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 ”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w51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对教师来说就是备课,对学生来说就是预习。只有教师和学生都各自做好“预”的工作,才能打造出高效的语文课课堂。
  一、教师充分、科学的备课,课堂教学才能游刃有余
  1.备教学目标
  一篇课文相当于一个完整的语文世界。涉及到的知识面相当广泛,能将之讲深、讲透当然好。但每一节课只有四十分钟,不可能面面俱到,应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牢牢把握有助于形成能力支点。科学的、有创造的设计尤为重要。如《燕子》着重讲如何写动物的外形、行动特点;《花钟》着重讲各种描写花开的写法;《画杨桃》着重讲如何从一个事物的不同方面去描绘一处景物;《荷花》重在让学生学会如何从直观、联想等方面展示花的姿态美……每堂课的教学目的简单明了,一点一滴的能力也容易形成,这更便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纷繁的现象中提纲挈领,把握智慧的钥匙。
  2.备教学教法,要求精致有趣
  教师在备课时要面对教材,心系学生,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年龄特征、审美观点、个性差异,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比如:。教《陶罐和铁罐》时,可用实践法,发动学生分角色朗读,掌握文章大意后把它改成课本剧;教《富饶的西沙群岛》和《美丽的大兴安岭》,从网上下载图片资料配上音乐制作成视频课件,再现美丽的景象。这样,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将得到综合训练。总之,教师每节课应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情况,认真研究教法,打破题解、释词、朗读、分段、分析,归纳的模式,设计有新意、有实效、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案,不断地感染、设疑,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3.备学习方法,要求灵活实用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就是为了达到不教”。教师对学生有意识地指导,传授学习方法,使之达到思之有序,行之有法,习而得之,终生受益。方法得当,就会提高学习效率。语文学科形成能力的周期长,更应重视培养自学能力。教师在备课时,应认真考虑怎样在不断讲课中告诉学生识字方法、阅读程序、批点方法、背书窍门,分析步骤、写作门路等基本技能。总之,要在每节课有意识地让学生独立学习,并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启发和鼓励学生探索适合于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让他們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教师课堂最成功、最有价值的地方,就体现在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主动地、富有创造地进行学习。
  4.备学情,要求真实准确
  只有贴近学生的教育、以生为本的教育,才会是成功的教育。因此,我们教师在备课时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要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和教学策略做到心中有数。在面向全体的基础上关注个体,让每个学生在最近发展区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是教学比较理想的状态,也是我们的努力目标。那么,我们是否在教学设计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是否有相应的教学策略?是否能让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有哪些学生需要特别关注?比如,在进行一年级生字教学时,有些学生在掌握生字的同时,也许还可以发现新的识字方法;有些学生在基本掌握生字的同时,也许可以总结温习已学识字方法;还有些学生可能识记生字还有困难,他们分别是谁?哪些字有困难?我们用什么策略帮助他们?早就掌握了的学生,我们准备给他什么?怎样发挥他们的优势帮助教学?这些问题都要不断更新,不断思考,做到心中有数。
  二、学生做好全面、有效的预习,课堂学习有的放矢
  课前预习这一环节在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教师要进行预习指导,启发学生预习行为。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预习动机。教育启发学生明确预习的意义,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请预习好的的学生通过实例谈谈自己在预习后尝到的甜头,从而使更多的学生懂得预习的重要性,愿意主动去预习。
  其次要交给预习方法。进入识字课后我给学生总结出了“预习三部曲”,即:读熟课文,圈出生字,认读字注音。读熟课文的最基本要求是读书三遍,然后读给家长听,家长签字,要求家长用三个层次评价:“很好”“好”“较好”。圈生字的目的一是让学生明确本课的认读字,圈字时有初步印象,二是在读课文时看到所圈的字能加深印象。认读字注音是最后一步,要求学生先不看文中的注音自己尽量加,看能注对多少音,然后再看课文中的注音进行检查。一方面练习了注音,另一方面学生能通过自我检验看看前两步的学习效果。
  最后要强化预习行为。为了鼓励学生做好预习作业,并使它制度化,不仅家长在家里重视,我也很重视这项学习的检查。刚开始我是在学生早读时逐一亲自检查并按照完成的多少来发章,之后改为由小组长检查奖章。小学生对小奖章有特殊的情感,他们之间会进行比较竞争,为了得到最多的奖章,自然就会更加认真的完成预习。这样强化预习行为的结果是使学生能持之以恒地进行预习实践,培养了学生的自觉性和阅读习惯。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课堂上就能节省时间,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各抒己见,点拨课文中的难点,设计精简习题检测,这样,学生轻松,课堂效果良好。
  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和方式,重视预习,引领预习,高效预习,使课堂教学变为开放的,双向的,多渠道的,主体的信息传递和交换的过程,只要在“预”的工作上做足功课,就能构建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绿色通道!
其他文献
摘要:面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浪潮,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要发挥其重要的基础作用。教师要加强自身教学素质,结合改革契机,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读写结合对学生语文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原本单调乏味的阅读与充满生活气息的写作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融入到具体的情境当中,使学生学习更加具有深度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写作;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必然要求学生进行
期刊
一、核心素养在当前教育中的地位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为了让我们的孩子成功的融入未来社会,并能在满足自我个人需要的基础上同时推动社会的发展,为此我们的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建立“核心素养体系”,自此核心素养体系成为了我们深化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社会实
期刊
一、语文教学内容偏离教学目标的表现  语文教学内容,是教学层面的概念,“是实现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的工作中介、活动对象和教学凭借”。“从教的方面来说,主要是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而在教学实践中呈现的种种材料。它既包括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重构’;既包括对课程内容的执行,也包括对课程实施中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创生”。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教师无论是沿用教材,重构教学内容,还是执行课
期刊
笔者多年从事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后来又参与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我反思自己的教学,结合学校语文教师的教学实际,发现这其中存在诸多问题,并寻思在某些方面有些突破。  一、当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素质教育理念体现不够  教学中,教师依旧是课堂的主角,学生跟着教师的讲课思路听讲,教师仍然采用的“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结果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吃力,可教学的有效性不够,质量也
期刊
一、对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解读  高中英语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在进一步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
期刊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可见老师的职责也不仅是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会学知识,不断提高语文素质。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巧读呢?下面本人就这几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体会。  一、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读书  学习一篇课文或一段话,应布先置预习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从课文中
期刊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的不断变化。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可以增大课堂信息容量,提高教学效果,能实现课堂教学有效及时的反馈、矫正,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计算机使用技能。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的不断变化。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完全有必要对教学过程重新认识。下面就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谈几点较为粗浅的看法。  
期刊
近年来,在教育界里,大家最关注就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问题,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五个维度,这些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中生综合素质的
期刊
語文是一门语言性的学科,训练学生听说能力贯穿语文学习的始终。小学低年级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是掌握语言的关键阶段。切实地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听说能力,是整个语文学习的基础。教师把握好这一时期,对学生进行听说训练,对学生学好语文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近20年来,很多小学教师(特别是低年级语文老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开展了大量的听说教学研究与实验,采用了多种多样的听说训练与途径,总括他们的训练
期刊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指出:“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的逐步养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修养,完善学生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都具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