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冷暴力,顾名思义,它首先是暴力的一种,指不是通过殴打等行为暴力解决问题,而是表现为冷淡、轻视、放任、疏远和漠不关心,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伤害。冷暴力表现范围很广,主要表现在家庭、工作单位及学校等,直接造成了许多的社会悲剧。这里我们讨论的是幼儿园老师对孩子使用“冷暴力”的问题,分析教师出现冷暴力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出现和克服冷暴力行为的发生。
【案例一】:小便池里有大便
有一次幼儿午餐前,李老师发现女孩子的一个小便池里有少许的大便,看到这一情形,老师气呼呼地在班上对所有的幼儿说:“有哪一个小朋友大便了呀,刚刚才提醒过解完大便要擦屁股的?”可是班上的每一个孩子谁也不敢吭声,这时老师没办法了,只能板着脸一个个检查小朋友的裤子,在检查到一半的时候终于找出了那个女孩子。这时,李老师当着全班所有孩子的面说:“刚刚你为什么自己不站出来呀”这个小女孩眼泪汪汪地说:“刚才我叫了,可是没人理我呀,所以…….
分析:这个老师属于教训型的教师: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对于孩子一味批评,从来不听孩子的解释,从而使教育变成了教训。同时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虽然事情后来解决了,也找出了“凶手”,老师是满意了,但是这件事对孩子造成的伤害绝不仅仅是表面的伤害,而是内心深处的伤害。如果教师能冷静一些,或许犯错误的孩子会主动出来承认错误。
【案例二】:“老师,请您抱抱我”
在幼儿园里,我们会发现一些老师会比较偏爱那些长的漂亮、可爱、帅气的孩子,或者对那些家庭条件、背景比较好的孩子“特殊照顾”。久而久之,班上的其他小朋友也能很明显的感受到这些变化,有的孩子回家后会对自己的妈妈说:“老師很喜欢抱晶晶(化名),但是却从来都不抱我的。”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孩子非常的伤心。但是相反的,那些受照顾的孩子在班里就会表现得特别的傲气,逐渐的成了班里的“小霸王”了。
分析:在这个案例中我们会发现教师的“偏爱”往往会对某些孩子是一种伤害!为了所有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从小培养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而且这中被忽视的孩子往往都会出现两种极端,一种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破坏行为来引起老师对他的关注,另一种则变得自悲,不敢在集体面前表现,情绪变化不定。所以作为现今的幼儿教师,我们应该创设一个公平的环境来公平的关爱每个孩子——不管他们的个性如何,长相如何,能力如何,社会背景如何。
【案例三】:“再调皮就打110”
我们家隔壁住着一户姓“陆”的50岁左右的人,她就常常会到我家来跟我的妈妈聊天,但是聊天的内容大多都是关于她的孙子的。她向我的妈妈这样诉说:我的孙子4岁了,他今年才上幼儿园,但是我发现他的老师好像不太喜欢他,因为每次我都看到她在和其他孩子说话,我孙子也说老师总是不跟他说话的。我家的孙子还说,那个老师还说如果他再调皮的话就要打“110”,让警察来捉他,不再让他来幼儿园了。害的我家孙子现在都不愿意上幼儿园了呢。
分析:很明显我们会发现这个老师属于威胁、冷漠型的教师,她动辙以吓唬、威胁的语气来批评孩子,如:“你在调皮的话我就打110让警察来捉他,不再让他来幼儿园了。”或者无视孩子,对这个男孩子表现的很冷漠,老师的这些行为,都深深的伤害了孩子幼小的心灵,使他对老师,甚至是上学这件事产生了抵触和害怕的心理。
幼儿的心理是脆弱的,是极容易受伤的,并且它一旦受到伤害,就将会对其心理、人格和今后的健康发展带来难以预知的消极影响。那么教师如何避免在教育工作中出现“冷暴力”现象呢?下面谈一些粗浅的想法。
作为教师要拥有健康的心态,控制自身的情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教师使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幼儿学习和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人格特征、言行举止以及对待幼儿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树立良好的形象,自觉地培养敬业的精神,同时,作为教师还应保持一颗“活到老,学到老”的心,多阅读一些有关幼儿心理的书籍,用心理学知识来解决幼儿的实际问题。
作为教师要注重“语言艺术”的运用,规范自己的言语。与幼儿平时的交往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语言是否得当。教师不应该掺杂任何带有主观色彩和情绪的言语,而应该用平和的语气,委婉的态度与幼儿进行交谈,同时在与幼儿进行交往和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反思自己的言行,不断的自我质疑、自我解惑,掌握优化教育言行的方法,不断提高教育言行的决策能力和培养教育机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言行在幼儿的心理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注意,就要避免自己的言行对幼儿的心理造成伤害。在平时的幼儿生活和活动中,多考虑一下孩子的感受;在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时,多考虑一下再发言。如果我们都能够做到这几点的话,相信孩子们在幼儿园里会生活的很好。教师,请远离“冷暴力”,以爱心、阳光、笑脸去抚慰孩子的心灵。
参考文献:
【1】、刘云艳,《幼儿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
【3】、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幼儿心灵抚慰活动手册》,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案例一】:小便池里有大便
有一次幼儿午餐前,李老师发现女孩子的一个小便池里有少许的大便,看到这一情形,老师气呼呼地在班上对所有的幼儿说:“有哪一个小朋友大便了呀,刚刚才提醒过解完大便要擦屁股的?”可是班上的每一个孩子谁也不敢吭声,这时老师没办法了,只能板着脸一个个检查小朋友的裤子,在检查到一半的时候终于找出了那个女孩子。这时,李老师当着全班所有孩子的面说:“刚刚你为什么自己不站出来呀”这个小女孩眼泪汪汪地说:“刚才我叫了,可是没人理我呀,所以…….
分析:这个老师属于教训型的教师: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对于孩子一味批评,从来不听孩子的解释,从而使教育变成了教训。同时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虽然事情后来解决了,也找出了“凶手”,老师是满意了,但是这件事对孩子造成的伤害绝不仅仅是表面的伤害,而是内心深处的伤害。如果教师能冷静一些,或许犯错误的孩子会主动出来承认错误。
【案例二】:“老师,请您抱抱我”
在幼儿园里,我们会发现一些老师会比较偏爱那些长的漂亮、可爱、帅气的孩子,或者对那些家庭条件、背景比较好的孩子“特殊照顾”。久而久之,班上的其他小朋友也能很明显的感受到这些变化,有的孩子回家后会对自己的妈妈说:“老師很喜欢抱晶晶(化名),但是却从来都不抱我的。”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孩子非常的伤心。但是相反的,那些受照顾的孩子在班里就会表现得特别的傲气,逐渐的成了班里的“小霸王”了。
分析:在这个案例中我们会发现教师的“偏爱”往往会对某些孩子是一种伤害!为了所有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从小培养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而且这中被忽视的孩子往往都会出现两种极端,一种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破坏行为来引起老师对他的关注,另一种则变得自悲,不敢在集体面前表现,情绪变化不定。所以作为现今的幼儿教师,我们应该创设一个公平的环境来公平的关爱每个孩子——不管他们的个性如何,长相如何,能力如何,社会背景如何。
【案例三】:“再调皮就打110”
我们家隔壁住着一户姓“陆”的50岁左右的人,她就常常会到我家来跟我的妈妈聊天,但是聊天的内容大多都是关于她的孙子的。她向我的妈妈这样诉说:我的孙子4岁了,他今年才上幼儿园,但是我发现他的老师好像不太喜欢他,因为每次我都看到她在和其他孩子说话,我孙子也说老师总是不跟他说话的。我家的孙子还说,那个老师还说如果他再调皮的话就要打“110”,让警察来捉他,不再让他来幼儿园了。害的我家孙子现在都不愿意上幼儿园了呢。
分析:很明显我们会发现这个老师属于威胁、冷漠型的教师,她动辙以吓唬、威胁的语气来批评孩子,如:“你在调皮的话我就打110让警察来捉他,不再让他来幼儿园了。”或者无视孩子,对这个男孩子表现的很冷漠,老师的这些行为,都深深的伤害了孩子幼小的心灵,使他对老师,甚至是上学这件事产生了抵触和害怕的心理。
幼儿的心理是脆弱的,是极容易受伤的,并且它一旦受到伤害,就将会对其心理、人格和今后的健康发展带来难以预知的消极影响。那么教师如何避免在教育工作中出现“冷暴力”现象呢?下面谈一些粗浅的想法。
作为教师要拥有健康的心态,控制自身的情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教师使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幼儿学习和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人格特征、言行举止以及对待幼儿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树立良好的形象,自觉地培养敬业的精神,同时,作为教师还应保持一颗“活到老,学到老”的心,多阅读一些有关幼儿心理的书籍,用心理学知识来解决幼儿的实际问题。
作为教师要注重“语言艺术”的运用,规范自己的言语。与幼儿平时的交往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语言是否得当。教师不应该掺杂任何带有主观色彩和情绪的言语,而应该用平和的语气,委婉的态度与幼儿进行交谈,同时在与幼儿进行交往和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反思自己的言行,不断的自我质疑、自我解惑,掌握优化教育言行的方法,不断提高教育言行的决策能力和培养教育机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言行在幼儿的心理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注意,就要避免自己的言行对幼儿的心理造成伤害。在平时的幼儿生活和活动中,多考虑一下孩子的感受;在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时,多考虑一下再发言。如果我们都能够做到这几点的话,相信孩子们在幼儿园里会生活的很好。教师,请远离“冷暴力”,以爱心、阳光、笑脸去抚慰孩子的心灵。
参考文献:
【1】、刘云艳,《幼儿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
【3】、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幼儿心灵抚慰活动手册》,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