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性现状、问题和研究对策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if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新一轮的课程教学改革中,小学生数学教学改革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创新和突破,新课程的顺利进行,教师是关键。本文分析了小学数学教育推行新课程的现状,指出了在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师 新课程 适应性现状 问题 研究对策
  一、小学数学教育推行新课程的现状
  1.教师推行新课程积极性不高。老教师的教学经验丰富、教学基础稳固、了解学生的思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中坚力量。但是随着新课程的推行,老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他们习惯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在教学中遵循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而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教师主要负责引导学生学习。很多老教师不能在短时间内接受这种教学理念,对新课标准的知识只停留在表面,没有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分析,没有将新课程推行落到实处。
  2.很多家长不理解新课改。小学生的家长在学生时代接受的是传统教育,虽然教育结构发生了多次变化,但是传统教育对家长的影响还是很深,所以很多家长对新课程改革表示很不理解。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出了要求,不仅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前和课后也都有相应的要求。很多家长认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后,教师就不能发挥本身的教学引导作用,这种方法使学生的负担加重,学生负担加重之后学习的积极性也就降低了。因此很多家长不理解课程改革,更不支持新课程的推行。
  3.学生适应程度不高。小学数学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的适应程度不高,很多学生不能按照要求进行预习,在上课过程中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作出回答,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很多学生习惯了传统教育中教师讲课、学生记笔记的模式。新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之前进行预习,教师在讲课时也要对预习情况作出检查,从而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很多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教学模式,这就使新课程教学不能顺利地进行。
  二、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实用性的问题。由于我国课程改革开展得较晚,对教学内容的研究不够充分,因此在实施新课程教学中出现了教材实用性不高的问题。小学数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传统的教学注重结果,过程放在一个比较次要的位置。新课程中增加了对过程完整性的要求,但是在课本中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学生在预习时只看课本并不能了解解题的过程,上课时对老师的讲解也是一知半解。教师必须再次进行讲授,推翻书本上的原理才能得出完整的过程和正确的结果。综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教材的实用性不高,学生自主学习时很可能被误导。
  2.备课时间不充分。小学生学习的课程较少,数学又是主科,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任务相对繁重。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教师必须在上课之前做好备课。这个要求可以让教师更加明确教学目标,对上课内容进行准确的定位,但是在实际操作当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小学数学教师的课程安排相对紧凑,很多教师在课下还要对学生进行辅导。这种现状导致教师备课时间不足,没有充分的时间对教学内容进行仔细的分析,因而备课质量较差或者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做好备课。
  3.学校图书馆没有充足的书籍。新课程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有时可以通过跟同学讨论或请老师解决,但是大多数时候学生只有大量地翻阅相关图书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小学的图书馆藏书较少,尤其是数学类的书籍更少。这也是学校推行新课程时遇到的问题。如果书馆藏书量不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就会下降,从而严重阻碍新课程的实施。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1.教师从根本上改变教学观念。大多数教师对推行新课程持积极态度,但还是有很多的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对实施新课程的积极性不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学校对教师进行有关新课程的培训工作,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向教师讲授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让教师明白推行新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教师能够理解新课程的推行对教师本身带来的挑战,教师必须直面这些挑战才能更好地运用新课标。只有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观念,才能使新课改走得更远。
  2.增加多媒体设施。多媒体设施的应用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很多图示在运用多媒体后将会变得更加直观,更容易被学生所理解。但目前很多小学还没有多媒体设施,只有在更大的范围内配备多媒体设施,才能够使新课程得以顺利推行。
  3.争取得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推行新课程之后,应该定期召开家长会,或者让家长旁听教师上课,让家长能够直接看到新课程推行之后的教学成果,方便家长提出意见,消除对新课程的偏见。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学生家长汇报学生的成绩,也可以让家长看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家长真正和老师一起督促学生进步。学生学习进步了,家长就会理解新课改,支持新课改。组织学生家长旁听教师上课,可以让学生家长更全面地了解新课程的要求,理解学校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目的,这样家长就会理解学校,支持学校推行新课改的措施。家长与学校共同努力才能使学生学习进步,使新课程实施起来更有动力。
  4.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只有教师间相互进行交流,才能对学生的心理有准确的把握。教师间的交流还可以扩大到对备课教案的交流,这样能够使教案和备课更充分,更适合学生的需求。这样就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式适应新课程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促进新课程顺利推行。
  四、结语
  本文通过研究小学数学教学在推行新课改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进行研究和分析,希望能够更好地了解小学数学教师对新课改推行的适应状况,提出有效的建议改变这种现状。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改变传统观念,调整心态,积极主动地做好新课程的推行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自己和学生的对新课程的适应程度。
  参考文献:
  [1]于波,徐仲林.对国家课程标准适应性的调查研究——以重庆市部分区县中小学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10(02).
  [2]李海.数学课程标准下选修课“数学史选讲”教学研究[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11).
  [3]黄李炮.高中物理与数学的衔接问题与对策[J].物理教学探讨.2009(31).
  [4]刘红梅.对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课程内容的衔接问题的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06).
其他文献
摘 要: 初中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初中数学教学是重中之重,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是现代中学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就此展开论述。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教学理念 理念更新  在学生眼中,数学是抽象、枯燥的理论和习题,教师是题海战术的指挥官,如何构建有灵魂与活力的数学课堂,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和享受?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几点做法。  一、确
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主要可分成两类:第一类为不含参数的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第二类为含有1个(或多个)参数的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对于第一类问题,实际上就是证明这个不等式,本文不再赘述;对于第二类,其基本解题思想是将问题转化为函数的最值问题,常见的基本解法有以下几种.  一、分离参数,间接求最值  在不等式中求含参数范围过程中,当不等式中的参数(或关于参数的代数式)能够与其他变量完全分离出来,并且分离后不等式
摘 要: 初中数学内容多而杂,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散覆盖在三年的教科书中,学生往往学了新的,忘了旧的。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目标,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教学能力,打造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内在美。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存在问题 教学策略 应用意识  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士研究发现:一个人没有受到激励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及内部的规律性。所谓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高中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高中数学内容而且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高中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高中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是建立在对高中数学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理解的基础上的,发展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最有效的方法是通
课堂小结是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的某个环节之后对所教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回顾、整理、归纳、深化。只有教师灵活恰当地运用课堂小结的方式,才能帮助学生总结重点,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整体。成功的课堂小结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因此体现本节的教学重点难点和知识的内在规律性,做好课堂小结尤为重要。  1.课堂小结能帮助学生整理知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每一节课都有相应的重点和难点。可在讲课过程中,为了使学
摘 要: 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精神,注重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过程的优化,创设“宽松愉悦、民主和谐”的乐学情境,挖掘学生潜力,开发学生潜能,让学生调动多感官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以提升,能力素质得以提高,引导学生增强思维的逻辑性、缜密性、条理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整体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