,让学生明白这类文学作品中蕴藏的真善美,使学生明白作家在极危险的政治背景下与艰苦条件中,依旧追求真善美的精神,促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并积极探寻该种精神,从而对文学作品有更深层次的了解。这种真善美也是当下最值得追求的一种人文精神,通过培育这种人文精神,使学生明白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和吸引力[3]。
四、结束语
在当今社会发展当中,人文精神始终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与议论,因此高校也承担了培育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的责任。高校在进行中国现代、当代文学教学时通过渗透人文精神,可以帮助学生寻求适合自己学习的方式,通过自身对文学作品的独特见解,提升自己的艺术魅力和艺术见识。久而久之,为社会、为国家培育出大批高素质、能力强的专业型人才。
(作者单位:新乡学院文学院)
参考文献:
[1]郭涛.浅析现当代文学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5(11):101-102.
[2]张亚丽.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谈高职生的人文精神培育[J].现代企业教育,2013,16(16):179.
[3]李丹宇.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改革探析——《百合花》教学案例的启示[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28(05):80-8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