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榆阳区公立医疗集团成立于2014年,这是陕西省首家县区级公立医疗集团。该集团成立三年来,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分级诊疗、合作共赢、抱团发展”的原则,走出了一条全面健康快速发展的创新之路,对当地的医疗改革实践起到了带动和促进作用。2016年在福建厦门召开的首届“社会救助创新论坛”上,榆阳区“提升医疗救助水平,助力精准扶贫脱贫”项目当选为5个最佳实践成果之一。
位于榆阳区青山西路53号的榆阳区人民医院和榆林市儿童医院是当地有名的两家医院,但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一家医院,即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管理上实行一体化管理,统一核算。
在医院主楼的9层,有一间很普通的办公室,是医院的上级单位榆阳区公立医疗集团理事会的办公室。这两家医院都是榆阳区公立医疗集团的成员单位。集团理事会秘书长赵广裕向我们详细介绍了三年来榆阳区医疗改革所取得的显著成就。
公立医院 抱团发展
赵广裕曾任榆阳区星元医院办公室主任, 集团组建后任理事会秘书长,说起榆阳区医疗改革的经过,他如数家珍。
“榆阳区公立医疗集团成立于2014年9月,为陕西省首家县区级公立医疗集团。三年来,给榆阳区带来的变化太明显了。”据赵广裕介绍,榆阳区公立医疗集团(以下简称集团),分别由星元医院、区人民医院、儿童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痔瘘医院6家公立医院组成,形成“三级擎领、二级支撑、专科发力”的医療服务集群。
公立医院集团化抱团发展的“榆阳模式”是从星元医院与区人民医院成功合作开始的。赵广裕说,榆阳区星元医院是由已故榆林籍爱国港商胡星元先生捐资和政府投资修建的,并以胡星元先生的名字命名的一所公立三级乙等综合医院。该医院自1999年6月23日开诊以来,在当地即有很好的口碑。医院不仅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较高水准的专业人才队伍,而且率先在全国实行了公立医院人事制度、经营机制和分配制度改革,成为全省首家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模式改革医院。
当时,星元医院的儿科口碑很好,是技术力量雄厚的重点学科,发展速度很快。但受条件所限,不能满足群众需求,形成了一床难求、老百姓看病挤不进来的局面。另一方面,榆阳区惟一的公立二级综合医院人民医院和全市乃至陕北地区惟一的三级水准的儿童专科医院榆林市儿童医院,由于种种原因,其公益性和社会效益却得不到充分发挥。
2014年10月,榆阳区重点民生建设工程之一,总投资3.3亿元的榆阳区人民医院新址竣工。这家新医院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主楼16层,裙楼4层,地下2层,床位500张。赵广裕说,原来的人民医院总共才二三百名职工,一下子盖起这么大一栋楼,靠它本身的科室配置和医护人员也支撑不起来。于是,一个“抱团”发展的理念应运而生,那就是将星元医院的儿科整体搬迁到人民医院,并在此基础上成立儿童医院,走大专科,小综合的路子。同一年,榆阳区委、区政府决定将榆阳区人民医院和榆林市儿童医院合并,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统一核算。从此,医院发展驶入了快车道。
“更重要的是,把医疗资源整个盘活了,一点不浪费,受益最大的还是老百姓,而且把榆阳区整个医疗水平拔高了。”赵广裕介绍说,“当时,儿童医院年收入可能就是1000多万元,和星元医院联合后,一年一个台阶,发展得很快。现在上半年完成营业额接近一个亿,预计今年下来能达到两个亿。”
仅仅三年时间,现在的儿童医院功能非常齐全,原来只有儿科,现在越来越细化,小儿心脏、血液、肾病等,有好几个专业,而且预防保健科也做得有声有色,还新组建了妇产科。形成了以妇儿为主,其他为辅,大专科、小综合这样一个特色医院。
赵广裕还介绍说,榆林市儿童医院虽然是榆阳区的医院,但医疗水平目前在全市也是首屈一指的。“儿科方面,特别是我们医院的两例超轻新生儿,一个600多克,还有一个540克,称得上国内最小的新生儿。其中一个是去年生的,昨天刚搞了一个活动,那个娃娃已经一周岁了,现在健健康康,这么高了,会站立了。真是生命的奇迹。这个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人事管理 去行政化
榆阳区公立医疗集团在管理上有什么特点呢?赵广裕解释说,集团为区政府直属的法人单位,集团理事会的主要职责是由政府授权,承担管医职能。集团理事会为集团的决策、管理机构,监事会为集团的监督机构,医院为集团的执行机构。其中,紧密型成员医院院长由理事会报区委同意后,由理事会聘任;副院长由院长提名,理事会研究同意后,由院长聘任或解聘,实现了事业单位领导去行政化的管理目标,并推行院长年薪制。紧密型成员医院在人事制度方面实行全员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在分配制度方面实行包括岗位工资与绩效工资在内的双工资分配制度,执行同岗同酬;在经营机制方面实行全成本核算。
集团内部,星元医院、儿童医院和榆阳区人民医院为紧密结合型,实行人、才、物一体化管理;榆阳区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和痔瘘医院为松散协作型,实行集团化管理,视条件成熟情况,逐步纳入集团统一管理。2016年8月,区委、区政府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榆阳区公立医疗集团改革的意见》的文件,对理事会的管医职能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强化。
“比如,人民医院过去也有肛肠科,只有两三个人,发展不起来,怎么办?成立集团以后把它集中起来放到星元医院肛肠科。这么一并,既能充分发展他们的技术专长,星元医院专科也得到加强,真正做到减少闲置和浪费。”赵广裕说,“在人事管理上,星元医院的聘用制已经实行了十几年,但在榆林市别的地方并不执行。目前,在三个紧密结合的医院中,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通过聘任调动了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人民医院和星元医院这种跨越式发展,完全得益于这个管理。”
赵广裕举例说,过去医院用编制管理,院长是政府任命的,副院长也是政府任命的,各个科室的用人还是走编制的老路子。很多人才进不来,院里有想法,但苦于无政策。集团三年来的发展经验,证明了新的人才引进制度是行之有效的。 据介绍,集团引进人才的方法分为刚性和柔性两种。所谓刚性引入,就是通过高薪待遇和发展平台吸引紧缺高端人才。为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星元医院从域外刚性引进心血管内科硕士研究生2名、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1名、普通外科副主任医师1名,统一解决了事业编制。与此同时,集团还以发展的眼光制订医院建设规划,储备足量优质的基础人才。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2016年各成员医院招聘医学院本科大学生219名,为医疗队伍及时补充了新鲜血液,持续为医院的后续发展储备足量优质人才。所谓柔性引入,就是成立名医馆,聘请各专业的全国知名医学专家加盟,通过轮流坐诊、远程会诊、定期开展大型义诊、手术预约、学术讲座等形式,让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与大城市同质化的医疗服务。
当地群众反映说,现在看病很方便,通过微信、电话等形式就可以预约,因为至少提前一个礼拜就知道哪个专家要来了。赵广裕说,现在集团的人民医院、儿童医院都成立了名医馆,利用礼拜六、礼拜天把全国知名的专家请来坐诊看病,这些大多是国内顶尖的专家大夫。除了通过手机短信、微信,医院也会张贴重要的医讯通知。“我们有1000多名员工,每个人都会转发医讯通知,这样全榆林市都知道了,传播速度很快的。无论是哪个科室的专家,基本上都电话预约好了,专家有可能一天做十几台手术。这在过去根本不敢想象。”
据不完全统计,这几年,各成员医院刚性和柔性引进专家人才300多名,全面促进了医院醫疗技术水平的提升。各成员医院发表SCI论文15篇,在统计源期刊发表136篇,非统计源期刊发表20篇,参与编写著作1本,开展各类新技术新项目63项,获2016年榆林市科学技术奖5项,科研成果6项,发明专利1项,开展科研立项3项。其中小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和小儿肾穿刺活检术填补了榆林市的技术空白。
就近就医 造福百姓
赵广裕强调,此次医改充分体现了政府办医的公益性。人民医院和儿童医院实行三级医疗服务、二级收费标准,由政府每年补差1000万元,药品执行零差率销售,差率部分也由区财政补贴,一年可为患者让利750万元。同时,集团以各乡镇卫生院、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服务延伸网络,实行“区镇一体化”管理,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老百姓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在强化自身建设的基础上,集团还加强了医共体的建设,采取“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同质化帮促、一体化包装”的“四化”方法,加强“三个体系”建设(即充分发挥星元医院三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支撑体系、建立健全一体化管理体系、夯实与所托管卫生院的医共体责任体系),帮促各乡镇卫生院实现发展能力和服务能力“双提升”目标。集团各成员医院与12所乡镇卫生院结成托管关系,如星元医院接受金鸡滩、补浪河、麻黄梁卫生院托管,巴拉素、红石桥、芹河卫生院被人民医院、儿童医院托管,鱼河、鱼河峁、孟家湾卫生院托管给区中医院、区妇幼保健院托管小纪汗、牛家梁、小壕兔卫生院,形成医共体,加强各基层卫生院人、财、物为主的“输血援助”和技术输出、人员培训、规范管理为主的“造血帮扶”工作。具体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在技术支持方面,本着“上下对口、抓院(卫生院)带科(特色专科)”的原则,各成员医院分期分批派出专家进驻卫生院,涉及内、外、妇、儿、中医等各个专业。专家们在卫生院积极主动向医护人员传授先进的医疗技术,手把手带教操作,毫无保留,直到医护人员得到“真传”。
二是在规范管理方面,各成员医院管理专家深入各托管卫生院,帮助总结管理经验、查找不足、除弊革新,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指导完善医疗文书书写的正规化,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使卫生院的医疗技术和管理、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三是在人员培训方面,各成员医院充分发挥技术指导和人才培养的作用,结合派下去指导、送上来进修、全科医生轮训、举办讲座等多种形式,并采取分期分批分科室定期轮换的办法,从各科中选派经验丰富的专家及业务骨干到托管卫生院上班,托管卫生院派出医务人员来医院上班,通过互调帮助卫生院培养医疗卫生技术骨干,切实提高托管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
四是在远程会诊方面,在人民医院设立远程会诊中心,目前各乡镇卫生院设备设施基本到位。其中,星元医院创新远程会诊手段,充分利用方便、快捷的手机信息平台,对卫生院进行微信查房和微信会诊等,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并极大地减少了医疗成本和患者经济负担。
五是在双向转诊方面,建立双向转诊的绿色通道,集团还将在制定双向转诊技术标准、拓宽后续治疗范围、跟踪提高医疗质量、建立激励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让国家分级诊疗医改政策落地生根。
六是在工作激励机制方面,对支援卫生院的医生在待遇、休假、晋职晋级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鼓励各种专业技术骨干自愿到基层服务。
七是在财、物支持方面,根据托管卫生院的实际困难和当地群众现实的医疗需求,各成员医院及时提供财力、物力支持,对卫生院的诊疗环境进行了修葺改善,统一制作了制度牌和标识牌,捐赠紧缺医疗设备,维修故障设备。星元医院和人民医院分别在补浪河、巴拉素卫生院建成中医专科门诊,并且正在积极筹建妇产、口腔等专业门诊。
八是在总体规划方面,各成员医院将一体化管理纳入医院总体建设规划,对卫生院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规范管理、技术帮扶、双向转诊、绩效考核等进行具体规划,帮促发展。
赵广裕介绍说,以城区六所公立医院为主,集团对各乡镇卫生院的帮扶是实打实的。乡镇卫生院是以全科医生为主,什么病都能看,什么病都要看,什么都得会,所以每次派的专家都不一样,这个月心脏内科,下个月是老年病科,再下个月是神经内科或骨科,不光是临床科室,还有影像、检验等临床辅助科室也在跟进。经过人员上、技术上以及管理上的改革提高,许多卫生院面貌焕然一新,原来病源少、医生不安心工作的现象有了较大的转变,当地群众也愿意就近就医,一般的常见病也不用出远门到市里或省上的医院去了。 数据显示,三年来,外聘专家教授到榆阳区义诊、手术等20000多人次,接诊患者近万人次,开展学术讲座近200余次,会诊疑难重症病历400余例,完成各种疑难手术200余例,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0余项,让当地群众享受到了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更重要的是,群众看病费用明显下降,各成员医院通过免收专家挂号费、减免专家手术费和辅助检查费用、实行药品零差价等措施,直接让利患者2000多万元。同时,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让榆阳区及周边患者基本实现了大病就近就医,减轻了外出就医的经济负担。
兜底保障 助力扶贫
我们从榆阳区卫生主管部门了解到,在2016年11月23日福建厦门召开的首届“社会救助创新论坛”上,榆阳区“提升医疗救助水平,助力精准扶贫脱贫”项目当选为5个最佳实践成果之一。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的专家评审组指出,榆阳区运用精算方法测算资金需求,精准扩大救助对象范围,尝试突破基本医疗保险目录限制,大幅度提高救助水平,切实发挥医疗救助兜底保障作用;运用信息化手段打通政府部门、医疗机构、社会组织之间的信息共享渠道;强化救助与保险的政策衔接、对象衔接、结算衔接。因此,专家评审组一致认为,榆阳区从提高救助效能、增强患病群众获得感出发,探索出了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新路径;榆阳区的创新实践,全面提高了医疗救助的精准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是对我国医疗救助制度的重大完善,特别有助于缓解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具有明显的探索性和创新性。
据介绍,榆阳区自2012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试点以来,不断突破传统机制和惯性思维的束缚,以切实解决贫困群众医疗负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资金测算、对象扩展、规则设计、救率提升、门槛降低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创新,救助水平和救助理念在全国领先,取得了非常好的救助效果和社会效益。
从2013年起,民政部、财政部和卫计委专家连续三年来榆调研,该项工作经验入选2015年由民政部编纂的《中国民政发展报告2014》蓝皮书。2016年,该项工作经验先后被陕西省深改办、中央深改办和国务院医改办在内部工作简报上进行了专题交流,6月份被国家卫计委作为医改成功经验的17个地区面向全国推广,9月份《光明日报》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分别做了专题报道,10月份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缓解因病致贫”筹融资机制研讨会上又被特邀进行介绍。
按照国务院扶贫办公布数据,在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成为最主要因素,占比约42%。榆阳区贫困人口从“十一五”末的6.57万人下降到“十二五”末的7045人,减贫比近90%,高水平、广覆盖的医疗救助制度发挥了重要的杠杆作用,是扎实落实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提出的“开展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具体体现。
我们还了解到,2016年,榆阳区正式建立了救助資金预拨和定期结算机制,提前预拨救助资金至各定点医院,各定点医院得到预拨资金支持后,在挂号、诊疗和入院各个环节给予医疗救助对象方便。该区从制度上建立了全体贫困人员免押金入院、特困供养人员全额欠费治疗、低保(含一般扶贫对象)欠费70%-80%治疗、低收入对象欠费50%-60%治疗的绿色通道,从而大幅度降低了贫困患者的就医门槛和支付压力。截至2016年12月底,全区累计有312名贫困患者从这一机制中实现减负208.45万元,人均减轻医前筹资和医中垫资负担6681元。
这几年,榆阳区先后起草出台了《榆阳区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榆阳区2016年新农合住院支付制度改革(按人头付费)试行方案》等一系列医疗改革配套文件,成立了由区长担任组长,常务副区长和主管副区长担任副组长的医改领导小组,在全省率先组建成立县区级公立医疗集团,打造医疗卫生的“新航母”,进一步加快医疗服务“区镇一体化”进程,医疗体制机制改革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2017年,榆阳区正积极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人均45元,并将新增部分向农村卫生室倾斜;进一步提升老年人体检质量与数量,通过一体化管理和医疗流动车巡诊服务,使体检项目更全,质量更高。去年全区城乡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2.9万人次,乡镇体检率达到54%,城镇社区体检率达到70%。
此外,榆阳区还全面启动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把慢性病和重点人群作为主要对象,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居民签订服务协议,提供上门服务。2016年,榆阳区农村新签约193户285人,累计签约205308人,签约率达87%,农村重点人群签约37090户148363人,签约率98%。城市社区累计签约104125人,签约率21%,重点人群签约91352人,签约率51%。
位于榆阳区青山西路53号的榆阳区人民医院和榆林市儿童医院是当地有名的两家医院,但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一家医院,即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管理上实行一体化管理,统一核算。
在医院主楼的9层,有一间很普通的办公室,是医院的上级单位榆阳区公立医疗集团理事会的办公室。这两家医院都是榆阳区公立医疗集团的成员单位。集团理事会秘书长赵广裕向我们详细介绍了三年来榆阳区医疗改革所取得的显著成就。
公立医院 抱团发展
赵广裕曾任榆阳区星元医院办公室主任, 集团组建后任理事会秘书长,说起榆阳区医疗改革的经过,他如数家珍。
“榆阳区公立医疗集团成立于2014年9月,为陕西省首家县区级公立医疗集团。三年来,给榆阳区带来的变化太明显了。”据赵广裕介绍,榆阳区公立医疗集团(以下简称集团),分别由星元医院、区人民医院、儿童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痔瘘医院6家公立医院组成,形成“三级擎领、二级支撑、专科发力”的医療服务集群。
公立医院集团化抱团发展的“榆阳模式”是从星元医院与区人民医院成功合作开始的。赵广裕说,榆阳区星元医院是由已故榆林籍爱国港商胡星元先生捐资和政府投资修建的,并以胡星元先生的名字命名的一所公立三级乙等综合医院。该医院自1999年6月23日开诊以来,在当地即有很好的口碑。医院不仅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较高水准的专业人才队伍,而且率先在全国实行了公立医院人事制度、经营机制和分配制度改革,成为全省首家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模式改革医院。
当时,星元医院的儿科口碑很好,是技术力量雄厚的重点学科,发展速度很快。但受条件所限,不能满足群众需求,形成了一床难求、老百姓看病挤不进来的局面。另一方面,榆阳区惟一的公立二级综合医院人民医院和全市乃至陕北地区惟一的三级水准的儿童专科医院榆林市儿童医院,由于种种原因,其公益性和社会效益却得不到充分发挥。
2014年10月,榆阳区重点民生建设工程之一,总投资3.3亿元的榆阳区人民医院新址竣工。这家新医院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主楼16层,裙楼4层,地下2层,床位500张。赵广裕说,原来的人民医院总共才二三百名职工,一下子盖起这么大一栋楼,靠它本身的科室配置和医护人员也支撑不起来。于是,一个“抱团”发展的理念应运而生,那就是将星元医院的儿科整体搬迁到人民医院,并在此基础上成立儿童医院,走大专科,小综合的路子。同一年,榆阳区委、区政府决定将榆阳区人民医院和榆林市儿童医院合并,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统一核算。从此,医院发展驶入了快车道。
“更重要的是,把医疗资源整个盘活了,一点不浪费,受益最大的还是老百姓,而且把榆阳区整个医疗水平拔高了。”赵广裕介绍说,“当时,儿童医院年收入可能就是1000多万元,和星元医院联合后,一年一个台阶,发展得很快。现在上半年完成营业额接近一个亿,预计今年下来能达到两个亿。”
仅仅三年时间,现在的儿童医院功能非常齐全,原来只有儿科,现在越来越细化,小儿心脏、血液、肾病等,有好几个专业,而且预防保健科也做得有声有色,还新组建了妇产科。形成了以妇儿为主,其他为辅,大专科、小综合这样一个特色医院。
赵广裕还介绍说,榆林市儿童医院虽然是榆阳区的医院,但医疗水平目前在全市也是首屈一指的。“儿科方面,特别是我们医院的两例超轻新生儿,一个600多克,还有一个540克,称得上国内最小的新生儿。其中一个是去年生的,昨天刚搞了一个活动,那个娃娃已经一周岁了,现在健健康康,这么高了,会站立了。真是生命的奇迹。这个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人事管理 去行政化
榆阳区公立医疗集团在管理上有什么特点呢?赵广裕解释说,集团为区政府直属的法人单位,集团理事会的主要职责是由政府授权,承担管医职能。集团理事会为集团的决策、管理机构,监事会为集团的监督机构,医院为集团的执行机构。其中,紧密型成员医院院长由理事会报区委同意后,由理事会聘任;副院长由院长提名,理事会研究同意后,由院长聘任或解聘,实现了事业单位领导去行政化的管理目标,并推行院长年薪制。紧密型成员医院在人事制度方面实行全员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在分配制度方面实行包括岗位工资与绩效工资在内的双工资分配制度,执行同岗同酬;在经营机制方面实行全成本核算。
集团内部,星元医院、儿童医院和榆阳区人民医院为紧密结合型,实行人、才、物一体化管理;榆阳区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和痔瘘医院为松散协作型,实行集团化管理,视条件成熟情况,逐步纳入集团统一管理。2016年8月,区委、区政府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榆阳区公立医疗集团改革的意见》的文件,对理事会的管医职能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强化。
“比如,人民医院过去也有肛肠科,只有两三个人,发展不起来,怎么办?成立集团以后把它集中起来放到星元医院肛肠科。这么一并,既能充分发展他们的技术专长,星元医院专科也得到加强,真正做到减少闲置和浪费。”赵广裕说,“在人事管理上,星元医院的聘用制已经实行了十几年,但在榆林市别的地方并不执行。目前,在三个紧密结合的医院中,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通过聘任调动了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人民医院和星元医院这种跨越式发展,完全得益于这个管理。”
赵广裕举例说,过去医院用编制管理,院长是政府任命的,副院长也是政府任命的,各个科室的用人还是走编制的老路子。很多人才进不来,院里有想法,但苦于无政策。集团三年来的发展经验,证明了新的人才引进制度是行之有效的。 据介绍,集团引进人才的方法分为刚性和柔性两种。所谓刚性引入,就是通过高薪待遇和发展平台吸引紧缺高端人才。为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星元医院从域外刚性引进心血管内科硕士研究生2名、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1名、普通外科副主任医师1名,统一解决了事业编制。与此同时,集团还以发展的眼光制订医院建设规划,储备足量优质的基础人才。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2016年各成员医院招聘医学院本科大学生219名,为医疗队伍及时补充了新鲜血液,持续为医院的后续发展储备足量优质人才。所谓柔性引入,就是成立名医馆,聘请各专业的全国知名医学专家加盟,通过轮流坐诊、远程会诊、定期开展大型义诊、手术预约、学术讲座等形式,让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与大城市同质化的医疗服务。
当地群众反映说,现在看病很方便,通过微信、电话等形式就可以预约,因为至少提前一个礼拜就知道哪个专家要来了。赵广裕说,现在集团的人民医院、儿童医院都成立了名医馆,利用礼拜六、礼拜天把全国知名的专家请来坐诊看病,这些大多是国内顶尖的专家大夫。除了通过手机短信、微信,医院也会张贴重要的医讯通知。“我们有1000多名员工,每个人都会转发医讯通知,这样全榆林市都知道了,传播速度很快的。无论是哪个科室的专家,基本上都电话预约好了,专家有可能一天做十几台手术。这在过去根本不敢想象。”
据不完全统计,这几年,各成员医院刚性和柔性引进专家人才300多名,全面促进了医院醫疗技术水平的提升。各成员医院发表SCI论文15篇,在统计源期刊发表136篇,非统计源期刊发表20篇,参与编写著作1本,开展各类新技术新项目63项,获2016年榆林市科学技术奖5项,科研成果6项,发明专利1项,开展科研立项3项。其中小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和小儿肾穿刺活检术填补了榆林市的技术空白。
就近就医 造福百姓
赵广裕强调,此次医改充分体现了政府办医的公益性。人民医院和儿童医院实行三级医疗服务、二级收费标准,由政府每年补差1000万元,药品执行零差率销售,差率部分也由区财政补贴,一年可为患者让利750万元。同时,集团以各乡镇卫生院、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服务延伸网络,实行“区镇一体化”管理,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老百姓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在强化自身建设的基础上,集团还加强了医共体的建设,采取“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同质化帮促、一体化包装”的“四化”方法,加强“三个体系”建设(即充分发挥星元医院三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支撑体系、建立健全一体化管理体系、夯实与所托管卫生院的医共体责任体系),帮促各乡镇卫生院实现发展能力和服务能力“双提升”目标。集团各成员医院与12所乡镇卫生院结成托管关系,如星元医院接受金鸡滩、补浪河、麻黄梁卫生院托管,巴拉素、红石桥、芹河卫生院被人民医院、儿童医院托管,鱼河、鱼河峁、孟家湾卫生院托管给区中医院、区妇幼保健院托管小纪汗、牛家梁、小壕兔卫生院,形成医共体,加强各基层卫生院人、财、物为主的“输血援助”和技术输出、人员培训、规范管理为主的“造血帮扶”工作。具体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在技术支持方面,本着“上下对口、抓院(卫生院)带科(特色专科)”的原则,各成员医院分期分批派出专家进驻卫生院,涉及内、外、妇、儿、中医等各个专业。专家们在卫生院积极主动向医护人员传授先进的医疗技术,手把手带教操作,毫无保留,直到医护人员得到“真传”。
二是在规范管理方面,各成员医院管理专家深入各托管卫生院,帮助总结管理经验、查找不足、除弊革新,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指导完善医疗文书书写的正规化,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使卫生院的医疗技术和管理、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三是在人员培训方面,各成员医院充分发挥技术指导和人才培养的作用,结合派下去指导、送上来进修、全科医生轮训、举办讲座等多种形式,并采取分期分批分科室定期轮换的办法,从各科中选派经验丰富的专家及业务骨干到托管卫生院上班,托管卫生院派出医务人员来医院上班,通过互调帮助卫生院培养医疗卫生技术骨干,切实提高托管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
四是在远程会诊方面,在人民医院设立远程会诊中心,目前各乡镇卫生院设备设施基本到位。其中,星元医院创新远程会诊手段,充分利用方便、快捷的手机信息平台,对卫生院进行微信查房和微信会诊等,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并极大地减少了医疗成本和患者经济负担。
五是在双向转诊方面,建立双向转诊的绿色通道,集团还将在制定双向转诊技术标准、拓宽后续治疗范围、跟踪提高医疗质量、建立激励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让国家分级诊疗医改政策落地生根。
六是在工作激励机制方面,对支援卫生院的医生在待遇、休假、晋职晋级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鼓励各种专业技术骨干自愿到基层服务。
七是在财、物支持方面,根据托管卫生院的实际困难和当地群众现实的医疗需求,各成员医院及时提供财力、物力支持,对卫生院的诊疗环境进行了修葺改善,统一制作了制度牌和标识牌,捐赠紧缺医疗设备,维修故障设备。星元医院和人民医院分别在补浪河、巴拉素卫生院建成中医专科门诊,并且正在积极筹建妇产、口腔等专业门诊。
八是在总体规划方面,各成员医院将一体化管理纳入医院总体建设规划,对卫生院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规范管理、技术帮扶、双向转诊、绩效考核等进行具体规划,帮促发展。
赵广裕介绍说,以城区六所公立医院为主,集团对各乡镇卫生院的帮扶是实打实的。乡镇卫生院是以全科医生为主,什么病都能看,什么病都要看,什么都得会,所以每次派的专家都不一样,这个月心脏内科,下个月是老年病科,再下个月是神经内科或骨科,不光是临床科室,还有影像、检验等临床辅助科室也在跟进。经过人员上、技术上以及管理上的改革提高,许多卫生院面貌焕然一新,原来病源少、医生不安心工作的现象有了较大的转变,当地群众也愿意就近就医,一般的常见病也不用出远门到市里或省上的医院去了。 数据显示,三年来,外聘专家教授到榆阳区义诊、手术等20000多人次,接诊患者近万人次,开展学术讲座近200余次,会诊疑难重症病历400余例,完成各种疑难手术200余例,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0余项,让当地群众享受到了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更重要的是,群众看病费用明显下降,各成员医院通过免收专家挂号费、减免专家手术费和辅助检查费用、实行药品零差价等措施,直接让利患者2000多万元。同时,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让榆阳区及周边患者基本实现了大病就近就医,减轻了外出就医的经济负担。
兜底保障 助力扶贫
我们从榆阳区卫生主管部门了解到,在2016年11月23日福建厦门召开的首届“社会救助创新论坛”上,榆阳区“提升医疗救助水平,助力精准扶贫脱贫”项目当选为5个最佳实践成果之一。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的专家评审组指出,榆阳区运用精算方法测算资金需求,精准扩大救助对象范围,尝试突破基本医疗保险目录限制,大幅度提高救助水平,切实发挥医疗救助兜底保障作用;运用信息化手段打通政府部门、医疗机构、社会组织之间的信息共享渠道;强化救助与保险的政策衔接、对象衔接、结算衔接。因此,专家评审组一致认为,榆阳区从提高救助效能、增强患病群众获得感出发,探索出了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新路径;榆阳区的创新实践,全面提高了医疗救助的精准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是对我国医疗救助制度的重大完善,特别有助于缓解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具有明显的探索性和创新性。
据介绍,榆阳区自2012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试点以来,不断突破传统机制和惯性思维的束缚,以切实解决贫困群众医疗负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资金测算、对象扩展、规则设计、救率提升、门槛降低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创新,救助水平和救助理念在全国领先,取得了非常好的救助效果和社会效益。
从2013年起,民政部、财政部和卫计委专家连续三年来榆调研,该项工作经验入选2015年由民政部编纂的《中国民政发展报告2014》蓝皮书。2016年,该项工作经验先后被陕西省深改办、中央深改办和国务院医改办在内部工作简报上进行了专题交流,6月份被国家卫计委作为医改成功经验的17个地区面向全国推广,9月份《光明日报》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分别做了专题报道,10月份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缓解因病致贫”筹融资机制研讨会上又被特邀进行介绍。
按照国务院扶贫办公布数据,在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成为最主要因素,占比约42%。榆阳区贫困人口从“十一五”末的6.57万人下降到“十二五”末的7045人,减贫比近90%,高水平、广覆盖的医疗救助制度发挥了重要的杠杆作用,是扎实落实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提出的“开展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具体体现。
我们还了解到,2016年,榆阳区正式建立了救助資金预拨和定期结算机制,提前预拨救助资金至各定点医院,各定点医院得到预拨资金支持后,在挂号、诊疗和入院各个环节给予医疗救助对象方便。该区从制度上建立了全体贫困人员免押金入院、特困供养人员全额欠费治疗、低保(含一般扶贫对象)欠费70%-80%治疗、低收入对象欠费50%-60%治疗的绿色通道,从而大幅度降低了贫困患者的就医门槛和支付压力。截至2016年12月底,全区累计有312名贫困患者从这一机制中实现减负208.45万元,人均减轻医前筹资和医中垫资负担6681元。
这几年,榆阳区先后起草出台了《榆阳区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榆阳区2016年新农合住院支付制度改革(按人头付费)试行方案》等一系列医疗改革配套文件,成立了由区长担任组长,常务副区长和主管副区长担任副组长的医改领导小组,在全省率先组建成立县区级公立医疗集团,打造医疗卫生的“新航母”,进一步加快医疗服务“区镇一体化”进程,医疗体制机制改革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2017年,榆阳区正积极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人均45元,并将新增部分向农村卫生室倾斜;进一步提升老年人体检质量与数量,通过一体化管理和医疗流动车巡诊服务,使体检项目更全,质量更高。去年全区城乡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2.9万人次,乡镇体检率达到54%,城镇社区体检率达到70%。
此外,榆阳区还全面启动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把慢性病和重点人群作为主要对象,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居民签订服务协议,提供上门服务。2016年,榆阳区农村新签约193户285人,累计签约205308人,签约率达87%,农村重点人群签约37090户148363人,签约率98%。城市社区累计签约104125人,签约率21%,重点人群签约91352人,签约率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