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间佛教”的理念先由太虚大师所提出,而后在赵朴初、星云、印顺法师等人的努力实践下,日趋完善,从而成为推动佛教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理论思想。太虚大师“人间佛教”理论包含着两个层面的内容,一个层面是指将佛教从天堂拉回人间,将佛教教义、教理重新放到当前的社会环境中来解读和思考佛教,将佛教与世间人事相结合,切实来解决人事和人生问题即 “人间化”的过程,另一层面,佛教的本意在于在人间弘扬佛法,行菩萨乘,最终达到自我的“觉行圆满”,即“化人间”的过程。“人间化”的过程在于佛教采取一系列改革的措施使佛教适应现实人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太虚大师分别在教典抉择、教理抉择、教制抉择、教产等方面进行了改革。
【关键词】:二谛理论;五乘法;人间化;化人间
引言
“人间佛教”理念的提出有其必要性,这也是佛教发展必然选择的一条道路。佛教作为一个宗教必然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有其“超越性”,其次是“人间性”。宗教必然要保持超越性和人间性的一个平衡。如果一个宗教过多的将精力投放在超越以及出世方面,必然要经历衰落,因为它忽略了宗教的“人间性”,从而不再注重人事。
一、太虚“人间佛教”的理论基础
(一)佛教的人本主义思想
“人间佛教”的思想也不是近来才有的,在原始佛教中其实也已经含有了这种人本主义的思想,只是太虚明确的提出了这一观点。可见关注和关怀人间的佛教并不是近代以来才提出的,在原始佛教是已经具备“人间佛教”的萌芽,而在大乘佛教时期这种关怀人间、救世渡人的思想得到了更大的发展。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继承和发扬了大乘佛教这些积极入世的思想,使佛教的思想境界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实践活动相结合,使普通民众的生活也焕发出佛法的智慧。
(二)、真谛和俗谛
真谛和俗谛是辩证统一,不可将此二者割裂来看,也不可出现厚此薄彼的现象。倘若佛教过度重视真谛,将会导致佛教发展缓慢或者是衰落,佛教作为宗教本身追求超越和出世,然而,佛教是产生于人间,佛教徒也是生活在世间的人,佛教的发展将无法脱离人间。同样佛教所追求的不正是通过为芸芸众生说法,是众生证悟到第一义谛,然而众生无法直接领悟到第一义谛,因此就需要通过世俗谛使众生摆脱对假有的执着,从而真正证悟到“第一义谛”。真谛和俗谛不是佛教原始就有的思想,而是随着佛教不断的发展而产生的。因为,起初佛教思想体系比较简单,佛教内部思想并没有严重的矛盾,但是随着佛教的不断发展和思想体系的不断复杂,佛教内部对于出世和世俗之间产生了分歧。所以出现了二谛理论,目的就是平衡佛教出世和世俗之间的矛盾。
二、“佛教人间化”思想
“佛教人间化”是佛教自身改革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太虚大师倡导佛教内部进行改革,革除以前陈旧的、隐匿的、不符合佛教正统的教典、教理、教制方面的内容。使得佛教教典、教理、教制与人间社会相适应,从而推动佛教的现代化转型。太虚的“佛教人间化”思想,由于受到了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背景,更多的具有中国特色。因而,教理改革中坚持以中国佛教为本位。
(一)教理改革
每逢宗教改革,改革者们往往打出遵循正统的旗号,来保障自己改革的合法性,佛教也不例外。太虚大师在改革过程中也必须以遵循正典和正统为旗帜确保改革的合法性。因而,他倡导“回归原典”。太虚大师经常引用“佛陀本怀”来阐述自己的“人间佛教”理论。然而,考证学的兴起,使得一些学者对于他“人间佛教”倡导中所引之经与所据之典产生了怀疑,甚至认为一些经文与佛典是伪经。在这样的情况下,太虚大师不得不对教典进行改革。他提出:“不知佛经之真伪,当以法印为衡,此佛所自定也。若不问之义理如何,而但以文字断之,其不足据,无俟深辩!窃以考据之学,不适用于佛典,非一端也。人类为众生之一,众生与佛本来同体,故欲言人之现象则不能不联及于众生;欲言人之本体,则不能不联及于佛;此我佛说法,所以必遍举十法界也。又以听法着之凡圣不同,故说法时之身土亦异;或以法身说;或于净土说,或于秽土说;此法界事实,并非故示人以神秘。今考据专家专依此土,专依人类,专依劣应身以为标准;其不合者,则目为神话,或判为伪经,和如其得当也。”
(二)教制改革
佛教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中国宗法制的影响,形成了法派和剃派的两种传承方式。法派主要在一些大的院寺形成,而一些狭小的寺院则重于自寺梯度。这种继承制度主要是为了保持祖规和祖产。然而随着佛教的不断的发展,中国僧制演变为一个个独立的寺院,各寺自成一家,延续着自身这种传统,谁也不干涉谁,如同一盘散沙僧管制也无法将这些各自为政的寺院联合起来。各个寺院无心弘法,而把大量的精力耗费在保产上,使得佛教纯洁性降低。太虚认为正是各个寺院拥有财产,因而才使得僧伽制度日趋腐败,因而他提倡僧伽不应该拥有个人财产同时僧伽集团也不应该积累私有财产,此乃僧伽堕落的根本原因。佛教外部的力量也迫使佛教不得不进行教制改革,变法维新的新政中了,佛教界组织起来僧教育会。然而佛教僧教育会不仅仅是培养培养幼年僧徒,而且还办普通小学来补助国民教育。而且佛教僧教育会一般有两位会长,一位是德高望重的出家长老,另一位当地有名望的绅士。很多佛教僧教育会实际是由政府和绅士所操纵,不仅未能起到教育佛教僧的作用,反而俗化成饮酒、吃肉、聚赌等违反僧制的腐败勾当,因而太虚大师大声疾呼地倡导教制改革。
三、“佛教化人间”的思想
太虚大师人间佛教佛教中“化人间”的构想与个人的终极追求是相统一的,个人就是在人间通过行善事最终达到个人人格上的完满即觉行圆满。“化人间”是达到“觉行圆满”的途径。太虚大师“化人间”的主张主要体现为通过在教义、教理和教制等方面的改革,将理论付诸于实践,使佛教真正关注人事并且在人间实践。“革新中国佛教,要洗除教徒好尚空谈的习惯,使理论浸入试验的民众化。以现社会的情形和需要来说,今后我国的佛教徒,要从大乘佛教的理论上,向国家民族、世界人类,实际地去体验修学。”[]因而“人间化”与“化人间”有时间顺序,首先得有“佛教的人间化”才能有“化人间”。人间化的过程就是将佛教拉回人事,在佛教內部为适应人事和社会进行一系列改革,进而形成人间佛教的理论,进而指导佛教徒在人间的实践活动,通过人间的修行与实践,继而往上追求,最终达到“觉行圆满”。
总结
“人间佛教”是近代佛教发展的必然阶段,佛教的出世性和入世性本来就是对立统一,佛教出世性中蕴含着入世的思想,入世性也要体现佛教的出世性。没有绝对的出世性和入世性。将出世和入世完全对立是不恰当的,至少对于佛教来说是不够确切的。自原始佛教、大乘佛教,中国佛教中的禅宗,一直到太虚大师明确的提出“人间佛教”的构想,佛教思想中一直注重“人”的作。原始佛教中有着“佛陀本是人”、“佛陀在人间得道”等思想。大乘佛教的五乘法中就有“人乘”。可见,人生佛教并不是太虚独创,而是历来就有的思想。太虚大师明确提出“人间佛教”,并付诸于实践。而后又经历印顺、星云等人的发展,“人间佛教”的实践方面不断得到拓展,成为现代佛教发展的主要方面。
注释:
[1] 太虚:《从巴利语系佛教说道今菩萨行》,印顺编《太虚大师全书》,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印行,第35册,页30。
参考文献:
[1]《中国佛教史》麻天祥著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2]《人间关怀》王守常钱文忠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3]《太虚对中国佛教现代化道路的抉择》罗同兵著巴蜀书社
[4]《人间佛教的理论与实践》觉继学愚主编中华书局
[5]《赵朴初宗教思想研究》萧秉权编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6]《佛教的“二谛”理论及其历史意义》姚卫群宗教学研究 1999年第1期
[7]《人间佛教的百年回顾与反思——以太虚、印顺和星云为中心》世界宗教学研究,2006年第4期
【关键词】:二谛理论;五乘法;人间化;化人间
引言
“人间佛教”理念的提出有其必要性,这也是佛教发展必然选择的一条道路。佛教作为一个宗教必然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有其“超越性”,其次是“人间性”。宗教必然要保持超越性和人间性的一个平衡。如果一个宗教过多的将精力投放在超越以及出世方面,必然要经历衰落,因为它忽略了宗教的“人间性”,从而不再注重人事。
一、太虚“人间佛教”的理论基础
(一)佛教的人本主义思想
“人间佛教”的思想也不是近来才有的,在原始佛教中其实也已经含有了这种人本主义的思想,只是太虚明确的提出了这一观点。可见关注和关怀人间的佛教并不是近代以来才提出的,在原始佛教是已经具备“人间佛教”的萌芽,而在大乘佛教时期这种关怀人间、救世渡人的思想得到了更大的发展。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继承和发扬了大乘佛教这些积极入世的思想,使佛教的思想境界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实践活动相结合,使普通民众的生活也焕发出佛法的智慧。
(二)、真谛和俗谛
真谛和俗谛是辩证统一,不可将此二者割裂来看,也不可出现厚此薄彼的现象。倘若佛教过度重视真谛,将会导致佛教发展缓慢或者是衰落,佛教作为宗教本身追求超越和出世,然而,佛教是产生于人间,佛教徒也是生活在世间的人,佛教的发展将无法脱离人间。同样佛教所追求的不正是通过为芸芸众生说法,是众生证悟到第一义谛,然而众生无法直接领悟到第一义谛,因此就需要通过世俗谛使众生摆脱对假有的执着,从而真正证悟到“第一义谛”。真谛和俗谛不是佛教原始就有的思想,而是随着佛教不断的发展而产生的。因为,起初佛教思想体系比较简单,佛教内部思想并没有严重的矛盾,但是随着佛教的不断发展和思想体系的不断复杂,佛教内部对于出世和世俗之间产生了分歧。所以出现了二谛理论,目的就是平衡佛教出世和世俗之间的矛盾。
二、“佛教人间化”思想
“佛教人间化”是佛教自身改革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太虚大师倡导佛教内部进行改革,革除以前陈旧的、隐匿的、不符合佛教正统的教典、教理、教制方面的内容。使得佛教教典、教理、教制与人间社会相适应,从而推动佛教的现代化转型。太虚的“佛教人间化”思想,由于受到了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背景,更多的具有中国特色。因而,教理改革中坚持以中国佛教为本位。
(一)教理改革
每逢宗教改革,改革者们往往打出遵循正统的旗号,来保障自己改革的合法性,佛教也不例外。太虚大师在改革过程中也必须以遵循正典和正统为旗帜确保改革的合法性。因而,他倡导“回归原典”。太虚大师经常引用“佛陀本怀”来阐述自己的“人间佛教”理论。然而,考证学的兴起,使得一些学者对于他“人间佛教”倡导中所引之经与所据之典产生了怀疑,甚至认为一些经文与佛典是伪经。在这样的情况下,太虚大师不得不对教典进行改革。他提出:“不知佛经之真伪,当以法印为衡,此佛所自定也。若不问之义理如何,而但以文字断之,其不足据,无俟深辩!窃以考据之学,不适用于佛典,非一端也。人类为众生之一,众生与佛本来同体,故欲言人之现象则不能不联及于众生;欲言人之本体,则不能不联及于佛;此我佛说法,所以必遍举十法界也。又以听法着之凡圣不同,故说法时之身土亦异;或以法身说;或于净土说,或于秽土说;此法界事实,并非故示人以神秘。今考据专家专依此土,专依人类,专依劣应身以为标准;其不合者,则目为神话,或判为伪经,和如其得当也。”
(二)教制改革
佛教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中国宗法制的影响,形成了法派和剃派的两种传承方式。法派主要在一些大的院寺形成,而一些狭小的寺院则重于自寺梯度。这种继承制度主要是为了保持祖规和祖产。然而随着佛教的不断的发展,中国僧制演变为一个个独立的寺院,各寺自成一家,延续着自身这种传统,谁也不干涉谁,如同一盘散沙僧管制也无法将这些各自为政的寺院联合起来。各个寺院无心弘法,而把大量的精力耗费在保产上,使得佛教纯洁性降低。太虚认为正是各个寺院拥有财产,因而才使得僧伽制度日趋腐败,因而他提倡僧伽不应该拥有个人财产同时僧伽集团也不应该积累私有财产,此乃僧伽堕落的根本原因。佛教外部的力量也迫使佛教不得不进行教制改革,变法维新的新政中了,佛教界组织起来僧教育会。然而佛教僧教育会不仅仅是培养培养幼年僧徒,而且还办普通小学来补助国民教育。而且佛教僧教育会一般有两位会长,一位是德高望重的出家长老,另一位当地有名望的绅士。很多佛教僧教育会实际是由政府和绅士所操纵,不仅未能起到教育佛教僧的作用,反而俗化成饮酒、吃肉、聚赌等违反僧制的腐败勾当,因而太虚大师大声疾呼地倡导教制改革。
三、“佛教化人间”的思想
太虚大师人间佛教佛教中“化人间”的构想与个人的终极追求是相统一的,个人就是在人间通过行善事最终达到个人人格上的完满即觉行圆满。“化人间”是达到“觉行圆满”的途径。太虚大师“化人间”的主张主要体现为通过在教义、教理和教制等方面的改革,将理论付诸于实践,使佛教真正关注人事并且在人间实践。“革新中国佛教,要洗除教徒好尚空谈的习惯,使理论浸入试验的民众化。以现社会的情形和需要来说,今后我国的佛教徒,要从大乘佛教的理论上,向国家民族、世界人类,实际地去体验修学。”[]因而“人间化”与“化人间”有时间顺序,首先得有“佛教的人间化”才能有“化人间”。人间化的过程就是将佛教拉回人事,在佛教內部为适应人事和社会进行一系列改革,进而形成人间佛教的理论,进而指导佛教徒在人间的实践活动,通过人间的修行与实践,继而往上追求,最终达到“觉行圆满”。
总结
“人间佛教”是近代佛教发展的必然阶段,佛教的出世性和入世性本来就是对立统一,佛教出世性中蕴含着入世的思想,入世性也要体现佛教的出世性。没有绝对的出世性和入世性。将出世和入世完全对立是不恰当的,至少对于佛教来说是不够确切的。自原始佛教、大乘佛教,中国佛教中的禅宗,一直到太虚大师明确的提出“人间佛教”的构想,佛教思想中一直注重“人”的作。原始佛教中有着“佛陀本是人”、“佛陀在人间得道”等思想。大乘佛教的五乘法中就有“人乘”。可见,人生佛教并不是太虚独创,而是历来就有的思想。太虚大师明确提出“人间佛教”,并付诸于实践。而后又经历印顺、星云等人的发展,“人间佛教”的实践方面不断得到拓展,成为现代佛教发展的主要方面。
注释:
[1] 太虚:《从巴利语系佛教说道今菩萨行》,印顺编《太虚大师全书》,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印行,第35册,页30。
参考文献:
[1]《中国佛教史》麻天祥著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2]《人间关怀》王守常钱文忠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3]《太虚对中国佛教现代化道路的抉择》罗同兵著巴蜀书社
[4]《人间佛教的理论与实践》觉继学愚主编中华书局
[5]《赵朴初宗教思想研究》萧秉权编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6]《佛教的“二谛”理论及其历史意义》姚卫群宗教学研究 1999年第1期
[7]《人间佛教的百年回顾与反思——以太虚、印顺和星云为中心》世界宗教学研究,2006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