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的文化背景,经历成长环境,学习动机,甚至性别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风格,而不同的学习风格对于学生的学习适应都是不一样的,因此老师的教学方法也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来进行选取。本文以英语学科为例,探索了视觉型,听觉型,动触觉型这三种不同的学习风格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策略;学习风格
一、影响学习风格的因素
影响学习风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个性、文化背景、经历、成长环境、学习动机、需要和条件等,均对学习风格的形成起作用。个性是形成学习风格的重要因素。不同的性格不仅可影响学习者形成不同的认知风格,而且影响他们形成不同的感知风格。如内向型学习者多采用沉思型认知方式,外向型学习者多属于冲动型学习者。学习风格与文化传统模式有关。文化背景不同对视听学习风格有不同的偏好。韩国学生和美国学生相比,他们属于视觉型的学习者;日本学生和中国学生、阿拉伯学生相比明显属于非听觉型。性别因素也影响学习风格、在美国学习时间的长短、学术研究领域、受教育水平等也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学习动机和学习需要也影响学习风格。学习外语的目的是为了过级还是为了适应就业需要,也会造成不同的风格。当然,这里的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具有类同的含义。
二、学习风格的差异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研究学习风格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帮助教师认识并鉴别学生的学习风格并据此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和对策。同时也帮助学生识别自己的学习风格,使之了解自己学习的优势和劣势所在,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扬长补短,更好地发挥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针对不同学习风格学习者的学习特征,应采取与之相匹配的学习策略和教学策略。
(一)视觉型:视觉型有很强的视觉性记忆,接受视觉信息效果好,擅长快速阅读,善于识别面孔方位等,喜欢独自专心读书,对图表、图片、绘画及电视画面有浓厚的兴趣,书面测验得分高。接受语言指导较差,不易分辨听觉刺激。视觉型的学习策略是坚持作笔记将重点内容写下来,坚持听录音,反复播放训练听觉材料。教学策略是教师应侧重阅读训练,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讲授使用视觉性词汇,注意引导学生头脑中产生画面。
(二)听觉型:听觉型擅长语音辨析、交际,接受语言信息好,喜欢与他人进行合作或学习,喜欢以讨论的形式学习吸收新知识,听过的内容不易忘记。完成书面作业和抄写有困难,运动技能较弱。听觉型的学习策略是平时多记笔记,多做练习加大课外阅读量,多看电视,电影等。教学策略是对于教师应运用讨论式教学,通过谈话教授知识,训练学生练习播音、朗诵等。
(三)动触觉型:动触觉型喜欢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是课堂活动的积极分子,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即使没有外来提示也能动脑筋进行安装或修理。运动节奏感强,平衡感好,作业卷面书写整洁,书面考试成绩欠佳,通过视觉、听觉接受信息欠佳。学习策略是学生应多练习听力,加强阅读训练,练习朗诵播音,进行实验、实习练习等。教学策略是教师应多布置书面练习,尽可能通过角色扮演训练学生,让学生多动手在“干中学”会提高学习效率。根据对学习风格的差异性的研究,我们可以重新认识我们在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语法翻译法忽视听说训练,注重翻译练习,逐句的讲解课文,它注重用眼睛看,这种方法比较适合视觉型学习者。随后兴起的听说法,重视听说训练,上课主要是听说模仿,强调听的作用,对读和写重视不够。这一方法对听觉型学生有利,但对视觉型学习者来说是一种痛苦。全身反应法上课要求学生跟着老师的指令进行动作表演,通过动触觉来学习语言,这比较适合活泼好动的小孩。以上方法都重视一方而忽视一方,在班级教学中,不利于各种类型的学习者。现在提倡的“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小组内不同类型的学生搭配来共同完成任务。这样能照顾到全体同学,使他们发挥各自认知优势,同时借鉴别人的长处,以达到逐步完善自己。不同的学习风格对外界信息刺激的反应、对新信息的感知、加工处理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上都存在着差异和区别。这些将不同程度地影响对某些教与学的方式方法以及策略的选择与认同。因此,在外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了解学生的整体学习风格,以便有的放矢地选择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与课堂活动,尽可能地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从“乐”学互动中提高教学效果;此外,教师还应帮助学生分析各自的风格特点,使学生在发挥自己优势的同时拓宽学习渠道与方法,以便更有效地选择学习策略;弥补原有风格的不足与缺陷。
三、结语
语言学习是知识的吸收和技能的训练。语言学习效率的高低、成绩的优劣,除了教学因素外,学习者自身的因素起着重要作用。其中,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决定学习活动的基本进程,它对学习过程所起的作用更为直接,已成为当今西方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课题。学习风格理论的研究成果及其相关研究对教学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继续进行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教育工作者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学习方式上的个体差异,从而根据他们的学习方式偏爱整合优化教学策略、提供相应的课堂活动,让其最大限度地接受信息,提高教与学的效果,为今后的英语教学在课程设置、教材制定等方面提供一些理论基础,对教师进行策略培训应作为当前英语教学的重要课题来研究。
参考文献:
[1]Kate Kinsella.Understanding and Empowering Di-verse Learners in the ESL Classroom[M].Learning Styles inthe ESL/EFL classroom,1995.
[2]托娅,赵伊娜.学习风格研究与外语教学改革[J].海军院校教育,2003,(5):56.
[3]熊宜勤.实施因材施教的理论与实践——学习风格与教学策略的研究[J].广西高教研究,2000,(4):83-87.
[4]康淑敏.学习风格理论——西方研究综述[J].山东外语教学.2003,(3):24.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策略;学习风格
一、影响学习风格的因素
影响学习风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个性、文化背景、经历、成长环境、学习动机、需要和条件等,均对学习风格的形成起作用。个性是形成学习风格的重要因素。不同的性格不仅可影响学习者形成不同的认知风格,而且影响他们形成不同的感知风格。如内向型学习者多采用沉思型认知方式,外向型学习者多属于冲动型学习者。学习风格与文化传统模式有关。文化背景不同对视听学习风格有不同的偏好。韩国学生和美国学生相比,他们属于视觉型的学习者;日本学生和中国学生、阿拉伯学生相比明显属于非听觉型。性别因素也影响学习风格、在美国学习时间的长短、学术研究领域、受教育水平等也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学习动机和学习需要也影响学习风格。学习外语的目的是为了过级还是为了适应就业需要,也会造成不同的风格。当然,这里的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具有类同的含义。
二、学习风格的差异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研究学习风格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帮助教师认识并鉴别学生的学习风格并据此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和对策。同时也帮助学生识别自己的学习风格,使之了解自己学习的优势和劣势所在,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扬长补短,更好地发挥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针对不同学习风格学习者的学习特征,应采取与之相匹配的学习策略和教学策略。
(一)视觉型:视觉型有很强的视觉性记忆,接受视觉信息效果好,擅长快速阅读,善于识别面孔方位等,喜欢独自专心读书,对图表、图片、绘画及电视画面有浓厚的兴趣,书面测验得分高。接受语言指导较差,不易分辨听觉刺激。视觉型的学习策略是坚持作笔记将重点内容写下来,坚持听录音,反复播放训练听觉材料。教学策略是教师应侧重阅读训练,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讲授使用视觉性词汇,注意引导学生头脑中产生画面。
(二)听觉型:听觉型擅长语音辨析、交际,接受语言信息好,喜欢与他人进行合作或学习,喜欢以讨论的形式学习吸收新知识,听过的内容不易忘记。完成书面作业和抄写有困难,运动技能较弱。听觉型的学习策略是平时多记笔记,多做练习加大课外阅读量,多看电视,电影等。教学策略是对于教师应运用讨论式教学,通过谈话教授知识,训练学生练习播音、朗诵等。
(三)动触觉型:动触觉型喜欢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是课堂活动的积极分子,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即使没有外来提示也能动脑筋进行安装或修理。运动节奏感强,平衡感好,作业卷面书写整洁,书面考试成绩欠佳,通过视觉、听觉接受信息欠佳。学习策略是学生应多练习听力,加强阅读训练,练习朗诵播音,进行实验、实习练习等。教学策略是教师应多布置书面练习,尽可能通过角色扮演训练学生,让学生多动手在“干中学”会提高学习效率。根据对学习风格的差异性的研究,我们可以重新认识我们在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语法翻译法忽视听说训练,注重翻译练习,逐句的讲解课文,它注重用眼睛看,这种方法比较适合视觉型学习者。随后兴起的听说法,重视听说训练,上课主要是听说模仿,强调听的作用,对读和写重视不够。这一方法对听觉型学生有利,但对视觉型学习者来说是一种痛苦。全身反应法上课要求学生跟着老师的指令进行动作表演,通过动触觉来学习语言,这比较适合活泼好动的小孩。以上方法都重视一方而忽视一方,在班级教学中,不利于各种类型的学习者。现在提倡的“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小组内不同类型的学生搭配来共同完成任务。这样能照顾到全体同学,使他们发挥各自认知优势,同时借鉴别人的长处,以达到逐步完善自己。不同的学习风格对外界信息刺激的反应、对新信息的感知、加工处理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上都存在着差异和区别。这些将不同程度地影响对某些教与学的方式方法以及策略的选择与认同。因此,在外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了解学生的整体学习风格,以便有的放矢地选择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与课堂活动,尽可能地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从“乐”学互动中提高教学效果;此外,教师还应帮助学生分析各自的风格特点,使学生在发挥自己优势的同时拓宽学习渠道与方法,以便更有效地选择学习策略;弥补原有风格的不足与缺陷。
三、结语
语言学习是知识的吸收和技能的训练。语言学习效率的高低、成绩的优劣,除了教学因素外,学习者自身的因素起着重要作用。其中,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决定学习活动的基本进程,它对学习过程所起的作用更为直接,已成为当今西方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课题。学习风格理论的研究成果及其相关研究对教学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继续进行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教育工作者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学习方式上的个体差异,从而根据他们的学习方式偏爱整合优化教学策略、提供相应的课堂活动,让其最大限度地接受信息,提高教与学的效果,为今后的英语教学在课程设置、教材制定等方面提供一些理论基础,对教师进行策略培训应作为当前英语教学的重要课题来研究。
参考文献:
[1]Kate Kinsella.Understanding and Empowering Di-verse Learners in the ESL Classroom[M].Learning Styles inthe ESL/EFL classroom,1995.
[2]托娅,赵伊娜.学习风格研究与外语教学改革[J].海军院校教育,2003,(5):56.
[3]熊宜勤.实施因材施教的理论与实践——学习风格与教学策略的研究[J].广西高教研究,2000,(4):83-87.
[4]康淑敏.学习风格理论——西方研究综述[J].山东外语教学.2003,(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