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烽烟与炊烟交错,转瞬又是一年。
2018年我们一起思考了当中国改革开放迎来40周年时,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越是成果傲然时,我们越需要归零自我。因为成功都是过去时,而挑战才是未来时。没有归零心态,我们便没办法应对现实和未来更加复杂的挑战。
果然,2019年是注定不平凡的一年,我们既有建国70周年的激动与欣喜,也有中美贸易战的焦虑与熬人,还有更加复杂、严峻乃至凌乱不清的國内外政治经济社会形势,直到此时此刻。
2020年马上将至。我们该怎么办?
我想再次引用我曾经引用过的稻盛和夫的一句话:“当我们觉得不行了的时候,正是我们工作的开始!”
2019年,我们的国有企业,我们的民营企业,我们的上市公司,我们的中小企业,我们的出口型企业,我们的资源型企业,乃至我们的互联网企业,几乎我们所有的企业,都或多或少会面对“不行了”的压力。但越是这时,正是我们努力工作、展示自身价值的开始。换一个角度想,我们过去高速成长和积累了40年,不就是为了应对这一迟早会到来的艰难而伟大的时刻吗?
既然是注定的,也就不那么可怕了。
可怕的是,我们有时真看不清未来什么是注定的。以至于如今颇时髦的一所培训机构,叫做“混沌”大学。是的,在一个雾霾渐起的时节,一切看起来都是混沌不清的,什么都是不靠谱、指不上的。
2020年马上将至。我们又该怎么办?我再次引用稻盛和夫的另一句话:“我们要用看起来最基本的道理,来衡量和判断那些看起来最复杂的事物。”
我两次引用稻盛和夫的话,一方面是因为2019年正是《中外管理》杂志将稻盛哲学引入中国企业界整整十周年,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稻盛和夫曾对满腹焦虑的中国企业家说:“中国社会现在出现的问题,我们日本也都曾经出现过。一切都会过去,都会好起来。”是的,虽然如今日本依然面对着老龄化与无欲望的挑战,但欲望过剩的浮躁与纠结,他们已经历过了,也走过来了。
而我们正在经历。并且就在2019-2020年时,我们也正在经历走出浮躁的起点。我们社会的聚焦,正在从BAT转向任正非,从模式渲染转向技术研发。李嘉诚们,走就走吧。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备胎,更多的芯片,更多的高铁,更多的机器人。
我近十年一直在说,互联网如果不能从2C走量降价,转向2B提升品质,中国社会就不可能从“将就”走向“讲究”。
德国人至今绝口不提互联网,是因为他们早就在践行工业4.0。他们早已把时代的发展洪流融入到了自己的产业血液里。
德国人至今不为人口下降而担心蓝领短缺,是因为他们的工人可以在条件宛如博物馆一样的厂房里专心工作。这是我们2019年在德国隐形冠军企业参访中亲眼看到的。
德国人至今不会为时代的乱象所困扰而不知所措,是因为他们即便在便道上那窄窄的单车道,都会集体严格遵守与避让。他们由衷相信规则,便不会害怕变革,和不会被变革所摧毁。
德国人至今不为移动支付所裹挟而陷入焦虑,是因为他们的企业可以传承到第九代,他们什么苦难与时髦都经历过。他们知道最终回归的价值到底是什么?也许那只是一支铅笔,但那就是一个贵族。
德国,日本,同为实现制造强国的标杆,同为已然安宁富足的社会,给了我们中国很多价值思考的启迪。
不错,中国企业和社会当前急需价值回归,中国企业和社会当前也正在价值回归。当我们企业家,不论是创业者,还是传承者,都在深夜扪心拷问我们的初心,我们从哪里来,我们究竟为了什么,我们也就明确了自己的使命,我们在太阳底下必须要扛起什么,同时为了扛起,又必须要变革什么。
让我们一起来把那些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社会价值与管理价值,重新回归到我们内心!指引我们的行动!
2018年我们一起思考了当中国改革开放迎来40周年时,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越是成果傲然时,我们越需要归零自我。因为成功都是过去时,而挑战才是未来时。没有归零心态,我们便没办法应对现实和未来更加复杂的挑战。
果然,2019年是注定不平凡的一年,我们既有建国70周年的激动与欣喜,也有中美贸易战的焦虑与熬人,还有更加复杂、严峻乃至凌乱不清的國内外政治经济社会形势,直到此时此刻。
2020年马上将至。我们该怎么办?
日本:不行了,才是工作的开始
我想再次引用我曾经引用过的稻盛和夫的一句话:“当我们觉得不行了的时候,正是我们工作的开始!”
2019年,我们的国有企业,我们的民营企业,我们的上市公司,我们的中小企业,我们的出口型企业,我们的资源型企业,乃至我们的互联网企业,几乎我们所有的企业,都或多或少会面对“不行了”的压力。但越是这时,正是我们努力工作、展示自身价值的开始。换一个角度想,我们过去高速成长和积累了40年,不就是为了应对这一迟早会到来的艰难而伟大的时刻吗?
既然是注定的,也就不那么可怕了。
可怕的是,我们有时真看不清未来什么是注定的。以至于如今颇时髦的一所培训机构,叫做“混沌”大学。是的,在一个雾霾渐起的时节,一切看起来都是混沌不清的,什么都是不靠谱、指不上的。
2020年马上将至。我们又该怎么办?我再次引用稻盛和夫的另一句话:“我们要用看起来最基本的道理,来衡量和判断那些看起来最复杂的事物。”
我两次引用稻盛和夫的话,一方面是因为2019年正是《中外管理》杂志将稻盛哲学引入中国企业界整整十周年,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稻盛和夫曾对满腹焦虑的中国企业家说:“中国社会现在出现的问题,我们日本也都曾经出现过。一切都会过去,都会好起来。”是的,虽然如今日本依然面对着老龄化与无欲望的挑战,但欲望过剩的浮躁与纠结,他们已经历过了,也走过来了。
而我们正在经历。并且就在2019-2020年时,我们也正在经历走出浮躁的起点。我们社会的聚焦,正在从BAT转向任正非,从模式渲染转向技术研发。李嘉诚们,走就走吧。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备胎,更多的芯片,更多的高铁,更多的机器人。
德国:一根铅笔,背后是一个贵族
我近十年一直在说,互联网如果不能从2C走量降价,转向2B提升品质,中国社会就不可能从“将就”走向“讲究”。
德国人至今绝口不提互联网,是因为他们早就在践行工业4.0。他们早已把时代的发展洪流融入到了自己的产业血液里。
德国人至今不为人口下降而担心蓝领短缺,是因为他们的工人可以在条件宛如博物馆一样的厂房里专心工作。这是我们2019年在德国隐形冠军企业参访中亲眼看到的。
德国人至今不会为时代的乱象所困扰而不知所措,是因为他们即便在便道上那窄窄的单车道,都会集体严格遵守与避让。他们由衷相信规则,便不会害怕变革,和不会被变革所摧毁。
德国人至今不为移动支付所裹挟而陷入焦虑,是因为他们的企业可以传承到第九代,他们什么苦难与时髦都经历过。他们知道最终回归的价值到底是什么?也许那只是一支铅笔,但那就是一个贵族。
月光下的问与拷,日光下的扛与变
德国,日本,同为实现制造强国的标杆,同为已然安宁富足的社会,给了我们中国很多价值思考的启迪。
不错,中国企业和社会当前急需价值回归,中国企业和社会当前也正在价值回归。当我们企业家,不论是创业者,还是传承者,都在深夜扪心拷问我们的初心,我们从哪里来,我们究竟为了什么,我们也就明确了自己的使命,我们在太阳底下必须要扛起什么,同时为了扛起,又必须要变革什么。
让我们一起来把那些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社会价值与管理价值,重新回归到我们内心!指引我们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