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道暎物,澄怀味像

来源 :锦绣·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o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南朝宗炳(375年-443年)的《画山水序》是一篇重要的山水画理论著作,它是中国传统山水画注重主体精神以及理性思想的基础来源。他的探寻之路深耕于中国传统艺术文化语境之中,首次将艺术与社会联结点寄托于“道”,通过对于“道”的探索,进而实现艺术领域“审美乌托邦”的建构。所以本文拟从宗炳《山水画序》文本出发,探求其文本中对于“道”的定位,以及“审美乌托邦”社会建构的内在机制。以期对于宗炳艺术画论进行深层内核的探寻,同时实现对当代艺术发展方向的指引。
  关键词:《山水画序》;道;审美乌托邦;含道暎物;澄怀味像
  一、“审美乌托邦”建构的本始——“含道”
  对于山水画创作的本始,宗炳聚焦到了对于“道”的讨论,他认为只有审美主体胸中“含道”才能进行审美活动。对于“道”的理解,成为了探讨宗炳美学艺术观点的起点。
  宗炳关于“道”的理解受到魏晋文人隐士“玄学”的直接影响,同时兼具儒释道等文化的交融性影响,所以他关于“道”的理解带有了一定的融合性和开创性。他的“道”,尚自由,是从现实生活中升华提炼而来的,但是最终又归依与精神世界的完满和谐,从而规避了道家的虚无夸伪,儒家的社会功利束缚,因而体现出了与儒道两宗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艺术的精神正在与透过现实的繁芜,超越有限的生命,去追寻审美活动的自由。”他将“道”的自由精神,从现实引向了绘画,使得其后的山水画的发展带有了人性的灵动和天人合一的灵气。从“道”出发,寄情于现实山水的壮美审视,在山水意境中遨游畅神,从而获得美的体验,使审美主体在现实与虚境之中,以山水艺术为媒介建构起了“审美乌托邦”的雏形,从而达到“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审美意境。
  二、“审美乌托邦”建构的前提——“澄怀”
  “含道”与“澄怀”都是宗炳在现实生活中对审美主体进行审美活动的前提限定,都是为实现关照自然山水而进行的自我净化,但是两者也存在着本质性的区别。“含道”更侧重于人性的本原的限定,是对世界本原和人类本原的内在联结。但是,“澄怀”更突出的的是人主体意识控制下的精神状态,是每个人都可以调整接触的人生姿态。对于两者的辩证来说,审美主体拥有“含道”之质后,可以主动的选择“澄怀”的运行机制;但是,缺少了“含道”之质的支撑,“澄怀”的意义便不复存在了。可以说,“含道”是“澄怀”的本源基础,但是两者的作用层次和方向又存在着差异。
  对于“澄怀”究其字义而言,乃“澄净胸怀”之意,是在审美主体精神控制之下达到一种“虚静”的状态,而这种“虚静”状态虽然受“含道”的影响,但实则是在“澄怀”功效之下的直接产物。宗炳所提出的“虚静”受时代的限制不可避免的受到了诸多学派的影响,但是对于“澄怀”之效是统一集中的。“澄怀”提倡虚其怀,静其心,以致“虚静”。“澄怀”强调的是一种在主体控制之下的超功利性,虚静空明的无我之境,只有达到这种境界,才能够实现现实向理想“审美乌托邦”引渡的可能。这里的“虚静”其实与康德提倡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有着相似之处,都强调放空主体的欲望和功利意识,以进行纯粹的审美活动,进行美的关照,同时也为审美途径的预设进行铺垫。
  三、“审美乌托邦”建构的途径——“味像”
  审美主体“含道”、“澄怀”等限制已然确立,对于审美客体的自然山水的“质有”、“趣灵”也进行了讨论,那么将两者相联结的现实路径就显得尤为重要。所谓“味道”,最早提出這一概念的是老子,他说“‘道’之出口,但乎其味”,这里所说的“味”是听他人述道的思考和体现,是一种精神的愉悦和审美性的体验。“像”的本体是“道”,通过“味像”能够使山水以‘形’显“道”进而形成审美活动中符合主客体审美需求的审美对象。
  关于“味”的在审美活动的运行机制,宗炳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含道”的基础之上,面对审美客体的存在,如何关照欣赏成为了影响审美功效的重要原因。对此,他提出了面对自然山水欣赏时的“二重构境”,即“眼观”、“心味”。对于自然山水的欣赏首先是要建构在自然之物的移置,将审美客体转化为主观印象。宗炳提出的“味”并不是将自然之物等大、等形的移置,而是要达到“画家的眼睛流动着漂瞥上下四方,一目千里,把握全境的阴阳开阖,高下起伏的节奏。”从而将自然山水自由灵动的游动到审美主体的印象之中,通过收缩或扩展以达到自然山水的时空转化,从而实现“眼观”的目的。紧接着,在审美主体的身心调动之下,对移置进的自然山水印象进行审视关照,结合自身的审美经验和审美习惯,通过“心味”以达到与自然山水的共情,使得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之间能够达到自然交融,促进审美活动的超自然运行。
  因此在“眼观”与“心味”的二重构境之下,宗炳的自然审美路径得以实现和发展。结合个体生命体验和审美体验的交汇,使得基于个体性的“审美乌托邦”建构形成了雏形,具有了勾连自然与理想之境的现实化路径。
  四、“审美乌托邦”建构的回溯——“畅神”
  在审美主体的“含道”与“澄怀”已达到内在提升净化后,通过对于审美客体的“二重构境”以进行“味道”,从而实现了基于个体层面的单向审美历程,勾连起了个体的生命视觉和个体的主观感受。但是这种基于个体生存体验的审美历程,创作者和欣赏者很大程度上是同一主体,那这种个体尝试下的“审美乌托邦”如何能够通向现实的普遍性和超越时空的神圣之感,便是宗炳接在《画山水序》中所论述的焦点。
  关于“畅神”的定义众说纷纭,但关于其本质性的内涵都是大致相似的,因而本文将“畅神”探讨的重心聚焦于其在审美活动中的功效发挥,以此来进一步梳理宗炳的思想。对于“畅神”超功利性和超现实性的精神自由,其价值上与“含道”存在一定的黏连性。但是其可贵之处在于,它在哲学层面的“泛灵化”,它赋予宇宙万物以灵性,并且进一步引申为美学领域的精神气韵的范畴,与审美本体和自然万物相呼应,以达到“个体与‘道’冥合、与物具化、与神物游的境界。这是人的心灵在自然山水中获得真正自由的状态。”话句话说,就是使得宗炳“审美乌托邦”的“道”化建构具有了现实的普遍性支撑,并且形成了审美主体与“审美乌托邦”社会的双向互动性。因而使得“审美乌托邦”的现实性功效能够借“畅神”得以反馈,使得世间的独立个体都能够得到“道”之感化,从而规避了唯圣贤才能够进行审美活动的限制。
  通过已得“道”之圣贤的净化超脱,使得“审美乌托邦”的现实建构得以实现,进而反馈现实社会,促进审美经验的广泛传播,提升普泛个体的审美积淀,从而也能够参与“审美乌托邦”的建构。这样在宗炳的山水画序中就形成了一个依托于“道”的“审美乌托邦”的建构循环路径,从而将“道”之精神由精神领域引入山水画作的艺术领域,实现了“道”之精神的重要探索。
  作者简介:
  盖平运(1999-);性别:男,籍贯:山东烟台,学历:本科,现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现有职称:无;研究方向:美学、文艺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针对国内动漫产业与新媒体艺术的展开深入研究,分析新媒体对动漫产业带来的改变,其主要包括有消费者调查方式的改变和产业参与者的改变,同时以实现在新媒体背景下动漫产业专业发展为目的,为其提供几点有效对策,本文解读数字艺术产业化的新格局,动漫产业现状。提出以资源整合等市场行为,构建新媒体艺术影响下的动漫产业链,探索动漫产业如何服务市场和社会,结合各类空间设计打造数字化动漫产业经济。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诺苏社会在现代化历程中的悲惨遭遇,是多元话语体系间对话失败所致,后结构主义视阀下,如何解决对话困境,消解话语冲突,是社会治理过程中的重要议题。  关键词:后结构主义;话语冲突;诺苏社会  人类学经典著作《我的凉山兄弟:毒品、艾滋与流动青年》的作者——刘邵华博士是一位值得敬佩的人类学家,他只身前往长期以来负有“落后的奴隶社会和毒品艾滋重灾区”双重污名的凉山利姆乡,进行长达20个月的田野调查,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及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与发展,以及当今互联网网络信息科技水平及应用领域的不断深入,在当下的教育及教学中,任课老师要更加注重通过互联网的有效利用来实现对学生的教学引导。互联网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与应用之下,诸多新的思想理念、教育模式及相关概念等都随之而生。互联网网络的发展既有着其独特的价值和优势,又同时是一把双刃剑,由于学生本身年龄阶段的性格特点,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猎奇心理
期刊
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宇宙理论的形成时期,这个时期浑天说、盖天说和宣夜说产生并得到极大的发展,为后世宇宙论奠定基础。而魏晋南北朝时期应该是古代宇宙理论进阶时期。浑天说经历了“扬雄难盖天八事”以及东汉时期张衡的推动一直处于相关宇宙学说的主导地位,但与此同时盖天说也从未完全消失,在此《周髀算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南北朝时期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文化交流融合迅速,学术风气浓郁,尤以江南地区为主。众多论天家围绕着自汉以来的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或吸取其观点并自创相关论天学说,或在这三种学说的基
摘 要:钢琴在高校音乐学课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音乐类学生的必修课程。学习钢琴可以更加有效地强化音乐学学生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信,培养气质,这些内在的提升会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高校音乐学钢琴的教学也在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其艺术性和应用性教学也在不断地尝试着创新和研究。论文就高校钢琴课程教学改革进行相应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高
期刊
摘 要:高校钢琴即兴伴奏是一门融合了技能、乐理、视唱、练耳、曲式分析等课程的综合技能训练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需要高度统一。在高校即兴伴奏课程开设的过程中,问题较多,困难重重,但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又十分重要,它对学生未来就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根据对学生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现状及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出有利于提高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钢琴即兴伴奏;教学分析  1
期刊
摘 要:每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社会各界对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十分关注。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有助于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梦想。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以期待对加强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有所裨益。  关键词:毕业生;高校就业;指导教师  0 前言  每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社会各界对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期刊
经过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意识研究的重视,到行为主义对意识研究的否定,再到后来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科学对认知过程的研究,以及意识科学出现后意识重新得到重视,心理学界对于意识概念的理解一直在变化,且对于意识一直没有一个十分精确的定义,意识概念所包含的范围也并不十分清晰。本文回顾了20世纪心理学界对意识概念的几种不同的理解进路,发现其中有两类进路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一类是通过意识分层的思想,来对意识的概念进行理解;另一类进路比较多元化,但是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它们一直受到来自身心关系问题的影响和质疑。
 
2019年10月3日下午4时30分。  “同学们,下课时间到了,一起去室外听听花开的声音,呼吸新鲜的空气吧……”七色花幼儿园附近传来了悦耳的铃声。  此时幼儿园门口已经聚集了许多家长。其中有这样一位家长——大门正前方,人群最里侧这样一个可以一目了然所有从校门走出来的孩子的位置上站着一位中年妇女。显然她早早的就等在校门口了。  同样是来接孩子回家的家长,这位妇女却显得与众不同。其他家长要么西装革履,
期刊
摘 要:辽宁省作为农业大省,自然灾害多,巨灾风险大,阻碍农民脱贫致富。本文根据辽宁省近十年来的农作物产量数据,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和Eviews8.0统计软件,建立玉米气象指数方程,厘定辽宁省玉米干旱指数的纯费率,完善辽宁省农业保险,为辽宁省农业精准扶贫的实现路径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巨灾风险;灰色关联分析;玉米气象指数;纯费率;精准扶贫  一、引言  保险与扶贫之间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保险通过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