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来源 :现代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anguowu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介绍作者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心理学“元认知”理论,探索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的方法。元认知是在认识基础上的一种升华,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一次突破。对学生来说,元认知也就是学生全面学习、理解、掌握知识的一种能力。初中学生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和培养,可以较早地形成这种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教学中;培养;元认知
  元认知是美国心理学家弗莱威尔于1976年提出来的,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在我们教学过程中,元认知就是学生首先对知识理论进行认识,经过实践或深入钻研,意识到认识还可以深化(包括有疏漏或错误),于是调动思维、采取有效的调控策略,从而达到新的认识,这就是学生在对自身认知过程自我意识的基础上,对自身认知过程的自我反省,自我控制与自我调节,根据信息加工成新理论。
  在认识事物过程中,元认知实际上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能力。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元认知则表现为学生学习、理解、掌握知识的一种能力。所谓元认知也就是学生在学习掌握了课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指导自己的行为并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经过实践检验或钻研反思,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检验理论的正确与否,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由懂到信、由片面到全面、由零碎到系统,自觉地把理论进一步的完善上升为更高的理论。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知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上的突破,也就是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过程。
  当然,元认知与认知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的联系在于元认知指导和调节认知,对认知的健康发展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认知是元认知的基础,没有认知,元认知就没有对象,而元认知本身也是一种认知。它们的区别在于:1.作用的对象不同,元认知的主要对象是正在进行着的主体本身的认知活动,具有变动性,认知的难度更大;而认知的主要对象是指:主体正在进行着的认知活动以外的客观事物,具有相对的稳定性。2.发展速度不一样,从个体认知发展看,元认知后于认知的发展。婴儿有认知能力,但不会评价自己的认知是否正确,只有到学前期幼儿才开始获得一些零星的、肤浅的元认知认识。由于认知和元认知作用的对象不同,元认知具有变动性,认知的难度更大、程度更深,所以在教学中,不少老师只重视了认知的培养,而忽视了元认知的培养。又由于认知和元认知的发展速度不一样,即元认知后于认知的发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少老师认为初中学生难以培养元认知,而高中学生则较易培养元认知,所以放弃了对初中学生的元认知的培养。其实,这些看法是错误的。
  初中学生正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矛盾时期,有一定的独立性和主见,凡事喜欢亲自实践,不肯轻信教师、家长的意见和书本现成的理论或结论,也就是不满足简单的认知,而感兴趣或有能力进行元认知(即对认知的再认知);再说,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行为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所以,老师的课堂教学切忌填鸭式的“满堂灌”,而必须是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讨的“研究性”教学,在发挥好课堂教育主阵地作用的同时,开展相应和必要的课外主题式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体验生活、感悟人生,通过道德的实践活动来促进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学有所乐,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往往是通过“三个步骤”的教学模式去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首先,我不喜欢一开始把观点理论甚至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先自学,初步掌握书本理论并归纳知识体系,获得初步的认知;然后,让学生对已获认知深入思考,对课本观点理论提出质疑,提倡“自由与开放式的追问风气”,引导学生一起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形成更新的理论知识;最后,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把已形成的新理论运用于实践中去加深理解和验证,我总是在课堂教学结束后,留足时间和空间,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课外活动,形成了“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特色。这种课内外结合,知行统一的教育教学模式,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和实践创新精神,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在《思想品德》课“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的教学时,我照常用“三个步骤”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开始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很快就把知识体系归纳出来了;质疑大胆积极,提出的问题角度新,富有启发性。但是,在围绕知识点的理解分析和质疑问题的探究解决而展开的课堂讨论时,学生却茫然无措,沉默寡言,课堂失去了往常的热烈气氛,特别是到了平常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后实践活动——“模拟法庭”时,学生更显畏难退缩。学生怎么了?是我的教学出了问题吗?反思后我恍然大悟:一是教材难度太大,法律术语多,理论抽象,专业性强;二是教材的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遥远,学生的感性认识近似空白,无论老师怎样讲述,学生如何想象,都很难获得直观、形象的感性体验,更难对自己的认知进行自我反省和调节,使认知上升为元认知。
  经验告诉我,必须带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走进社会,让学生体验生活,开展真正意义的社会实践和探究性学习活动。于是,我组织学生到市中级人民法院旁听了一场民事诉讼庭审,庭审后学生还就学习中的问题咨询了辩护律师。回来后,学生似乎个个无师自通,群情激昂,自发地策划起“模拟法庭”活动:写方案、编案例、拟起诉书、商讨辩词和证词……,从角色的分工到问题的解决,再从服装道具的选用到场地的布置,均为学生自主安排。此时,老师只是一个普通的参与者,有时为了一个小小的问题,学生竟和老师争论得满脸通红。终于,“模拟法庭”向全校师生展示,前来观摩旁听的师生挤满了电教室,并留下了一片诚恳的赞誉和感慨:“这是学生在模拟吗?简值像真的一样,太精彩了!”“想不到,小小的模拟法庭,竟把书上抽象的理论表现得那么具体,不仅有利于我们理解课本知识,而且让我们学到了许多课本以外的东西。”“模拟法庭使我真正体验到了学法、知法、守法的重要性,懂得了如何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种体验将使我终生难忘!”“长大后,我要力争成为一名法官、检察官、律师……”“模拟法庭”活动结束了,但学生却仍然带着狂热进行不懈的探究,视野日益开阔,认知能力日渐提高,认知终于上升到了元认知,而且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元认知能力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
  总之,这样的教学模式既有利于学生理解、运用课本理论知识,又有利于学生提高实践、创新能力;既培养了学生的认知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增强了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深受学生欢迎。实验证明,高元认知能力者解决问题的能力比低元认知能力者强,尤其是元认知能力高而一般认知能力差的学生较之元认知能力差而一般认知能力高的学生解决问题的效果要好。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建立学生健康的心理模型。
  参考文献
  [1]弗莱威尔(美国心理学家):《认知发展》,1976年
  [2]张洪英:《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思想政治课教学》,2009年第04期
  [3]刘波:《元认知与教学浅析》,《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02期
其他文献
在小学阶段,教师往往是学生心目中最完美的榜样,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以及处理班级事务的一些方法,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对每位同学要平等对待,尤其对优生和学困生更要平等对待,让他们觉得老师对每位学生都公平。只有平等地爱每位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爱,用爱激发他们的上进动力,让他们努力学习,展示自我。  在小学班主任这方百花争妍的教育领地,我辛勤耕耘、播种,付出了不少艰辛和汗水,也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前沿,课堂教学结构又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争取以“最少”的精力和时间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点拨法;教学效率  立足课堂,就是语文教学改革要以课堂教学为基础,通过课堂教学,传授给学生以必要的语文知识,并进行严格的听说读写基本训练,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科的知识能力体系。课堂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
期刊
一、背景  新课程改革非常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机制,把评价活动和过程当作是为被评价者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和机会,鼓励被评价者展示自己的努力和成绩,让学生获得一种成功的满足和喜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激励性评价是一种积极、有效的评价手段,对于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问题  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新理念的倡导下,低年级的语文老师纷纷采取肯定的、积极的、富有刺激性
期刊
我国改革开放,经济蓬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崭露头角,知识体系呈几何级数递增扩展,声光电技术抢滩登陆,粉墨登场。而随之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如火如荼、方兴未艾。纵观多媒体技术以集声光电于一体的独特功效,和进行综合传输和处理图、文、声响等各种信息的能力,大家都深感表现力极强,能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和心灵震撼,在常规教学实践中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可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特别是
期刊
[摘要]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动力源泉,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有了兴趣,学习就不在是负担,而是一种乐趣。初中数学内容抽象,形式枯燥,推理严谨,学生感到乏味、厌倦,甚至产生恐惧心理,数学教师应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枯燥乏味的数学教学转化成为有趣的数学。如果学生能以极高的热情,较大的兴趣来探究、体会数学的魅力,以极其慎重的态度去感悟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我们的数学教学将变得更加精彩、更有意义。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在今天,高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社会日益信息化、网络化,虚拟学校、远程教育蓬勃发展,新学说、新思想、新信息等逐渐成为人们的共享资源和平等交流、共同发展的基础。这势必对过去的那种“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围着老师转”的教学方式是一个猛烈冲击。因此,在历史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品质。  [关键词]历史教学;创新思维;教学环境;课堂教学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课程的实施多以教师、
期刊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在科学课堂上,较多地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学习方式开始多样化,乐于探究、主动参与,乐于动手成为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共识。学生的个性也逐步得到张扬,课堂逐渐变得生动活泼,热热闹闹。可在这热闹的背后,也出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那就是乱插嘴、不会听,只顾张扬自己的个性,不愿倾听别人的意见、分享他人的独特感受。  镜头一:课堂上,教师的问题一出,“唰”地一声,同学们的小手
期刊
[摘要]当前,基础教育已由“应试”转移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素质教育。体育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也相应承担了素质教育目标中的素质要,求体育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进程,影响着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体育教学如何更好地完成素质教学的目标任务,是当前大家共同关心、研究和探讨的热点课题。  [关键词]基础教育;体育教学;素质教育  当前,基础教育已由“应试”转移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概念是构成数学知识的基本单位。学习数学过程主要是不断地建立各类数学概念体系的过程。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概念引入的特点,是优化概念教学的前提。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优化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方法很重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认知规律;优化  小学数学概念是构成数学知识的基本单位,是反映现实空间形式的数量关系及其特有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判断和推理的基础。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
期刊
有些数学题,特别是选择题,如果采用顺向的思维方法,虽然同样能解决问题,却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如果勇于打破常规,细心观察题目与答案的特点,不访来点“投机取巧”,则既省时省力,又能提高解题的速度。结合实际教学,笔者现将解选择题的几种方法列举如下:  一、答案验证法  对于命题③最容易判断,我们知道,大于直角的角有钝角、平角、周角等,所以大于直角的角不一定就是钝角。③是假命题,而A、B、C中都含有③,帮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