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一脉相承 绘画韵致卓然

来源 :东方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何维朴,人们便会想到他的何氏家族,一门四代出了多位著名的书法家。马宗霍曾有何氏一门把中国书法推向第三个高峰的说法。
  众所周知,古代科举考试往往“以字取人”,文人墨客、官宦家族深知富贵一时,翰墨千秋,他们大都十分重视书法的研习和传承,所以世家名门书法家迭出。何氏家族若要细数恐要追溯到何氏第一代代表人物何凌汉,也是何维朴的曾祖父。清嘉庆十年(1805)进士,历任工部、吏部、户部右侍郎,晋左都御史,升工部尚书,兼署户部尚书。其子绍基、绍祺、绍业、绍京,皆精书法,史称“何氏四杰”。
  何凌汉尤其擅长小楷和行书,其小楷以欧阳询为宗,行书取法《圣教序》和董其昌,笔力精到疏淡潇洒、技法精熟风规自远。何凌汉为官清廉,不治家产,唯好藏书,对后辈书法功课极其严格。缘于此,何凌汉把他的长子何绍基培养成为清300年最有影响力的书法家。
  何氏第二代代表人物为何绍基,也就是何维朴的祖父,曾主讲山东泺源书院、长沙城南书院、岳麓书院。通经史、小学,著有大量学术、诗文著作。何绍基四体皆精,一生上溯周秦两汉古籀篆,下至六朝南北碑,心摹手追取各家之长。他临写汉碑不求形似,全出己意,《张迁》《礼器》竟临写了一百多遍。颜真卿以降千余年来,学颜者多在颜楷中打转,上至清代的钱南园下至民国的谭延闿无不例外。唯独何绍基主张“学书重骨不重姿”与“书家须自立门户”,成功地将其颜楷郁勃沉雄之气化入行草书中,不见其形却深得其神,独创“何体”成自家面目。
  何氏第三代代表人物为何庆涵是何维朴的父亲。字伯源,何绍基之子。咸丰八年戊午科举人,官刑部郎中。楷书师颜真卿、欧阳询,行书宗李北海,晚年书风近似乃父。因作品鲜见,故书史不传。
  何维朴是清末民初著名的诗人、书画家、篆刻家、书画鉴赏家、收藏家,绘画以山水画著称,为“近代六十名家”之一。
  何维朴的书法传承其祖父何绍基衣钵,笔法劲健俊爽,而不失流畅滋润,既得其形似,又得其神似,兼学颜体并融入汉魏书法而自成一体。
  何维朴的绘画以山水著称,宗娄东诸家(王时敏、王原祁、王鉴、王翚),高标独出,韵致卓然。其章法、布局沿袭宋元山水,所画气势宏大,也善画大画。他精鉴别,富收藏,收藏古印甚多,也是一位古画鉴赏家和收藏家。何篆刻宗秦汉,晚年倦于酬世不复作。有印文曰“清凉山下转轮僧”。有《颐素斋印存》六卷传世。他还精通诗词、兼通经史碑学,才气横溢,多才多艺,晚年寓居海上,以卖画为生。
  在艺术市场上,由于何维朴生前就鬻书画自给,且能养家糊口,这在当时已很不易。1949年后,由于各种原因,何维朴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上世纪90年代初艺术拍卖兴起后,何维朴的作品几乎在市场上看不到,偶尔亮相,价格也平平。如1995年北京翰海推出何氏精心之作《山水》成扇,估价不高,6000—8000元,成交价为1.54万元。
  1998年中国嘉德上拍何1912年作《仿大痴溪山幽居图》立轴,此作尺幅为240×121厘米,结果以4.4万元成交。若按每平尺计,只有1700元,价格低得离谱。
  2000年后,何维朴的作品在市场上露面较多。2001年他的《溪山无尽图》手卷在苏富比以12万港元拍出。2005年何氏1919年所作《仿古山水》12屏在中国嘉德获价20.9万元。2007年何氏1918年所作《秋斋清话图》在中贸圣佳以8.96万元拍出。9年后,也就是2016年中国嘉德再推此作,受到各路藏家的追捧,最后以50.6万元成交,创造了何维朴绘画的市场最高价。
  何维朴乙卯(1915年)所作《灵岩霁雪》立轴,设色纸本,在中国嘉德2018春拍会上获价7.48万元。张景治、何维朴合作《双清飞雀 行书》成扇,设色纸本(上海敬华2018秋拍获价1.38万元)。
  据笔者研究,何维朴的书法也有一定的市场行情。1995年上海朵云轩曾推出何维朴行书四屏,估价6000—8000元,成交价仅5000元,还不到最低的估价。之后,他的作品价格很长时间在低位徘徊,2010年后价格才有较大起色。2013年中国嘉德推出何维朴乙未(1895年)作篆书《和静书屋》横披,获价17.25万元。2014年中国嘉德推出何维朴1922年作隶书四屏,成交价43.7万元。2016年上海敬华推出其行书二十二言联,成交价为20.7万元。何维朴行书七言联立轴,在中国嘉德2019春拍会获价2.88万元。
  总体看来,何维朴的山水画功力深厚、别开生面。有专家认为,何维朴的绘画尽管学“四王”,但能以精炼娴熟的笔墨把不同季节的各种自然山水胜景描绘出来,气势壮阔宏伟,首尾贯气,浑然一体。画面皆为平视远景构图,构图于平远中显得清旷空灵。画面远景、中景皆写巍峨的群山,崇山峻岭,起伏连绵,雄姿挺拔,绵延无绝,烟岚起伏穿插其间;画面突显出群峰挺拔雄奇的姿态,峰峦浑厚,气壮雄逸;笔墨干湿并用,苍润兼备,点染工稳。中景多以繁缛细致笔墨绘山峦起伏多变,森林繁茂,错综有序;群山之中有山谷流泉,有瀑布飞泻入江;山谷之中树木参差,较为繁茂,有村舍零星分布,笔墨轻松流畅,简括含蓄。近景皆地势较为平坦,山峦曲折又平缓,与曲折分布的江水相连接,有平湖流水、山石树木、茅屋草舍等,筆墨浑厚清逸,景物繁而不乱;近景中古树苍松依江水相伴而生,轩然挺立,虬曲苍劲,形态各异,与整体格调搭配得非常融洽、自然。
  所以,何维朴的山水较受市场欢迎。其书法楷、隶、行、草、篆皆擅,但价格明显低于绘画。鉴于此,后市何维朴的山水画更值得藏家关注。
其他文献
要使对一件苏区文物的价值评估更加准确些,首先必须了解苏区红色文物收藏市场概况。苏区红色文物收藏市场,我们可以用五句话来概括:总量稀少,毁坏极多,长期征集,流失海外,收藏滞后。  苏区红色文物的价值评估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怎样评估?评估的程序、要件、方法是什么?理论评估与实践评估怎样有机结合?这都是非常复杂的,很难在一篇文章里说清楚。  应当指出的是,苏区红色文物价值的评估,不仅仅是交易价格的评估
期刊
绘彩勾首马,三彩器,盛唐时期,高48、长39厘米,河南巩义出土,现藏河南博物院。  马头戴有络头,嘴两边有角形镳,口内有衔,马脸颊两侧饰有杏叶。眼部用墨笔勾勒出眼眶。头部前马鬃分缨,颈背上的马鬃被整齐修剪。马背上置鞍鞯、障泥。鞍上盖有鞍袝,前端袝角向后作迎风翻折之势。攀胸和鞦带上均饰有杏叶。缚尾上翘。鞍鞯、鬃毛饰朱红彩,杏叶饰绿彩。泥质白陶,模制而成,立于长方形板座上。勾首马作瘙痒状,前腿柱立,后
期刊
中国是世界上发明陶器最早的国家之一,陶器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一万多年前的原始社会。制陶业是中国最古老的一个手工业部门,它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极为密切。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青铜器铭文中就有了“陶”字,在先秦的一些文化典籍和后来的神话故事中,也有不少关于发明陶器的记载。  山东龙山文化陶器的艺术成就  随着制作工艺水平的提高,龙山文化的陶器种类越来越多。就出土的器型看,有碗、盆、钵、罐、瓮、豆、单耳杯、
期刊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一升大米与一钱粮票,从词汇的概念上讲,都是属于度量衡的运用范畴。在这两者之间,看似只是多与少的计量,殊不知“一升米与一钱粮票”的民生历史文化,却是源远流长。它们在人世间沉淀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在学术上称之为人类学的“万花筒”。像计划经济时期按人头定量凭粮票买米,月中一过就怕米缸空的趣事和与“米、升”相连的古代故事、人世百态及名言佳作、典故等,既是故事又是文化,如;一、昔日
期刊
孔子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古往今来,华夏历代的绘画名家,都钟爱山水图作。且人以山显、山以人传,使得名家与名山相互成就与完整,最终成为一道画坛的传奇。若论中国的名山大川,莫过于著名的“三山五岳”,而“三山”之中就包含有浙东的雁荡山。据沈括《梦溪笔谈·雁荡山》中,其“唐僧贯休〈诺矩罗赞〉,有‘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蒙蒙’之句”所载,可知自五代、北宋起,画家的视野中即有雁荡入境。明嘉靖年间,著
期刊
打开美术史,映入眼前的何维朴,我们只知道他是一名画家,而对于他的收藏经历知之甚少,只有通过史料的蛛丝马迹梳理,我们才能窥探其中的秘。  生平及收藏世家  何维朴祖绍基,清同治六年(1867)副贡,官内阁中书,协办侍读,江苏候补知府。清末任上海浚浦局总办。为晚清民初著名书画家、诗人。其书法传承其祖何绍基衣钵,学颜真卿且融汉魏而成一体。又通经史碑学,兼精篆刻。  何维朴以山水画著称,规抚“四王”,尤善
期刊
明初因太祖朱元璋对南宋院体画风青睐有加,所以当时的花鸟画大致延续了宋代风格。明宣宗朱瞻基雅好诗文书画,尤好花鸟画。他在位期间,宫廷画院的花鸟画风格面貌多样,有延续南宋院体花鸟画艳丽典雅风格的工笔重彩画家边文进,有笔墨洗练奔放、造型生动的水墨写意画家林良,还有精丽粗健并存、工笔写意兼具的画家吕纪等。  明代花鸟画的大突破直到中期以后才出现。明代中期文人越来越多地参与花鸟画创作,他们的创作风格与院体画
期刊
花鸟画作为中国书画的重要门类,在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纵观2017年至今书画拍卖,花鸟画的高价作品可谓数不胜数。虽然近现代作者诸如齐白石、张大千等人占据了其中的大多数高价作品名额,但明代花鸟画的市场表现还是令人眼前一亮,特别是徐渭《写生卷》(图1)和文徵明《新燕篇诗意卷》(图2),前者1.27亿元的成交价更是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徐渭”也成为一时风头无两的社会现象。  仅从数量上来说
期刊
说起官印,在历史的不同时期各有其特征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官印是官府机构的印,中国封建王朝政体由朝廷中央和地方构成。官印包括皇帝的玉玺、御宝,各级朝官官印,地方行政官印,各级机构品官官员之印,军事机构军官官印,低级机构之印,诸侯割据政权印,少数民族政权印和农民起义政权之印等。比如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就可从元明清民国时代,当时政府颁发给西藏地方的官印等文物中可以获知,同时也见证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
期刊
中国犬文化源远流长。狗,又称犬,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与人类有着不解之缘,是人类忠实的朋友。犬的驯化在我国约有8000年的历史。早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原始人就已养狗。程树德《说文稽古篇》记载:“游牧时代,惟犬独多,穴居则畜犬守御,狩猎则携犬自随,因而人必畜犬。”可见,自从人类从事狩猎和采集的时候起,犬就开始和人类朝夕相伴了。狗为“六畜”之一,《三字经》云:“马牛羊,鸡犬豕,此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