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理县桃坪羌寨人居环境保护为例,从其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民居建筑入手,探讨其人居环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以期新时代下传统聚落的人居环境保护对策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人居环境;桃坪羌寨;保护对策
传统聚落作为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 其人居环境的多元价值和现代意义一直以来是国内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桃坪羌寨是位于四川省阿坝羌藏自治州理县境内的一个农业型聚落,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尚有人居住的碉楼与民居融为一体建筑群。目前桃坪羌寨正面临着经济发展和旅游开发的巨大压力,存在基础设施的不足、城镇化建设的破坏、居民对其文化无意识的不看重以及过度的旅游开发等问题,正在慢慢失去其原有的传统聚落风貌。
1桃坪羌寨人居环境概况
桃坪羌寨地处于青藏高原边缘的岷江上游,地勢陡峭,属高山气候,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变化大;有独特的服饰、文化、民俗民风,至今还保留着原始宗教,盛行万物有灵、多种信仰的灵物崇拜。两千多年以来,桃坪羌寨的建筑至今仍具有居住功能,要归功于其房屋多为天然材料页岩片石等,墙体由不规整石片砌成,内部以木质结构为主,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民居建筑室内与村寨内的小气候,提高了居民的生存环境质量。
随着现代化及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理性主义和功能主义正处于社会浪潮的中心,从而导致了传统聚落面临肌理消融的威胁。因此,以桃坪羌寨为样本,通过对其人居环境的保护和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有利于更好的了解传统聚落的保护与发展。
2桃坪羌寨人居环境保护对策
随着乡村振兴口号的提出,我国正在大力对乡村人居环境进行整治,而对传统聚落的保护也不仅仅再是简单的对其历史遗迹的封存,而应该多方面结合,根据其现状及文化内涵,找到一条适合其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1改善和优化自然山水空间环境
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大力发展,桃坪新区的修建占领了耕地,使得绿化面积减少、水资源受污染严重,破坏了其自然生态环境,严重影响到了其长远发展。因此对它的自然生态环境进行保护,防治植被减少、避免水污染,疏通河道等是重中之重。
2.2保护传统建筑景观
桃坪羌寨有3个不同时期建造的碉楼和规模、建造方式一样的内外碉房,具有战争防御的功能。如今,在桃坪出现了许多以为旅游经营提供便利为目的的建筑,虽然他们外部建筑是维持了羌族风格,但内部的材料、装饰和空间布局等都比较现代化,这一点会使其失去真实性,逐渐侵蚀原有的建筑风格及功能。因此,应该从改善族民的居住条件入手,对老化严重、质量较差的建筑及时进行修缮、改造;在内部现代化改造更新,比如食宿分室、卫浴分离、灵活划分室内空间等,保留古建筑的可居住性。
2.3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在经济资本的强势话语和符号消费的双重背景下转化为了人力资本,因此保证持有者对其的产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动力,同时合理的激励机制是其“释放”魅力的催化剂。桃坪羌寨有特色服饰和富有特色的羊皮袄、金丝猴帽等;每家都有火塘;羌笛和羌族多声部等。可以通过政府引导发展旅游业,让其他民众参与进来,以人为载体,规划修建一些适合有个体验的场地,使其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得到更好更广的保护,并且还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可以借此对其进行更好更全的保护和研究。
2.4大力发展多方民众参与的旅游业
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与对其产生直接影响的受益者关系密切,并且受益者成了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核心和根本。因此在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必须首先考虑核心层受益者——旅游者。相关研究发现:大多数旅游者对民族特色文化特别感兴趣,但他们同时对民族文化商品化、舞台化这一现象深表忧虑,对民族村寨的过度开发不满意,这些意见都将成为其发展改进的重要资料。其次就是村寨资源的利用主体当地居民,他们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活态载体;当然还有旅游开发商、村寨集体组织和管委会等有一定组织能力和话语权的组织机构。只有各方面的受益者共同努力,合力构建传统聚落利益制衡和协调长效机制,实现其利益均衡,才能推动民族村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总结
虽然,我国传统聚落数量众多,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经历了30多年的城镇化过程,很多传统聚落日渐凋敝,正面临着永久消失、传统肌理被破坏、民俗文化无法得到保护和传承或者呈现空心化状态等问题。因此,从大局来看,对传统聚落的人居环境保护对策肯定要立足以上问题来进行研究。
不同的传统聚落应该配合不同的发展策略才能实现长远发展。比如桃坪羌寨的人居环境的保护就要从它独特的碉楼建筑和丰富的民俗文化着手,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和发展旅游业等,就是其人居环境保护对策的核心,只有牢牢把握好了这个着力点,才有可能使之走“保护——开发利用——发展——保护”的良性循环发展之路,并带动相邻周边区域发展,共同构筑保护屏障。对于其他独具特色的传统聚落,应当根据传统聚落的地理环境,进行切实有效的资源环境保护;然后抓住机遇,依靠政策,根据传统聚落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规划;最后结合当地文化,发展旅游,创造品牌,以此实现传统聚落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伯华,曾灿,窦银娣,刘沛林,陈驰.基于“三生”空间的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演变及驱动机制——以湖南江永县兰溪村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8,37(05):677-687.
[2] 高亚楠.传统聚落景观要素提取分析与保护传承研究——以桃坪羌寨为例[J].四川建筑,2015,第35卷(3): 15-17.
[3] 张春辉.桃坪羌寨传统民居生态理念及其人居环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关键词:人居环境;桃坪羌寨;保护对策
传统聚落作为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 其人居环境的多元价值和现代意义一直以来是国内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桃坪羌寨是位于四川省阿坝羌藏自治州理县境内的一个农业型聚落,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尚有人居住的碉楼与民居融为一体建筑群。目前桃坪羌寨正面临着经济发展和旅游开发的巨大压力,存在基础设施的不足、城镇化建设的破坏、居民对其文化无意识的不看重以及过度的旅游开发等问题,正在慢慢失去其原有的传统聚落风貌。
1桃坪羌寨人居环境概况
桃坪羌寨地处于青藏高原边缘的岷江上游,地勢陡峭,属高山气候,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变化大;有独特的服饰、文化、民俗民风,至今还保留着原始宗教,盛行万物有灵、多种信仰的灵物崇拜。两千多年以来,桃坪羌寨的建筑至今仍具有居住功能,要归功于其房屋多为天然材料页岩片石等,墙体由不规整石片砌成,内部以木质结构为主,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民居建筑室内与村寨内的小气候,提高了居民的生存环境质量。
随着现代化及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理性主义和功能主义正处于社会浪潮的中心,从而导致了传统聚落面临肌理消融的威胁。因此,以桃坪羌寨为样本,通过对其人居环境的保护和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有利于更好的了解传统聚落的保护与发展。
2桃坪羌寨人居环境保护对策
随着乡村振兴口号的提出,我国正在大力对乡村人居环境进行整治,而对传统聚落的保护也不仅仅再是简单的对其历史遗迹的封存,而应该多方面结合,根据其现状及文化内涵,找到一条适合其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1改善和优化自然山水空间环境
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大力发展,桃坪新区的修建占领了耕地,使得绿化面积减少、水资源受污染严重,破坏了其自然生态环境,严重影响到了其长远发展。因此对它的自然生态环境进行保护,防治植被减少、避免水污染,疏通河道等是重中之重。
2.2保护传统建筑景观
桃坪羌寨有3个不同时期建造的碉楼和规模、建造方式一样的内外碉房,具有战争防御的功能。如今,在桃坪出现了许多以为旅游经营提供便利为目的的建筑,虽然他们外部建筑是维持了羌族风格,但内部的材料、装饰和空间布局等都比较现代化,这一点会使其失去真实性,逐渐侵蚀原有的建筑风格及功能。因此,应该从改善族民的居住条件入手,对老化严重、质量较差的建筑及时进行修缮、改造;在内部现代化改造更新,比如食宿分室、卫浴分离、灵活划分室内空间等,保留古建筑的可居住性。
2.3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在经济资本的强势话语和符号消费的双重背景下转化为了人力资本,因此保证持有者对其的产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动力,同时合理的激励机制是其“释放”魅力的催化剂。桃坪羌寨有特色服饰和富有特色的羊皮袄、金丝猴帽等;每家都有火塘;羌笛和羌族多声部等。可以通过政府引导发展旅游业,让其他民众参与进来,以人为载体,规划修建一些适合有个体验的场地,使其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得到更好更广的保护,并且还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可以借此对其进行更好更全的保护和研究。
2.4大力发展多方民众参与的旅游业
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与对其产生直接影响的受益者关系密切,并且受益者成了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核心和根本。因此在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必须首先考虑核心层受益者——旅游者。相关研究发现:大多数旅游者对民族特色文化特别感兴趣,但他们同时对民族文化商品化、舞台化这一现象深表忧虑,对民族村寨的过度开发不满意,这些意见都将成为其发展改进的重要资料。其次就是村寨资源的利用主体当地居民,他们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活态载体;当然还有旅游开发商、村寨集体组织和管委会等有一定组织能力和话语权的组织机构。只有各方面的受益者共同努力,合力构建传统聚落利益制衡和协调长效机制,实现其利益均衡,才能推动民族村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总结
虽然,我国传统聚落数量众多,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经历了30多年的城镇化过程,很多传统聚落日渐凋敝,正面临着永久消失、传统肌理被破坏、民俗文化无法得到保护和传承或者呈现空心化状态等问题。因此,从大局来看,对传统聚落的人居环境保护对策肯定要立足以上问题来进行研究。
不同的传统聚落应该配合不同的发展策略才能实现长远发展。比如桃坪羌寨的人居环境的保护就要从它独特的碉楼建筑和丰富的民俗文化着手,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和发展旅游业等,就是其人居环境保护对策的核心,只有牢牢把握好了这个着力点,才有可能使之走“保护——开发利用——发展——保护”的良性循环发展之路,并带动相邻周边区域发展,共同构筑保护屏障。对于其他独具特色的传统聚落,应当根据传统聚落的地理环境,进行切实有效的资源环境保护;然后抓住机遇,依靠政策,根据传统聚落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规划;最后结合当地文化,发展旅游,创造品牌,以此实现传统聚落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伯华,曾灿,窦银娣,刘沛林,陈驰.基于“三生”空间的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演变及驱动机制——以湖南江永县兰溪村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8,37(05):677-687.
[2] 高亚楠.传统聚落景观要素提取分析与保护传承研究——以桃坪羌寨为例[J].四川建筑,2015,第35卷(3): 15-17.
[3] 张春辉.桃坪羌寨传统民居生态理念及其人居环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