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代中职学校学生特点主要表现为缺乏自信、对前途茫然、意志品质薄弱。结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在新的形势下,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进一步推动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对于中职学校而言,学生社团的建立需符合各个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和自身发的需求,并且还要求教师的正确引导。
关键词:中职学校;学生社团
同一些普通高中相比,作为中职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敢恭维。因为从目前中考招生的情况来看,中职生的孩子们对世界、对社会的认识往往是匮乏甚至是错误的。人应具备哪些品质和本领?一个人应对社会、集体、他人承担什么样的责任?面对这些人生发展最基本问题时,由于没有达到应具有的认知水平、辨别能力、情感意志和文化素质,他们不能将心中美好愿景转化为更具体而扎实的行动,总是表现为缺乏自信、对前途茫然、意志品质薄弱等现象。如果为了减轻学校的负担,将他们推入社会,极有可能成为犯罪的后备军。因为这些学生怕进学校,对于学校有很强的抵触情绪。所以,如何让他们留在学校,进而接收学校的正规教育,成为对社会有所贡献的现代职业人,这是中职学校承担的社会责任。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在新的形势下,开展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不仅改变了校园环境,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心理和思想。校园文化活动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此,作为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者,就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工作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工作,除了配合学校常规活动外,还将大学校园中的社团活动引进校园,目的就是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弘扬健康文化,增强校园的吸引力。
一、中职学生社团的建立符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需求
随着社会文化信息传播的多样化和迅速性,校园中的各种正式群体(如:班级等)已不能满足中学生的多元化需求,他们希冀在社团活动中寻找到心理需求的热点与共鸣点。求同的需求:由于感情上的共鸣、需求水平的相近、兴趣的合拍、性格的相似以及文化知识的相当,引起相互吸引,结成社团。求异的需求:力图从他人的优点、特点来弥补自己某一方面的缺陷而加入社团。求通的需求:它能增强中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民主气氛,沟通校方与学生之间的信息,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意识。
二、中职学生社团的建立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
1. 社团活动提升思想境界
例如,把党团生活的重心延伸到学生社团,使政治思想进社团的工作落到了实处,及时开展学生业余党校学员培训,接受先进理论的指导;组建学生合唱团,让学生在咏唱健康歌曲的同时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等等,都是对学生思想教育的表现方面。
2. 社团活动强化主体意识
“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提高学生的自管自律意识对于中职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学生社团是典型的学生自发成立的群众组织,社团的领导管理者、参与者都是学生自己,他的活动从计划到实施都是由学生为主体商议解决,这就充分尊重和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这也是在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锻炼是一个重要特性。
3. 社团活动锻炼实践能力
学生社团以开展缤纷多样的实践活动锻炼学生能力为主要目的。每个成员都是抱着接受锻炼,提高素质的目的开展活动并投入其中,通过实践把知识转化为素质,把素质转化为自身的能力提高的体现,大量事实证明,凡是参加过社团,接受过锻炼的学生,智力品质和非智力品质都有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在组织协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交往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提高尤为突出。
4. 社团活动培养创新精神
培养创新精神是学生社团的精神内涵和目标,学生社团的每一个活动的形成到实施都是一个创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辩证思想和发散思维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培养。通过社团活动的独立性,培养好的创新思维是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和最终目的,也为中职学生适应社会的变革做好准备。例如,学生通讯社自办报刊、街舞社团自行组织汇报演出、环保协会发明废品利用的过程即是探索和创新的过程。
三、中职学生社团的建立要求教师正确引导
开展社团活动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社团本身还存在自发性、松散性的特点,如果一开始不加以支持和监管极易导致让组织的松散、活动力量薄弱、工作思路含糊和活动方向出现偏差等问题。鉴于此,我们必须积极加以引导,让学生社团的活动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支生力军。
(1)活动方向的把握和章程的制定、落实是重中之重,必须常抓不懈。即在此项工作当中,突出对学生施以良好的思想教育和文化引导的主旋律,从内容形式多方面都应讲求“高品位”。
(2)坚持多样化发展和拓宽的道路。活动形式力求不拘一格、丰富多彩,尽量符合身处青少年时期的心理需求结构。只要符合学生成长发展需要的社团应坚定的予以支持和帮助,如场地、经费等问题。
(3)指导教师的责、权相统一的问题。由于中职学生的社团必须有指导教师的指导、管理,所以,每个社团的指导教师必须对社团的健康发展负责,对活动的组织安排有一定的权利。这样能保证学生社团在有组织和有纪律的情况下健康发展,不脱离学校的总体工作。
(4)认清有系统主题教育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的主、次之分。学生社团活动尽管有着诸多优势,但是它毕竟不能代替学校内有系统的主题教育活动。主题教育活动的广泛性和深入性是社团活动所不能比拟的。因此,要分清主、次关系,使学校整体德育工作在正确的方向上健康发展。
总之,在中等职业学校内广泛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一样,是学校整体德育工作一项重要的补充,是校园规范管理的“润滑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推进剂”,作为学校共青团工作者,应牢牢遵循教育青年、服务青年的工作宗旨,坚决贯彻科学发展的精神,以学生为本,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培养具备健康心理、较强职业能力的现代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编著.中等职业学校共青团干部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王金战.王金战育才方案--学习哪有那么难[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中职学校;学生社团
同一些普通高中相比,作为中职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敢恭维。因为从目前中考招生的情况来看,中职生的孩子们对世界、对社会的认识往往是匮乏甚至是错误的。人应具备哪些品质和本领?一个人应对社会、集体、他人承担什么样的责任?面对这些人生发展最基本问题时,由于没有达到应具有的认知水平、辨别能力、情感意志和文化素质,他们不能将心中美好愿景转化为更具体而扎实的行动,总是表现为缺乏自信、对前途茫然、意志品质薄弱等现象。如果为了减轻学校的负担,将他们推入社会,极有可能成为犯罪的后备军。因为这些学生怕进学校,对于学校有很强的抵触情绪。所以,如何让他们留在学校,进而接收学校的正规教育,成为对社会有所贡献的现代职业人,这是中职学校承担的社会责任。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在新的形势下,开展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不仅改变了校园环境,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心理和思想。校园文化活动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此,作为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者,就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工作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工作,除了配合学校常规活动外,还将大学校园中的社团活动引进校园,目的就是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弘扬健康文化,增强校园的吸引力。
一、中职学生社团的建立符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需求
随着社会文化信息传播的多样化和迅速性,校园中的各种正式群体(如:班级等)已不能满足中学生的多元化需求,他们希冀在社团活动中寻找到心理需求的热点与共鸣点。求同的需求:由于感情上的共鸣、需求水平的相近、兴趣的合拍、性格的相似以及文化知识的相当,引起相互吸引,结成社团。求异的需求:力图从他人的优点、特点来弥补自己某一方面的缺陷而加入社团。求通的需求:它能增强中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民主气氛,沟通校方与学生之间的信息,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意识。
二、中职学生社团的建立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
1. 社团活动提升思想境界
例如,把党团生活的重心延伸到学生社团,使政治思想进社团的工作落到了实处,及时开展学生业余党校学员培训,接受先进理论的指导;组建学生合唱团,让学生在咏唱健康歌曲的同时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等等,都是对学生思想教育的表现方面。
2. 社团活动强化主体意识
“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提高学生的自管自律意识对于中职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学生社团是典型的学生自发成立的群众组织,社团的领导管理者、参与者都是学生自己,他的活动从计划到实施都是由学生为主体商议解决,这就充分尊重和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这也是在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锻炼是一个重要特性。
3. 社团活动锻炼实践能力
学生社团以开展缤纷多样的实践活动锻炼学生能力为主要目的。每个成员都是抱着接受锻炼,提高素质的目的开展活动并投入其中,通过实践把知识转化为素质,把素质转化为自身的能力提高的体现,大量事实证明,凡是参加过社团,接受过锻炼的学生,智力品质和非智力品质都有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在组织协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交往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提高尤为突出。
4. 社团活动培养创新精神
培养创新精神是学生社团的精神内涵和目标,学生社团的每一个活动的形成到实施都是一个创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辩证思想和发散思维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培养。通过社团活动的独立性,培养好的创新思维是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和最终目的,也为中职学生适应社会的变革做好准备。例如,学生通讯社自办报刊、街舞社团自行组织汇报演出、环保协会发明废品利用的过程即是探索和创新的过程。
三、中职学生社团的建立要求教师正确引导
开展社团活动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社团本身还存在自发性、松散性的特点,如果一开始不加以支持和监管极易导致让组织的松散、活动力量薄弱、工作思路含糊和活动方向出现偏差等问题。鉴于此,我们必须积极加以引导,让学生社团的活动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支生力军。
(1)活动方向的把握和章程的制定、落实是重中之重,必须常抓不懈。即在此项工作当中,突出对学生施以良好的思想教育和文化引导的主旋律,从内容形式多方面都应讲求“高品位”。
(2)坚持多样化发展和拓宽的道路。活动形式力求不拘一格、丰富多彩,尽量符合身处青少年时期的心理需求结构。只要符合学生成长发展需要的社团应坚定的予以支持和帮助,如场地、经费等问题。
(3)指导教师的责、权相统一的问题。由于中职学生的社团必须有指导教师的指导、管理,所以,每个社团的指导教师必须对社团的健康发展负责,对活动的组织安排有一定的权利。这样能保证学生社团在有组织和有纪律的情况下健康发展,不脱离学校的总体工作。
(4)认清有系统主题教育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的主、次之分。学生社团活动尽管有着诸多优势,但是它毕竟不能代替学校内有系统的主题教育活动。主题教育活动的广泛性和深入性是社团活动所不能比拟的。因此,要分清主、次关系,使学校整体德育工作在正确的方向上健康发展。
总之,在中等职业学校内广泛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一样,是学校整体德育工作一项重要的补充,是校园规范管理的“润滑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推进剂”,作为学校共青团工作者,应牢牢遵循教育青年、服务青年的工作宗旨,坚决贯彻科学发展的精神,以学生为本,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培养具备健康心理、较强职业能力的现代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编著.中等职业学校共青团干部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王金战.王金战育才方案--学习哪有那么难[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