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文化魅力和影响力,在近一千多年对世界各国和历史文明进程的历史长河中,都是广泛而深远的。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含众多方面,绝对是一代代中华儿女几千年创造的文明结晶。而在当代中国绘画在表达思想方面就存在很大的问题。
一、轻学养,重技能
要学养与技能并重。所谓学养,即艺术内在的精神文化内涵。“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唐代张璨作画主张是对艺术内在学养的最早阐释。而吴冠中先生在他的绘画艺术作品当中就有很大的体现。绘画是一门综合艺术,不单讲究技法,而且更重修养,要对画论、画史等知识都有较高的要求。所谓“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绘画者的艺术素质是和文化品格是作品的灵魂核心,拥有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体现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思维方式这样作品才能有它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然而今天沉迷于技巧训练或对绘画工具、材料性能进行新的分离组合,粗浅的追求绘画创作中出现的新肌理、新形式占据了绝大都数的所谓艺术家的作品里。我觉得那是非常肤浅的,那其实只是一种技术上的语言而已,使得绘画作品假、大、空。发生在我自身就有个很明显的例子,曾经有一个人是这么看着我的作品跟我说:“你那那是画的那是帖上去的吧?”还有另一个人是这么对我说的“你那作品打印的真好”他们把艺术作品局限于架上表现,技艺的表达而已。我当时只是一笑而过。笑的是他们无知,笑的是他们肤浅,笑的是他们与时代脱离。
二、轻画理,重表象
画理即绘画的道理,是绘画内在规律的表现。从某种意义讲它也是一种文化精神的内在体现。然而,西方的架上绘画观念对中国绘画具有足够的冲击,当代多元化的艺术形式的呈现,使得浮躁心理充斥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对文化的需求也逐渐演变成快餐方式。所谓的艺术家们更多地被西方绘画的多样造型方式、色彩以及形式感和富有想象的艺术主张所吸引,对传统文化所体现的幽淡,儒雅的艺术气质已没有了顶礼膜拜的心态,对传统中国绘画的欣赏也逐渐漠视。这不仅是当今许多从事艺术创作者的绘画弊端,同时也是一种病态。
在当下消费社会中,作为绘画艺术和音乐一样,处于主流的高雅的文化似乎在世人面前已经成为过去,所有人都可以漠视。反之轻松的、娱乐的、休闲的通俗文化则风风火火地成为畅销和时髦。向往的什么青春派、崇拜的什么偶像派等追崇的什么潮流让人无言以对,让人恶心,完全失去了自我,忘了自我是谁,看看以前的国人所尊崇的“文以救世”丶“文以载道”眼下全无,他们已经不再通过绘画来证明自己的梦想和价值,更多的是迎合大众,违背自我思想,表达出来的作品连自己也不知道表达个什么东西,甚至连怎么表达出来的都不清不楚,更多的是照抄与临摹,根本没有自己的思想载体在里面,追求的只是表面视觉效果。在审美上,过去人们认为,艺术欣赏是一种高雅的审美活动,可以启迪思维、陶冶情操、充实人生、完善自我,而现在许多人接受艺术只当作一种生活休闲,或者为了消解疲劳、平衡心态;或者为了排遣寂寞、补偿失落;或者为了打发时光、调剂视阈、享乐人生;甚至为了享乐人生,有些人不惜代价去猎奇搜怪、去追逐新鲜刺激,于是严肃文艺被冷落了,快餐文化一片火爆。在轻松自由的创作形态下,面对不同的大众消费与大众思想审美的情况下,通过绘画,平民也能成为理想的超人和侠士。伟人也被平民化了。为了满足大众的短暂艺术,为了金钱,有的画家甚至批量生产作品,此等事件让人心寒。艺术啊!
面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多元与“繁荣”,应要真正切入到中国具体的问题和现实语境中去,我们既要认识到这是世界“文明冲突”或“文化渗透”的必然,又要冷静对待由后现代文化现象所引发的否定或质疑,这种思考或许更有利于我国当代艺术能真正走向前卫和繁荣,并沿着正确而健康的道路向前发展。
一、轻学养,重技能
要学养与技能并重。所谓学养,即艺术内在的精神文化内涵。“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唐代张璨作画主张是对艺术内在学养的最早阐释。而吴冠中先生在他的绘画艺术作品当中就有很大的体现。绘画是一门综合艺术,不单讲究技法,而且更重修养,要对画论、画史等知识都有较高的要求。所谓“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绘画者的艺术素质是和文化品格是作品的灵魂核心,拥有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体现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思维方式这样作品才能有它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然而今天沉迷于技巧训练或对绘画工具、材料性能进行新的分离组合,粗浅的追求绘画创作中出现的新肌理、新形式占据了绝大都数的所谓艺术家的作品里。我觉得那是非常肤浅的,那其实只是一种技术上的语言而已,使得绘画作品假、大、空。发生在我自身就有个很明显的例子,曾经有一个人是这么看着我的作品跟我说:“你那那是画的那是帖上去的吧?”还有另一个人是这么对我说的“你那作品打印的真好”他们把艺术作品局限于架上表现,技艺的表达而已。我当时只是一笑而过。笑的是他们无知,笑的是他们肤浅,笑的是他们与时代脱离。
二、轻画理,重表象
画理即绘画的道理,是绘画内在规律的表现。从某种意义讲它也是一种文化精神的内在体现。然而,西方的架上绘画观念对中国绘画具有足够的冲击,当代多元化的艺术形式的呈现,使得浮躁心理充斥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对文化的需求也逐渐演变成快餐方式。所谓的艺术家们更多地被西方绘画的多样造型方式、色彩以及形式感和富有想象的艺术主张所吸引,对传统文化所体现的幽淡,儒雅的艺术气质已没有了顶礼膜拜的心态,对传统中国绘画的欣赏也逐渐漠视。这不仅是当今许多从事艺术创作者的绘画弊端,同时也是一种病态。
在当下消费社会中,作为绘画艺术和音乐一样,处于主流的高雅的文化似乎在世人面前已经成为过去,所有人都可以漠视。反之轻松的、娱乐的、休闲的通俗文化则风风火火地成为畅销和时髦。向往的什么青春派、崇拜的什么偶像派等追崇的什么潮流让人无言以对,让人恶心,完全失去了自我,忘了自我是谁,看看以前的国人所尊崇的“文以救世”丶“文以载道”眼下全无,他们已经不再通过绘画来证明自己的梦想和价值,更多的是迎合大众,违背自我思想,表达出来的作品连自己也不知道表达个什么东西,甚至连怎么表达出来的都不清不楚,更多的是照抄与临摹,根本没有自己的思想载体在里面,追求的只是表面视觉效果。在审美上,过去人们认为,艺术欣赏是一种高雅的审美活动,可以启迪思维、陶冶情操、充实人生、完善自我,而现在许多人接受艺术只当作一种生活休闲,或者为了消解疲劳、平衡心态;或者为了排遣寂寞、补偿失落;或者为了打发时光、调剂视阈、享乐人生;甚至为了享乐人生,有些人不惜代价去猎奇搜怪、去追逐新鲜刺激,于是严肃文艺被冷落了,快餐文化一片火爆。在轻松自由的创作形态下,面对不同的大众消费与大众思想审美的情况下,通过绘画,平民也能成为理想的超人和侠士。伟人也被平民化了。为了满足大众的短暂艺术,为了金钱,有的画家甚至批量生产作品,此等事件让人心寒。艺术啊!
面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多元与“繁荣”,应要真正切入到中国具体的问题和现实语境中去,我们既要认识到这是世界“文明冲突”或“文化渗透”的必然,又要冷静对待由后现代文化现象所引发的否定或质疑,这种思考或许更有利于我国当代艺术能真正走向前卫和繁荣,并沿着正确而健康的道路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