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书能够开导灵魂,提高和强化人格,激发人们的美好志向;读书能够增长才智和陶冶心灵。” 英国小说家萨克雷的这段名言告诉我们:阅读对于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确,是阅读引导我们学会知识,启发思考,陶冶情操,愉悦生活。“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主席的这一言论向我们阐明了阅读如同吃饭、睡觉一样,是我们不可或缺的良好习惯。作为一名教师,让学生喜欢阅读、学会阅读,养成一生享受阅读的良好习惯,是一份责无旁贷的义务。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呢?
一、感受重要唤阅读
“腹有诗书气自华”。作为一名教师,从孩子小学一入学起,就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重要性,产生强烈的读书愿望,化被动被迫的读书为积极主动的自觉行为。如教师有意无意地介绍学生熟悉的名人读书故事,告诉学生,你如果想成为一个这样的人,就要不断地去读书;经常给学生讲述一些蕴含深刻哲理的小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对学生说:我所知道的这些都是通过学习阅读获得的,你们如果想要成为像老师这样的人,也要不断地去读书。这些经常性的小细节,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读书的重要性,唤起学生的读书需求,真正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二、激发兴趣促阅读
1.美化墙壁,营造阅读氛围。在楼道、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名人名言,在学习园地的张贴学生习作、名人读书故事、经典诗文……一面面“会说话”的墙壁,让学生一进校园就感受到浓浓的读书氛围,产生强烈的读书欲望。
2.巧设悬念,激发阅读兴趣。中小学生大多喜欢读故事,听故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用讲故事的形式,将读物中最精彩的片段讲给学生听,然后故意在最关键的环节戛然而止。当学生张大好奇的眼睛,迫不及待地打听下文时,教师这样告诉他们:“其实,老师刚才讲的故事在某某书中有详细的介绍,想知道结果,你们就自己去阅读吧……”学生阅读的激情自然不言而喻。
3.榜样示范,调动阅读兴趣。每个班级里都会有几个“小书虫”,教师可以隔三差五地对他们进行表扬、宣传,让他们介绍自己最近都读了哪些好书。这种表扬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教师自己呢,利用早读、午休、课间、自习等时间,早早来到教室,选一本自己喜欢又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安静地坐在讲台前,手捧书本,静心阅读……此情此景,既充实了教师的知识,又对学生产生了最好的示范作用。试想,学生、教师一起潜心读书的场面,该是校园里一道多么美丽的风景。
三、掌握方法巧阅读
阅读一般有四种方法。第一种是信息式阅读法,主要是为了解情况。阅读报纸、广告、说明书等多采用这种阅读方法。阅读时速度较快,眼睛在文字间快速浏览,及时捕捉自己所需的内容,舍弃无关的部分,是否需要中断、精读或停顿下来稍加思考,根据所读的材料而定。第二种是文学作品阅读法。文学作品除了内容之外,还有修辞和韵律上的意义。所以应采用较慢的速度阅读,以便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第三种是经典著作阅读法,多用来阅读哲学、经济、军事和古典著作。阅读这些著作要像读文学作品一样的慢,但在阅读时眼睛要经常离开书本,对书中的一字一句都细加思索,捕捉作者的真正用意,从而理解其中的深奥哲理。第四种是麻醉性阅读法,只是为了消磨时光,如同服用麻醉品那样使读者忘却了自己的存在,飘飘然于无限的幻想之中。
中小学生阅读的大多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和经典名著,因此最好采用第二、三种方法,必要时还可以在书中做出标记,在本上写出读书笔记。
四、丰富内容善阅读
书籍的田野姹紫嫣红,绚丽多彩,这对于阅读欲望强烈的中小学生充满了诱惑与挑战:他们年龄偏低,认识能力有限,分辨能力不强,很多时候,他们对于优秀作品与庸俗读物难以分辨。教师这时候要善于做学生阅读的引路人,引导他们识别读物的优劣,切忌“挖到笼子就是菜”,良莠不分。教师要利用周末、假期多到书店、图书馆转转,看到适合学生阅读的新书、优秀期刊及时介绍给学生,定期把中小学生必读书目推荐给他们。例如除了《读者》、《意林》等优秀期刊外,我还向学生推荐了《智慧背囊》,这套丛书内容短小精悍,其蕴含的深刻人生哲理,能不断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他们的人生充满瑰丽的色彩。
五、养成习惯享阅读
1.家校合力,督促阅读。学生在校阅读情况教师易于掌握,然而学生更多的阅读时间是在家里。所以,他们的阅读量、阅读效果与家长的管理有着直接关系。教师要经常与家长沟通,和家长共同协商孩子每天的阅读时间、阅读内容、阅读量,帮助孩子制定出每天的阅读计划。要经常开展读书阅读调查活动,及时了解学生,督促学生有效阅读。
2.开展多种活动,促进阅读。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我是小小推荐家”、“名人名言展示会”、“读书心得展览”、“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读书的快乐,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陶冶学生的情操。
3.搭建交流平台,享受阅读。当学生阅读达到一定水平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举行“朗读比赛”,“故事比赛”等活动,让比赛优胜者轮流到其他班级示范朗读,给大家讲故事,这种经历将会印在每一个学生心中,成为他们终身难忘的珍贵记忆。这对调动学生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阅读习惯的形成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更需要学生的不懈坚持。愿我们每个学生在每一个阶段都能乐于阅读、坚持阅读,享受阅读为其展现的生活幸福,品味阅读为其演绎的精彩人生!
一、感受重要唤阅读
“腹有诗书气自华”。作为一名教师,从孩子小学一入学起,就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重要性,产生强烈的读书愿望,化被动被迫的读书为积极主动的自觉行为。如教师有意无意地介绍学生熟悉的名人读书故事,告诉学生,你如果想成为一个这样的人,就要不断地去读书;经常给学生讲述一些蕴含深刻哲理的小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对学生说:我所知道的这些都是通过学习阅读获得的,你们如果想要成为像老师这样的人,也要不断地去读书。这些经常性的小细节,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读书的重要性,唤起学生的读书需求,真正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二、激发兴趣促阅读
1.美化墙壁,营造阅读氛围。在楼道、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名人名言,在学习园地的张贴学生习作、名人读书故事、经典诗文……一面面“会说话”的墙壁,让学生一进校园就感受到浓浓的读书氛围,产生强烈的读书欲望。
2.巧设悬念,激发阅读兴趣。中小学生大多喜欢读故事,听故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用讲故事的形式,将读物中最精彩的片段讲给学生听,然后故意在最关键的环节戛然而止。当学生张大好奇的眼睛,迫不及待地打听下文时,教师这样告诉他们:“其实,老师刚才讲的故事在某某书中有详细的介绍,想知道结果,你们就自己去阅读吧……”学生阅读的激情自然不言而喻。
3.榜样示范,调动阅读兴趣。每个班级里都会有几个“小书虫”,教师可以隔三差五地对他们进行表扬、宣传,让他们介绍自己最近都读了哪些好书。这种表扬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教师自己呢,利用早读、午休、课间、自习等时间,早早来到教室,选一本自己喜欢又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安静地坐在讲台前,手捧书本,静心阅读……此情此景,既充实了教师的知识,又对学生产生了最好的示范作用。试想,学生、教师一起潜心读书的场面,该是校园里一道多么美丽的风景。
三、掌握方法巧阅读
阅读一般有四种方法。第一种是信息式阅读法,主要是为了解情况。阅读报纸、广告、说明书等多采用这种阅读方法。阅读时速度较快,眼睛在文字间快速浏览,及时捕捉自己所需的内容,舍弃无关的部分,是否需要中断、精读或停顿下来稍加思考,根据所读的材料而定。第二种是文学作品阅读法。文学作品除了内容之外,还有修辞和韵律上的意义。所以应采用较慢的速度阅读,以便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第三种是经典著作阅读法,多用来阅读哲学、经济、军事和古典著作。阅读这些著作要像读文学作品一样的慢,但在阅读时眼睛要经常离开书本,对书中的一字一句都细加思索,捕捉作者的真正用意,从而理解其中的深奥哲理。第四种是麻醉性阅读法,只是为了消磨时光,如同服用麻醉品那样使读者忘却了自己的存在,飘飘然于无限的幻想之中。
中小学生阅读的大多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和经典名著,因此最好采用第二、三种方法,必要时还可以在书中做出标记,在本上写出读书笔记。
四、丰富内容善阅读
书籍的田野姹紫嫣红,绚丽多彩,这对于阅读欲望强烈的中小学生充满了诱惑与挑战:他们年龄偏低,认识能力有限,分辨能力不强,很多时候,他们对于优秀作品与庸俗读物难以分辨。教师这时候要善于做学生阅读的引路人,引导他们识别读物的优劣,切忌“挖到笼子就是菜”,良莠不分。教师要利用周末、假期多到书店、图书馆转转,看到适合学生阅读的新书、优秀期刊及时介绍给学生,定期把中小学生必读书目推荐给他们。例如除了《读者》、《意林》等优秀期刊外,我还向学生推荐了《智慧背囊》,这套丛书内容短小精悍,其蕴含的深刻人生哲理,能不断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他们的人生充满瑰丽的色彩。
五、养成习惯享阅读
1.家校合力,督促阅读。学生在校阅读情况教师易于掌握,然而学生更多的阅读时间是在家里。所以,他们的阅读量、阅读效果与家长的管理有着直接关系。教师要经常与家长沟通,和家长共同协商孩子每天的阅读时间、阅读内容、阅读量,帮助孩子制定出每天的阅读计划。要经常开展读书阅读调查活动,及时了解学生,督促学生有效阅读。
2.开展多种活动,促进阅读。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我是小小推荐家”、“名人名言展示会”、“读书心得展览”、“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读书的快乐,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陶冶学生的情操。
3.搭建交流平台,享受阅读。当学生阅读达到一定水平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举行“朗读比赛”,“故事比赛”等活动,让比赛优胜者轮流到其他班级示范朗读,给大家讲故事,这种经历将会印在每一个学生心中,成为他们终身难忘的珍贵记忆。这对调动学生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阅读习惯的形成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更需要学生的不懈坚持。愿我们每个学生在每一个阶段都能乐于阅读、坚持阅读,享受阅读为其展现的生活幸福,品味阅读为其演绎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