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段时间我在乡下的外婆家住,无事时会和外婆坐在院子里看云的游离,看蓝天下石榴花鲜红地接纳风与所有翅膀透明的昆虫。屋外高大的桑葚树越过院墙,为我们挡住了一些午后灼热的太阳。“吱呀”,门好像被人轻轻推了一下,“吱呀”又一声,我抬起头看去,是小娟姐姐。她无措地站在门前,逃也似的眼神仿佛即刻就有一场倾盆大雨。
她是外婆村上为数不多没有出去务工的年轻人,平时见我总笑。但这次小娟姐姐用手捂住右胳膊,颤抖着肩膀走来。我这才发现,她胳膊上深红色的印记仿佛一条雀跃的热带鱼,也才知道她那个发起怒来像加速卡车一样失控的丈夫,刚刚又喝了啤酒。外婆颤悠悠地从院侧的葡萄藤上摘了些颗粒饱满的紫葡萄,放在清水里。“吃点葡萄吧。”她说,“等会我去炒菜,我们一起吃饭。”这样的默契,再没有过多的话语去修饰,好像已经习惯了。“吱呀”一声,铁门又响了。一个留着“哪吒头”的小男孩的脑袋冒了出来。“我也想吃葡萄。”他笑嘻嘻地跑来,黑乎乎的小手伸进清水里,抓起一颗葡萄就往嘴巴里塞。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康康,他大概三岁,对于妈妈的委屈习以为常。我从房间拿来饼干与一只半泄气的皮球,他欣然接受。“你爸爸呢,还在家吗?”我半蹲下来问他。“爸爸是坏蛋。”他答非所问,只是不断拍着那只红白相间的卡通皮球。
夏日的色彩一遍遍漫过我们的村庄。我再一次见到康康,是在祠堂边的榕树下。几个从县城里回来的孩子把玩具与零食摆在石凳上,我看到康康很想凑过去和他们一起玩,但当他的手就要碰到那只霸王龙模型的时候,另一个孩子把他推到了一边。他没能成功地加入他们,在一旁眼巴巴地看着,大眼睛忽闪忽闪。我走过去把口袋里的糖果给他。“姐姐,我们家有小鸡,还有小兔子呢。”他拉着我的手,那些孩子被他们的妈妈或是奶奶领回了家,“姐姐,我爷爷还会编竹篮子呢。”他含着棒棒糖,风吹乱了我们每个人的头发。
“姐姐,告诉你个秘密哦。”在邀请我去他家看小白兔的路上,他紧紧攥着我的手,“我妈妈去赚钱啦。”“啊?”我没有反应过来。“妈妈下次回来,也会给我买好多玩具的。”
我这才知道,他的妈妈去了南方打工,而爸爸也去了一家砖厂上班。所以现在他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他的奶奶坐在轮椅上,枯萎如一朵将败的花。毛茸茸的小鸡在院子里寻找大米,许多竹篮堆积如山,这是爷爷要拿到镇上去卖钱的,其中一只还放着我送给他的皮球。
“姐姐你最喜欢吃什么呀?”“抹茶蛋糕,或者糖醋小排吧。”我随口说道。“我最喜欢吃炒土豆片了。”康康仰起脸看着我,“姐姐,爷爷晚上炒土豆片给我们吃,你留下来吃饭好不好?”我这才意识到,炒土豆片也许是这个孩子能接触到的最美味的食物了。坐在院里的台阶上,我把一颗核桃敲碎递给他,月光令那些昆虫透亮而薄的翅膀不断地挥舞着。
第二天清晨我散着头发在院里刷牙,天微微发亮,我们的小院开始热闹起来了,七星瓢虫驮着残缺的四叶草,牵牛花衔着露水随风摆动。“姐姐,”康康跑到我的身边,“外面好热闹,我们去玩嘛。”我被他拉着跑到门外,原来是村里又走了一位老人。人们有些在哭,有些在安慰哭的人,头上都绑着白色的带子。“他们为什么要哭?”“因为他们的亲人离开了这个世界。”“那去了哪里呢?”“就被埋在泥土里了呀。”康康还小,还不能懂得死亡的意义:“那埋到泥土里的人还会再长出来吗?”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那把爸爸也埋进泥土里,长出一个好爸爸。”他说完咯咯笑个不停。
后来的日子里,康康还是喜欢没事就跑到我外婆的小院里。我会放下手中的诗集,或是冗长的小说,给他讲森林里的小熊,大海里的鲸鱼。他会教我认不同的昆虫。夕阳快落的时候,我们就沿着乡村的公路走,那些染着奇异发色的少年有时会骑电瓶车飞快地经过我们。村里成群结队的流浪狗有时会跟在我们身后,想从我们这里获得点食物。我害怕,康康就挡在我前面,凶巴巴地用手势赶走那些毛色糙乱的狗群。
“看吧,不咬人的,它们怕你呢。”他回过头来对我笑,万物隐没在金黄色的光里。
秋天渐渐来了。小娟姐姐在南方的一个纺织厂做工,和康康的爸爸也已经离婚。叶子再黄一点的时候,她回来了。那天康康很兴奋,两双小手和额头上贴满了贴纸,拿着玩具卡车给我看。“妈妈回来了,妈妈给我带了好多好多玩具,姐姐你看。”他开心极了,也神气极了,“妈妈还要带我去幼儿园呢。”夏末村庄里的萤火虫渐渐在灌木丛边消失,整片小山的枫叶开始下落。“要去上幼儿园了,你开不开心呀?”我蹲下来把他拉到我的身边,问他。他全神贯注地摆弄着手中的玩具:“开心呀。”“那你知道幼儿园是什么样子吗?”“我妈妈说有滑滑梯,有好多小朋友,没有老鼠,楼房都是彩色的。”那辆玩具卡车的轱辘在空中不断地滚动,“还会看到大海呢。”
“还会看到大海啊?”我轻轻地问他。
康康认真地对我点头:“到时候也请姐姐来看。”
西北偏北的这座小村庄,天空涌动起浪花,星河抖落着星河,一切都是那么好。那些云间的星星闪着不同的光,从我们的村庄亮到小娟姐姐那间拥挤的海边出租屋,从康康的眼睛里燃起,捕捉住所有微热的祝福与无尽的希望。
编辑/胡雅琳
王彤乐,1999年冰月生于陜西宝鸡。现就读于西北政法大学。作品散见于《诗刊》《星星》《扬子江》《诗歌月刊》《青春》《作品》《散文诗》《草堂》《中国校园文学》等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