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是我国高教体系的重要部分,职业院校能否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取决于学校对学生德育发展的重视。海南自贸区建设对高职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贸区自贸港发展需要高职院校培养出具有较高道德素质的专业人才,当前高职院校德育教育中存在很多问题,在自贸区建设背景下研究高职德育教育新模式,培养出符合海南自贸区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分析海南自贸区发展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需求,论述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指出当前高职院校德育教育中的问题,探讨海南自贸区建设下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新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海南自贸区自贸港
随着高职教育迅速发展,人们将技能水平视为职教培养质量硬性指标,德育工作被忽视淡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职业教育要面向社会,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就业能力,职业道德教育放在职教人才培养首位。海南自贸区建设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举措,高职院校是海南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自贸区自贸港建设发展输送大批优秀高素质专业人才发挥重要作用。海南自贸区建设需要高职院校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当前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传统灌输教育模式占据主导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德育模式无法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削弱了高职德育的实效性。很多高职学校近将教师作文施教主体,忽略了师生双方主体协同互动关系,评价体系脱离行为主体实际,自贸区发展迫切要求高职改变传统德育模式,将职业规范与学校德育有序衔接,改变高职德育边缘化困境,培养出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一、海南自贸区建设对高职人才教育培养的影响
海南自贸区建设是海南发展的良好机遇,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举措,符合当前国家经贸形势发展。自中国2013年批复成立上海自贸区,先后成立12个自贸区,建设海南自贸区是海南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大事,海南省领导高度重视,组织全省人民学习领会习近平在建省大会上的讲话精神。通过百万人才进海南等系列措施,按照符合国情与海南发展定位的要求推进自贸区建设。
习总书记在4·13讲话后,海南迅速出台若干人才引进政策,省委会议审议通过《百万人次进海南行动计划》,对海南人才队伍建设产生深远影响。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教育基地,在海南自贸区建设发展中承担重要使命,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为高职院校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表现在高职院校要培养大量德才兼备的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为培养符合自贸区建设发展需要的具有高尚职业道德与专业技能的人才,国家需要高职院校与国际化接轨,为在未来发展中取得良好效果,高职院校应扎实调研,结合自贸区建设目标,加强人才培养中德育与职业技能教育,打造高标准师资队伍,为海南自贸区建设发展提供优秀复合型人才。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具有专业接近本岛需要的特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必须贴合实际,及时调整以便保持学校吸引力,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具有较大的自主性,可以根据市场需要及时调整专业。很多高职院校钻研设置具有本岛特点,表现出院校教育优势,如旅游专业具有沿海城市特点,面对自贸区建设发展需求,高职院校必将在人才培养方面占据有利位置。高职院校在学科设置等方面与国际接轨,通过与国际名校积极交流积累师资力量,成为自贸区建设题中应有之义。根据我国高校教育管理有关法律,联系个领域推进对外开放进程做法,无论从全国层面或海南本省,必定先有高职院校深层次就国际化办学进行试点。自贸港建设要求高职院校办学国际化接轨,对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必须重视人才培养中德育教育,职业技能教学等符合国际化人才要求。
二、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是学校德育对象,需要把握高职学生特點与高职院校德育目标。高职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特点表现为价值观多元化,功利主义倾向明显。价值观是主体对事物是非美丑基本问题的评价标准,当代高职学生成长于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使其,随着市场经济完善,其思想观念经历嬗变过程。
高职学生价值观体现出与时代变革一致的特性,在自贸区建设下海南经济飞速发展,集体主义价值观受到冲击,青年人群中更加重视自我发展,崇尚自我价值。反映在其做事中明显的利益趋向性,其理想更多的与现实利益挂钩。高职学生理想信念弱化,当今享乐化等不理想思想侵蚀社会很多有为青年,校园在社会不良思想影响下,学生的价值观变得功利化。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方针使得学生价值观选择趋向实现个人利益的目标。学生忽略传统的道德价值观。高职院校有的学生选择专业因为将来就业容易,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受就业的影响。
高职学生心理方面特点表现为自卑心理严重,个性突出。高职院校很多学生经历了高考失利,进入高职学校表现信心不足,社会普遍认同高学历现象为高职学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认定高职教育是低层次教育,其心理状态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引导容易使学生沉沦堕落,学业成绩会持续下滑。高职院校很多学生来自贫困家庭,家庭经济压力下学生希望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愿望迫切,高职专业教育不能很好的满足学生的需要,导致学生心理严重失调。高职院校学生独生子女占比较大,家庭环境作用下,学生共性突出,高职学生对学校缺乏基本认同感,人际关系处理中缺少理解包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表现为与同学不团结,缺乏知己挚友等。关键是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出现问题自己缺乏意识。
三、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概述
高职教育发展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同时出现许多束缚高职教育发展的问题,高职人才德育问题是重要方面,目前不少高职院校对教育人才培养达到的育德目标不明处,由于实施中德育模式僵化,导致某些院校出现德育缺位不良现象,造成部分高职毕业生思想道德素质及心理素质不高。
国务院《关于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决定》指出职业学校培养目标是加强爱岗敬业,服务群众的职业道德教育,注重培养受教育者创新精神,培养大批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强调高职学生应具有必备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从事专业工作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教育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相关文件对人才要求与社会发展要求一致。高职学生培养目标突出对德育方面基本要求,各级教育中德育是人才培养首要目标。培养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才是高职德育教育战略,高职院校具有很多独特性,高职德育特点表现为教育对象具有复杂性,教育内容强调职业性特点,德育教育强调应用性。 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实效,需要研究把握高职学生德育实效的内涵。德育实效是德育教育实践活动实践效果,德育实效是依据德育目标选择合适的内容,使学生道德品质实现德育目标。高职德育要取得实效必须充分考虑德育活动与受教育者紧密结合,脱离学生实际德育活动不能达到实际效果。德育教育是长期过程,德育实效性需要循序渐进得到显示,孕育于德育工作创造性活动中,受教育者体现符合德育目标言行是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德育基本内容包括思想品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德育实效是将德育内容化为思想认识,对德育内容从知到行取得实效。高职学生德育实效体现学生知行转化中。按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环节,高职德育实效性分为思想品德认知,情感与信念实效性,意志与行为实效性。
四、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现状
为了解高职德育工作效果,针对性的开展高职德育,需要对高职德育教育现状分析。随着海南自贸区建设发展,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取得一定进步,形成社会主义道德体系,高职为社会输送大量优秀人才,高职德育发展中实行许多改革措施,学生德育工作取得很大进展。
高职学生德育实效体现在德育机构体系基本形成,德育实践活动取得很大成绩。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德育模式包括课程型,管理型,服务型等,调查发现课程型德育模式是高职院校覆盖面最广的模式,教学实施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实践型德育模式在高职院校中推行较好,咨询辅导型德育模式在法律及形式政策上有所忽略。说明德育模式有很大改善空间。通过对高职德育现状调查研究,发现新時期现代化建设下,在海南自贸区建设发展中,不断增强教育实力,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追求。高职院校各方面长足发展同时,德育体系建设暴露出不少问题。
高职德育工作形成完善的德育教育体系,但学生道德素质不能完全达到社会发展的要求,现实中学生公德意识淡薄,随处可见乱丢垃圾等不文明现象,部分学生道德标准混乱,缺乏社会责任感,容易产生个人主义思想倾向,很多学生缺乏理想信念,导致价值观偏离。现实生活竞争压力大,造成学生很多心理问题。侧面反映出高职学生德育存在很多不足,要探寻问题根源,才能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提升高职学生德育实效性。高职院校德育教育中的问题突出表现为课程型模式形式主义严重,课程内容肤浅空泛,教学方式以单向灌输为主,组织型德育模式行政色彩浓重,管理型德育模式民主性不强,服务型德育模式缺乏以人为本理念。
影响高职学生德育实效性原因有多种,高职德育教学影响因素包括组织管理方面,师生方面与社会方面。分析高职德育教育问题根本原因包括应试教育惯性作用力,高职德育工作者德育意识缺失,高职院校对校园环境建设重视不足,德育工作者对法制教育漠视,德育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德育工作者德育观念陈旧等。
五、海南自贸区建设下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改革探索
德育在高职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海南自贸区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加强改进德育教育十分迫切。针对高职院校德育模式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遵循理论结合实践原则分析问题,高职院校要从学生思想品德实际出发,通过更新德育观念,营造良好德育环境等方法提高学生德育实效性。
观念是意识形态领域,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陈旧的发展观念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发展,人们的观念不断变化,高职德育观念滞后,学生德育工作非常重要。学校领导层面要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克服重技能轻德育现象,坚持德育为先,领导干部要督促教师在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落实德育需要足够数量质量的德育队伍,学校要为德育工作者设立激励机制,把学生德育实效作为教师业绩考核标准。高职院校要培养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人才,强调道德素质是学生未来就业核心竞争力,呼吁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实行全员育人,充分发挥教学育人优势。
要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实效,应建设德育技能强的德育队伍。加强高职德育队伍建设,需要按照教育部要求配备足够的德育队伍,建设高职院校德育队伍需要明确职责定位,加强德育队伍专业化建设,高职院校对各类学生德育工作者应明确其职责,高职德育教师工作对象是学生,任务是进行思政道德教育,要遵循教育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使辅导员有足够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院校领导要兼职德育工作者,引导学生健康成才。对德育工作者引进要求德才兼备,按照职业化建设要求提高其思想素质等。要通过各种形式提升德育队伍知识能力结构,按照专业化建设要求进行考核。
德育方法是德育主体进行德育教育采取的方式手段。德育方法由德育教育规律与德育对象品德规律决定,德育方法具有针对性,要根据时代发展纪实转换探索新的德育方法,高职学生德育工作需要批判集成传统方法,机械灌输方法缺乏针对性,新形势下职院学生德育工作方法创新尤为重要。 创新高职德育方法需要发挥好德育主体作用,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搭建网络德育平台,构建完善的德育考评体系。传统德育教育观念过于强调教师主导作用,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符合新世纪国家对教育的要求。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高职德育教育的原则。高职院校德育教师主导作用是引导大学生自我学习反省提升,引导作用体现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善于利用大学生认知规律促使其积极思考。要与受教育者互动,发挥受教育者主动作用,促使主导作用与主体作用有机结合。
思政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主渠道,思政理论课失效影响高职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影响学生的政治立场,是学生保持社会主义意识的主要手段,很多学校德育围绕思政课开展。发挥思政理论课主渠道作用成为提升德育实效性的关键环节,提高思政理论课教学质量需要加强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的重视,认识思政素质在学生素质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为思政理论课教学提供良好社会支持系统。高职院校要重视教育者的素质,建立专项思政理论课教师队伍,采用各种方式提高思政理论课教师教学技能。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提升思政理论课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学校要提供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进行思政理论课教学,选拔能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教学,选出优秀的案例供教师学习。
参考文献
[1]孙明.面向自贸区的高职外贸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8(03):80-81+10.
[2]王爽.以自贸区为契机培育高职外语人才工匠精神[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01):52-53.
[3]彭友良. 高职院校德育实效研究[D].湖南大学,2013.
[4]吴巧燕. 高职院校德育课程开发研究[D].南昌大学,2012.
[5]陆冰.特殊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析——基于中国—东盟自贸区文化产业人才需求[J].职教论坛,2012(02):69-70+73.
关键词: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海南自贸区自贸港
随着高职教育迅速发展,人们将技能水平视为职教培养质量硬性指标,德育工作被忽视淡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职业教育要面向社会,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就业能力,职业道德教育放在职教人才培养首位。海南自贸区建设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举措,高职院校是海南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自贸区自贸港建设发展输送大批优秀高素质专业人才发挥重要作用。海南自贸区建设需要高职院校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当前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传统灌输教育模式占据主导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德育模式无法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削弱了高职德育的实效性。很多高职学校近将教师作文施教主体,忽略了师生双方主体协同互动关系,评价体系脱离行为主体实际,自贸区发展迫切要求高职改变传统德育模式,将职业规范与学校德育有序衔接,改变高职德育边缘化困境,培养出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一、海南自贸区建设对高职人才教育培养的影响
海南自贸区建设是海南发展的良好机遇,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举措,符合当前国家经贸形势发展。自中国2013年批复成立上海自贸区,先后成立12个自贸区,建设海南自贸区是海南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大事,海南省领导高度重视,组织全省人民学习领会习近平在建省大会上的讲话精神。通过百万人才进海南等系列措施,按照符合国情与海南发展定位的要求推进自贸区建设。
习总书记在4·13讲话后,海南迅速出台若干人才引进政策,省委会议审议通过《百万人次进海南行动计划》,对海南人才队伍建设产生深远影响。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教育基地,在海南自贸区建设发展中承担重要使命,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为高职院校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表现在高职院校要培养大量德才兼备的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为培养符合自贸区建设发展需要的具有高尚职业道德与专业技能的人才,国家需要高职院校与国际化接轨,为在未来发展中取得良好效果,高职院校应扎实调研,结合自贸区建设目标,加强人才培养中德育与职业技能教育,打造高标准师资队伍,为海南自贸区建设发展提供优秀复合型人才。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具有专业接近本岛需要的特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必须贴合实际,及时调整以便保持学校吸引力,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具有较大的自主性,可以根据市场需要及时调整专业。很多高职院校钻研设置具有本岛特点,表现出院校教育优势,如旅游专业具有沿海城市特点,面对自贸区建设发展需求,高职院校必将在人才培养方面占据有利位置。高职院校在学科设置等方面与国际接轨,通过与国际名校积极交流积累师资力量,成为自贸区建设题中应有之义。根据我国高校教育管理有关法律,联系个领域推进对外开放进程做法,无论从全国层面或海南本省,必定先有高职院校深层次就国际化办学进行试点。自贸港建设要求高职院校办学国际化接轨,对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必须重视人才培养中德育教育,职业技能教学等符合国际化人才要求。
二、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是学校德育对象,需要把握高职学生特點与高职院校德育目标。高职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特点表现为价值观多元化,功利主义倾向明显。价值观是主体对事物是非美丑基本问题的评价标准,当代高职学生成长于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使其,随着市场经济完善,其思想观念经历嬗变过程。
高职学生价值观体现出与时代变革一致的特性,在自贸区建设下海南经济飞速发展,集体主义价值观受到冲击,青年人群中更加重视自我发展,崇尚自我价值。反映在其做事中明显的利益趋向性,其理想更多的与现实利益挂钩。高职学生理想信念弱化,当今享乐化等不理想思想侵蚀社会很多有为青年,校园在社会不良思想影响下,学生的价值观变得功利化。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方针使得学生价值观选择趋向实现个人利益的目标。学生忽略传统的道德价值观。高职院校有的学生选择专业因为将来就业容易,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受就业的影响。
高职学生心理方面特点表现为自卑心理严重,个性突出。高职院校很多学生经历了高考失利,进入高职学校表现信心不足,社会普遍认同高学历现象为高职学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认定高职教育是低层次教育,其心理状态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引导容易使学生沉沦堕落,学业成绩会持续下滑。高职院校很多学生来自贫困家庭,家庭经济压力下学生希望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愿望迫切,高职专业教育不能很好的满足学生的需要,导致学生心理严重失调。高职院校学生独生子女占比较大,家庭环境作用下,学生共性突出,高职学生对学校缺乏基本认同感,人际关系处理中缺少理解包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表现为与同学不团结,缺乏知己挚友等。关键是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出现问题自己缺乏意识。
三、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概述
高职教育发展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同时出现许多束缚高职教育发展的问题,高职人才德育问题是重要方面,目前不少高职院校对教育人才培养达到的育德目标不明处,由于实施中德育模式僵化,导致某些院校出现德育缺位不良现象,造成部分高职毕业生思想道德素质及心理素质不高。
国务院《关于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决定》指出职业学校培养目标是加强爱岗敬业,服务群众的职业道德教育,注重培养受教育者创新精神,培养大批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强调高职学生应具有必备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从事专业工作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教育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相关文件对人才要求与社会发展要求一致。高职学生培养目标突出对德育方面基本要求,各级教育中德育是人才培养首要目标。培养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才是高职德育教育战略,高职院校具有很多独特性,高职德育特点表现为教育对象具有复杂性,教育内容强调职业性特点,德育教育强调应用性。 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实效,需要研究把握高职学生德育实效的内涵。德育实效是德育教育实践活动实践效果,德育实效是依据德育目标选择合适的内容,使学生道德品质实现德育目标。高职德育要取得实效必须充分考虑德育活动与受教育者紧密结合,脱离学生实际德育活动不能达到实际效果。德育教育是长期过程,德育实效性需要循序渐进得到显示,孕育于德育工作创造性活动中,受教育者体现符合德育目标言行是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德育基本内容包括思想品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德育实效是将德育内容化为思想认识,对德育内容从知到行取得实效。高职学生德育实效体现学生知行转化中。按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环节,高职德育实效性分为思想品德认知,情感与信念实效性,意志与行为实效性。
四、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现状
为了解高职德育工作效果,针对性的开展高职德育,需要对高职德育教育现状分析。随着海南自贸区建设发展,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取得一定进步,形成社会主义道德体系,高职为社会输送大量优秀人才,高职德育发展中实行许多改革措施,学生德育工作取得很大进展。
高职学生德育实效体现在德育机构体系基本形成,德育实践活动取得很大成绩。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德育模式包括课程型,管理型,服务型等,调查发现课程型德育模式是高职院校覆盖面最广的模式,教学实施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实践型德育模式在高职院校中推行较好,咨询辅导型德育模式在法律及形式政策上有所忽略。说明德育模式有很大改善空间。通过对高职德育现状调查研究,发现新時期现代化建设下,在海南自贸区建设发展中,不断增强教育实力,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追求。高职院校各方面长足发展同时,德育体系建设暴露出不少问题。
高职德育工作形成完善的德育教育体系,但学生道德素质不能完全达到社会发展的要求,现实中学生公德意识淡薄,随处可见乱丢垃圾等不文明现象,部分学生道德标准混乱,缺乏社会责任感,容易产生个人主义思想倾向,很多学生缺乏理想信念,导致价值观偏离。现实生活竞争压力大,造成学生很多心理问题。侧面反映出高职学生德育存在很多不足,要探寻问题根源,才能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提升高职学生德育实效性。高职院校德育教育中的问题突出表现为课程型模式形式主义严重,课程内容肤浅空泛,教学方式以单向灌输为主,组织型德育模式行政色彩浓重,管理型德育模式民主性不强,服务型德育模式缺乏以人为本理念。
影响高职学生德育实效性原因有多种,高职德育教学影响因素包括组织管理方面,师生方面与社会方面。分析高职德育教育问题根本原因包括应试教育惯性作用力,高职德育工作者德育意识缺失,高职院校对校园环境建设重视不足,德育工作者对法制教育漠视,德育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德育工作者德育观念陈旧等。
五、海南自贸区建设下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改革探索
德育在高职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海南自贸区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加强改进德育教育十分迫切。针对高职院校德育模式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遵循理论结合实践原则分析问题,高职院校要从学生思想品德实际出发,通过更新德育观念,营造良好德育环境等方法提高学生德育实效性。
观念是意识形态领域,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陈旧的发展观念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发展,人们的观念不断变化,高职德育观念滞后,学生德育工作非常重要。学校领导层面要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克服重技能轻德育现象,坚持德育为先,领导干部要督促教师在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落实德育需要足够数量质量的德育队伍,学校要为德育工作者设立激励机制,把学生德育实效作为教师业绩考核标准。高职院校要培养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人才,强调道德素质是学生未来就业核心竞争力,呼吁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实行全员育人,充分发挥教学育人优势。
要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实效,应建设德育技能强的德育队伍。加强高职德育队伍建设,需要按照教育部要求配备足够的德育队伍,建设高职院校德育队伍需要明确职责定位,加强德育队伍专业化建设,高职院校对各类学生德育工作者应明确其职责,高职德育教师工作对象是学生,任务是进行思政道德教育,要遵循教育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使辅导员有足够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院校领导要兼职德育工作者,引导学生健康成才。对德育工作者引进要求德才兼备,按照职业化建设要求提高其思想素质等。要通过各种形式提升德育队伍知识能力结构,按照专业化建设要求进行考核。
德育方法是德育主体进行德育教育采取的方式手段。德育方法由德育教育规律与德育对象品德规律决定,德育方法具有针对性,要根据时代发展纪实转换探索新的德育方法,高职学生德育工作需要批判集成传统方法,机械灌输方法缺乏针对性,新形势下职院学生德育工作方法创新尤为重要。 创新高职德育方法需要发挥好德育主体作用,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搭建网络德育平台,构建完善的德育考评体系。传统德育教育观念过于强调教师主导作用,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符合新世纪国家对教育的要求。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高职德育教育的原则。高职院校德育教师主导作用是引导大学生自我学习反省提升,引导作用体现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善于利用大学生认知规律促使其积极思考。要与受教育者互动,发挥受教育者主动作用,促使主导作用与主体作用有机结合。
思政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主渠道,思政理论课失效影响高职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影响学生的政治立场,是学生保持社会主义意识的主要手段,很多学校德育围绕思政课开展。发挥思政理论课主渠道作用成为提升德育实效性的关键环节,提高思政理论课教学质量需要加强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的重视,认识思政素质在学生素质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为思政理论课教学提供良好社会支持系统。高职院校要重视教育者的素质,建立专项思政理论课教师队伍,采用各种方式提高思政理论课教师教学技能。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提升思政理论课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学校要提供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进行思政理论课教学,选拔能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教学,选出优秀的案例供教师学习。
参考文献
[1]孙明.面向自贸区的高职外贸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8(03):80-81+10.
[2]王爽.以自贸区为契机培育高职外语人才工匠精神[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01):52-53.
[3]彭友良. 高职院校德育实效研究[D].湖南大学,2013.
[4]吴巧燕. 高职院校德育课程开发研究[D].南昌大学,2012.
[5]陆冰.特殊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析——基于中国—东盟自贸区文化产业人才需求[J].职教论坛,2012(02):69-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