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南的风情,江南的财富,江南的雅致,催生了有着两千五百年历史的古城——苏州,六百多年前,昆曲就诞生在苏州的昆山地区,并因此而得名。
◎问世
昆曲发源于苏州昆山地区。明朝嘉靖年间,昆曲的前身昆腔逐渐在吴中地区流行开来。以“乐圣”魏良辅为代表,众多民间歌唱家潜心钻研这一新声。魏良辅对过去两百年间的昆曲演唱技巧进行了整理和总结,建立了昆腔的歌唱体系,昆曲“水磨调”由此问世。公元1543年,是昆曲发展史上非同寻常的一年。这一年,魏良辅写成了《南词引正》,确立了昆曲的正声地位。同一年,昆山人梁辰鱼创作完成了《浣纱记》,专门为昆曲创作的传奇作品。昆曲传奇的问世,加速了昆曲作为一个剧种的形成。万历年间,家庭昆班开始大量涌现。在江南园林中,一个个昆曲舞台一步步被搭建起来。点点滴滴的戏曲元素加入进来。配器由简单到齐备、表演从无到有、行当从少到多、舞台从简陋到富丽堂皇。昆曲最终“粉墨登场”。
◎鼎盛
在昆曲艺术到达鼎盛之时产生的《牡丹亭》已经成为中国文学和戏剧的不朽之作。作者汤显祖和英国的大文豪莎士比亚一样,都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在这两个东西方戏剧家身上有着太多的巧合,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汤显祖的《牡丹亭》都是列入世界文学宝库的瑰宝。因昆曲而生的昆曲传奇最终超越昆曲本身,为中国戏曲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一批最为经典的剧目,并成为中国乃至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加拿大人史凯蒂,十五年以来毫不间断地研究《牡丹亭》,写成了一本《牡丹亭》演出史的专著,包含了在中国的演出史,在海外的演出史,以及改编成歌剧版的演出史。青春版《牡丹亭》的上演,让今天的观众为四百年前的梦境感动,剧中的至情超越了不同政见,不同人群,不同年龄以及不同时代。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感时伤春时,仍然喜欢轻叹一声:“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说的是戏中词,道的是人间情。
◎辉煌
明清之际,朝代更替,整个国家动荡不安。相对北方而言,南方社会较为安定,经济也未受到很大的破坏。尤其是南明定都南京以后,北方的文人学士纷纷南迁。明末清初的昆曲不仅未受到明清易代的影响,反而又有很大的发展,职业戏班大为增多。苏州甚至出现了戏曲演员的行会组织:梨园总局。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昆曲作家的创作开始更多取材于现实题材。江山不幸诗人幸,秉承昆曲传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传统,大量寄托亡国哀痛和民族感情的作品纷纷问世。以李玉为代表的苏州派作家创作了大量具有强烈现实性和时代气息的作品。公元1699年,康熙38年,孔尚任经历二十年苦心经营、三易其稿创作的《桃花扇》终于写成。此前,洪昇的《长生殿》已轰动曲坛。“南洪北孔”为昆曲传奇的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开创了历史剧如何表现历史生活的新局面。中国进入了古典生活的最后华美一页:康雍乾盛世,昆曲也迎来了最为辉煌的时代。
◎巅峰
康熙年间,“折子戏”的演出成为一时的风气。而到了乾隆年间,“折子戏”已经成为昆曲演出的主要形式。清政府对于词曲创作的干涉,是康熙朝以后传奇创作迅速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传奇作品创作日渐凋零的同时,昆曲的演出市场却日趋繁荣。“折子戏”的出现,是昆曲艺人根据市场需求,对传奇脚本做出的最大胆、最彻底的改变。站在戏馆舞台上的艺人,显然比在富人的家宴上,有了更大的发挥和创作的空间。“折子戏”经过一代又一代艺人千锤百炼的演出,每个细节都得到了加工和改造,趋于完美。昆曲由此建立了相当完备的表演程式。昆曲表演艺术发展到了它的巅峰时期。昆曲中的众多经典曲目也通过“折子戏”流传下来。璀璨辉煌的“折子戏”,为中国传统戏曲的继承和发展奠定了最为坚实的基础。
◎传播
昆曲已经传播到了全国各地,并影响到了这个社会的每一阶层。从观众的需求出发,昆曲发生着一些入乡随俗的变化。康熙年间,各种地方声腔在各地蓬勃兴起,如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调、二簧调,统谓之乱弹,即所谓“花部”,与“雅部”即昆山腔相对应。新兴的京剧渗透着大量的昆剧艺术元素,京剧从昆曲中继承了一批演出曲目,基本沿用了昆曲的行当和表演体系。不仅仅是京剧,此后兴起的众多地方戏种如越剧、川剧、黄梅戏等,也和昆曲有着深厚的渊源。昆曲衰落了,但中国戏曲却迎来了最为繁荣的发展时期。昆曲为中国戏曲贡献了完备的舞台艺术体系、经典的曲目、顶尖的艺人,功莫大焉。昆剧称为“百戏之母”,正源于此。
◎没落
历经数百年的昆曲从清末进入了她六百年历史中最困难的时期,昆曲几度浮沉,命悬一线。光绪年间,昆剧开始没落。北京和南方各地的昆班力量渐次瓦解。然而,昆曲似乎一直受到文化人的偏爱。他们敏锐地关注着昆曲的兴衰,在发展中鼓吹,在困境中坚守。就在一百年前,当昆曲最为衰弱的时候,正是蔡元培、吴梅这样的大教育家和曲学大师,把戏曲教育引入北京大学,在大学讲堂里唱起了昆曲,维系着昆曲的一线生机。1921年,昆剧传习所在苏州创立。昆曲传习所培养出来的传字辈艺人在最艰难的时候传承了昆曲艺术的薪火,延续了昆曲的历史。
◎新生
新中国“百花齐放”的文艺方针,给了昆曲艺人们崭新的艺术生命。1956年4月10日,浙江昆苏剧团排演的新编昆曲《十五贯》正式在北京的广和剧场上演。5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社论《从“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谈起》。这篇社论的发表,正式宣告昆曲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956年是昆曲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年。各地的昆曲演出团体也纷纷成立。昆曲这支兰花,在百花齐放的大环境下悄然绽放。这些新建立的剧团,后来都为昆曲的延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文化大革命”的暴风骤雨几乎将昆曲这支兰花连根拔起,但它挣扎着、顽强地活了下来。1982年,在苏州举行的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昆剧会演上,国家文化部提出了昆曲工作的八字方针:保护、继承、创新、发展。国家、剧团和民间的曲社几股力量共同推动着昆曲的复兴。昆曲,这份古老而又年轻的文化遗产,把过去和未来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世界和中国紧紧联系在一起。
◎问世
昆曲发源于苏州昆山地区。明朝嘉靖年间,昆曲的前身昆腔逐渐在吴中地区流行开来。以“乐圣”魏良辅为代表,众多民间歌唱家潜心钻研这一新声。魏良辅对过去两百年间的昆曲演唱技巧进行了整理和总结,建立了昆腔的歌唱体系,昆曲“水磨调”由此问世。公元1543年,是昆曲发展史上非同寻常的一年。这一年,魏良辅写成了《南词引正》,确立了昆曲的正声地位。同一年,昆山人梁辰鱼创作完成了《浣纱记》,专门为昆曲创作的传奇作品。昆曲传奇的问世,加速了昆曲作为一个剧种的形成。万历年间,家庭昆班开始大量涌现。在江南园林中,一个个昆曲舞台一步步被搭建起来。点点滴滴的戏曲元素加入进来。配器由简单到齐备、表演从无到有、行当从少到多、舞台从简陋到富丽堂皇。昆曲最终“粉墨登场”。
◎鼎盛
在昆曲艺术到达鼎盛之时产生的《牡丹亭》已经成为中国文学和戏剧的不朽之作。作者汤显祖和英国的大文豪莎士比亚一样,都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在这两个东西方戏剧家身上有着太多的巧合,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汤显祖的《牡丹亭》都是列入世界文学宝库的瑰宝。因昆曲而生的昆曲传奇最终超越昆曲本身,为中国戏曲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一批最为经典的剧目,并成为中国乃至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加拿大人史凯蒂,十五年以来毫不间断地研究《牡丹亭》,写成了一本《牡丹亭》演出史的专著,包含了在中国的演出史,在海外的演出史,以及改编成歌剧版的演出史。青春版《牡丹亭》的上演,让今天的观众为四百年前的梦境感动,剧中的至情超越了不同政见,不同人群,不同年龄以及不同时代。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感时伤春时,仍然喜欢轻叹一声:“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说的是戏中词,道的是人间情。
◎辉煌
明清之际,朝代更替,整个国家动荡不安。相对北方而言,南方社会较为安定,经济也未受到很大的破坏。尤其是南明定都南京以后,北方的文人学士纷纷南迁。明末清初的昆曲不仅未受到明清易代的影响,反而又有很大的发展,职业戏班大为增多。苏州甚至出现了戏曲演员的行会组织:梨园总局。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昆曲作家的创作开始更多取材于现实题材。江山不幸诗人幸,秉承昆曲传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传统,大量寄托亡国哀痛和民族感情的作品纷纷问世。以李玉为代表的苏州派作家创作了大量具有强烈现实性和时代气息的作品。公元1699年,康熙38年,孔尚任经历二十年苦心经营、三易其稿创作的《桃花扇》终于写成。此前,洪昇的《长生殿》已轰动曲坛。“南洪北孔”为昆曲传奇的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开创了历史剧如何表现历史生活的新局面。中国进入了古典生活的最后华美一页:康雍乾盛世,昆曲也迎来了最为辉煌的时代。
◎巅峰
康熙年间,“折子戏”的演出成为一时的风气。而到了乾隆年间,“折子戏”已经成为昆曲演出的主要形式。清政府对于词曲创作的干涉,是康熙朝以后传奇创作迅速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传奇作品创作日渐凋零的同时,昆曲的演出市场却日趋繁荣。“折子戏”的出现,是昆曲艺人根据市场需求,对传奇脚本做出的最大胆、最彻底的改变。站在戏馆舞台上的艺人,显然比在富人的家宴上,有了更大的发挥和创作的空间。“折子戏”经过一代又一代艺人千锤百炼的演出,每个细节都得到了加工和改造,趋于完美。昆曲由此建立了相当完备的表演程式。昆曲表演艺术发展到了它的巅峰时期。昆曲中的众多经典曲目也通过“折子戏”流传下来。璀璨辉煌的“折子戏”,为中国传统戏曲的继承和发展奠定了最为坚实的基础。
◎传播
昆曲已经传播到了全国各地,并影响到了这个社会的每一阶层。从观众的需求出发,昆曲发生着一些入乡随俗的变化。康熙年间,各种地方声腔在各地蓬勃兴起,如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调、二簧调,统谓之乱弹,即所谓“花部”,与“雅部”即昆山腔相对应。新兴的京剧渗透着大量的昆剧艺术元素,京剧从昆曲中继承了一批演出曲目,基本沿用了昆曲的行当和表演体系。不仅仅是京剧,此后兴起的众多地方戏种如越剧、川剧、黄梅戏等,也和昆曲有着深厚的渊源。昆曲衰落了,但中国戏曲却迎来了最为繁荣的发展时期。昆曲为中国戏曲贡献了完备的舞台艺术体系、经典的曲目、顶尖的艺人,功莫大焉。昆剧称为“百戏之母”,正源于此。
◎没落
历经数百年的昆曲从清末进入了她六百年历史中最困难的时期,昆曲几度浮沉,命悬一线。光绪年间,昆剧开始没落。北京和南方各地的昆班力量渐次瓦解。然而,昆曲似乎一直受到文化人的偏爱。他们敏锐地关注着昆曲的兴衰,在发展中鼓吹,在困境中坚守。就在一百年前,当昆曲最为衰弱的时候,正是蔡元培、吴梅这样的大教育家和曲学大师,把戏曲教育引入北京大学,在大学讲堂里唱起了昆曲,维系着昆曲的一线生机。1921年,昆剧传习所在苏州创立。昆曲传习所培养出来的传字辈艺人在最艰难的时候传承了昆曲艺术的薪火,延续了昆曲的历史。
◎新生
新中国“百花齐放”的文艺方针,给了昆曲艺人们崭新的艺术生命。1956年4月10日,浙江昆苏剧团排演的新编昆曲《十五贯》正式在北京的广和剧场上演。5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社论《从“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谈起》。这篇社论的发表,正式宣告昆曲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956年是昆曲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年。各地的昆曲演出团体也纷纷成立。昆曲这支兰花,在百花齐放的大环境下悄然绽放。这些新建立的剧团,后来都为昆曲的延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文化大革命”的暴风骤雨几乎将昆曲这支兰花连根拔起,但它挣扎着、顽强地活了下来。1982年,在苏州举行的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昆剧会演上,国家文化部提出了昆曲工作的八字方针:保护、继承、创新、发展。国家、剧团和民间的曲社几股力量共同推动着昆曲的复兴。昆曲,这份古老而又年轻的文化遗产,把过去和未来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世界和中国紧紧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