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减税政策是在中国金融市场极度低迷,企业信心不足,居民消费水平极度匮乏的情况下被提出来的,“结构性减税”就是在当时首次走进了大众的视野,旨在刺激中国经济的增长,但在中国实现政策的过程中,由于在区域、内外资、产业、所有制等方面都存在着政策上的差异,而且其自身也存在着指向不明,减税风险以及政策性局限等各方面的缺陷,因此在中国的实际运行中,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
一、对减税政策的理解
减税通常是指通过调整税收法律法规制度的从而降低企业应当承受的税收负担。减税的内容具体包括降低征税的税率、缩小征税的范围、减少征税的税种等。2008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第一次提出了“结构性减税”这个新名词,运用“结构性减税”来刺激中国经济的增长,提高国民收入这个新理论首次走进大众的视野。减税政策旨在通过改变既有税制从而减少国家税收收入,从而降低中国企业或居民税收负担的一种税收政策,这个政策在当时金融市场低迷,企业信心不足,居民消费水平极度匮乏的情况下被首次提出来的,属于一项积极的财政政策之一,在某一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增长。
我国通过采用减税政策来鼓励某些经济活动的发生频繁性,以弥补市场机制上的缺陷,这是对征税政策上的局部否定。我国认为通过结构性减税可以解决一些常规模式下解决不了的问题,但是所有的政策都应当使用得当,若是使用不当,造成了市场结构的失衡,影响了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这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使中国的税收效率造成一定的损失。
二、减税政策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结构性税收政策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思考和重视。
(一)区域差异
1.经济发展不均衡。中国各省份地理位置、资源天然分配的差异导致了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中西部地区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在经济发展、人口数量、科技水平等方面都有着特别明显的差异,这是我国经济发展布局的一个较大的问题体现。东部沿海地区地处沿海,是经济贸易的繁华地带,可以大量地引进外资,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较东部沿海地区而言,西部内陆地区地处位置使其不能很好地引进外资,虽然近几年来西部地区也开始引进外资,但相比较东部沿海地区而言,其发展还是特别缓慢的。这种经济发展不均衡的格局导致中国经济发展格局认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这种发展状况导致了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均衡的状况持续恶化,不利于带动西部的发展。
2.税收政策不合理。由于我国对外资投资企业有了企业所得税方面的优惠,此次政策性变革又将优惠政策倾向于东部沿海地区,按着“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一般地区”的等级从低到高设计了阶梯税率(经济特区实行的税率为15%、沿海经济特区实行的税率为24%、内地一般地区实行的税率为30%、经济特区总部部分地区的最低税率可以达到10%),在我国,对外资投资企业按不同地区实行着不同的优惠税率,实行特别优惠税率的地区都普遍地集中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东低西高的区域负税格局与我国东高西低的经济发展格局形成了特別鲜明的对比,使得我国经济发展呈现了不可逆转的经济格局,长此以往,不利于我国长期的经济发展,也会给我国的长治久安埋下一颗隐形的炸弹。
(二)税种差异
1.不同税种之间差异巨大。在我国,不同税种实行着不同的税率,而且各种税种之间差别特别大,企业所得税是我国税收收入第一大来源,在现如今经济特别萎靡不振的中国,高税负使得企业的发展更加地停滞不前,按税收性质和作用可以分为五类,分别是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消费税和其他小税种,不同的税种实行着不同的税率,使得在我国的税收收入中占据着不同的比重,对我国居民和企业有着不同的压力和税务。我们可以通过图表更直观地看出不同税种之间的税率差别:
从图1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除了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在我国收入占着最大的比例,这样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企业后劲不足,无法借助资金向前发展,也使得了我国经济在一定程度上的停滞不前。这也足以看出,减税政策造成的税种之间的税率差异还是存在着不足,没有很好地调节各税率之间的关系,使得税收收入各税率之间出现了失衡现象。
(三)产业差异
为了配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我国所得税制一直以来都对国家扶持的第一产业实行低税率政策,对国家鼓励快速发展的第三产业实行轻税率政策。即使是我国实行的4年税制改革,这种对产业实行轻税率政策意图也十分明显。在我国,第二产业部门基本都采用17%的增值税基本税率,并同时实行“生产型”的增值税税率,这肯定会加重资本性投入比重比例较高的第二产业部门的税收负担;然而第一产业企业执行的是13%的增值税低税率或者是免税政策;第三产业部门则执行的是3%或5%的超低税率;个体经营者的税收几乎都采用定额征收的办法,估计的税额一般都会小幅度低于计算的应纳税额。产业税负的结构有的高有的低,这不仅造成了我国税收不必要的资金损失,而且无论是对第二产业内部传统行业的改造、升级,第三产业的加速发展,还是国家总体产业结构的优化,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不利的影响。在我国税制改革后,第三产业税负水平的大幅度降低并没有带来第三产业理应带来的增长速度就是此项原因的最好佐证。
三、我国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实施意义
(一)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我国在2008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要在我国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以此作为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方面。在未来的几年会是我国转变为减税道路的最佳时机。通过“有增有减,重在减税”的结构性减税政策来减少税收,从而刺激我国经济的增长,这对我国缩小国民收入差距、扩大内需、调整经济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转型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能高效地传递政府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政策思路和政策导向。 (二)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是完善我国税收制度的需要
若从计算口径、对比国家各方面的选择、公民享受的社会福利、最优化的税收负担、税负提升速度这五个方面来综合分析,从宏观调控来看,我国税负即使不能说很高,但也绝对达不到低的水平。考虑到我国今后几年内经济的持续均衡发展和国民收入的稳定提高,如果政府不能大幅度地推行结构性减税政策,那实行的累进性的税率机制将会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内拖累我国的经济发展,使我国呈现负增长的状态。
四、实行减税应注意的方面
(一)对民生消费实行减税,对奢侈消费进行增税
要对民生消费实行减税,也就是要对奢侈的消费实行增加税收。“调动之收入、优惠于民生”这既是我国政府近几年来经济政策应该实行的目标,同时也是以后税收政策宏观调控的方向。我国的税收结构是流转税等间接税收费所占比例比较严重,这使得大部分税收最后的负担者都落在了民生消费身上,使得出现收入不均衡的现象。我国应该实行对民生消费实行减税,对高档消费品实行多征税,对衣服、食品和副食品等日常民生用品实行减税政策,对香烟、珠宝、高档酒类等奢侈品实行高税率,以此抑制奢侈品的使用,从而缩小贫富差距,促进我国国民收入实现良性发展。
(二)对实行垄断的大型企业增加税收,对中小型企业进行减税
我国企业应该要对垄断大型企业进行增税,从而对中小型的企业实行减税。从目前世界发展格局来看,未来一段时间内世界金融经济的严寒将会给所有的企业带来史无前例的严寒冬天,但更多的寒风将会带给中小企业的身边,这将会使他们感受到从未感受过的严寒。正好像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所言说的,“在中小企业还来不及转型的时候,需要政府扶持一把,在严冬下给它一个温暖的棉被或者暖房”。在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洞悉到,在中国深化体制改革还未完成的情况下,对垄断的大型企业进行增加税收也是一个很好的临时策略。换一个考虑的方向,对中小型企业我们可以实行降低企业所得税税收的政策,对我国的微利企业和小型微利企业,我们还可以根据各地区的发展程度不同等各个方面考虑是否可以实行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
(三)对低碳经济的企业实行减税政策,对高污染企业实行增税政策
对低碳经济减税政策,对我国高投入高污染高危害的企业实行增税政策。无论我们有多希望中国的经济实行多快速的飞跃,对環境的保护依旧使我们所共同追求的目标,低投入、环保、循环利用依然会是我们的不懈追求。我们要对实行低碳经济的企业实行一定程度的减税政策,对那些高排放高污染企业实行增加税收的政策,从而鼓励我国企业尽可能做到低排放少污染,促进我国经济实现良性发展。(作者单位为吉林工商学院)
一、对减税政策的理解
减税通常是指通过调整税收法律法规制度的从而降低企业应当承受的税收负担。减税的内容具体包括降低征税的税率、缩小征税的范围、减少征税的税种等。2008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第一次提出了“结构性减税”这个新名词,运用“结构性减税”来刺激中国经济的增长,提高国民收入这个新理论首次走进大众的视野。减税政策旨在通过改变既有税制从而减少国家税收收入,从而降低中国企业或居民税收负担的一种税收政策,这个政策在当时金融市场低迷,企业信心不足,居民消费水平极度匮乏的情况下被首次提出来的,属于一项积极的财政政策之一,在某一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增长。
我国通过采用减税政策来鼓励某些经济活动的发生频繁性,以弥补市场机制上的缺陷,这是对征税政策上的局部否定。我国认为通过结构性减税可以解决一些常规模式下解决不了的问题,但是所有的政策都应当使用得当,若是使用不当,造成了市场结构的失衡,影响了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这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使中国的税收效率造成一定的损失。
二、减税政策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结构性税收政策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思考和重视。
(一)区域差异
1.经济发展不均衡。中国各省份地理位置、资源天然分配的差异导致了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中西部地区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在经济发展、人口数量、科技水平等方面都有着特别明显的差异,这是我国经济发展布局的一个较大的问题体现。东部沿海地区地处沿海,是经济贸易的繁华地带,可以大量地引进外资,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较东部沿海地区而言,西部内陆地区地处位置使其不能很好地引进外资,虽然近几年来西部地区也开始引进外资,但相比较东部沿海地区而言,其发展还是特别缓慢的。这种经济发展不均衡的格局导致中国经济发展格局认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这种发展状况导致了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均衡的状况持续恶化,不利于带动西部的发展。
2.税收政策不合理。由于我国对外资投资企业有了企业所得税方面的优惠,此次政策性变革又将优惠政策倾向于东部沿海地区,按着“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一般地区”的等级从低到高设计了阶梯税率(经济特区实行的税率为15%、沿海经济特区实行的税率为24%、内地一般地区实行的税率为30%、经济特区总部部分地区的最低税率可以达到10%),在我国,对外资投资企业按不同地区实行着不同的优惠税率,实行特别优惠税率的地区都普遍地集中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东低西高的区域负税格局与我国东高西低的经济发展格局形成了特別鲜明的对比,使得我国经济发展呈现了不可逆转的经济格局,长此以往,不利于我国长期的经济发展,也会给我国的长治久安埋下一颗隐形的炸弹。
(二)税种差异
1.不同税种之间差异巨大。在我国,不同税种实行着不同的税率,而且各种税种之间差别特别大,企业所得税是我国税收收入第一大来源,在现如今经济特别萎靡不振的中国,高税负使得企业的发展更加地停滞不前,按税收性质和作用可以分为五类,分别是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消费税和其他小税种,不同的税种实行着不同的税率,使得在我国的税收收入中占据着不同的比重,对我国居民和企业有着不同的压力和税务。我们可以通过图表更直观地看出不同税种之间的税率差别:
从图1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除了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在我国收入占着最大的比例,这样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企业后劲不足,无法借助资金向前发展,也使得了我国经济在一定程度上的停滞不前。这也足以看出,减税政策造成的税种之间的税率差异还是存在着不足,没有很好地调节各税率之间的关系,使得税收收入各税率之间出现了失衡现象。
(三)产业差异
为了配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我国所得税制一直以来都对国家扶持的第一产业实行低税率政策,对国家鼓励快速发展的第三产业实行轻税率政策。即使是我国实行的4年税制改革,这种对产业实行轻税率政策意图也十分明显。在我国,第二产业部门基本都采用17%的增值税基本税率,并同时实行“生产型”的增值税税率,这肯定会加重资本性投入比重比例较高的第二产业部门的税收负担;然而第一产业企业执行的是13%的增值税低税率或者是免税政策;第三产业部门则执行的是3%或5%的超低税率;个体经营者的税收几乎都采用定额征收的办法,估计的税额一般都会小幅度低于计算的应纳税额。产业税负的结构有的高有的低,这不仅造成了我国税收不必要的资金损失,而且无论是对第二产业内部传统行业的改造、升级,第三产业的加速发展,还是国家总体产业结构的优化,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不利的影响。在我国税制改革后,第三产业税负水平的大幅度降低并没有带来第三产业理应带来的增长速度就是此项原因的最好佐证。
三、我国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实施意义
(一)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我国在2008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要在我国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以此作为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方面。在未来的几年会是我国转变为减税道路的最佳时机。通过“有增有减,重在减税”的结构性减税政策来减少税收,从而刺激我国经济的增长,这对我国缩小国民收入差距、扩大内需、调整经济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转型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能高效地传递政府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政策思路和政策导向。 (二)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是完善我国税收制度的需要
若从计算口径、对比国家各方面的选择、公民享受的社会福利、最优化的税收负担、税负提升速度这五个方面来综合分析,从宏观调控来看,我国税负即使不能说很高,但也绝对达不到低的水平。考虑到我国今后几年内经济的持续均衡发展和国民收入的稳定提高,如果政府不能大幅度地推行结构性减税政策,那实行的累进性的税率机制将会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内拖累我国的经济发展,使我国呈现负增长的状态。
四、实行减税应注意的方面
(一)对民生消费实行减税,对奢侈消费进行增税
要对民生消费实行减税,也就是要对奢侈的消费实行增加税收。“调动之收入、优惠于民生”这既是我国政府近几年来经济政策应该实行的目标,同时也是以后税收政策宏观调控的方向。我国的税收结构是流转税等间接税收费所占比例比较严重,这使得大部分税收最后的负担者都落在了民生消费身上,使得出现收入不均衡的现象。我国应该实行对民生消费实行减税,对高档消费品实行多征税,对衣服、食品和副食品等日常民生用品实行减税政策,对香烟、珠宝、高档酒类等奢侈品实行高税率,以此抑制奢侈品的使用,从而缩小贫富差距,促进我国国民收入实现良性发展。
(二)对实行垄断的大型企业增加税收,对中小型企业进行减税
我国企业应该要对垄断大型企业进行增税,从而对中小型的企业实行减税。从目前世界发展格局来看,未来一段时间内世界金融经济的严寒将会给所有的企业带来史无前例的严寒冬天,但更多的寒风将会带给中小企业的身边,这将会使他们感受到从未感受过的严寒。正好像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所言说的,“在中小企业还来不及转型的时候,需要政府扶持一把,在严冬下给它一个温暖的棉被或者暖房”。在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洞悉到,在中国深化体制改革还未完成的情况下,对垄断的大型企业进行增加税收也是一个很好的临时策略。换一个考虑的方向,对中小型企业我们可以实行降低企业所得税税收的政策,对我国的微利企业和小型微利企业,我们还可以根据各地区的发展程度不同等各个方面考虑是否可以实行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
(三)对低碳经济的企业实行减税政策,对高污染企业实行增税政策
对低碳经济减税政策,对我国高投入高污染高危害的企业实行增税政策。无论我们有多希望中国的经济实行多快速的飞跃,对環境的保护依旧使我们所共同追求的目标,低投入、环保、循环利用依然会是我们的不懈追求。我们要对实行低碳经济的企业实行一定程度的减税政策,对那些高排放高污染企业实行增加税收的政策,从而鼓励我国企业尽可能做到低排放少污染,促进我国经济实现良性发展。(作者单位为吉林工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