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媒体时代,资讯类短视频发展如火如荼,成为受众接收传播新闻报道的重要载体。资讯类短视频拥有新媒体传播的诸多优点,对传统电视新闻在内容编排、分发渠道和受众分流方面存在冲击。电视新闻创新发展,就要加强对互联网资讯类短视频的借鉴吸收,从内部改革和外部合作入手取长补短,才能更好发挥自身优势,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关键词:电视新闻;互联网资讯;短视频
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移动智能终端的广泛使用,带来了网络新闻用户的快速增加,新媒体传播迎来了高速发展。近年来,短视频成为新媒体传播的又一个关注点,资讯类短视频更是在2016年起集中爆发,“我们视频”、“澎湃视频”“梨视频”等一大批优秀的资讯类短视频传播机构纷纷在这一年开始高速发展,并日益成为互联网新闻传播的主力载体。这也对传统电视媒体提出了挑战,传统电视媒体必须主动吸收资讯类短视频的优势长处,取长补短,才能更好发展壮大自身,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互联网资讯类短视频概述
一般而言,互联网资讯类短视频主要是指以互联网为主要传播媒介,以时政民生等资讯为主要内容,通过移动智能终端为主要载体,具有较强的受众参与属性和较短时长的视频。从目前发展形势来看,一般时长在三分钟以内,主要形式为用户内容生产UGC和专业内容生产PGC,兼具内容价值和传播价值的资讯类短视频传播效果较好。
互联网资讯类短视频主要特点:
1、内容场景化
受时长限制,资讯类短视频内容需要侧重场景化制作。具体来看,就是选择受众最为关注的某个新闻点,由此切入让受众迅速融入新闻环境中,通过环境中的相关元素让受众感同深受。这就要求资讯类短视频的现场感强,视觉、听觉、触觉能够迅速调动起来,用户的真实体验感强,才能沉浸于其中。
2、叙事平面化
资讯类短视频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展现新闻事件全貌,就要尽可能抛出其他无用因素,通过画面和旁白方式在最短时间事件表述清楚完整,这就引申出其叙事平面化的特点。比如资讯类短视频常使用数据可视化报道,传统被采访对象变成了数据图、信息图,让受众直观感受新闻场景。
3、受众关联化
资讯类短视频在抖音平台上最为常见的就是用户内容生产UGC,尤其是当发生重大突发性新闻事件时,UGC内容能够占到相当比例。这些视频主要由网友自行拍摄,通过简单技术处理后即可发布至新媒体平台。发布后,会有其他网友在视频下方评论留言或者转发分享,UGC形式的资讯类短视频每一步都离不开受众本身,受众关联化程度非常高。
资讯类短视频对电视新闻的冲击
(一)内容编排冲击
资讯类短视频的内容编排和电视新闻的内容编排有较大差别,这其中场景化特点较为明显。以民生新闻为例,资讯类短视频常常是开门见山,新闻发生的背景、过程、结果在短短一两分中内全部叙述完毕,节奏较快,不同于电视民生新闻报道中同期声、多镜头、多采访对象、非线性叙事的特点,在现代生活快节奏背景下,场景化短视频更有效在受众碎片化时间内发挥作用。[1]
(二)分發渠道冲击
资讯类短视频的分发渠道主要是智能手机。《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9.86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7%,手机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7.41亿。国家统计局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有线电视实际用户为2.10亿户。假使按照平均每户3人计算,有线电视使用人数与手机网络新闻用户仍存在差距。但是手机的便捷性远高于电视媒体,这也使得用户可以把大量的碎片时间用于手机而非电视媒体。
(三)受众分流冲击
在分发渠道冲击的影响下,受众人数被分流,使用手机接收网络新闻的数量多于使用电视媒体接收电视新闻的数量。同时,短视频具有新媒体独有的强社交属性,受众可以在资讯类短视频中完成接收、反馈等一系列传播行为。而电视媒体在受众互动性上明显不足,这加剧了资讯类短视频对于电视新闻的冲击。[2]
电视新闻对互联网资讯类短视频的借鉴吸收
(一)运用互联网思维,培育自身新媒体
融媒体时代的电视新闻,早已不能继续采用传统媒体的惯有思维来开展新闻的生产制作,而是要加强运用互联网思维,建立并发挥“中央厨房”新闻传播体系,融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双方优势,才能打通线上线下渠道,实现全媒体传播。
从管理体系来看,成立融媒体中心或者融媒体机构是必然之路。对融媒体的管理和机构职能设置上,要首先建立融媒体采编室,以采编室为统领,统筹新闻事件的采编发全过程。要尽早建立自身短视频生产制作传播机构,及时开通各大主要短视频平台账号,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将新闻事件以短视频方式传播出去。
从人员体系上来看,一线采编人员不能拘泥于过去的新闻采编人员分配,要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尽可能多了解现场信息,尽可能运用各种形式和最快速度来编辑处理新闻信息,尽可能用最快方式将采访内容传回总编室,甚至可以鼓励前方采访人员网络现场直播方式开展新闻报道,后方编辑人员用直播画面紧急制作相应短视频方式来加快短视频传播。这就需要一线采编人员在新领域提升新的业务能力。
在内容体系上,要坚决保留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新闻视频方面的优点,采取具体形式具体传播的方法。比如网络现场直播时考虑全景化多角度广泛性,现场采访拍摄时兼具受众最为关心的的新闻点和权威部门权威人士的发言评价。
(二)发挥自身优势,增强受众体验
在互联网资讯类短视频的冲击之下,电视新闻仍具有权威性、深度性和专业性三大优势,要充分运用这三种优势,吸收资讯类短视频的特点,提升电视新闻传播效果。本节将以突发事件为例来进行阐述。
2021年7月中下旬,河南郑州、新乡等地突降特大暴雨,汛情十分严峻。在抖音平台上出现了大量的反映河南暴雨的短视频。笔者随机选取7月24日中午12:00至14:00,共收看短视频122条,其中反映河南暴雨的视频59条(这与抖音推送机制有关,本文不涉及)。这59条视频中,UGC内容占42条,PGC内容占18条。通过对以上视频的分析,可以探究电视新闻如何发挥自身三大优势,加强短视频传播的有效性。 在专业性方面,UGC内容大多为用户现场拍摄内容,主要反应洪水汛情和解放军抢险的现场画面,雷同内容较多,有效信息较少,内容直白。PGC内容则是带有导向性的深加工视频,有效信息较多,但偏严肃性和政治性。笔者看完59条视频,对现场汛情的危害程度和紧急性感受较为直观,但对于人员财产损失情况、抗洪抢险救灾情况等深层次信息了解不足,对于视频中发布的救援力量是否能满足抗汛需求也未能了解。
这就需要电视新闻充分发挥三大优势,迅速填充受众信息空白。在专业性方面,电视新闻要对现场新闻画面进行快节奏多角度剪辑,抓住受众最为关注的新闻点,在一两分钟内尽可能向受众展示丰富内容。针对河南本地受众,重点展现救援情况,针对外地受众,重点以全景式介绍。在深度性方面,电视新闻要尽快联系权威部门权威人士,如向当地应急管理局或新闻办了解救灾安排部署、人员财产损失等,或者向气象部门了解暴雨产生原因和后续雨情,或者向救援一线机构了解救援物资情况等。
(三)增强交流合作,构筑传播生态
资讯类短视频所具有的新闻属性,决定了无论是UGC还是PGC,都存在先天不足,这为传统新闻媒体发力互联网资讯类短视频提供了有效入口。近年来,在新媒体领域开始兴起专业用户内容生产PUGC,PUGC可以说是解决资讯类短视频先天不足的有效手段。让专业的新闻生产者来提供专业的资讯短视频内容,让非专业新闻生产者来补充受众视角内容,这就能够充分发挥UGC的灵活性与广泛性,也能有效弥补PGC专业性和权威性。传统媒体作为最专业的的新闻生产者,要充分抓住这一契机,加强互联网的资讯类短视频布局。
事实上,已经有相当多的传统媒体开始采取PUGC来充实自身资讯类短视频。央视新闻、新华社、人民日报、澎湃新闻国内顶级主流媒体等制作的资讯类短视频已经在抗击疫情、河南暴雨、东京奥运会等重大事件中发挥主流引领作用,一些中小传统媒体则积极与一点视频、梨视频等专业短视频企业等合作。如电视新闻为短视频企业提供权威消息来源,授权其使用专业采访内容,电视新闻与视频企业共享视频传播大数据等。UGC或PGC生产的新闻资讯,在传统媒体的内容把关后,再用新媒体思维重新剪辑加工,最终形成高质量的资讯类短视频。当社会发生突发事件时,PUGC方式能够综合发挥各家之长,有效发挥媒体优势,加强舆论引导,为经济社会稳定助力。
复旦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李良荣教授在2018年曾指出,在未来,短视频将成为新闻发布的主要方式。2021年,短视频的市场表现和使用人数已经屡创新高,资讯类短视频核心用户已经对视频内容产生较高粘性。因此,电视新闻更需要及时抓住资訊类短视频发展的风口,加紧资讯类短视频布局,更好发挥传统媒体的主流引领作用,为传统媒体发展和受众新闻传播走出一条新路。
参考文献:
[1]杨虹.试论新闻资讯类短视频的现状及趋势[J].中国广播,2021(02):60-63.
[2]李莉.资讯短视频对电视新闻的影响探究[J].传媒论坛,2019,2(01):91-92.
关键词:电视新闻;互联网资讯;短视频
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移动智能终端的广泛使用,带来了网络新闻用户的快速增加,新媒体传播迎来了高速发展。近年来,短视频成为新媒体传播的又一个关注点,资讯类短视频更是在2016年起集中爆发,“我们视频”、“澎湃视频”“梨视频”等一大批优秀的资讯类短视频传播机构纷纷在这一年开始高速发展,并日益成为互联网新闻传播的主力载体。这也对传统电视媒体提出了挑战,传统电视媒体必须主动吸收资讯类短视频的优势长处,取长补短,才能更好发展壮大自身,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互联网资讯类短视频概述
一般而言,互联网资讯类短视频主要是指以互联网为主要传播媒介,以时政民生等资讯为主要内容,通过移动智能终端为主要载体,具有较强的受众参与属性和较短时长的视频。从目前发展形势来看,一般时长在三分钟以内,主要形式为用户内容生产UGC和专业内容生产PGC,兼具内容价值和传播价值的资讯类短视频传播效果较好。
互联网资讯类短视频主要特点:
1、内容场景化
受时长限制,资讯类短视频内容需要侧重场景化制作。具体来看,就是选择受众最为关注的某个新闻点,由此切入让受众迅速融入新闻环境中,通过环境中的相关元素让受众感同深受。这就要求资讯类短视频的现场感强,视觉、听觉、触觉能够迅速调动起来,用户的真实体验感强,才能沉浸于其中。
2、叙事平面化
资讯类短视频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展现新闻事件全貌,就要尽可能抛出其他无用因素,通过画面和旁白方式在最短时间事件表述清楚完整,这就引申出其叙事平面化的特点。比如资讯类短视频常使用数据可视化报道,传统被采访对象变成了数据图、信息图,让受众直观感受新闻场景。
3、受众关联化
资讯类短视频在抖音平台上最为常见的就是用户内容生产UGC,尤其是当发生重大突发性新闻事件时,UGC内容能够占到相当比例。这些视频主要由网友自行拍摄,通过简单技术处理后即可发布至新媒体平台。发布后,会有其他网友在视频下方评论留言或者转发分享,UGC形式的资讯类短视频每一步都离不开受众本身,受众关联化程度非常高。
资讯类短视频对电视新闻的冲击
(一)内容编排冲击
资讯类短视频的内容编排和电视新闻的内容编排有较大差别,这其中场景化特点较为明显。以民生新闻为例,资讯类短视频常常是开门见山,新闻发生的背景、过程、结果在短短一两分中内全部叙述完毕,节奏较快,不同于电视民生新闻报道中同期声、多镜头、多采访对象、非线性叙事的特点,在现代生活快节奏背景下,场景化短视频更有效在受众碎片化时间内发挥作用。[1]
(二)分發渠道冲击
资讯类短视频的分发渠道主要是智能手机。《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9.86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7%,手机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7.41亿。国家统计局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有线电视实际用户为2.10亿户。假使按照平均每户3人计算,有线电视使用人数与手机网络新闻用户仍存在差距。但是手机的便捷性远高于电视媒体,这也使得用户可以把大量的碎片时间用于手机而非电视媒体。
(三)受众分流冲击
在分发渠道冲击的影响下,受众人数被分流,使用手机接收网络新闻的数量多于使用电视媒体接收电视新闻的数量。同时,短视频具有新媒体独有的强社交属性,受众可以在资讯类短视频中完成接收、反馈等一系列传播行为。而电视媒体在受众互动性上明显不足,这加剧了资讯类短视频对于电视新闻的冲击。[2]
电视新闻对互联网资讯类短视频的借鉴吸收
(一)运用互联网思维,培育自身新媒体
融媒体时代的电视新闻,早已不能继续采用传统媒体的惯有思维来开展新闻的生产制作,而是要加强运用互联网思维,建立并发挥“中央厨房”新闻传播体系,融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双方优势,才能打通线上线下渠道,实现全媒体传播。
从管理体系来看,成立融媒体中心或者融媒体机构是必然之路。对融媒体的管理和机构职能设置上,要首先建立融媒体采编室,以采编室为统领,统筹新闻事件的采编发全过程。要尽早建立自身短视频生产制作传播机构,及时开通各大主要短视频平台账号,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将新闻事件以短视频方式传播出去。
从人员体系上来看,一线采编人员不能拘泥于过去的新闻采编人员分配,要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尽可能多了解现场信息,尽可能运用各种形式和最快速度来编辑处理新闻信息,尽可能用最快方式将采访内容传回总编室,甚至可以鼓励前方采访人员网络现场直播方式开展新闻报道,后方编辑人员用直播画面紧急制作相应短视频方式来加快短视频传播。这就需要一线采编人员在新领域提升新的业务能力。
在内容体系上,要坚决保留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新闻视频方面的优点,采取具体形式具体传播的方法。比如网络现场直播时考虑全景化多角度广泛性,现场采访拍摄时兼具受众最为关心的的新闻点和权威部门权威人士的发言评价。
(二)发挥自身优势,增强受众体验
在互联网资讯类短视频的冲击之下,电视新闻仍具有权威性、深度性和专业性三大优势,要充分运用这三种优势,吸收资讯类短视频的特点,提升电视新闻传播效果。本节将以突发事件为例来进行阐述。
2021年7月中下旬,河南郑州、新乡等地突降特大暴雨,汛情十分严峻。在抖音平台上出现了大量的反映河南暴雨的短视频。笔者随机选取7月24日中午12:00至14:00,共收看短视频122条,其中反映河南暴雨的视频59条(这与抖音推送机制有关,本文不涉及)。这59条视频中,UGC内容占42条,PGC内容占18条。通过对以上视频的分析,可以探究电视新闻如何发挥自身三大优势,加强短视频传播的有效性。 在专业性方面,UGC内容大多为用户现场拍摄内容,主要反应洪水汛情和解放军抢险的现场画面,雷同内容较多,有效信息较少,内容直白。PGC内容则是带有导向性的深加工视频,有效信息较多,但偏严肃性和政治性。笔者看完59条视频,对现场汛情的危害程度和紧急性感受较为直观,但对于人员财产损失情况、抗洪抢险救灾情况等深层次信息了解不足,对于视频中发布的救援力量是否能满足抗汛需求也未能了解。
这就需要电视新闻充分发挥三大优势,迅速填充受众信息空白。在专业性方面,电视新闻要对现场新闻画面进行快节奏多角度剪辑,抓住受众最为关注的新闻点,在一两分钟内尽可能向受众展示丰富内容。针对河南本地受众,重点展现救援情况,针对外地受众,重点以全景式介绍。在深度性方面,电视新闻要尽快联系权威部门权威人士,如向当地应急管理局或新闻办了解救灾安排部署、人员财产损失等,或者向气象部门了解暴雨产生原因和后续雨情,或者向救援一线机构了解救援物资情况等。
(三)增强交流合作,构筑传播生态
资讯类短视频所具有的新闻属性,决定了无论是UGC还是PGC,都存在先天不足,这为传统新闻媒体发力互联网资讯类短视频提供了有效入口。近年来,在新媒体领域开始兴起专业用户内容生产PUGC,PUGC可以说是解决资讯类短视频先天不足的有效手段。让专业的新闻生产者来提供专业的资讯短视频内容,让非专业新闻生产者来补充受众视角内容,这就能够充分发挥UGC的灵活性与广泛性,也能有效弥补PGC专业性和权威性。传统媒体作为最专业的的新闻生产者,要充分抓住这一契机,加强互联网的资讯类短视频布局。
事实上,已经有相当多的传统媒体开始采取PUGC来充实自身资讯类短视频。央视新闻、新华社、人民日报、澎湃新闻国内顶级主流媒体等制作的资讯类短视频已经在抗击疫情、河南暴雨、东京奥运会等重大事件中发挥主流引领作用,一些中小传统媒体则积极与一点视频、梨视频等专业短视频企业等合作。如电视新闻为短视频企业提供权威消息来源,授权其使用专业采访内容,电视新闻与视频企业共享视频传播大数据等。UGC或PGC生产的新闻资讯,在传统媒体的内容把关后,再用新媒体思维重新剪辑加工,最终形成高质量的资讯类短视频。当社会发生突发事件时,PUGC方式能够综合发挥各家之长,有效发挥媒体优势,加强舆论引导,为经济社会稳定助力。
复旦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李良荣教授在2018年曾指出,在未来,短视频将成为新闻发布的主要方式。2021年,短视频的市场表现和使用人数已经屡创新高,资讯类短视频核心用户已经对视频内容产生较高粘性。因此,电视新闻更需要及时抓住资訊类短视频发展的风口,加紧资讯类短视频布局,更好发挥传统媒体的主流引领作用,为传统媒体发展和受众新闻传播走出一条新路。
参考文献:
[1]杨虹.试论新闻资讯类短视频的现状及趋势[J].中国广播,2021(02):60-63.
[2]李莉.资讯短视频对电视新闻的影响探究[J].传媒论坛,2019,2(01):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