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香飘台湾岛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guo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就从课本上知道海峡那边有一个宝岛,名叫“台湾”,总盼望有一天能亲自到那里去看看,赏赏它的秀美风光,品品它的特色文化。近些年随着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增多,机会终于来了!
  那是1995年初夏时节,湖北省黄梅戏剧院大型古装黄梅戏《苏东坡》应邀赴台展演,我有幸走进美丽的宝岛台湾。
  随着湖北省黄梅戏剧院大型古装黄梅戏《苏东坡》在宝岛台湾的成功展演,使得夏季本来就是旅游淡季的台湾岛骤然刮起了一股“黄梅戏季风”。
  黄冈是黄梅戏的发源地,也是东坡文化的成就地,黄梅戏文化和东坡文化在台湾有着深厚的文化土壤和群众基础。台湾称黄梅戏为“黄梅调”,是最受台湾观众喜爱并在民间广为传唱的剧种之一,拥有众多铁杆儿戏迷。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陆黄梅戏《梁山伯与祝英山》和台湾黄梅调《戏凤》就曾广为传唱,风靡全岛。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在黄州寓居五年间,或躬耕东坡,或放浪山水,或交朋访友,或参禅悟道,或疾书放歌,创作诗词歌赋、文札七百四十多篇,尤其是“一词二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虽历经千年,仍为文坛仰止,成为千古绝唱;其书法经典之作《黄州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成就了独具一格的中国东坡文化,也使苏东坡从人生政治低谷登上了文学艺术巅峰。苏东坡是世界千年文化名人,更是大陆和台湾共同的文化先贤。苏东坡的许多手稿真迹仍旧珍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巨大成就以及通过他一系列流传千古的经典作品所表现出的坚韧旷达、爱国忧民的人文情怀,更是为台湾各界所景仰。早在我们赴台前,台湾主办单位台湾客家演艺文化协会就精心策划,在岛内展开了密集的宣传造势活动。
  此次黄梅戏《苏东坡》在台巡演,得到了台北市、新北市、苗栗县政府部门以及台湾客家演艺文化协会、“中华经济文化交流协会”等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引起了台湾各界的高度关注和极大轰动。时任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主席朱立伦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新党主席郁慕明以及苗栗县长徐耀昌等二十多位政要分别赠送花篮表示祝贺。《今日报》《台湾时报》《太平洋电子报》等台湾新闻媒体派记者全程跟踪报道。在台北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吸引了台北市文化局专员杨静如、台湾“中华妇女党”主席涂明慧、台湾前“立法委员”朱慧良、台湾文化大学教授杨泰顺、台湾演艺工会总干事陈世伟等众多社会名流、热心观众和新闻媒体前来参与。时任中共黄冈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统战部长的王立兵同志生动简要地介绍了黄冈文化和黄梅戏《苏东坡》后,张辉、谢思琴、王刚等主要演员现场表演了《苏东坡》相关唱段。有台湾政论节目“名嘴”之称的杨泰顺先生说:“我从小听黄梅戏《梁山伯与祝英台》长大,黄梅戏是一代台湾人的美好回忆,台湾观众对黄梅戏《苏东坡》在台公演充满期待!”
  首场演出在台北国际会议中心拉开序幕,能容纳三千多人的剧场座无虚席。雨后的台北夜晚,天空星光熠熠,街上五彩缤纷,清新的空气里带着淡淡花香,沁人心脾。我来不及欣赏美丽的夜景,吃罢晚餐便径直赶往劇场外候迎嘉宾。离开演还不到半小时,郁慕明主席和海基会前副董事长高孔廉、湖北同乡会理事长陈兴国先生、武汉市台协副会长郑于贞女士等先后来到剧场贵宾室。王立兵部长分别向贵宾们赠送了苏东坡手书《念奴娇·赤壁怀古》绢裱碑刻拓片等文化礼品并拍照留念,大家亲密无间,谈笑风生。我也抓住机会与台湾研究东坡书画艺术的专家学者进行了交流和探讨。“东坡文化、黄梅戏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两地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两岸文化合作与交流,共同担负起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和使命。”郁慕明先生在首演仪式上这番饱含深情的致辞,在观众和我们心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赢得了阵阵掌声。
  无论是在台北,还是在苗栗和新北,我们的演出都非常受欢迎。跌宕起伏的剧情、精彩绝伦的表演、优美圆润的唱腔和地地道道的黄梅戏韵味深深打动着每一位观众,他们如痴如醉,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演出结束后,演员多次谢幕,观众还是久久不愿离去,争先恐后上台与演职人员合影留念,不少观众追随代表团辗转三地,一连看了三场演出。见此感人的场景,10年前从黄梅县苦竹乡远嫁台北的“台北新娘”柳珊兴奋不已。祖籍黄梅县孔垅镇的七十多岁的陈兴国老先生操着浓浓的黄梅乡音激动地说:“这个戏演得太精彩了!我在台湾生活了几十年,能在这里看到家乡这么好的黄梅戏,倍感亲切!让各位湖北老乡仿佛又回到了久别的故乡,仿佛又回到了那遥远而又熟悉的年代。”连续观看了三场演出的郑于贞女士非常热爱黄梅戏和东坡文化,每场演出她都赠送了花篮,她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道出了台湾湖北同乡的心声:“黄梅戏文化和东坡文化都是黄冈的骄傲、湖北的骄傲,也是我们台湾湖北同乡的自豪!期盼今后有更多的高水平、高品质的湖北演出团体到台湾来演出、交流。”
  在台期间,《苏东坡》剧组转战三个市县,连续演出三场,全体演职员克服了旅途劳累等重重困难,始终精神饱满、激情似火,表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受到了台湾各界的广泛点赞。黄冈黄梅戏《苏东坡》在台成功公演,为台湾观众奉献了一场场精美的黄梅戏文化视听盛宴,展现了黄冈东坡文化和黄梅戏文化的独特魅力,既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戏曲文化,又宣传推介了黄冈,同时增进了两岸人民感情。中共湖北省委副秘书长、省台办主任刘凯春同志称赞道:这是我省开展对台文化交流的成功范例,有了这次成功的尝试,我们有理由相信,黄冈对外文化交流的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坐在返程的飞机上,宝岛之行那感人的一幕幕在我脑海里不停地回放。我静静地回味着、思考着:两岸一家亲,共圆中国梦。我坚信,总有一天两岸同胞一定会同演一台黄梅戏《苏东坡》,心里默默祈祷,同时充满着新的期盼……
  责任编辑:黄艳秋
  插图为黄梅戏《苏东坡》剧照
其他文献
近日遇到一位老同学,谈起她年迈的老爸因病住院的事,一脸的伤感:“唉,人老了真是可悲,全身都是病,天天大把大把地吃药,挂滴、打针什么的折腾个没完没了,真是受罪啊!他自己痛苦,我们做子女的也累。特别不忍心的是,病痛的折磨让人有生不如死的痛楚……”  因为长辈年老多病,我前几年往医院跑的次数也在增多。亲眼目睹了那些年老病残者的凄惨人生,于是就有了“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质量”的感慨。公公住院的那段日子,
期刊
学龄前的我,随母亲生活在林场工区。  有一天晚上,我突然发起高烧、说起了胡话,母亲没有常备药,工区内也没有医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交通不便,通讯不畅,在那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林场工区宿舍里,三更半夜的,无助的母亲就一直在床边换毛巾给我敷额头,直到天亮。  白色的门,不,应该是白色的光从门的间隙透过来。  为什么有光透入,屋子里还是一片漆黑呢?我好像悬浮在一片黑暗中,想坐起来怎么也无法做到。有人的
期刊
这个题目,也许有人看了会笑。笑什么,吃顿饱饭还是梦?是真的。饱餐一顿行,但顿顿饱餐却只是年少时的梦,更不要说吃好了。尤其在四十年前,我们五十岁左右的人更深有体会,因为我们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亲历者、见证者,受益着,也幸福着。  1978年,我16岁。在灵石老家段纯镇九年制高中上学。那时,农村还是公社制、集体化。村里有大队、小队,集体生产,集体劳动,集体按人口、劳动工分分配粮食、蔬菜等。我家共7口人,
期刊
已是初冬,阳光略显稀薄,天地之间的色泽变得清冷起来。原先层层叠叠的绿植,如今全隐退去了。开着车,缓缓向前,窗外的树往后退,旷野、村庄、河流也往后退。我开车并不快,少半是因为技术,大半是一路移动的风景。那些从车窗外掠过的景色,时时润着我的眼眸:一湾浅滩,几丛芦花,一棵柿树,三两只白鹭,在疏淡的冬季,苍茫而辽远。想起王维的诗“漠漠水田飞白鹭”,这样的画面放在初冬的旷野上,同样适合,远瞧近观都恰似一幅淡
期刊
清明节,是祭祀先人的日子。我们准备去坟茔祭祀岳父母。昨天,儿子找到在林场上班的朋友,要来了30棵松树苗,又买了鲜花,给岳父母送上鲜花的同时,还要在坟茔周围栽上树。  岳父母的坟茔在离县城50公里外的乡下,在他们生前居住的村子西南边的山坡下,二老躺在那里已经27年了。头些年因为路途比较远,乘坐客车不能直接到达,去祭祀他们的时候很少,只是通过别样方法对他们表示了怀念。近两年,儿子买了车,方便了,我们去
期刊
四百多年前的明代嘉靖年间,曾为太仆寺少卿的徐泰时,因得罪了权贵,而被罢官回到苏州,回家后不久,便修建了东、西花园,而东园就是留园的前身。到了清代嘉庆年间,曾任广西左江兵备道的吴县东山人刘恕,辞官回家后,買下了渐废的东园,以故园改筑,并取“竹色清寒,波光澄碧”之意,将园名变为“寒碧山庄”。可因主人姓刘,人们还是以“刘园”或“刘家花园”称之。  直至清代同治年间,园主更换,常州人盛康便又购得,重新扩建
期刊
民以食为天,民以居为安,穿衣遮羞是人们有尊严生活的必要需求。在家乡流传甚广的俗话“穿海州吃板浦”,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说明这两个地方有鲜明特色,在老百姓的心中占有一定分量。  我对于海州的初步认知来自家庭的说教。我的曾祖父在清末民初以渡船为生,经常摆渡客来客往穿梭于沭阳沭河与海州大浦等地,感受过昔日海州的繁华,他也曾经沉迷于海州的灯红酒绿,逐渐染上赌博的恶习,致使他日夜操劳所赚的辛苦钱付之东流。
期刊
在梧桐草堂的清晨醒来的时候,我听到了院子外面清脆的鸟叫声。之后有几个遥远的脚步声,大概是去观景台看日出的年轻人回来了。  我们在一起召开改稿会。5天,15个年轻作者,9个辅导老师。上午,辅导老師针对自己辅导的学员就作品进行交流,下午是每个辅导老师作的关于文学的讲座。当然,有时候几个作者会汇聚在一个老师的周围,各自把自己写作中的困惑和疑问讲出来。我门口的几个小圆茶几旁的椅子从它们原有的位置中打乱了秩
期刊
茅草屋的前面有个小天井,小天井靠猪圈那头,有一棵椿芽树,爷爷对我说:“椿芽树是你婆婆栽的。”  猪圈一侧,有个竹笆门,门外有一棵毛疙瘩桃子树,婆婆对我说:“那是白花桃,是你爷爷栽的。”  椿芽树年年都要长椿芽。椿芽树很高,三四月份的时候,婆婆叫爷爷:“老头子,椿芽树发芽芽了,快把你那个竹竿钩钩拿来,把椿芽钩一些下来。”  爷爷早有准备,婆婆刚刚说完,一根竹竿就从茅草屋里伸了出来。  我们这里是蔬菜
期刊
当母亲打电话给我的时候,才突然想起,我都已经好几年没回家过节了。虽离家只有几十公里,但因为忙于工作,总是忘记回家过节,这说起来有些惭愧。  一路风尘,我又踏上了回家的路。  故乡的变化真大!以前的瓦房全都变成了现在最流行的黔西北民居房,原来的黄土坝子变成了水泥坝子,土路变成了水泥“串户路”。这时,从邻居家门口跑来几个孩子,他们有的叫我“大叔”,有的叫我“伯伯”,但我一个也不認识。  走进屋里,我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